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小说·旗帜】杀王[二]

编辑推荐 【小说·旗帜】杀王[二]


作者:刘尔谋 探花,13897.0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60发表时间:2009-02-11 16:06:37


   燕刘对刘从说,根据那家伙的讲述,王染现在的人已经认定是白衣杀的王染,现在之所以按兵不动,是因为朝廷抓人抓得太紧,所以得将风头避过去之后,才能进行大规模的复仇。
   从燕刘的询问中得知,王染的确与一个女人来往甚密,但不过她不可能对王染下手,因为这女子只是一个京城的富商,虽然她的关系网非常复杂,但她这些关系网并不具备杀人的条件,况且她与王染的感情很好,所以她不可能对王染动手,而且她也不具备能力向王染动手。
   要知道杀王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短短三年间,已经有三十四个杀手向他发难,可没有一个是活着回去的。现在最具杀王染条件的只能是白衣,在去年,因为帮派战争,王染砍死了白衣的兄弟李采花,而且白衣兄弟被杀之后,白衣还被王染栽脏诬陷下了大狱,关了整整一年多,所以他放出来之后就扬言要杀死王染。无论是从什么角度出发,白衣杀王染的嫌疑是最大的。
   刘从问,你去调查那女子没有?现在她住在什么地方?她姓甚名谁?你有没有让京城派出差人监视她?
   燕刘意味深长地望了小李一眼,现在我还不能把这女人的事情说出来,我怕打草惊蛇。
   小李脸色很不好看,但仍勉强微笑,有什么好隐瞒的?大家都是这几个人,怕什么?
   燕刘答所非问,为今之计,我想和刘捕头去长安一趟,找到天下会的犯罪证据,抓到杀王染的罪犯,配合朝廷剿灭白衣的党羽,刘头你看如何?
   小李笑说,你们去了,那我怎么办?这里的事情还没处理呢。
   刘从嘿嘿笑着说,你好好处理你的梅眉吧,其他的事你就不要管了。
   小李走出签事房之后,燕刘对刘从轻声说,这个女人就是梅眉,她就是王染的姘头,我之所以不想对小李说,你应该是明白的。
   刘从想了想,看来王染之死和这女人是有关系的。
   燕刘点头说,是啊,王染死的那段时间,梅眉就住在谋镇,他从长安过来,在这里也没熟悉的人,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王染来这里事先有人知道,并且做好了安排。你想王染和梅眉这样私密的关系怎么会有第三个人知道,所以我认为,梅眉是知道他要来的,更有可能是,她或许将这消息透露给了白衣,然后白衣派出杀手,干掉了王染,开始我不明白的是:如果王染和她这样亲密,那她为什么要对他下这样的毒手?后来我想通了,或者梅眉杀王染的理由只有一个。
   两个人相视一笑,然后点点头说,小李。
   在刘从的回忆中,小李和梅眉的关系进展不到一年的时间,而听燕刘说,梅眉和王染已经相好了三年。光从时间上,就可以看出许多矛盾。
   王染和小李的背景可谓是差得天高地远了去,一个是京城的黑社会头目,一个是谋镇的小捕快,这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然而可有一比的是:王染已近中年,而小李才不过二十郎当岁。女人喜欢男人是没有理由的,当然,她抛弃男人也没有理由,但有的事情还是可以一眼就明了的,譬如说,王染已经是落山的太阳,而小李生龙活虎,正是厉害的当儿,简单一些说来,在身体上,两个人的差异就比较明显。而梅眉正是花样的年龄,正是在身体上用情的时候,所以她抛弃王染是理所当然的,或者她觉得抛弃是件复杂的事情,事实上王染也不允许自己被抛弃,为了解决这矛盾,梅眉就只好借着白衣的手杀死了王染。
   当然,在现在没有证据之前,一切解释都是假设,假设的事情只是假设,没有证据,假设就没有用。就好象去年京城里被盗的十万两官银一样,生生折磨死了不少人,到后来还是没有结果,假设这事情有时还会害得死人,所以在没有证据之前,一切都不能掉以轻心,须得小心翼翼地来,顺藤摸瓜地来,这样才能摸出其中的端倪,才能找到事情的真相。
   刘从和燕刘商量了很久,决定兵分两路对这事情进行调查,首先,燕刘已经开始熟悉长安那边的情况,所以仍然让他到长安去找到白衣和他的党羽,争取找到他们杀王染的证据。当然,就朝廷的立场而言,现在他们巴不得将白衣之流剿灭,所以在调查他们的时候,也可以配合朝廷将他们一网打尽,以免除朝廷的心腹之患。然后,谋镇这边由刘从蹲守埋伏,严密监视住梅眉,看她有什么举动,如果她真与这事情有关系,时间一长,她肯定会暴露出些蛛丝马迹的。
   对于小李,刘从也有自己的安排,他安排小李去调查江湖上善使绳子的高手和大风堂的刀具管理情况,从这方面着手,肯定也能够找出些名堂来。首先,江湖上能够将一条绳子使得出神入化的人不多,所以这是条线索,再,大风堂的刀一般都是由铁善堂制造,而且每把刀都有记号,都是特别定做的,而且大风堂的刀从不外流,所以这刀的调查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大风堂,二是铁善堂。刘从之所以这样干,其实也是为了将小李从梅眉身边支开。除此之外,刘从还有一个提防:小李也许知道这事情的内幕,为了不节外生枝,将他从谋镇调开是最好的方法。
   调查的不仅仅只是这两样东西,还有一个关键的物事是唐门的七里香,要知道虽然唐门是制毒世家,然而他们的东西售卖都是要留有依据的,这是江湖规矩,也是武林给唐门定下的硬性规定。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官府的管理和罪案的调查,同时也给武林人物追查线索留下了由头。七里香在杀王染一案中起了不小的作用,成为重要的调查罪证之一。
   在派出燕刘和小李之后,刘从就在紧挨着杂货铺对面不远的绸缎庄的楼上悄悄潜伏下来,对梅眉开始了监视。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绸缎庄老板对于楼房的使用问题上非常慷慨,不仅没有收刘从的租金,而且每日的三餐他都喊人从楼下送了上来,这样一来,刘从监视梅眉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八
   刘从住在绸缎庄的二楼。
   从右手面望过去,紧挨着脂粉店的就是杂货店。
   杂货店里有两个伙计,一个帐房先生,每日里都是那些伙计在打理生意,帐房先生只是捻着胡须,摇头晃脑地读那些旧古书,逢到关门的时候,他才小心翼翼地开始记起帐来。
   梅眉这几天很少出门来,偶然出来一趟,只是眯着眼睛晒太阳,然而没多久,她就扭着腰肢进了门,绕过柜台,在帐房先生和伙计的点头哈腰里上了楼,这一上去又是很久不下来。
   开始的几天,店里只是往常一样的买卖东西,很是平凡,后来出现了一个丫鬟,那丫鬟也是刘从认得的。原来梅眉到谋镇的时候他也见过,那丫鬟的名字好象叫小雪。
   小雪来后也没有什么异常,只是卖菜做饭,然后在清晨天灰蒙蒙的时候提着马桶出来倒大小便,这一切都落在刘从的千里眼中。这是刘从原来托人在长安波斯人手里买来的利器,据说现在搞跟踪或者监视都离不开这玩意了。
   刘从没有观察出什么问题,只是觉得失望,不过,问题这东西不是马上就出现的,它还需要一个过程。这让刘从想起了几年前蹲守大盗小威那个案件,如果没有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努力,小威现在也许早就在长安逍遥自在地和那些美女睡觉了。这就说明,要把一个人送上断头台也是需要耐心和韧性的,虽然现在看起来没问题,但问题来是时候是说不清楚的,它并不像妇人来那玩意一般有规有矩。
   刘从想,如果自己不是个捕头的话,也许到现在都不可能有这样可怕的耐性。事实上,刘从自己也知道自己没有耐性,没有耐性是致命的,特别是对一个捕头来说,耐心和细心是成功的关键,忍耐是百胜之缘由,所谓动心忍性也是这么个意思了。
   当然,如果没有耐性,他早早就把他的老婆给踢飞了。或者可以这样认为:之所以有他这样凶悍的老婆,他才能有这样可怕的耐心,这就是说,他刘从能够从一个小捕快变成谋镇的捕头,其重要的原因还是他有一个凶悍得如同母狼的老婆。刘从想到这里,觉得自己应该感谢老婆,可是这样一想他又觉得自己很荒谬,一个被老婆踢出门的男人,还要感谢他老婆的虐待,这他妈的是个男人么?不是么?是么?
   这两个问号逼得刘从的耳朵里嗡嗡叫响,于是刘从就不再想下去,有的事情是不能想下去的,想得太多非但没有答案,而且还会让人发疯。
   经过刘从一番仔细的观察,发现梅眉虽然看起来很是正常,但也有不正常的地方,譬如说,每次她出来的时候总是要张皇地游目四顾,这样儿很像那些逃犯和小偷,有句话说,心中无冷病,不怕吃汤圆。而梅老板的样子看起来就不太像是心中无冷病的人。
   经过这么多年的抓捕工作的历练,刘从已经可以从一个人表情变化的细节可以看出许多东西来,一个优秀的捕快必须具备察言观色这起码的素质,如果连这也没有,那他就不够格做捕快。细节往往可以决定一个案件侦破的成败,一个看起来完美得没有瑕疵的案件,往往会被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所破坏掉,这就好象做人一样,细节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未来,而细节这事情是没有多少人去注意的,所以这也是很多大盗和飞贼栽在刘从手里的原因。
   除了梅眉,其他人的表现都是很正常的。正常人的表现和有心病的人表现截然相反,譬如说,正常人走路说话都目不斜视,而有心病的人往往会王顾左右而言它,且一脸的狐疑,这从心理的层面上讲,这样的不安就是对危险下意识的预感,如果没有做出亏心事,那她是不会有这样的反应的。
   刘从想,就算这事情不是梅眉干的,肯定也和她脱离不了干系。让人奇怪还有,梅眉呆在谋镇的时间一般都不会超过五天,这次王染被杀后,她已经呆在这里已经有十天了,非但是这样,而且她还不去逛街,这和她的习惯很是不同。这些情况都是绸缎庄的老板反映给刘从听的。
   刘从也非常相信老板的这番说词,要知道自己对面有一个如花似玉且不守规矩的老板娘是多么的让人心痒痒,所以仔细观察也是一乐。
   拿着千里眼的刘从想,这女子肯定会露马脚出来的,她之所以不忙着回长安,肯定那里有她不愿意见到的人,也许这人就是杀王染的真凶。
   九
   燕刘再次来到长安,再次明查暗访。
   这次他的运气没有那么好,原来和他讲过话的人全都没有了踪迹,不过,在这热闹复杂的环境里少十几个人是不会引人注意的。
   燕刘想,肯定他们遭到什么不测了。要知道这些帮派人物的手段是很残忍的,或许就是因为自己问过这些人,那白衣或王染之流的手下就对他们下了毒手也未可知。
   这次,燕刘没有贸然去向他们打听,只是走回了长安的京兆尹衙门,向高大人请调一个对白衣王染案件熟悉的高手,以便自己的侦察顺利进行。
   高大人欣然同意,派人在签事房喊了一个高个子中年人过来,这个人个子很高,而且精瘦如柴,不过目光灼灼,看样子精力非常旺盛。
   这个中年人名叫杜狼。
   据高大人说,他是长安最厉害的捕快之一,不过脾气暴躁,喜欢忤逆犯上,所以现在被闲置起来。
   杜狼一谈到这个事情就破口大骂,说是长安之所以这样黑社会猖獗,就是因为有了高大人这样的狗东西庇护他们的缘故。
   燕刘听得不快,事实上燕刘也知道现在社会上某些不可言说的事情,但这些事情何必说出来呢?又改变不了事实。
   世界就是这样的,当某种事实不可改变的时候,那就成了规则,如果不照着这规则去办事,吃亏的还是自己。
   燕刘想,杜狼之所以被冷落,看起来和他这狗屎脾气有关。不过燕刘没有说出这些想法,只是微笑着听他说陈。
   杜狼说,这次王染之死已经惊动了圣上,虽然白衣之流已潜伏了爪牙,但这次圣上已经龙颜大怒,认为他们公然在帝舆之下杀人放火,这是对天子的不敬,所以这次王染之死成了消灭白衣一个绝佳的机会。如果换了是以前,你来这里高大人是绝对不会配合的,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么?嘿嘿,操他娘,他和他们是一伙的,如果不是因为要脱离和他们的关系,他才不会让我和你来这里调查呢。
   燕刘和杜狼一起走到西市王染居住不远的地方,找了个酒楼临窗的座位上坐了下来,准备好好和杜狼聊一聊王染和白衣这两个人的事情。
   杜狼坐下来喝了三杯之后,话就越发的多了起来。他说,现在长安做捕快就是做乌龟,上有禁卫军,中有羽林军,随便在大街上走着的都是官,要不就是官的亲戚,这长安看起来大,其实也就是座官城,我们算他妈什么啊,夹在中间什么也不是,什么东西跳出来都可以教训我。
   燕刘微笑同意他的说法,只是提示他的话题应该往白衣上靠靠。
   杜狼说,帮会势力对长安的影响已经流毒甚久,远在太宗时代这些组织就蓬勃发展起来了,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他们的组织结构严密,所以一时之间不易摧毁。不过,现在王染之死却是个绝好的机会,首先,就算这事情不是白衣干的,他也难逃嫌疑,所以王染的手下必然要对他发难,如果他们两个大帮进行火拼的话肯定会大伤元气,再说现在王染一死,他们的组织群龙无首,肯定会起内哄,这两种结果无论出现那一种,对剿灭这些匪帮都是大大有益的。
   杜狼又说,其实这些帮会之所以能够流毒到现在,和朝廷那些狗官对他们的庇护也是分不开的。他们之所以能够横行无忌,就是靠着这些狗东西对他们的纵容,所以这也是他一直不受重用也是这个原因。
   两个人说了半天,喝完了酒,吃了些饭,两个人又施施然往大街上走去。
  

共 1069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故事从谋镇铺展到长安,继王染,白衣之后,上官破,叶真然又相继出场。对大风堂,铁善堂的调查先后以无果告终,案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欲知真凶何在,请期待精彩后续。感谢赐稿,欢儿问好。建议社团推荐。[编辑:上官欢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09-02-11 16:24:26
  问好刘老师。
   小说故事发生在谋镇以及长安,根据上文来看,长安应指今西安,可是文中有一段提到大相国寺,据我所知大相国寺在开封,古称汴梁或者东京。
上官欢儿
2 楼        文友:侦察兵        2009-02-11 16:40:57
  先支持一下还没看。哈,里面还有上官啊!
3 楼        文友:碧落黄泉        2009-02-11 18:56:52
  额,越来越精彩了,期待三。
4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09-02-11 19:35:17
  缜密的推理,可赶上福尔摩斯了。不过,在武打色彩中推理更能吸引人的。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5 楼        文友:齐牛        2009-02-11 21:46:19
  案件虽然还没侦破,但是经过努力,已经有了可喜的进展。王染的被杀究竟与梅眉、小李有没有关系?期待继续。
淡薄名利,快乐人生。
6 楼        文友:依是幽兰        2009-02-12 22:34:35
  一环套一环,谜中有谜。期待下文:)
7 楼        文友:聆听花香        2009-02-13 15:26:45
  在树下就欣赏作者的文字,时间紧,没来得及找到连载1,先问候下吧,有空一定拜读。
聆听花香
8 楼        文友:蜗牛        2009-02-14 11:38:27
  再缜密的谋杀也一定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凭着这些细微的线索或许能顺藤摸瓜找出幕后真凶,又或许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惊人的阴谋,人不会只死一个
地到天边山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