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乡土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乡土·小说】走下将军石

精品 【乡土·小说】走下将军石


作者:王福昌 秀才,1878.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17发表时间:2013-02-03 14:41:57
摘要:在辽宁抚顺干休所有一位离休的将军,他回忆的自己的家史,写出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在离休时很不甘心,是对自己的部下、现在的年轻人信不过。一直在他参加了祖国六十年大庆的阅兵后才转过弯来。叫庸者下能者上。

离开了部队,来到了抚顺戈布干休所已经两年多了,虽然军队离休干部的待遇在不断的提高,可是离开了部队,我心里总是有些空落落的。并不是因为离开了我可以发号施令的师本部,而是我的身上不乏勇士的基因,我身上流的是英雄后代的血。
   更确切的一点说,我舍不得使我将要成为将军、师部后面的那块大石头。
   我的祖先是英雄,他们有着英雄的故事。
   在我头离世之前,利用一段时间把它整理出来讲给我们的后人。
   我想这样做,总比我每天和老伴在干休所里水来张口饭来张手,无所是事要强得多,也比在老年俱乐部里与人下棋、打扑克、看报纸、看电视和与人聊天更有意义。
   我的祖籍在辽宁境内义县与朝阳相交界的地方,我的太爷是一个勤劳本份的庄稼汉,为人诚实憨厚,从小到大,脑子里一直就想着如何过日子,如何过好日子。
   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给财主扛活,每年所挣的扛活钱要一分一分的攒起来。在二十岁的时候娶了妻子,我的太奶也是给财主做长工的女儿。
   成家之后夫妻俩省吃俭用,婚后的第二年,就有了一个女儿,按照辈份就是我的姑奶奶。
   由于他们能省会过,艰苦度日,在我的姑奶奶四五岁的时候,我的太爷置了房产。几年之后又置了土地,并买了骡马,拴了大车。小日子也逐渐的殷富起来。
   算起来那个时候是一九二五年的直奉战争期间,军阀混战,兵荒马乱。当时的社会是非常混乱,局势动荡不安,正是盗贼四起,匪多如毛的多事岁月。
   一些够碗饭吃的老百姓一到晚上就发起愁来。
   正如人们常说;
   “今天晚上还在喝粥,说不定就在这天夜里就会进来胡匪,遭到土匪的抢劫,家里的钱财被洗劫一空,全家人十几年的省吃俭用,所攒下的血汗付诸东流这是轻的,如果要是再遭到土匪的绑票,让你借贷去赎,你就会穷得永世不得翻身。”
   那时在朝阳寺以北的坞拉草沟盘据着一股土匪,领头的绰号叫刘黑塔,长的又高又大,据说他是山东人,早年在东北军土匪军阀张宗昌手下当过下级军官。
   此人自小游手好闲,长大之后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他的父母也都是靠给人帮工来维持生计,根本没有钱拿来让他挥霍,所以这个刘黑塔一没有钱吃喝,就到外面拦路抢劫,日子久了靠吃喝也交下了一些同类,人多势众,于是就在山东境内干起了绑票、索财的营生。
   就在他这伙胡匪发展到二十人、二十条枪的时候,被张宗昌部下的一个团给收编,从此以后这伙人即兵又匪,即匪又兵。
   可是他说什么也不会想到,后来在东北的辽宁境内,却把性命丢在了一个年仅十五岁的男孩手里。而这个男孩子就是我的爷爷。
   刘黑塔这人从小到大都自由散漫惯了,他们到了军队,每天早晨还得出操,还得听命于上级,到月未拿不到军响还不算,靠赌博赢俩破钱还得孝敬他的顶头上司,于是他在被收编不久就开始对上司不满起来。
   一天黑夜,他趁营长领兵外出时,窜到了营长的家里,用手枪逼住了营长的太太,让她自己扒光了身上的衣服,他把营长的太太给奸污了。
   事情发生后,营长太太把这件事告到团长那里,团长和营长他们是把兄弟,哪能不管,团长派他的马夫和卫兵要把刘黑塔抓来枪毙。把刘黑塔吓得单人单枪跑出了大营,离开了这个军阀队伍。
   在那个时代里,闯关东的人很多,刘黑塔身上暗藏着手枪,混在闯关东的人群当中,窜到了辽宁境内,找到了落脚的地方就又继续为匪。
   他到了辽西之后,在大凌河北岸拉起了杆子危害着这一方的百姓,搅扰着大凌河南北两岸日夜不得安宁。
   那时官府也曾明着派兵围剿过他们。可那时的官府与这些捍匪暗中勾结,狼狈为奸。官府刚要出兵,他们就得到了信息,先进山躲藏起来。有的时候兵匪碰到一起,这个刘黑塔便使出手段,拿出巨额钱财来买通和贿赂官兵。等官兵走后,他们就更加疯狂的到老百姓那里打家劫舍,他们送出多少钱都要成倍的从老百姓那里抢回来,官府和他们把老百姓害得苦不堪言。
   在爷爷三岁那年
   也就是一九三四年的初冬,这伙胡匪把打家劫舍的对象和目光瞄准了我太爷的家里。
   这天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半夜里在太爷家的大门口,响起了急促的砸门声,接着又听到枪响,太爷听到动静心里就明白了八九分了。
   因为在两天前,太爷正赶着车从院里往外送粪,从大门进来两个陌生人,说是要找水喝,可是并没有进屋,而是用贼溜溜的目光扫瞄着太爷家的院落和院墙的高矮。太爷知道两人来者不善,但也不敢得罪,用好言好语将两人送出了大门。
   这晚,出现紧急情况后,太爷忙着从炕上爬起来,用自己铺的毡子把年仅三岁的爷爷卷了起来,摸来他扎过的腰带把卷爷爷的毡子捆好,推开了前面靠东墙的窗户,把卷爷爷的毡子抛到东墙院外,随后又拽起了刚穿好衣裳的太奶,顺着刚开的窗户把她推上了东院墙,太奶也从东院墙顶上蹦了出去。
   太爷这时领着十八岁的姑奶奶打开了房门,打算带着姑奶奶从西院墙顶上逃出去,可是这时刘黑塔带着他的匪伙十多个人已经冲到了当院心,太爷再想领着姑奶奶逃走已经是来不及了。
   太爷拽着姑奶奶又退回了屋内,随后把房门关死。
   可是遇到了这伙如狼似虎的强盗,再结实的房门也经不住这伙捍匪的猛砸,一阵之后房门被砸开了,刘黑塔带人冲进屋内点起了他们事先准备好的灯笼火把。把屋内照得如同白昼一样,他们把里外屋值一点钱的东西洗劫一空,临走还要把姑奶奶带上。
   太爷一听就急红了眼睛,他从房门后摸起一根棒子要与这伙强盗拼命,刘黑塔拿着驳壳枪对着太爷的胸膛连连的扣动了板机,太爷摇晃着躯体倒在了血泊里。
   他们用灯笼火把把屋内室外,院子的各嘎旯角落都照遍了,他们是再寻找太奶的踪迹。
   胡匪这种做法在他们行话里叫做砸窑,他们进屋后把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把年轻一点的女人和姑娘抢走,剩下全部打死不留活口儿。
   刘黑塔领着这伙强盗找遍了室内屋外,也没找到太奶的踪影,便掳着十八岁的姑奶奶消失在夜幕中。
   太奶从东院墙蹦出之后扛起了卷着爷爷的毡卷逃到村子里,在一家秫秸垛里躲藏起来。她听到了家里响起了枪声,知道家里惨祸已经发生,她不敢再回家,只好带着爷爷在天亮之前逃出了村子。
   太奶经历了这次惨祸,连气带恨,又惊又怕,连饿带病,三天之后死在了领着三岁的爷爷讨要的途中。爷爷那时也刚懂一点事,他趴在太奶身上哭得天昏地暗。
   太奶临终前把两手攥成拳头,在爷爷面前晃了又晃,而且拳头攥得直响,太奶这个举动,在爷爷的幼小心灵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幸亏这时从爷爷身边过一辆马车,这赶车的人是给附近一家财主扛活的,他也是五十多岁孤身一人。他见爷爷很可怜,又帮着我爷爷用那领毡子盖住了太奶的脸和她的尸体后,就领走了爷爷。
   三天之后他又夹来了一领席子到这里帮助爷爷把太奶卷起来埋葬了。
   以后爷爷就跟着这个好心人来到了他扛活的财主家。就在爷爷十岁的那年冬天,这个好心人却得了伤寒病,那个时候缺医少药,而好心人又无钱医治,不久就死在了长工棚里,
   从此以后爷爷就开始流浪四方了。
   朝阳寺,是汉、蒙、满三个民族杂居之地,其中蒙族人居多。因为这个居住区有一座喇嘛庙,名叫“朝阳寺”所以这个屯落因而得名叫朝阳寺。
   在一九二四年北洋政府又从朝阳县的大坂到义州修了铁路从朝阳寺经过,并在这里设立个火车小站,从而这个三个民族杂居的小镇就更加繁华与热闹起来。
   朝阳寺庙里的喇嘛每年要在正月十四举办庙会,要举行仪式。叫“送大鬼”就是用一百家施主施舍给寺院的面做成大鬼,用人抬到南河沿,后面要跟着一群喇嘛念经,意在向佛主祈求,死者升天,活人平安,送走恶鬼,风调雨顺。
   在这个仪式上,还要到外地去请高僧来庙内讲经说法,寺院还要置办斋饭,向那些无家可归的讨要者免费提供午餐。
   仪式后,留在南河边上的大鬼,被那些缺粮断米的贫苦人掰掉胳膊,扭下大腿,或是揪掉脑袋拿回家去揉碎做成干粮或面粥,略补一下眼前无米之炊。
   寺院里还要和施主共同出资,从远处请来戏班,唱一天大戏。参加庙会的是人山人海。人们都要从远处几十里开外的地方赶来,在这天,卖小吃的,卖各式各样杂货的。摆摊的就更是数不胜数。
   这年,已经长到十四岁的爷爷也流浪到这里来赶庙会,他竟见到了被掳走十一年,没有任何音信的姐姐。
   姐弟俩互相望了一下,谁也没有说话,但仅凭心灵的感应,都觉得对方是自己的亲人。
   最后爷爷知道了姑奶奶所在的地址。
   爷爷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他心中复仇的烈焰也在不断的上升。爷爷还在六七岁的孩童时就听到了收留他那个好心人给他讲起的爷爷家遭遇的经过,那位好心人只让他先铭记在心,等长大了再想复仇的办法。
   原来姐姐被子刘黑塔这伙强匪掳去之后,便给刘黑塔做了压寨夫人,在姐姐二十岁那年,就给刘黑塔生了一个儿子。
   姐姐到了匪窝子里,比姐姐大二十七岁的惯匪头子刘黑塔,也确实拿姐姐挺当回事,在她给刘黑塔生完儿子的这十几年光景里,姐姐已经是乐不思蜀,把父母的仇恨忘得一干二净。
   爷爷按照姑奶奶提供的地址,流浪到了这个土匪窝子地方。姑奶奶看到爷爷挺可怜的,也就收留了他,不过她却没敢向这伙强匪和刘黑塔说出真情,她只说是她捡的一个讨饭的。
   惯匪头子刘黑塔也巴不得要找一个这么大的男孩子,教给他枪法,把他培养成自己的心腹,好整天跟随自己的左右,成为自己一个最得力的保镖。
   就这样爷爷混到了仇人刘黑塔的身边。
   爷爷通过了一段时间对匪首刘黑塔的观察和了解,刘黑塔这个人不仅心狠手黑,而且还生性多疑,他平时都是身上、手里总不离枪,枪膛内都上有子弹。他随时准备掏枪与对手拼搏,尤其是都五十多岁的人了,可身手特别敏捷,很象一个武术家和训练有素的职业杀手,他平时外出或是在家,都是身带两支短枪,装在盒子里的驳壳枪背在外面,衣兜里还装着一支撸子枪,就是在没事时右手也常插在兜里。
   看来与他生打硬拼是不可取的,更何况他的的匪伙也常不离他的左右。
   爷爷在心里自己安慰自己;
   “别着忙,时间长了总会有机会的,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呢。”
   爷爷为了麻痹他,干脆朝他叫起“干爹”来,而且装做胆小怕事儿,刘黑塔手下匪伙练枪时,一有枪响,爷爷就用双手把耳朵捂起来。
   刘黑塔见了,他有时还嘲笑爷爷说:
   “哈哈,这小子胆真大!我象你这么大的时候,就管女人就搞有三四个了!”
   爷爷听到后也装得满不在意。
   有时候刘黑塔对爷爷说:
   “我不喜欢胆小的,你得要练习打枪,呆在我们这块的人是没有白吃干饭的!”
   这时爷爷才开始接触枪。
   半年之后,爷爷长枪短枪都能熟练的拆卸和安装了,爷爷又开始学瞄准、射击。可是爷爷从来不碰刘黑塔他们匪伙使用那种的驳壳枪。
   因为爷爷要用心计,要布置圈套,让刘黑塔自己上钩。
   又过一段时间,机会终于来了。
   这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刘黑塔派出的眼线在外面采了盘子,回来向他报告。他派二当家的带领着匪伙全部人马到二十里开外的地方打家劫舍,回来好给他的匪伙发放年份子。
   晚饭过后,二当家的叫齐了人马,带着匪伙离开了匪窝走了。刘黑塔卧在炕头上暗中得意,好在现在干这种事不用自己亲自前往,回来匪伙们抢来的财物得有他一多半。
   这时爷爷凑了过来,给刘黑塔拿过来了大烟枪,安上了烟炮,又端过来了烟灯,侍候着刘黑塔抽着大烟。
   刘黑塔卧在炕上吞云吐雾,得意的望着爷爷,心理的戒备状态完全松驰下来。
   爷爷趁着这时取过了刘黑塔身边的驳壳枪,退下了枪套练习拆装起来。摆弄一阵之后,爷爷把手伸向了刘黑塔。
   刘黑塔自作聪明,他顺手把装有二十发子弹的驳壳枪枪梭递给了爷爷,爷爷给驳壳枪装上了子弹,又打开了保险开关,扳上了枪机,用左手握着装模做样的向窗外瞄了起来。爷爷又把枪放到了右手,左手也做成握枪的姿势对着窗外晃动着。
   片刻之后,爷爷向刘黑塔伸过空着的左手,刘黑塔从自己的衣兜模出了那支撸子枪,自己推弹上膛又递给了爷爷。
   爷爷接过之后,两手握枪继续向窗外瞄着,突然爷爷转过身来将驳壳枪乌黑的枪口对准了刘黑塔的胸膛……
   一阵枪声响过之后,姑奶奶跑进屋来,见刘黑塔一声没吭的被打死在炕头上,她嗔怪着爷爷:
   “你看!我们已经都这样了,你还非得与他过不去干啥?我们孩子都十来岁了,你把他打死了,我可怎么办?”
   爷爷扭过身来又把枪对准了姑奶奶。
   话好象似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样;
   “爹妈大仇没报,你苟且偷生的活在这里,你要是想报仇不是没有机会,可你……忍辱求生你还认为是享福!象你这样的贱骨头活着有什么用?”

共 1045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一个家族,四代人的爱恨情仇,都与“枪”有关。太爷爷被土匪用枪所杀;爷爷为父报仇,用枪杀了仇人;然后,父一辈、子一辈的,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直到“我”经历了对越作战,守卫国家边界多年后,回到军营,在“将军石”上,继续着自己的将军梦想。而当年轻的新一代军人代替了“我”的位置时,虽然身在干休所,却一直放不在那块“将军石”。当“我”在建国五十年国庆阅兵式上,看到新一代军人那“整齐的阵容”时,终于,走下将军石。一位真正的将军的心路历程,一部军人世家的家史,在浓重的传奇色彩中,饱含军人的情感。推荐欣赏。【编辑:三微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205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三微花        2013-02-03 14:43:24
  哥哥不愧为军旅作家,把一部军人的家史写得如此生动感人。
三微花
2 楼        文友:二姐笨笨猪        2013-02-03 15:10:07
  新年祝福赶个早:一祝身体好;二祝困难少;三祝烦恼消;四祝不变老;五祝心情好;六祝忧愁抛;七祝幸福绕;八祝收入高;九祝平安罩;十祝乐逍遥!
80后女人,辛勤的工作者、码字工。
回复2 楼        文友:王福昌        2013-02-03 16:29:02
  谢谢“二姐”老师!
   我嘴笨不会说,我也借你的话同样的祝福你!新春愉快!!合家欢乐!大大的发财!!
3 楼        文友:二姐笨笨猪        2013-02-03 15:11:12
  借别人的话,传达我的祝福!王,新春愉快!
80后女人,辛勤的工作者、码字工。
4 楼        文友:永铭家珍        2013-02-04 08:44:23
  一篇可歌可泣的革命的家史。感人至深。问好将军!
永铭家珍
5 楼        文友:摩高        2013-02-05 05:03:42
  您的文章有点“老贾”的风度。
接地气的人最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