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春暖花开>春暖花开(序言、第一至八章)

春暖花开(序言、第一至八章)

作品名称:春暖花开      作者:冷水人生      发布时间:2013-02-04 20:55:12      字数:9553

  【故事梗概】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按照时间和地点的推移顺序,以“我”为线索,描写并叙述了“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时期的思想情感、文学梦和为之不懈奋斗的心路历程,详细记述了一个现代平常人所经历的平凡事。文中涉及到的每一个人物均有生活原型,他们有血有肉,生活在社会不同阶层,这些人群里面,有悲剧人物,也有诸如全国劳模、全国十大爱心教师、民营企业家等成功人士。文章主旨表达了一个崇高的生活理念: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一个人,应当心中有梦,志当存高远。只有不懈努力,为之奋斗,甘于奉献,不管你经历多么坎坷,生活多么艰辛,人生多么复杂,最终会梦想成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自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的一生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尝试酸甜苦辣,经历人生的种种磨难与挑战……  
无论何人,不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黎民,从你出生第一眼看世界,到你依依不舍地离开亲人,一生中是不会一帆风顺的,难免会有一些悲欢离合的故事发生,酸甜苦辣咸的生活滋味让你饱尝终生。  
我是一名极其普通的小职员,居住在“叶公好龙”和“古昆阳之战”的发祥地---叶县城,工作、生活在基层乡镇,不会脱俗:吃家常饭,穿平常服,说正常话,干平凡事。我把曾经的经历变成生活中的回味,把尘封已久的往事镌刻在记忆里。  
【第一章】童年趣事  
我出生于1963年7月1日。童年的记忆应该从我8岁上小学开始,对8岁前的生活没有星点记忆,只记得小学一年级以后的故事。记忆让我回想起小学一年级报名时的情景。记得那是1971年9月6日上午,吃罢早饭,我背上妈妈做的崭新书包和妈妈一块儿去学校。学校离我家有2里地,是当时的大队办学,据说学校建于1958年,“水寨公社张侯庄学校”的校名是由时任张侯庄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赵俊所取,学校里办有初中,10多名教师几乎全是民办老师。我们张侯庄大队当时辖张侯庄、桥头张和赵庄3个自然村,三个村的学生都集中到这所学校读书。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家长把我送到学校,除了本生产队几个同龄的孩子外,其他的学生一个也不认识。我的班主任老师叫赵兰英,家住赵庄村,和我一个村,按辈分得叫她姑姑。她是个年龄约20左右的姑娘,个头高挑,头扎羊角辫,面荣俊俏,略带腼腆的脸庞上透露出一丝威严。我们班有50多名学生,我个头较小,老师排位时把我坐到了第一排,我的同桌是个十分调皮的孩子,刚排好位,他就用小刀把座位刻上一条线,告诫我不要越位。让我气得背起书包跑回了家,哭着告诉妈妈不想上学,结果挨了一顿打。使妈妈连骂带拽地把我送到了学校。妈妈把我交给班主任,做了一些道歉和嘱咐后便回去了。兰英老师批评了我的同桌,让他给我道歉,不成想,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经彼此介绍才知道,同桌叫侯国方,比我大一岁,家是张侯庄村的。之后,我们一块儿学习,一块儿玩耍,甚至一块儿逃学。  
童年记忆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和同龄孩子一块儿玩耍。主要游戏有:蹈级、蹦弹子、压牛车、推桶箍、抓子儿等。每到夏天,生产队里同龄的孩子还会相约到生产队的瓜地偷瓜吃。为了一块儿偷瓜方便,大家便相约晚饭后带上席子和单子宿到生产队的打麦场里,一到夜深人静时,同伴们便开始行动了。他们悄悄避开看瓜人,在瓜地里乱摸乱摘,只要是瓜,无论大小一概摘到,等大伙回到打麦场里后,会共同庆贺,一块儿分享“劳动果实”。这种游戏到四年级才结束,现在想来,当时是多么幼稚可笑。说起逃学更加可笑。一年级时,由于年龄小,不知学习的重要性,终日想着怎样玩耍或者装病逃学。学校北墙有个废弃厕所,为了不被老师发现,我们曾从厕所的猫洞里钻进钻出,跑到墙外的麻地里摘“麻索”吃,后来被同学发现报告了老师。班主任赵兰英老师让我们在讲台上做了自我批评和表态后才作罢。后来,兰英老师专门把我叫到办公室里,耐心细致地给我讲解学习的重要,鼓励我加劲学习,并在班里多次表扬我,从此也改变了我的人生。  
【第二章】当了班长  
逃学事件后,赵兰英老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把我这个“捣蛋鬼”彻底征服了。赵老师在课堂上不断表扬我,说我课堂上注意听讲了,学习进步了,和过去判若两人。老师的表扬让我颇感震惊和意外,这让一贯顽皮的我真的有所收敛,课堂听讲精力真的集中了,知道学习了,期末考试时,成绩居然是第一名。  
自此以后,我的学习成绩一路领先,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和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二年级时,班主任仍是赵兰英老师,鉴于我的学习成绩和表现,她提名让我当了二年级班长。  
当了班长,并不影响我的学习,反而更加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在我的脑际里自有一套逻辑,班长就是班主任的影子和助手,就是在老师没在班里时,帮助老师管理学生。“打铁需要自身硬”,所以,当上班长后,我学习上更加勤奋,班级的一切管理工作更加让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们满意。学习上,我主动找差生补习功课,帮助他们进步;每到放学组里值日,我会提醒组长和值日生,等值日生扫完地、洒好水、放下凳子后,我才锁上教室门最后一个离开学校。  
进入三年级时,班主任老师换了。他是一位30多岁的男教师,叫张松军,担任我班语文。张老师中等身材,体态匀称,待学生和蔼可亲,没有架子。  
不知什么原因,三年级里,张老师也提名让我继续当班长。  
一到三年级,语文老师就让学生学写作文和记周记。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技巧,张老师不知从哪里找到一些优秀作文,抄在黑板上,让同学们抄下来背诵。那个时候,新华书店里好像没有卖作文选的,学校也没有打印机,更没有复印机。张老师有一手好字,他天天让我们练习书法,既练写毛笔字,又练钢笔字。“字无百日功”,不足半年,同学们书法大有长进,班里有不少同学的毛笔字和钢笔字在学校举办的写字比赛中获奖。这些学生后来也帮了张老师不少忙。  
那个时候,学校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台油印机,张老师找来的作文范文就让这帮学生帮忙,轮流刻板油印,同学们就依靠这一张张油印的范文页子逐渐学会了仿写作文。  
我的钢笔字也是那时练就的,身为班长,组织学生刻板印刷范文页子,更是自己的份内职责。我把印好的页子一张张发给同学们,让他们挤时间背诵。依靠这一篇篇油印的页子,不知不觉中,我的作文大有进步。从此我也就爱上了写作,甚至梦想有一天会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作家。   【第三章】油印的页子  
自从张松军老师让学生背诵课文和油印页子以来,学生们的作文进步很快。我也感觉到作文课不再害怕了,每逢作文课,只要语文老师稍加讲评和提示,一篇篇构思精美的文章就萦绕脑际、跃然纸上。  
我从未骄傲过,反而更加虚心向老师和高年级的老大哥请教写作方法。除了每天挤时间背诵课文和页子油印外,我开始借助字典涉猎连环画、民间故事、童话、小说等,这也为我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素材。  
五年级时,我的学习仍旧很突出,每个学期依然当班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课外读物的进一步丰富,我对作文写作方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使自己的作文水平达到精益求精的地步,我开始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对于写日记,我从不马虎应付,对于每天社会上、家庭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我都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正是这样持之以恒地坚持写日记,才让我体会到作文时“下笔如有神”的感觉。从此以后,我的作文经常当做范文被语文老师拿到课堂上念给同学们,有些文章甚至被学校刻版印刷成活页,分发给学生当范文背诵。   直到现在,我还珍藏着这些油印的小册子,还时常沉浸在家乡小学阶段的美好时光里。  
【第四章】荒唐的初中生活  
当时的学制是七年一贯制,小学、初中设在同一所学校,小学五年,初中二年。小学毕业后,我顺利进入本村中学读书。记得上初一时是1976年秋季,那个时候正值“四人帮”横行之时,“反潮流”、“白卷英雄”成了当时师生谈论的话题。学校里不再抓教学质量了,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学唱“样板戏”,让学生搞“勤工俭学”,把学校弄得一团糟:老师不敢教,学生不愿学。二年初中几乎没学到什么知识。  
那个时候,学校几乎天天组织学生帮助生产队劳动,一会儿去帮助生产队点包谷,一会儿又去帮助生产队剔包谷苗。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家能干体力活的不多,让他们去点包谷简直就是出洋相,生产队长给孩子们简单介绍下点种方法,孩子们仅仅是出于好奇,没人能把生产队长的话听进耳内。  
说是帮生产队干活,倒不如说是给生产队添乱,生产队长要求一个坑里最多点二粒包谷种,可这些好奇的孩子们硬是不听生产队长的提醒,每个坑内少则五、六粒,多则百十粒。二口袋包谷种没用多长时间就被埋进土里,生产队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农,眼睛又不好,看到二口袋包谷种很快就没了,还直夸孩子们干活卖力。一周后,真相大白,看到地里一簇簇的包谷苗,生产队长直接报告给大队书记,大队书记把校长狠狠地骂了一顿,难怪学校又让老师组织学生去剔包谷苗。  
学生们除了帮助生产队干活,还得搞“勤工俭学”。学校给各班买了几只羊,让学生轮流喂养,学生们每天还得带上草篮子和镰刀,到野外割草喂羊。另外,学校还要求各班到田间地头采草药卖钱。学生们几乎成了劳动力和赚钱工具,这样的情景,能有几个学生会静下心来学习?   哎,二年的初中生活时光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回想起来真是令人叹息呀!  
【第五章】和校长打赌  
初中快毕业时,学校教学秩序才逐步走向稳定。记得那是1977年5月,那时“四人帮”刚刚被打倒,国家提出了“抓纲治国”的理论纲领,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各级教育部门开始注重抓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可是由于学生们对学业荒废太久,想一下子提高上去谈何容易。  
文革时期,无论是出去当工人、上大学、或是上高中,必须经大队支部推荐,只要出身好,阶级成分没问题,学习好坏无所谓。  
我初中毕业那年,正赶上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公社高中打破以往推荐招生的办法,实行严格的考试录取制度,按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学生。   学校校长专门来到毕业班,把这一消息传达给同学们。校长姓侯,名贵轩,40来岁,瘦高个,带个眼镜,给人一种精明的感觉。校长家住张侯庄,担任毕业班物理。记得那天校长正在课堂上眉飞色舞地读文件,而我却低着头在下面摆弄玩具,刚好被校长发现。他二话没说,来到我课桌前,抓起玩具摔在地上,并让我写封检查交给他。校长用手指着我的头说道:“快毕业了,不知道学习,今年公社高中将实行考试录取新生的办法,你这个样子下去,如果能考上高中,我给你摆一桌宴席。”说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让我一阵脸红。  
校长说的可能是气话,也可能用的是激将法。总之,这句话起到了作用。我开始重拾课本,认真钻研,由于初中阶段几乎没学住东西,脑子一片空白,复习感觉无从下手。恰巧这时父亲从叶县回来了,父亲当时在县城商业局工作,知道我即将毕业考高中,特意到县教育局了解情况,想给我准备些复习资料。父亲来到教育局后,找到了老乡朱庆云老师,朱老师是我们邻村余寨村的,和父亲同在一个县城工作,彼此很熟。在朱老师的推荐下,父亲给我买了一些复习资料,并及时地骑自行车送回来。  
有了复习资料,我不再贪玩,终日专心致志地读背、做记录,不懂的就向各担课老师请教。两个月的复习,让我获益匪浅。考试揭晓时,我竟然榜上有名。我们班48名学生参加了考试,公社高中录取了8名,我是第2名。侯贵轩校长拿着通知书亲自来到我家,并提出要兑现诺言,被我制止了。  
【第六章】辗转求学  
1977年8月16日,我带着录取通知书和行囊、衣物去公社高中报到,当时的社办高中学制是二年。我被分到了一年级(3)班,班里共有40名学生,班主任是许会民。  
许老师那时20多岁,个头中等,脸庞有些黑,稍微有些胖。据许老师自我介绍,他是工农兵学员,高中毕业后,经村里推荐上了大学,毕业后就分到了这所高中,他愿意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  
到了高中,吃、住在学校,一周才回家一次。除了正常的教学,学校的业余生活还是很丰富的。学校设有操场、各种运动器械应有尽有,课余时间,同学们可自由地在操场打篮球、打乒乓球、玩单双杠及其他运动。学校还办有图书室,借阅十分方便。  
学校对面100米就是公社拖拉机站,一到放学,同学们就三五成群地去拖拉机站玩。  
那个时候,电视很少,学校南面500米处有个炮校,里面驻有部队。炮校里有部黑白电视,为了能看上电视,下自习后,我们会偷偷翻墙出去到炮校看电视。时间长了,被值日老师发现,才作罢。  
由于父亲在县城工作,为了我的学业和前途,他利用关系把我转到叶县一中读书。  
县城和农村就是有差别。来到新学校,算是和【一(3)】有缘,又分到了高一(3)班。班主任姓张,50多岁,看上去很慈祥,张老师教我们化学。他很会管理班级,对同学们的学习抓得很紧,抠得很死。有好的老师,定会带出一流的学生,学校每次组织的统考,我班的各科成绩都不差,全年级前五名几乎均出自我们班。  
高二时,全年级统一分班,我分到理科(2)班。班主任是刘老师,他担任我们班数学课,50多岁,中等身材、体型较胖,看起来有些严厉。他对学生要求很苛刻,动不动就发脾气,让我们无所适从。就这样,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二年高中生活,毕业前夕,我们参加了高考,由于学业基础差,底子薄,上大学肯定无望。
  说句大实话,自初中开始,到高中毕业,学到脑际的知识真不多,有些几乎一窍不通。上大学无门,如果不回头复习,一辈子的学习时光也就从此结束。和父母商量后,我决定从初中课本学起,再考高中。
  为了我的前程,父亲再次寻找门路,帮我联系学校。那时,父亲已调入县法院工作,在基层法庭任庭长,法院里一名法警的伯父在城关镇中学当校长,父亲让法警去他伯父那里问问情况,结果很顺利,于是,我来到城关镇中学上学,插班到二年级复读。
  有了高考失利的教训,对于这次插班复读,我没有一丝懈怠,真心真意地静下心来学习,尽管在家乡上初中时荒废了学业,但脑子里多多少少还是记了一些,在插班复读中,我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认认真真地记好课堂笔记和独立做好作业,不懂的问题及时向任课老师请教。我不仅学好、学会了当天各科老师所传授的书本知识,又想法借到初一课本挤时间自学,双管齐下的学习方法,让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以优异成绩被叶县第一高级中学录取,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高中生。
  【第七章】苦涩初恋
  我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自己的初恋,因为那是一段苦涩的记忆。
  我进入叶县第一高级中学学习后,勤奋加努力,让我一路领先,各科成绩在全级都是名列前茅。那个时候,高中学制已经变为三年,老师实行跟班制。由于成绩好的缘由,各科任课老师都对我很好,班主任老师姓娄,名本义,50多岁,中等个头,满脸胡须,体态较胖,担任我们班化学。娄老师待我不薄,他让我担任化学课代表,并让我入了团。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印象中,我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学生,只要努力,上个重点大学不成问答,我也是这么想的。
  谁能想到,一个暑假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后,学校放了假。我怀揣成绩单兴高采烈地回了老家——赵庄村。
  好多年没在老家常住了。这次暑假,我打算在家和儿时的伙伴好好玩玩,所以,放假后,先到父亲的工作单位给父亲打个招呼。没成想,父亲下乡没回来,我只好匆忙给他写了个便条,大意是说放暑假了,想回老家,不让他着急云云。把便条放到父亲的办公桌上后,归心似箭的我立马骑上父亲的自行车就回老家了。
  县城距老家30公里左右,不足2个小时我就到家了。
  那个时侯,自行车在农村还是稀罕货。听说我从县城弄回一辆自行车,村里人也顾不得天气的炎热,老老少少来我家看稀奇,我的几个儿时伙伴也不约而同地到我家找我玩。我和他们一一打过招呼,让他们进屋坐坐。一时间,我家屋里、院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他们有的是看稀奇的,有的是找我来玩的,有的是打听县城消息的,有的……
  赵玉山是我童年时最要好的同学和伙伴,属虎的,比我大一岁,按辈分得叫他叔叔,初中毕业那年没考上高中。毕业后,在生产队当记工员。听说我放暑假回来了,二话没说,直接来到我家。见面后,让我颇感意外,发现他和我想象中的玉山叔判若两人。儿时的玉山叔脸蛋胖胖的,长得虎头虎脑的,眼前的玉山叔个头不高,又黑又瘦,脸上也长了胡子,给人的感觉不像一个青年人。听玉山叔说,生产队里种了50多亩烟,生产队里建了3个烟炕,几乎每天都得组织生产队的男女劳力出烟、打烟、系烟、炕烟、检烟和卖烟。听说我回来了,他把工作安排给别人,连脸和手都没来得及洗,就直接奔向我家。
  快到中午了,人们渐渐离去,我强留玉山叔在家吃了顿午饭。午饭后,玉山叔约我去灰河洗澡。
  灰河就在我家南边500米处,据说是大跃进时期有县里组织全县民工用了6年时间建成,河宽约100米,正常水深1米左右,东西走向。河里生长有老鳖、黄鳝、泥鳅及各种野生鱼类。少年时候,每逢涨大水,河两岸的大人小孩就会拿着网兜、篮子等器具在河边捞鱼,每次都有很大收获。一到夏天,来河里洗澡的人很多,无论大人、还是小孩,趁着洗澡的功夫,还会在河沿边捉黄鳝和泥鳅,很好玩的。
  我和玉山叔来到以前我们常洗澡的地方——老河湾。每到夏天,来这里洗澡的人很多,一是这里生长着几棵老柳树,可以乘凉;二来这里水质清澈见底,河水不深,洗澡时不会出意外危险。我俩到老河湾时,河里已经有十几个人头。看到久违的老河湾,我迫不及待地脱光衣服,跑到河边,一头扎进水里。好舒服的河水呀,让我顿感凉爽许多,在水里,我做着各种游泳动作,和大伙戏耍、打水仗,感觉幸福极了。
  洗完澡,告别泳友,我和玉山叔沿原路向家里走去。走在路上,玉山叔告诉我说,大队刚刚建了一个面粉厂,生意十分红火,有机会一定带我去大队面粉厂看看。
  第二天刚吃罢饭,玉山叔就到我家来了。他说,昨天刚装完炕,生产队没啥大事,上午可以带我去大队面粉厂转转。我一听,可高兴了,因为我大姐也在大队面粉厂工作,具体负责账目,因为面粉厂生意好,工作繁忙,尽管离家不远,也很难回家坐一会儿。我回来后,还没见到她,想顺便去看看大姐。
  大队面粉厂位于赵庄村东北部1.5公里处,紧挨着大队部。我和玉山叔骑着自行车直接去了大队面粉厂。
  面粉厂院里已经有不少群众来换面,我和玉山叔把自行车找个地方锁好后,我们挤进屋里,看到我大姐正在聚精会神地记着每一笔账。我走过去,和大姐打了一个招呼。大姐比我大4岁,人很贤惠,长得亭亭玉立,非常好看。大姐为了供我上学和在家照顾患有精神病的妈妈,初中毕业时,放弃了去公社高中上学的机会,安心在家务农和照顾家庭。大队面粉厂建成后,可能是父辈的关系吧,就被大队安排进面粉厂上班。
  由于大姐很忙,我和玉山叔不便打搅她,就来到机房转转,面粉厂规模不小,据说投资20多万元,占地6亩左右,年产值50多万元。面粉厂的建设给大队和群众带来不少利益。年底群众还能分到红利。
  在机房内,我见到了她,一个让我至今无法忘记的人。
  她姓张,名叫跃丽。她和我同龄,是我的小学同学,和我一个大队,家住张侯庄村,她父亲是大队副书记兼民兵营长,家境很好。
  由于彼此早已相识,说起话来自然就多。我们闲扯了一些离校后各自的情况和家庭情况,闲谈中,我仔细打量了站在眼前的姑娘:十七、八岁摸样,眼睛大大的,个头匀称,胖瘦适中,头扎两个羊角辫,身穿劳动布工作服,算得上一个标致的姑娘。从彼此的眼神里有种相互吸引的感觉。直到玉山叔在一旁催了我几次,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面粉厂。
  回到家里,我坐卧不安,满脑子都是跃丽的影子,总想找借口去面粉厂玩。跃丽也以找我大姐玩为借口,来了我家几次。我俩相约夜晚时在面粉厂后面的小路见面,一来二往,一发不可收拾,一个暑假把我搞得神魂颠倒,把学习早已忘到了脑后。
  新学期开学了,我带着对家乡和跃丽的眷恋来到学校。不知怎的,上课思想总走神,开小差,满脑子都是跃丽的影子,暑期中的点点滴滴始终萦绕在脑际,挥之不去。课任老师在课堂上点了我几次名,让我注意,可我已无法控制自己,我也感觉到自己早恋了。恰在此时,我又收到了一封儿来自家乡的信,我猜想到肯定是她写来的,果不其然,正是她的来信,我偷偷跑到厕所内拆开信,打开来信,看到一行行让人心动的语句,让我真想一下子飞到她身边。
  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学习成绩严重下滑,几次月考,我的成绩都直线下降。老师找我谈心,同学们也感到奇怪。我也寝食难安,晚上开始做恶梦,记忆力也大不如以前,到医院一检查,发现自己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
  不得已,我只得请假治疗,父亲得知缘由,狠狠地揍了我一顿,没办法,还得带我去医院检查治疗。医生诊断的结果让父亲目瞪口呆:“该生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建议休学治疗。”
  为了儿子,父亲忍气吞声,拿着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带我去了学校,找到班主任娄老师说明情况。娄老师看了诊断证明后,十分惋惜地说:“跃民有了病,得抓紧时间治疗,休学手续我负责办理,你们回家后好好治病,争取早日来校学习。”
  娄老师去教导处很快就为我办好了为期一年的休学手续。
  听说我因病休学了,师生们为我感到惋惜,纷纷出来给我送行。
  离开学校后,父亲去单位找到院长请了假,又四处借了些钱,然后带我去市里专科医院给我治病。可怜天下父母心呀!父亲为了我,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为了筹钱,他借东讨西,甚至找到院长,院长破例开了条子让父亲从会计那里借到了五千元现金。两个月下来,父亲眼圈红肿,瘦了10来斤。看着父亲消瘦的脸庞,我忍不住抱着父亲痛哭起来……
  随着病情的好转,医生告诉父亲,让我出院后在家多休息,多活动。
  出院后,父亲把我送回了老家休养。走在回家的路上,父亲言传身教,劝诫我不要为了过早考虑男女私情,等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再找女朋友也不晚。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
  听说我不上学了,村里人议论纷纷,跃丽也因社会压力同我断绝了一切联系。
  休学在家的一年里,我不断回想以前,是自己的荒唐无知,才导致如此的后果,自酿的苦酒自己喝,我挺住来自各方的压力,闭门不出,静下心来,重拾高中课本,认真学习。
  这是我上学时期因早恋引发的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段苦涩的初恋让我和家人付出了及其沉痛的代价。
  【第八章】重回课堂
一年的休养,让我也感觉到自己成熟不少。一个人,如果在社会上没有建树和成就,人们是会看不起的,甚至会对你说长到短,造谣中伤,在家的日子里,我完全领略到了。新学期开学了,父亲把我送回县,办理了复学手续,我被学校教导处安排到高三(2)班。班主任姓辛,名遂山,30岁出头,个子不高,又黑又瘦。听学生说,辛老师是本科生,毕业于郑州大学物理系,教学经验丰富,待学生亲如子女。有了以前的教训,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倍感珍惜。课堂上,我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听老师讲课,记好课堂笔记。课后,我认真做好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挤出时间系统复习以前课本知识,不懂不会的就去找课任老师和同学们请教。由于心无杂念,一心用在学习上,加之高一、高二时扎实的学业功底,我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几次月考,都是全级前20名,辛老师在班上多次表扬了我。进入高三,最重要的就是在各科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复习一至三年级知识,以备迎接七月份的高招。得知我复学以来的表现和骄人成绩,父亲和家人都非常高兴。在我参加高招前,父亲不顾炎热天气,不时地会买些复习资料和好吃的食物骑着自行车给我送到学校。看着父亲黑瘦的脸庞,让我心生感动,多次流出幸福的热泪。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认真复习,力争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绝不辜负父母的一片爱心。付出总有回报,辛勤的耕耘喜获丰收的果实。由于自己的不懈努力,加之学校师生们的热情相助,当年高考时,我头脑清晰,发挥超常。高招成绩揭榜时,我居然进入录取分数线,被一所师范学院录取。被大学录取的消息在当地不胫而走,曾引起一场不小的轰动,跃丽的家人还专门托人来提亲,被我谢绝。为庆贺有史以来村里考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大队专门为我演了场电影。大队党支部书记张万山在电影会上直夸我的父母教子有法,并激励其他孩子以我为榜样,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走出乡村,为社会多做贡献。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