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专栏*空庭』苍·烟·散(散文)

精品 『流年专栏*空庭』苍·烟·散(散文)


作者:葛芳 秀才,2305.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40发表时间:2013-02-06 21:25:23

『流年专栏*空庭』苍·烟·散(散文) 一、旧宅
   我和吴锡亮老师相约,在平江路和白塔西路的口头见面。
   夜色中的微风,有种温润的东西。才两分钟,就到了他的住所。小巷、胡同,拐进去,是一所老式公房,马头墙,100多年了。人字形屋梁结构,屋顶上的砖瓦因年多年翻修变得斑驳多色,陈设的家具简洁朴素。我有些好奇,目光在这些留着岁月痕迹的桌、椅、床、墙间逡巡。很多人不会想到,这里曾是苏州已故书法名家吴进贤先生的家。在吴老一百零八岁冥寿时,苏州市书协为他出版纪念集,锡亮老师要求我写一点文字。我惶惑地推辞了,从未见过吴老的面,也未接触过任何一件沾染他气息的东西,哪敢造次?
   风从窗户、门缝的各个罅隙里穿入,可以想见,冬天是何其砭人肌骨,夏天是怎样的炽热炎炎。吴老铺纸研磨,90多岁时,仍然笔耕不辍。就是在这张八仙桌上,完成了多少艺术作品,譬如留园大屏风上的《留园记》,六百零六个隶书,气势恢宏,每个字又灵活多变,生趣盎然。我抚摸着八仙桌上的纹路,其意象如云涌,如狮吼,如菊开,同流逝过的岁月有契合的内容。榉木材质,厚重无比。从民国起,那股风就在这旧宅、这桌子上微吹开来,有淡淡的苦,淡淡的温热,淡淡的文人情愫。
   二、人生初始
   我从百度上搜索,百度显示:
   “吴进贤(1903-1999),字寒秋,在书法上先后师从蒋炳章、李根源,并得陶行知指点,擅行楷,尤精隶书,30年代初,苏州大水,与吴清望、余觉、蒋吟秋合作正草隶篆四体屏条义卖,群众争购热烈。被小说家程瞻庐誉为“吴中四杰”。1935年创办“进贤小学”。次年又创立“进贤国学讲习社”。此举深得于右任赞赏,从此与于结下了翰墨缘。1949年后,其隶书平易中见奇崛,大拙中寓巧思,显得沉着稳健,老辣古朴。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书画展,并为博物馆、美术馆和园林部门所收藏。字迹影响日本、东南亚一带。”
   锡亮老师长得很像父亲,本地方言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又因经常翻阅吴老的纪念集,他的形象在我脑海中竟也生动可掬起来,个头不高,有趣味,儒雅,坦然乐观,眼神清澈、灼热,散发着对教育对艺术的爱。
   听锡亮老师讲父亲儿时的故事,也极有意思。吴老1903年出生在安徽歙县里河坑村,这地方山清水秀、文化氛围浓郁,我们乘车经过时,被深深地迷恋住了。据说,吴老幼时喜书法,每日清晨在方砖上临摹百字后才用餐。他考上了当地的中学,录取通知书也来了,但家里只供得起一个孩子读书,就把通知书上的名字改成“吴迪贤”,让老二读书去了。老大得养家,背起行囊到常熟的典当行当学徒。十三岁,能做什么呢?给老板娘抱小孩,或者拌猫食,鸡零狗碎的事情,上不了台面的事情,都是这小杂役承包了。直到有一次,医生杨振淮到典当行,发现这小学徒的床上横七竖八堆满了书,讶异极了,说,你该去学校读书啊!他大力资助,自此吴老先后就读于当地的教会学校晏成中学和南京金陵大学。
   三、出版《嘘寒集》
   灯昏月暗,我翻开《嘘寒集》。孤本。用发黄的牛皮纸信封包扎着,是八九十年代苏州邮电局的信封。信封上留有吴老的笔迹:孤本,嘘寒集保存。当年苏州平江医院院长到他家串门时,无意说起还有这样一本集子,吴老欣喜若狂,要求索回,院长也趁机敲竹杠,要了两幅扇面。
   《嘘寒集》,1930年出版。三十未到的吴老,在诗作、书法上颇有成就。看其相片,风流俊逸,温柔敦厚,圆框眼镜,目光炯炯,唇线有力。他日有常课,一炉香,一缸水,晨夕临摹,身为慧灵女中的国文、英语教师,他学贯中西,无所不能。单看《嘘寒集》自序,便可触摸到民国时代文人的学养、情趣。
   “庚午雪夜,余兀坐南窗吟坡翁尖义句,客有过寒秋馆而笑曰:终日围炉独坐对古人,不觉无聊乎?余曰,然冰天雪地,寒气浸入,非闭户哦诗,何以遣?此曰,古人诗若六朝若唐宋若元明若近代吴梅村袁子才诸集,君浏览殆遍矣?盍一读今人诗乎?余曰,安从得之?客曰,君善书法,何不以书易之?余曰,君劝余送字征诗乎?昔逸少风流与山阴道士有换鹅故事,传为千古佳话,庸俗如余,岂能效此风雅?不惟令今人嘲,且恐惹古人笑也。客曰,古之今人即今之古人,今之今人亦即百年后之古人也,今古时间也非有高下之别雅俗之殊也。余乃属家人出酒具,与客对饮至半酣,口占一律,客大喜,遂书,以付诸报端,诗曰:
   自疑明月是前生,吴市庸书已十春。
   每借酒杯浇垒块,常将诗钵寄风尘。
   天涯鬻字赠知己,海内论交见异人,
   翰墨因缘能广结,一支秃笔可通神。”
   就在这所不大的砖木结构的房子里,在这张八仙桌旁,在火炉边,吴老如同苏轼,在孤寂幽僻的环境里,主客问答,将内心的困惑、茫然倾泻,又将年少时的才情一一抖露,文笔清雅有哲思,今人古人打通一气,留给后人的是对这种古风的景仰和追寻。
   果然,吴老的律诗在《大公报》上刊登后,送字征诗成了一时最为风流意趣的雅事。他一下子收到了700多首热吃扑烫的律诗,步得皆是“神”韵。四海之内,文朋诗侣,纷涌而来。吴老选择了300多首诗放在《嘘寒集》中。集子由国民党元老李根源题词。吴老将《嘘寒集》视为珍宝,未料文革期间也因此多了一项莫须有的罪名。
   四、嗜昆曲
   《嘘寒集》中潘逸园是这样描述三十未到的进贤先生:行有余力,则习音乐,尤善昆曲,尝于檀板金筝中,粉墨登场,借洩胸中之奇,性豪爽,尤嗜饮酒,有古侠士风,言妙语天下。故吴下名士如李根源张一麐诸先生,均折节下交,称小友焉。
   这是一种非常舒服、得意的忘年交,饮酒、写诗、唱曲,样样皆可,无拘无束,流淌的是散淡闲适之气和士大夫文人博雅和从容。有平民的气息,也有贵族的风度,有心贴到泥土上的接近,也有上苍在野外与之无声地倾诉和交流。进贤先生显然是受用的,并以聪慧俊逸之才吸收着。
   俞振飞的父亲是苏州名师,度曲大家俞栗庐,他到进贤先生家去授学,一个小时八元钱。园林路姓潘的副市长给母亲祝寿,堂会上,进贤先生欣然前往,拿起折扇,扮了一回气宇轩昂的唐明皇。
   锡亮老师赠我几本他父亲的昆曲工尺谱。巴掌大的小折页,慢慢铺开,是一个旖旎的恍若神秀的世界。小楷,字形秀气端庄,每个字右斜上面有工尺标识字样,错落之美,蕴含着层层叠叠琐碎的风雅。曲目不经典不成,有《夜奔》、《思凡》、《琴挑》、《西厢记·佳期》、《红梨记·亭会》。
   我不禁想起电影《霸王别姬》里的老师傅说的两句话,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何意?因为这两出戏都要求演员要有真本事,不出彩就坐不住人,弄不好还要砸了自己的招牌。进贤先生挑战的是极限。1982年,南北昆曲大会演在苏州举行,他应昆曲名家俞振飞之邀,登台亮相合影,虽是票友,风采亦让昆曲界同仁啧啧称赞。
   “听了昆曲,整个人会安静下来。”吴老对小辈说。听昆曲,今生里看到前世,虚空中幻化出一个活生生的世界。这空间里有嬉笑怒骂、有爱恨情仇、有留白顿悟,有体验记挂。惟有最清闲的人,方能领略到这些细节的妙处。吴老一生爱好是天然,90多高龄仍然有此雅兴。
   1990年,他在记事本写到:
   “沈从文夫人张兆和住北京中营街24号。若干年前在鹤园举行南北昆曲大会唱时,我遇见兆和的姐姐允和,当场就叫我替她写了一页扇面留念。那天,我们拍了集体照,俞振飞大师夫妇在一起。”
   五、园林题字
   姑苏的园林,是适合在其间梦游的。游园惊梦,后花园里深沉的虚无慢慢下坠。亭台楼阁的飞檐翘角里又奔赴出多少无可收拾的绝望的凄美。春光黯黯,草木开始凋零,园林里的建筑华彩依旧,匾额、屏风、抱柱,留住了多少文人的雅趣和翰墨,缕缕余香,似乎在轻声诉说这儿曾演绎过的故事。
   吴老的墨宝洒落在姑苏的名园中,似一片青砖、一块花窗、一盆睡莲,平添了不少自然闲逸之态。如狮子林“燕誉堂”北厅的匾额,吴老题了“绿玉青瑶之馆”几个字,其汉隶古朴天真,似上林春花。而留园中的临溪小榭挂的匾额是吴老的行草书“活泼泼地”,真正的活泼,真正的性情自在!人、景、书法融为一体,皆怡然自乐。
   萧萧铁岭关,城门上的匾额也是吴老所书的“御寇安民”,其字端庄肃穆,沉雄拙厚,显出了皇家森严气象。人家流水边,荆钗布裙看到古桥上也有吴老的书法,如“上津桥”“苑桥”,她们微微一笑,提篮浆洗衣裳,感觉如同见着天空里的一片云,小巷墙角旮旯里的一根草一样,那般熟悉亲切。
   六、小儿子阿德
   吴老生了十二个儿女,恰恰一打,英文为“double”,四个孩子早夭,因此把最小的儿子吴锡亮唤为阿德。四十七岁中年得子,万般疼爱在一身。阿德要用宣纸涂鸦,吴老夫人摊开两只手,说,只管用!阿德要听故事,吴老在乘风凉时,一边摇着蒲扇为他驱赶蚊虫,一边吟滚滚长江东逝水。吴老喝酒,一碗瘪瘪豆,一碗臭豆腐,小阿德趴在台子脚跟,听他讲《嘘寒集》的前因后果。
   阿德知青插队到大市(现为张浦),在田里忙着插秧的时候,只听田埂上有农人叫唤,说是家里人来看他。太阳光热晃晃,刺得人睁不开眼睛,细一瞧,却是七十多岁的父母亲一路乘轮船来看他。吴老心疼了,晒得黑黝黝,哪里是我的阿德啊!从小不经农事,这番苦哪里是他能吃的?老夫妻一商量,说是留在农村公社,要为阿德洗衣烧饭。故阿德插队十年,凡农忙时节,总能有父母援助相伴。
   江南的天空明丽清秀,放眼是枕水墨相、云雾氤氲一片。阿德插队的杭上大队(现为姜杭)水系极为发达,整个湖面形似太极八卦图。双阳潭湖水碧青,盛产的螃蟹独有特色,大小螯,鲜美异常。阿德摇了小船,带老父亲来双阳潭消暑。父亲进贤赤膊在湖岸边浸泡,阿德一个猛子扎到湖中央,年轻气盛,又游了一大截,忽然回望茫茫水域,惊吓得不浅,心想,万一自己沉掉,老父亲怎么办?谁带老父亲回去?自己岂不是罪孽深重?他将双脚一蹬,发现湖底却是平地,虚惊一场,自此更是骨肉相亲。
   阿德也善书法,结构风神酷似父亲。古有羲献、欧阳询通、大小米、欧波赵雍,今有吴家父子,为书坛佳话。阿德说,从小就在父亲身边磨墨拉纸,浸淫其中,哪有不似之理?当然,父亲写字靠得是功力,那飞白、那运笔,似秋风干裂,又似春花含雨。自己笔力不到,只能靠勤奋,靠墨色来补。
   父亲诞辰一百零八周年,阿德六十有一岁,念父亲生前从未办过书展,从未出过书法集子,内心戚戚然,故不遗余力、奔走相告,幸亏有多方人士相助,纪念集顺利付梓,阿德释然。
   阿德即为吴锡亮,吴锡亮即为阿德,数十年来伴随父亲左右,直至泣送他离去,殷殷綿邈之状怎一个情字了得?
   七、赠字
   书坛巨匠于右任在李根源家中见吴进贤的书法,忍不住击节称赞,因书联语以魏碑体相赠:
   夏鼎商彝云霞色泽
   金枝瑶草雨露精神
   这大概是赞赏吴老汉隶古朴又不乏雨露晶莹灵动之美。我小心翼翼翻开这本纪念集,一轮明月高照,汉魏之风绵长隽永,化在纸上,是吴老书法中沉静一片、大美一片。西风残照、关河冷落、南浦送别、独坐幽篁、人闲花落,种种意象在吴老的字里行间呈现。这里没有疾风骤雨式的狂野,没有放浪形骸的心灵呐喊,留下的是超逸旷达的人生风度,是淡泊名利的无言心态。
   苏州名胜古迹中随处可见吴老的作品,姑苏平民也喜欢用名家吴老的笔墨补壁。写字、赠字,成了吴老日常化的生活状态。已经耄耋之年的吴老日有所记,文辞简约:
   “今天在家还笔墨债,整个一天写了十几件。《水上乐园》招牌,花了很大的劲。主要写一尺见方的字,“水上”二字和“乐园”不贯气。宣纸薄,扛不住大笔,笔随墨下,不敢用力。后来还是用旧报纸写成。
   下午五点收摊,刚洗好笔砚,忽接吴虞从三中带来德钧书记、元钦主任信,要写一个横幅送东吴丝织厂。来句是“春风绿江南姑苏一枝花”,既然可以修改,我把它变成两句话:春风又绿江南岸,迎来姑苏一枝花。又一次卖老了。”
   “评弹词人黄异庵,我听过他的《西厢》,富有才情,我深为钦佩,但无缘结交。信孚兄代为求到尺页一幅,乃相见欢词:
   唐生善为传言,
   猛然间,记取品茶文气,嵌新联。
   事真巧,慕名早,识无缘,
   倘许神交该我在君先”
   读吴老的书法,干净,宁谧,尘埃遁去,浮华远逝。一个人静静体悟,有明月别枝惊鹊的禅意。
   八、笔记
   我喜欢探究吴老作为艺术家的心态。
   知天命,但仍不停笔,常内省,如颜渊不改其乐。生活中坦然处事,从容领略天地受之于的每一份细小的生活意韵:
   “1、今天狂风肆虐,大雨倾盆,不能写字,枯坐高楼,阅读书报为遣。不知有多少书籍未过目,老眼昏花,一日十二时,只觉时间不够耳。
   2、有冷空气,也许还要下雪。冻疮刚好点,又冻开一指。天色暗淡,写字费劲。陆国兴告知,老年体育报有人要来探访。
   3、今日阴。一早瑞芬上班,二孙上学。叶元钦赠送的四只过冬黄蛉(死去一只)叫得可爱,未感到寂寞。
   4、天奇冷,绿毛龟在微弱阳光下伸头。送日本名古屋展览三件,二十号要交卷。中午尝瑞英所送猪爪,入口而化。”
   我大声朗读这些文字,吴锡亮老师笑了,仿佛看见自己的父亲坐在八仙桌旁沉吟。桌面光滑,细细摩挲,有记忆,有想象。砚台和笔,留着兰草的影子,若即若离的气息,是水墨之间的一往情深。吴锡亮的夫人娴静舒雅,端坐在一张方凳上,看电视里播放的越剧《西厢记》,无声,单看演员的身段、动作。寂寂的静,属于平江路的夜晚。
   推开门,是和另外一户人家共用的小天井,看得见夜色迷蒙似王摩诘的辛夷坞。一盆铁树,在料峭寒风中仿佛吹散了酒意,格外精神。

共 539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吴进贤是近当代书法名家,诗人,成名较早。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先生二十几岁就出版了《嘘寒集》,在诗词、书法上造诣极高,深得于右任先生赞许;先生嗜昆曲,昆曲文化内涵丰富,颇显旧文人怡然自得之乐;先生爱幺儿,与平常百姓无异;先生赠书法,姑苏城内古迹中随处可见。先生因学养极高,被人尊崇;因修养极高,被人敬重;因乐天知命,故而高寿。作者有幸先生少子交往,虽先生故去,但机缘亦深。慕名早,识无缘,仍有缘,百年诗书文,一纸苍烟散。旧宅、《嘘寒集》、昆曲、书法,笔记、小儿子,沧桑百年、若烟云,皆散去,唯有精神永存,仅仅几个重点就勾勒出一代大家风范的形象与风貌,是纪念类文章的上品,钦服之至。【编辑:鸿渐于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207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3-02-06 22:24:51
   在云淡风轻的日子,在阳光盈室的角落,一杯香茗,一段音乐,一首诗词,一篇美文,一起携手,一起明媚。逝水而歌、共话流年!感谢您赐稿流年,拜读您的美文,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2-07 09:47:28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