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海蓝·散文】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

精品 【海蓝·散文】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 ——《逢入京使》赏析


作者:暗香浮动w 秀才,1551.9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147发表时间:2013-02-18 09:16:38

逢入京使
   唐?岑参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岑参(715年~769年),祖籍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后迁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五岁读书,九岁作文,十五岁隐于嵩山之南,三十岁进士及第。岑参世出名门,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尝自称“国家六叶,吾门三相”,后来家道中衰。幼年丧父,从兄受书,“能自砥砺,遍览经史”,“十五隐于嵩阳,二十献书阙下”。天宝三载(744年)举进士,授右内帥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749年)至至德二载(757年),曾两度出塞。一是天宝八载(749年)赴安西,在高仙芝幕府;二是天宝十三载赴北庭,在封常清幕府。唐肃宗时,任右补阙,出为虢州长史,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人称“岑嘉州”。岑参一生抱有救国安民的“开济策”,但是“生平未得意”,始终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晚年罢官之后,心境十分悲苦,曾有“眼看春色老,羞见梨花飞”之说。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真实地展示了边塞风光。在描写战争时,岑参常常避开正面的厮杀,仅写战前与战后,在构思上别出心裁。岑参的边塞诗成就最高的是那些描绘边疆奇异风光的作品。有《岑嘉州集》。边塞诗人中,前人常将高、岑并举,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其实,高、岑之诗,各具特点,元人陈绎在《诗谱》中说:“高适诗尚质主理,岑诗尚巧主景”。就边塞诗而言,这个评论是很有见地的。传说在公元752年,一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军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戍边的士兵让他题词、赋诗。岑参和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托词。刚题完一首诗,不料,挤在当中的一个小孩,随口吟了出来。岑参有些吃惊,这里还有这样的孩子。士兵告诉他说:“这个小孩子是个回鹘放羊娃,一次大风,这个放羊娃救了我们十三个士兵,是我们允许他在这放羊的。”岑参转过头问放羊娃:“是谁教你汉语的?”放羊娃说:“是父亲。”一个士兵说:“他家是早年流落到这里的。”放羊娃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书递给岑参。岑参不懂回鹘文,问放羊娃。放羊娃说:“是爷爷写的,叫《论语》。”岑参没再吱声,他抚摸了一下放羊娃的头,给放羊娃题了一幅字:“论语博大,回鹘远志。”放羊娃把题词揣到怀里,向岑参鞠了三个躬,高兴地走了。第二天,放羊娃的父亲听说诗人岑参来此,就领着放羊娃找到岑参说,他家是书香门第,原来在漠北草原,因宫廷之乱逃亡西域。他恳求岑参收孩子为义子,教以成人。岑参内心非常喜爱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又心想,在西域,军队很缺翻译,这孩子可以造就造就。于是,对放羊娃的父亲说:“我是军人,要收他为义子,我得把他带走。”放羊娃的父亲立刻答应了岑参。放羊娃的名字原来叫也里,岑参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岑鹘”。就这样,岑鹘跟着岑参参军入伍,来到了轮台。几年过后,岑鹘在岑参的悉心教导下,不仅聪明干练,而且精通汉语和回鹘语。岑参入关赴任,向朝廷举荐了岑鹘。岑鹘没有辜负老师的栽培,一边工作,一边培养了许多翻译。岑鹘晚年回到了家乡蒲昌,享受天伦之乐。他继续教育他的儿孙们,讲岑参的故事。后来,回鹘首领仆固俊尽取西州,建立高昌回鹘王国。岑鹘后代多有在王国为官者,元代,高昌著名尼僧,翻译家舍兰兰就是岑鹘的后代。
   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园。岑参久居长安,现又远去异地,故此称谓。漫漫:漫长,遥远。龙钟:这里指淋漓不干。
   凭:依托。君:对入京使者的敬称。
   【赏析】
   天宝八年(749年),岑参首次远赴西域,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途遇入京使者,恋怀长安故园而作此诗。
   诗作直抒胸臆,质朴浅易,深沉地表现了作者远戍边塞而思乡怀友的一片挚情。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指出:“诗能于易处见工,使觉亲切有味。”钟惺评此诗:“只是真。”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沈得潜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这首诗简朴而深具情致,平易而富有韵味,是一首很有特色的小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眼前实景,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双袖龙钟泪不干”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暗暗透出捎家书的意思。“龙钟”、“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恋的深情神态。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共 20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心品读一首小诗,将诗的内涵充分饱满地表达出来,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他的诗歌简洁之中充满爱国恋乡的柔软情怀,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在他的笔下,无论是难以言状的愤懑还是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的抒情都用心深远,生出耐人寻味的魅力。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锦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217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锦妤        2013-02-18 09:17:07
  问候王老师,节日快乐。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回复1 楼        文友:暗香浮动w        2013-02-18 17:33:26
  新春快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