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乡土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乡土·小说】吉祥沟轶事

编辑推荐 【乡土·小说】吉祥沟轶事


作者:王福昌 秀才,1878.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70发表时间:2013-02-19 18:02:57
摘要:大家都看过电视剧《中国地》《中国地》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里的民风纯朴、善良。这里每个人都象赵老嘠,故事里也多透着神话和迷信色彩。但作品中心还是传扬米氏一家人的行侠仗义,从关内逃荒到关外,好人有好报的因果报应思想。

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之时,季节已是深秋了,在离山海关关内一个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壮年汉子领着妻子挑着六岁的女儿混在闯关东的人群里一路上讨要向关外走来。
   这天他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关口,见天色已晚,逃荒讨饭的一家哪里有钱在关口内外的客栈住宿啊,这个汉子看到在距山海关城门口不远的地方的城墙下被人掏出个墙洞,汉子放下了挑担先钻了进去,见这里很避风,于是就把妻子和六岁的女儿安顿在墙洞子里。自己在长城墙根下拾点柴禾,在墙洞口生着了一堆火,把路上讨要来的几个红薯放在火堆里烧烤着,临烤熟的时候,汉子紧了一下系在腰间的带子,把熟红薯送到了妻子和小女儿面前。
   妻子望着丈夫的动作,眼睛里感动得淌出了泪水。夫妻两人虽然识字不多却都懂得患难夫妻恩爱有佳的道理。在逃荒的路上要来仅有的几个红薯,丈夫舍不得吃,紧了一下腰间的布条把烤熟的红薯送到妻子女儿面前,这种天高地厚的恩情,就是来生来世也无可报答的啊!夫妻两人一边喂着女儿一边你推我让着。最后还是汉子让妻子吃下。
   汉子叫米志,妻子梁氏,夫妻两人正直善良,性格憨厚,老家住在河南。夫妻两人为了阻止老家一个恶霸强暴一个良家姐妹得罪了恶人,在事发这天晚上,被恶人放了一把火,把家烧个净光,米志只好领着妻子梁氏挑着女儿向关外逃荒而来。
   到了第二天早晨他们又准备继续向东北赶路,却从后面来了一个拉着骆驼的南蛮子和米志一家走到了一起。
   南蛮子打量了一会米志说:
   “老兄,我看你面带红光印堂发亮,是个富贵之人啊,可怎么也……”
   米志看了一下南蛮子说:
   “我说老弟,你就别取笑我了,那一场大火把我烧的净光,没办法这就跟着出来了。”
   南蛮子又问:
   “到关外你可有个投奔?”
   米志说:
   “哪有投奔啊!走到哪算到哪吧。”他们边走边聊。
   南蛮子又说:
   “实不相瞒的对你说,老兄我看你福气来了,你要是能信我的话,这出关之后你就照直往东北走,定会有好的结果。”
   米志半信不信的问:
   “那我一家得到什么地方才是头啊?”
   南蛮子很认真的说:
   “快了,不出三日,当你见到马上房,车上墙的地方你就不要再往前走了,那块就是你的落脚之地,在那里不但有贵人,而且还有财运。”
   说完,南蛮子独自拉着骆驼先往前走了。
   两天以后,米志一家来到了朝阳境内,一经询问才知道他们出关已经走出二百多里了。到了第三天过午,米志来到一个小山村前是走得又累又乏,两腿发软已经都要瘫倒了。他的妻子梁氏肚里还怀有八九个月的孩子,到此刻她有一天多没吃东西也瘫倒在地上了。
   正在米志一家人在这里一筹莫展的时候,妻子梁氏向北一望,奇迹出现了。
   原来这个小屯儿叫吉祥沟,屯内多数人家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房顶与房后的山坡一平,这天下午,到了马群从后山归来的时候,有一匹淘气的半大马跑到了屯内的一家房上了。
   “哦!”
   米志和妻子见到了这个情景真是吃惊不小。
   米志在心里想着;难道那个南蛮子说的话真的有准?不管是真是假,反正也走不动,也不想再往前走了。米志咬着牙挑起装着女儿的担子扶着妻子梁氏向屯里走来。
   他们来到了一座青砖门楼前,放下了担子向里张望,时间不长从院内走出了一个壮年男人来到大门外在米志身上打量一番向他问道:
   “看样你们是从远道而来,到这里你们找谁呀?”
   米志面带羞涩:
   “我们是河南人,是因为家里遭灾。奔关外逃荒而来,到这里已经又累又饿,我妻子怀八九个月身孕再往前走也不方便了,想在贵方宝地求住一宿,不知您老哥能否给个方便。”
   出来的人又上下打量一下米志妻子梁氏然后说:
   “我是在这家做长工的伙计,不能做主,你们先等一下,我回院内给你问问我们主人去。”说完这个壮年回到了院里。
   时间不长,这位伙计领出来了他的主人。
   米志又把他对伙计说的话对财东重复一遍。
   财东是四十多岁的典型的关东汉子,看上去还很仁义厚道。他仔细的询问了一下米志的来历便对米志说:
   “我们这里也是穷乡僻壤,院内住房不多,看你远路逃荒而来,我那场院房子可是有两间现在闲着,那里也是炕灶门窗俱全,锅碗瓢盆都有,老弟你要是不嫌弃可到那里暂住几日。”
   米志见主人答应在这里落脚,万一妻子临产也有个栖身之地,他对主人千恩万谢,不知如何感激为好。
   主人对家里的长工吩咐:
   “你去到仓房取一袋米,把他们送到场院房里去。”
   主人又对米志一家说:
   “那里有的是柴禾,也有井有水,你们远道路而来也很累了,就让伙计送你们到那里安歇吧,如果还缺少什么,你明天尽管到我家来拿。”
   米志跟随这位伙计来到了场院房里,他悬着的一颗心也算落了地。伙计帮他们担来了一挑水,抱来了干柴。
   临走也告诉米志:
   “如果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就到东家那里找我。”
   到了天黑时分,财东家又让这个伙计给送来了油灯。
   米志与妻子女儿这些天来头一次喝饱了热粥,躺在了烧的热乎乎的火炕上,点着了伙计给送来的油灯。
   妻子梁氏脸朝上面,把头向西一歪,看见西面墙上挂着一架庄户人家用来打绳的绳车子,梁氏心里一惊。
   她指给米志看:
   “她爹,你看那是什么?”
   米志认出那是打绳子用的绳车子,他与妻子同时想起了那个南蛮子说的“马上房,车上墙”的话。
   米志和妻子梁氏兴奋的搂抱在了一起,那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他们互相在询问:
   “难道、难道我们真的到了翻身出头之日?”
   这时梁氏突然觉着自己的下腹在蠕动还伴有疼痛的感觉,她已经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了,有了一次的经历的她预感到肚里的孩子将要出世了。米志起来为妻子烧好了一锅热水。
   过去的一些贫困人家,有婴儿要出生,他们也没钱去请接生婆,有的也来不及去请接生婆,只等到婴儿“呱呱”堕地,母亲自己剪断脐带,包扎一下了事儿。
   这个小孩也该有福,正赶上他们一家有了落脚的地方,他便降生了。夫妻俩一看是个男孩儿,欢喜的不得了。
   梁氏包好了男婴,夫妻两人刚要入睡,只听屋内一声响亮,从这座场院房子屋内的西墙根下走出来一个长满白胡子的老者。米志一家人吓得惊魂未定。
   只听这老者说:
   “哈哈!我的小宝贝,你可来了,为了给你守候你的财物,我辛苦了这些年,这回你已经出世,就由你自己来看管吧,所有财物都在这挂绳车子的西墙之下,全由你家人查收。我这有一张纸笺,一切因由都在上面,你们看后自然明白。你们是因为善良才得意外之财,我劝你们一生都不要断了善念。”
   说完白须老者化烟而去。
   米志夫妻俩似醒非醒,似睡非睡,似想非想,似梦非梦,他们点着了油灯见婴儿枕下真有一张纸笺,米志坐起来把它拿到灯下与梁氏仔细一看只见上面是一首诗,诗中写到:
   “吉星高照马上房,
   祥瑞福地车挂墙,
   沟通贫富命中定;
   停步神助连生郎。”
   米志夫妻二人看了一遍又一遍,似懂非懂,他们把这张纸笺收藏起来。米志到屋外取来一把铁锹在那白须老者所说的西墙下面挖起来,一会功夫米志在土层下面挖出来一块青石板,揭开一看,下面有七口小缸,他打开缸盖,里面装的都是黄灿灿的金元宝。这一下米志夫妻二人可惊呆了。他们有生以来也没有见到过这些财宝,心里喜出望外,就在这一天之内连得好事,嘴里念叨着南蛮子的好。
   这一夜夫妻俩也无法入眠,因为他们俩都是正直、厚道的善良人,按说自己喜得贵子这就值得让人高兴的了,又意外得到这些财宝,可是这些财宝自己究竟该不该要呢?这场院屋是人家东家的,这财宝也该属于人家的。左思右想他们拿不定主意了,不要吧,他们穷到这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要吧,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人家东家让咱在这暂时安身,使得咱没把孩子生在露天这该是多大的恩德啊?私吞人家的财宝那不是以怨报德吗?想到这里两人都没了主意,最后决定此事先不要声张等到再考虑几天后再说。
   第二天米志到屯内东家的家里,先把自己喜得一子的事告诉了东家,再央求东家容他们在这里住一个月。
   这个东家也是一个宽宏大量,乐施好善之人。东家见米志家喜得一子就连声说:
   “好!好!好!如果你们不愿意走了就先住着,等到夫人身体强壮一些再做决定。”
   最后两个都道出了自己的姓名,两人一听对方都姓米,就更加欢喜。在以后的日子里,东家和东家的夫人也常拿东西来看望米志一家和米志家刚出生的小男孩儿,这更让米志一家欣喜若狂,便决定暂时先留下来不走了。
   转眼到了翌年开春米家小男孩儿百天,米志将那缸中之物取出些兑换了银元,署办了酒席请了吉祥沟屯的老少乡亲,那天全屯百姓都来贺喜,财主米庆丰更为高兴。
   席间,财东向米志问道:
   “米志老弟从远道而来,到这喜添贵子,不知取名否?”
   米志连连回答;
   “小弟逃荒来到贵方宝地落脚,这小儿在出生前就仰仗庆丰老兄关照,小儿才有此今日,孩子这个名儿我想请庆丰兄给予恩赐。”
   米财东也连连说:
   “不敢当,不敢当,如老弟不嫌……”
   米财东说到此把话停住。
   米志见此光景,试探着询问:
   “怎么老兄您……”
   米财东低下头沉思一会儿说道;
   “咳!说来惭愧,老兄我虽然年近五十,但身后无人,刚才话留半句实有贪心。我就直说了吧,老弟你要肯让我给孩子做义父我便给孩子取名,老弟如若不肯……”
   话到此处,米志高兴的说: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穷苦小儿能攀上高枝,既得仁兄厚爱,那今天就说定了,就让小儿给仁兄做为义子吧。”
   米庆丰听此相当高兴,当即就给小孩儿取名叫米连生。
   米志一家谢过财东米庆丰和众乡亲。
   米庆丰又对米志说道:
   “看来米志老弟你也是个爽快人,我看这样,如今你我有了连生儿,也就算做一家了,你也就别张罗走了,我马上就张罗砖瓦木料,把这场院屋推倒翻修,给你重新盖一座宅院,再拨些土地给你,不知你老弟意下如何?”
   米志更是高兴不得了;
   “承蒙仁兄错爱,把我当成手足,那我就留下借仁兄您这棵大树乘荫纳凉。”
   说话间酒席散尽,众乡亲们也都告回。
   米志把米庆丰留下来,米志把连日来南蛮之语,白须老者之现和屋内之财都告诉了米庆丰,末了米志又拿出了白须老者留下的那张纸笺让米庆丰看,米庆丰听后更是惊诧一番。
   米庆丰是个读书人,他看后告诉米志这诗是四字藏头,合起来念;“吉祥沟停。”
   他赞叹的说:
   “连孩子的名子都事先起好了,真是神明过人啊!”
   米志又将财宝取出让米庆丰一一过目,两人推让半天,最后平分秋色。
   后来米庆丰没有食言,就在这年春天,米庆丰为米志在这个地方盖起了青砖瓦房,深宅大院。
   米志一家也没有丧良心,米连生在米庆丰年老无为之后把老两口接到这座大院的家里来,当成亲生父母侍奉。
   米庆丰夫妻两口长年做善,天官赐福,享年都在八十九岁得以善终。
   米志一家在吉祥沟落户之后仍然厚道善良,吉祥沟屯内贫苦百姓众多乡亲谁家若有为难遭灾,米连生一家都感慨解囊鼎力相助。
   由于米连生继承了米氏两家人的善良品行,后来他子孙旺盛,日子犹如红日中天,几年之后米连生一家成了远近闻名的财主富户。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我东北九百万同胞,米财主一家看到日本侵略者在蹂躏我东北同胞姐妹,义愤填膺,他们多次拿出钱和物来资助我抗日武装。据说米财主曾出钱托人买到武器装备过曾克林的一个步兵团。也曾从香港买来紧缺药品来援助李运昌的抗日部队。在抗战期间,他家经常掩护我东北抗日联军和抗日义勇军的伤兵。我东北抗日联军和抗日义勇军的干部去延安学习也常在他家落脚。
   在东北解放前夕米连生把家业传到了他的嫡孙米盔盛的手里,在东北解放时米盔盛死去,只剩下米盔盛的遗孀米二寡妇后来搬到了北京。
   在“文革”期间,北京和当地的红卫兵小将到吉祥沟老米家去造反,去扫四旧,身为将军的李运昌把这一情况报告给国务院的周总理,周总理及时出面制止了小将们的野蛮行为,并为老米家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爱祖国虽未惊天动地;”下联是:“抗倭寇却属义愤填膺。”又据说这副对联至今还保存在老米家后人的手里。
   这真是:
   有忠有义召神助,善德善行福报来,
   己若正直子孙旺;宽厚待人得天财!!

共 49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把神话传说依托在“闯关东”、“抗日”、“文革”等历史事件中,故事情节委婉曲折,宣扬善有善报,泓扬爱国正气。通篇虚中有实,神话服务于现实。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民间传说渐渐失传,作者精心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呈现给读者一篇不多见的传奇故事,可喜可叹。推荐欣赏。【编辑:三微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三微花        2013-02-19 18:14:33
  读了福昌哥哥的这篇小说,想起小时候奶奶讲过的很多故事,那些神啊仙的,都在最需要的时候,出来帮着好人度过难关,虽然,现在的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少了,让也是中华发族千百年来,集体创作的精髓,是充满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微花
2 楼        文友:青莲二世        2013-02-19 19:47:39
  故事虽无曲折,但娓娓道来,渐入佳境,于平淡中显功力,于平常出见深意。作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民间故事的传统技法,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通过对米志一家人艰因祸得福的经历的描述,宣扬了好人好报的朴素的因果论思想。今天看来,似乎不切实际,不太真实,但是故事的精神实质在于善恶分明、劝人行善,故事的基础源于老百姓真实的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正是体现了作品的艺术性。王老师的创作精神和创作路子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个返老还童的文学朝圣者
3 楼        文友:摩高        2013-02-19 22:45:24
  王老师的作品普遍带有一种历史厚重感,我觉得这是一种风格吧,也恰合乡土之味。
接地气的人最好。
4 楼        文友:王福昌        2013-02-20 11:57:10
  谢谢三位老师!阅读是很累人的,我诚恳地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5 楼        文友:田一丁        2013-02-20 22:47:38
  拜读过福昌老师的两篇小说,正如青莲所说:平淡中显见功力。一丁喜欢这样的叙事风格。拜读学习了!
   问好。遥祝春安!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