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流年*薇言薇语』在满园荒芜中,我们清点着生命的痕迹(雅品)

精品 『流年*薇言薇语』在满园荒芜中,我们清点着生命的痕迹(雅品) ——史铁生《命若琴弦》的生命思考


作者:凌薇子 布衣,44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96发表时间:2013-02-27 22:01:26

『流年*薇言薇语』在满园荒芜中,我们清点着生命的痕迹(雅品) ——谨以此文纪念我那逝去的岁月
   看史铁生的作品,常常无端地陷入一种思索。但是,这种思索相对于文字的内涵来说也往往显得浅薄。他对于写作的宁静和执着,对于生命的冷静和超脱,对于亲情的感悟和回忆,对于每一个关心他的人的友善和热情——这一切都让人觉得亲切而意味深长。
   相比那篇著名的《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往往被人忽视。相比那本《务虚笔记》,《命若琴弦》往往觉得略嫌肤浅。相比那篇《合欢树》,《命若琴弦》缺少一点抒情的意味。可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换一种阅读小说的审美期待。这篇小说本意就不在于描写一老一少两个瞎子的艰难生存。也不只是一篇简单的苦难人生的倾诉,不只是简单的设置了一个悬念,假设了一个看似善良的谎言,不只是要告诉我们两代人的爱情悲剧。
   人们大都是通过《我与地坛》而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可以说是史铁生的标志。这篇充满伤感意味与生命关怀的散文或许是进入史铁生心灵深处的钥匙,是与作家进行灵魂碰撞的通道,是解读他所有作品的寓言。可以这样说,读懂了《我与地坛》,就可以轻松读懂其余的作品,读小说,懂得故事背后的玄机,读散文,懂得抒情背后的深重,读回忆录,懂得生存的苦难与幸福。
   【宁静的山村孕育着生命的永恒】
   就如同作者在《我与地坛》中对地坛有着独特的认知一样,“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荒芜而不衰败的地坛,孕育着那些弱小的生命,千年不变。作者在生命最痛苦最寂寞最失意的时候,在地坛找了生命的支点,找到了生存的理由,找到了维系生命的纽带。终于明白了生命就是在痛苦与磨难中代代相传的。于是在《命若琴弦》中,作者无情的让小瞎子重复着老瞎子的命运。没有一点怜惜与怜悯。没有任何的回旋与改变。简单的重复就是生活的本真状态。史铁生似乎在无情的宣告着,许多人的人生都是在简单的重复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方圆几百上千里的这片大山中,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人烟稀疏,走一天才能见一片开阔地,有几个村落。荒草丛中随时会飞起一对山鸡,跳出一只野兔、狐狸,或者其他小野兽。山谷中常有鹞鹰盘旋。”(《命若琴弦》)
   作者为了让自己的故事显得更为单纯而选择了这样的一个背景。或许是一种无意的设置,却可以因此而成就更多的内涵。
   在暮色苍茫中,在荒凉偏僻的小山村,在人烟稀少的丛林间,两个瞎子,一老一少,行走其间,艰难的讨生活。或许,只有大山的包容,才会给他们以生存的空间。只有大山的宁静,才不会让他们因看不到外面世界的繁华与光怪陆离而失望。只有大山的厚道才不会让他们觉得生活的冷酷与人情的冷漠吧。
   在这样一个人烟稀疏的山村,在那崎岖的山路行走的老少,在那野兔狐狸自由出没的山林,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讨生活本身就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何况,小瞎子还要将自己懵懂初开的情愫寄托在这一方土地上,让少年的情怀毫无保留的对一个懵懂的少女开放,那么,结局也是注定的。当兰秀儿发现当她走出山外就可以轻易得到她朝思暮想的那一个电匣子的时候,她很轻易的就放弃了小瞎子的那一份厚重的情感。
   是的,这是一个宁静的山村,一个深藏在大山深处与世隔绝的山村,所以,才会演绎出小瞎子与兰秀尔的纯情故事,才会让那一个电匣子成为爱情的道具,才会使得小瞎子因此而有了人生中一次美丽的开始,一次动情的体验。这样的人生插曲虽然痛苦,但是,痛苦的经历本身就是增加生命厚度的过程。没有经历的人生太单薄,没有故事的人生太容易遗忘。没有回忆的人生真的就只能是一场梦。于是,我们应该感谢大山的成全感谢兰秀儿的清纯,让小瞎子的一生不是那么的简单而没有曲折。
   对大山的膜拜让我时常产生这样的念头,当我们无处可去的时候,当我们别无选择的时候,大山会以她默默的等待给所有需要的人以热诚与鼓舞。就如同山中的百姓的挽留,没有任何歧视的真诚一样。这一老一少,虽然觉得山路难行,但是,到了山中,就可以生存下去,就可以远离许多的诱惑而令生命少了一点牵强与奢望。少了一份生存的艰难与困苦。这一老一少可以凭借自己的弹唱轻易满足山中百姓简单的艺术需求。那简陋到极致的破庙可以任由他们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不会有人打扰,更不会有人强行驱逐。
   【单纯的故事显示着生命的顽强】
   “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您师父我师爷说的。我都听过八百遍了。您师父还给您留下一张药方,您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药,吃了药您就能看见东西了。我听您说过一千遍了。”“你不信?”小瞎子不正面回答,说:“干嘛非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药呢?”“那是药引子。机灵鬼儿,吃药得有药引子!”“一千根断了的琴弦还不好弄?”小瞎子忍不住“哧哧”地笑。“笑什么笑!你以为你懂得多少事?得真正是一根一根弹断了的才成。”(《命若琴弦》)
   这样的对话是沉重的。如此笨拙的谎言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构思情节的依据。是叙述文本的视角。老瞎子用五十年的时间应证了一个谎言。然后又试图让小瞎子在失恋而绝望的状态下继续这个谎言。
   若是我,会告诉小瞎子,在他还有能力去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接受现实,从而面对现实,寻找更为现实的希望与生存的目标。告诉他,有许多精神的榜样可以效仿。比如阿炳,比如海伦·凯勒,比如贝多芬。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难道不足与唤醒一个迷茫的灵魂?难道我们真的忍心让小瞎子在黑暗中度过的同时也让他的灵魂永远处于黑暗之中?
   同时,我多么希望在小瞎子心境平静下来之后,可以有能力冷静思考,知道那不过只是一个暂时寄托的虚无。如果小瞎子真的相信了师傅的话就是相信了宿命,就是相信了命运总是在没有恶意的情况下被捉弄的必然,苦难人生若被操纵就注定了可悲可怜。
   同时,我又不能不认同,这样的人生其实是一种生活的常态,有多少人的命运是可以主宰的,有多少人的生活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有多少人生是在真正透明的状态下生存的。我们真的可以保证在告诉小瞎子真相的同时也可以保证他对生命的渴望一如既往?
   我不会相信如此智慧的史铁生不知道他所讲的这个故事其实漏洞百出。不会相信如此善于言辞的史铁生没有考虑,在老瞎子知道那个空白的药方的时候试图用另外一种方式去唤醒小瞎子的噩梦。也不相信如此看透人生的史铁生没有想到在临终前想要看一眼世界这样的愿望其实并不能支撑生命的沉重。但是,他还是沿着这样的思路让故事一如既往的发展下去,最后止步于此。那么,这样的故事应该有着另外的意味。
   记得一个信奉佛教的朋友说过,那些出家之人,大多是有着这样那样的悲剧故事。若生活很顺利,是不需要寻找一个所谓的寄托。或许这样的说法太绝对。但是,我似乎真的相信,只有真正苦难的人生才需要一个生存的理由,才需要让生命延续的支点,哪怕这个支点是那么的脆弱,如同脆弱的生命。哪怕这样的理由很牵强,如同那空中楼阁。但是,在需要的人看来,这样的稻草是如同黄金一般的珍贵。生命就是在这种复杂的纠葛中慢慢延续变得越发的坚韧与坚强。
   【难解的谜语寓意着生命的轮回】
   史铁生在他的《礼拜日·代后记》中说:“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的根据。”或许这就是史铁生明明知道他的谎言并不高明,他给小说主人翁寻找的生存理由并不具有诱惑力。但是,还是按照这样的线索行文,还是让小说中的小瞎子去完成这样的宿命。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我与地坛》)
   所谓宿命的说法只是对那些被动接受命运安排的人毫无意义的交代。史铁生可以在四百年生生不息的故园中寻找到生命的内涵。在那些沧桑岁月中看懂生命的本质,在那些荒芜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坦途,给苦难的人生一个活下去的理由。给自己的未来安排一个可以想见的结果。这个结果起码不是一个注定的悲剧,不是一个被不断重复的假设。那么,也应该可以在这一方荒凉的山村,在一老一少的艰难行走中给出生命的真正含义。不再让小瞎子悲剧的去延续师傅用了五十年的时间验证的这个空白。因为这样的人生,虽然有了长度但是没有厚度,这样的生命延续有过程但是没有内涵。这样的故事本身只是一个命定的没有任何悬念的悲剧,那么,我们真的忍心让这样的悲剧再次毫无改变的重新演绎?
   “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命若琴弦》)当我们幸福的生活着,当我们健康的生存着,当我们衣食无忧的快乐着,其实,有人在为我们承受人生的苦难,有人在为我们背负生命的沉重,有人在为我们丈量生命的厚度。公道都是相对不平而言的。不平才是绝对的。
   冥冥之中,上帝总是想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生命的真相,聪明的人类总是矢口否认。不断的思考着如何让自己在虚假中快乐的生活。上帝就站在高处俯视众生暗暗发笑。人类在为自己假设一些美好前景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的设想只是空中楼阁。比如公道,比如民主,比如良知,比如人情。这些理念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条件的,是相对的产物。“人都忍不住要为生存找一些牢靠的理由。”(《命若琴弦》)即使是这样简单的想法有时候却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明知不会有理想中的结果,但是,我们还是努力去做,并且努力做到最好。
   我想史铁生一定是深谙其中的道理,所以他故意假设了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可以循环的故事。因为史铁生心中明白,这个谎言很容易被识破,当谎言被识破的时候,是否就是生命不在的时候呢?
   “他一路走,便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命若琴弦》)这样的描写似乎显得轻松自在的多,让读者终于看到了真正的希望。可以思考着是幸福的,可以感动着是幸福的,可以活着也是幸福的。有时候,我们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并不一定需要一个活着的理由。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始: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象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命若琴弦》)史铁生似乎想要在故事的结尾处设置一个这样的有意味的情节,来表明生命就是在这样的重复与循环中得以永生。
   【沧桑的经历昭示着生命的本质】
   有哲人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缺陷的。没有真正完整的人生,没有真正完美的生命。生活中,我们看到太多的人,或者疾病缠绕或者因爱纠缠或者因贫而累或者为名而伤或者为利而苦。或者是生命短暂或者是行走不便或者是手脚不灵或者是耳不能听口不能言目不能视。凡此种种,何足道哉?
   生命的过程就是一次苦难的历程。当我们的生命太脆弱的时候,我们害怕直面现实害怕面对真相。比如我的姐姐,在病入膏肓的时候,没有人告诉她真实的病情,让她无法按照自己的心愿安排年幼的儿女,无法与自己牵挂的人做最后的告别,那些善良的谎言一直持续到她生命的终点,也不知道自己因何而死为何而生。这样的人生何其残酷。
   当老瞎子用尽最后的力量去寻找小瞎子,然后告诉他要用1200根弹断的琴弦做药引就可以用一个药方看清世界的模样,就可以不必在想象中不断猜测“曲折的油狼”应该是什么样的。老瞎子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让那张白纸继续充当悲剧的道具,让小瞎子重复这个悲剧的故事,然后五十年之后,再一次体验那种撕心裂肺的伤痛。这样的人生太冷酷。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我与地坛》)
   是的,许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也习惯了自欺欺人的生存方式。我们明明知道最终人生只是一场空,明明知道所有的过程最终只是一个虚无。最终都归于虚无归于尘土。但是,我们还是很在乎那个过程,还是很在意有一个可供我们努力的方向,很在意有一个目的地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此时,我感觉一片迷茫,到底是按照老瞎子的安排让小瞎子继续着谎言等待这个悲剧慢慢演变成现实,还是唤醒小瞎子,让他明白,人生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看一眼这个世界,人生的意义本就在于过程。因为等待五十年,等待1200根琴弦的断裂,本就是一个充满悲剧意味的生命过程。人生若只是在等待中度过,这样的人生何其悲哀。
   但是,同时,我们又不可避免的感觉到,人生本来就是一个等待的过程,不是吗?我们等待生命的诞生,等待长大,等待成熟,等待老去,等待死亡……等待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本质。不管其间是充满沧桑还是充满诱惑,不管人生是顺利还是曲折,不管过程是漫长还是短暂。老瞎子等待1000根琴弦的断裂,小瞎子或许也会等待着1200根琴弦的断裂。如此,我们又开始觉得这个故事不是那么的残酷了。人生本就充满矛盾。
   《我与地坛》的生命启示或许可以看作是对《命若琴弦》的最好注脚,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与地坛》以散文表达着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命若琴弦》以小说呈现着对生命本质的思索。或者可以说,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始终觉得人生需要一个生存的理由,那么,在《命若琴弦》,他开始觉得即使这样的理由很局限很冷峻,也是可以维持生命延续生命的。或者,当我们不再虚伪的时候,人类的生存并不真的时时需要一个理由才可以继续才可以坚强才可以彰显本真。

共 538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静静读完这篇作品,我陷入沉沉的思索,《命若琴弦》这本书,无疑让广大读者由心底产生了共鸣。生命如弦,必须拉紧才能奏响生命的乐章。琴弦根根断去,却让盲眼艺人更进一步的接近心中的目标,这是希望,这是力量,这是生命的奥妙。笔者用冷静的笔调,逐字逐句的为我们解析这一震憾人心的作品。很显然,这需要长时间的思索与揣摩,才能这样深层次的接近原著真实所要表达。一千根断弦,只为活下去寻找一个恰当的理由,一千根弦,并不是小瞎子所认为的那样好弄,真正一根一根弹断,会让短暂的年华如水般逝去,到那时候,活着的人,应该会懂得,当初这千根弦的理由,也只是为了活下去。一篇很有深度的作品,折射出笔者深遂的思想以及不俗的文字功底,推荐共赏、品评,感谢来稿,流年期待更多精彩呈现。遥握,问春安【编辑:墨璃】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228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墨璃        2013-02-27 22:28:39
  如诗如画的回忆,总是追不上生命的脚步,烟水迷茫的沧波,永远落后于憧憬的丽帆。
   韶华似水,何不激情舞流年?柔情感怀的字眼,诗意斑驳的流年,散落的,拾掇起的,值得吟咏的瞬间。
   问候作者,感谢您赐稿流年,祝您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2-28 10:08:2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