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苑★散文】那歌,那舞,那风情

精品 【文苑★散文】那歌,那舞,那风情


作者:鹏程 秀才,1042.1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38发表时间:2013-02-28 11:08:06
摘要:有300多年传奇经历的北路壮剧,那歌是那么动听、那舞是那么曼妙、那旋律是那么优美、那风情是那么纯朴醉人.......

【文苑★散文】那歌,那舞,那风情 “八仙鼓敲响马骨胡悠扬
   一曲正调醉了神奇的壮乡
   温暖了春江凝固了时光
   人间的爱恨都刻在你心上
  
   美与丑梳妆文与武登场
   一台壮戏红了多情的壮乡
   欢乐了街巷沸腾了村庄
   所有的故事都因你而芬芳
  
   壮乡歌飞扬壮戏传四方
   北路八音奏响田林好风光
   壮乡歌飞扬壮戏传四方
   传承今来古往明天更辉煌
  
   阵阵八仙鼓敲响马骨胡声声悠扬
   一曲正调醉了古老神奇的壮乡
   美与丑巧做梳妆文与武粉墨登场
   一台壮戏红了红了多情的壮乡”
  
   这首由金明作词、路勇作曲,由中国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走出来的歌声甜美、清脆的王二妮、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梦想剧场》“机智歌王模仿秀”冠军张地和台风大气磅礴、热烈奔放、发散着无穷的艺术魅力的草原兄妹联合精彩演绎的首届中国壮剧文化艺术节主题歌---《壮戏传四方》,正以高亢嘹亮、甜美清脆、热烈奔放的韵律传向祖国大地的四面八方,它的歌词正是广西北路壮剧传奇而醉人风情的真实写照。
   地处广西西北部的田林县,是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商品集散地和南贵昆经济区中心,聚居着壮、汉、瑶、苗、彝、布依等11个民族,县域总面积5577平方公里。这里山雄水秀,风光旖旎,民风厚重纯朴,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壮族群众能歌善舞,“乖呀咧”曲调沁人心脾,壮族的歌圩、三月三歌节,瑶族的盘王节、铜鼓舞、扁担舞、敬酒歌,汉族的山歌、唢呐、八仙、哭嫁歌,苗、彝族的婚嫁习俗,以及平塘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定安镇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等,构成了田林独特的人文景观。在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中,有300多年历史的北路壮剧是最典型的民族风情代表,它那“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的歌舞的更是让来到田林的客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为便于远方的你能充分认识北路壮剧,下面请允许笔者带你慢慢拨开它那薄薄的面纱,走进北路壮剧传奇的发展史,慢慢领略和品味那动听的歌声、曼妙的舞姿、优美的旋律、纯朴醉人的风情........
  
   (一)北路壮剧传奇的发展历程
  
   北路壮剧是源远流长的剧种,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和其它姐妹剧种一样,都经历从娱神到娱人的衍变过程,经历几度兴衰沉浮才迎来了文艺的春天。可以用五个里程碑来表示。一是成形期;二是发展期;三是全盛期;四是“文革”冷落期;五是恢复振兴期。
   据相关资料记载,北路壮剧俗称“土戏”,明代初,田林县旧州等地的群众便组织起八音班,每班12人左右,只奏不唱。每逢红白喜事、欢庆、集会都有八音班活动。明末清初,田林县旧州镇已是通联滇、黔、桂的交通要道,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贸易集散地。北路壮剧在此时产生了。到明代中期,壮族道公和八音班合编《八仙贺寿舞》。土司的喜日,都用这个舞去恭贺,表演时,八位神仙出场各讲四句赞美诗,音乐奏“八仙调”、“大过场”,台步有走场、十字步等。后来,戏班出于对高者的尊敬,都用“八仙图”做中幕幕景。
   从清朝顺治(公元1644年)至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北路壮剧的孕育期,自其形成之日起,便成为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戏曲形式。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八音坐唱”、“板凳戏”、“门口戏”、“游院戏”、“地台戏”等几个阶段。清朝顺治年间,旧州常有马帮和客商歇宿。每天晚上,酒足饭饱之余,客商们坐在宿店门前,或讲故事、见闻,或表演各地的民间说唱。旧州一带的八音班从中学到了东西,将旧州山歌的曲调加以改进,创作出“平调”,配以民歌的内容,进行演唱,这就是“八音坐唱”。“八音坐唱”是形式单一的集体演唱,内容多是祝贺之类的唱词。后来艺人们在八音坐基础上,又加以提高,推举1~2人坐在高条凳上演唱,有简单的动作和表情,形成了“板凳戏”。“板凳戏”是在屋里演唱的,因观众不断增多,满足不了多数群众的要求,又搬到门口的廊檐下,面对街道或空地演唱,便形成了“门口戏”。“门口戏”表演形式由单人或合唱改进为对唱,初分角色,你问我答,表演者增加到4个。后来,戏班除了逢年过节在村街义务演出之外,盖新房、办喜事以及富户人家都喜欢请戏班去演唱。此时戏班开始走村串寨,出这个院子进那个院子,群众又称为“游院戏”。这时的演唱,为增加气氛和效果,借用新郎新娘的婚服或比较华贵的衣物穿戴,并模仿新娘,在脸上擦红粉,是为化妆。但这阶段没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满足越来越多的群众看戏,便搬到村镇空旷的场地表演,故称为“地台戏”。这时的演唱,已经配上民间舞蹈动作,从站、舞手到走场都有。康熙四十年(1701年)二月十九日,是旧州一年一度的庆神日,各地的八音班和道公都表演。活动由道公主持,先是道公念经、八音班奏乐,供礼品祭神,然后表演“地台戏”。当时“地台戏”节目有《目连经》、《八仙过海》、《唐皇游阴府》等。乾隆三年(1738年),新任流官到任,当地乡绅名流组织戏班恭贺,旧州街有个姓陈的道公,编了个有人物的节目叫《四代同堂》,音乐是“大过场”和“平调”。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同治末年(公元1874年),是其改革完善期,北路壮剧经过几代艺人的改革,已逐步完善在民间,彰显出艺术的魅力,焕发着生命的活力。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田林旧州镇那渡村歌手杨六练到四川做生意,因亏本便在四川边打工边学艺,看到人家搭台唱戏很有气派,便想把地台戏搬到台上演唱。两年后返回那渡,他立即把那渡和旧州两个戏班组成了“龙城班”杨六练主编主演。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他们每一次在旧州搭起二丈宽的戏台,上演了由杨六练编导并主演的北路壮剧的第一出戏《农家宝铁》(又名《好宝铁》),有六个戏角,而且每个行当都有一定的表演程式。念唱都用壮语,群众听得懂,深受欢迎。从此,各地掀起学戏热潮,远至者浪、北楼、沙梨(今均属隆林县)都来旧州学戏。群众尊称杨六练为“台师”。此后,杨六练返回那度办戏,“龙城班”由朱胜明执主。央白的戏班由岑如、岑宗执主,这两人对“平调”进行改革,由一曲四句改为上下两句、起落两板,曲调比以前更婉转动听,调名仍叫“平调”。“搭台戏”的上演,标志着北路壮剧的正式诞生。嘉庆初年,“梳妆调”诞生,创作者是岑秀龙和岑会明。岑秀龙是岑如之子,岑会明是岑宗之子。这时期的表演,要求少唱歌,多做戏,注重技艺,剧目很多。如《夜送寒衣》、《双贵图》、《朱买臣》、《木兰从军》等。此时,北路壮剧虽未成熟,但已传到各地。嘉庆十六年(1812年),旧州央白屯的北路壮剧艺人黄从善到各地传艺,期间就到了云南省富宁县那良屯演出,传授北路壮剧。黄从善将“平调”加工整理,改名“正调”,奠定了北路壮剧主调音乐的基础,北路壮剧开始向附近省、县流传,隆林、西林、百色等县、乡、村纷纷成立戏班,其中田林板坚戏班绘有天、地、人三界的底幕布及自制的戏服和盔甲,使此路壮剧的艺术更趋完美。道光年间,北路壮剧基本定型。突出的标志是“正调”产生;乐器伴奏从只拉“正线发展成拉“正、反线”;“卜牙调”搬上舞台,作为老旦和杂角的唱腔;北路壮剧产生的艺师代表为黄从善;北路壮剧广为传播,为北部各地壮族人民喜闻乐见。云南省剥隘那良屯有三位商人到旧州做生意,有个姓黄的以本家相称,拜黄从善为师学戏。
   咸丰、同治年间,新剧目《双打南蛇精》、《木兰从军》、《征东征西》、《三下南唐》等上演,“杀鸡调”产生,8个唱腔定型:“大过场”、“正调”、“梳妆调”、“杀鸡调”、“卜牙调”、“八仙调”、“升堂调”、“山歌调”。艺师代表是廖法轮。
   同治中期,戏班注重“台符”,提倡先请神后演戏,演员要遵守台规,戏没演完,不能擅自上下舞台。由于纪律严明,戏演得好,群众评价很高。艺师代表是杨连。
   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1910年),是北路壮剧逢勃发展的全盛时期。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田林旧州镇央白村人黄永贵赴南宁应考,为邕剧所迷,置功名不顾,天天看戏,被邕剧艺人雷喜彩发现,收为弟子。回到田林后,他组建戏班,并吸收邕剧的表演技巧(武打、台步等),使艺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唱腔方面也借鉴邕剧,创造了“喊板”、“怒调”、“大王调”,伴奏乐器恢复使用唢呐,加进了扬琴、大鼓、大锣,艺术效果更佳。这时期的重要剧目是《侬智高》。艺师的代表是黄永贵。由于黄永贵武打出色,被称为“土飞猴”,各地纷纷请他去教戏,使北路壮剧更广泛地传播。光绪十三年(1887年),他带领旧州的“土汉班”应邀到梧州演出半个月,轰动一时。
   光绪末年至解放前这个时期,是北路壮剧的全盛期。这时期,北路壮剧唱腔和表演程式已定型,行当齐全,演技精纯,特点突出。当时有戏班25个,剧目180个,唱腔15个(“正调慢板”和“丑角调”这时产生),主要伴奏乐器马骨胡从“半反线”发展到“大反线”(也叫“全反”)。艺师代表是田林八桂乡平六屯黄福祥(1896——1964年),他是黄永贵的第三子,自小受过武术训练,十六岁开始跟随父亲演戏,生、旦、文、武全能,唱、做、念、打俱佳,尤期擅长旦角。除了钻研表演艺术外,他在唱腔和伴奏方面进行了不少改革,创造了“正调慢板”和“丑角调”,民国3年(1914年),他带领“螺阳剧社”到贵州省的巴结、央坝等地演出。是现代北路壮剧艺人崇敬的一代名师。
   新中国成立后,壮剧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50年代整理的唱腔19个,编印成册,也举行多次文艺调演和会演,既有业余剧团又有文艺学校和文工团参加,同时请黄福祥传艺。按照“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此时的壮剧团既演古装剧又演现代剧。《百鸟衣》和《鲤鱼姑娘》曾获自治区会演优秀节目奖;北路壮剧得到进一步发展。
   “文革”时期,戏被禁演,剧本被烧,老艺人被批斗或监禁,给北路壮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壮剧被冷落达十余年之久。光是黄福祥传给闭克坚的剧本就被烧去60本。
   值得庆幸的是,许多艺人冒着生命危险,收藏了许多有价值的壮剧遗产:闭克坚收藏了《太平春》和《台符》;平塘村的陆文珊收藏了同治六年、十年绘制的戏服、中幕和许多剧本;板坚村党支书黄崇收藏了太平天国爵期绘制的中幕、龙袍、盔服、板鼓;示甫屯的黄布丧收藏了画有“天、地、人”三界的中幂;央白屯的岑怀远收藏了不少剧本……。
   进入八十年代,北路壮剧这朵频临枯萎的艺术之花开始恢复生机并蓬勃发展,各地的业余剧团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起来,业余文艺团体逐年增加。传统歌圩恢复,演出活动频繁,乡、县不时举行业余文艺调演,各业余剧团自行交流演出,有的出县、出省演出,还能售票挣钱;县文艺队编写或移植剧目下乡演出,很受群众欢迎;1980年,县文艺队排出北路壮剧《文龙与肖尼》,参加百色地区专业文艺团队会演,获剧本创作三等奖,音乐设计二等奖,优秀演员奖。1982年8月,地区文化局、群众艺术馆在乐里召开北路壮剧座谈会,探讨北路壮剧的源流和改革。12月,县文艺队排出北路壮剧《蝶吒》,参加自治区民族戏剧会演,获“优秀节目奖”。1985年,县文艺队更名为县壮剧团,当年排出北路壮剧《西林教案》,参加地区民族戏剧调演,不排名次,共设9个奖励项目,《西林教案》全部项目获奖。
   据1989年统计,全县共有业余文艺团队106个,当时在田林平均每100个人口就有1名业余演员,堪称全国之最,北路壮剧至此得到恢复振兴。
   (二)北路壮剧的基本内容
  
   有300多年传奇经历的北路壮剧是壮族人民创造的一种戏剧形式,有独特的唱腔和表演程式,是操北路壮话方言的地方戏曲。经过几百年的前传后教,使该剧种内容日趋丰富和完善。
   北路壮剧表演的角色分行主要有五大类:生、旦、老、武、丑等行当。生角有小生、中生、文生、穷生、公子、老生;旦角有小旦、正旦、花旦、摇旦、中旦、彩旦;武角有武生、小武、老武、武旦;丑角有大丑、小丑等。行当比较齐全。
   北路壮剧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唱腔,伴奏音乐有大过场、二过场、梳装调、八仙调、夜摸调等。唱腔有正调、卜牙调、并堂调、山歌调、诗调、唐皇调、武公调、喜调、怒调、乐调、哀调、丑角调、唱板、喊板、哭板、骂板、倒板、还魂板、采花调、十二月花调、太平歌、姐妹乐、牡丹调等。其中正调是北路壮剧的看家腔、分为正调正板、正调中板、正调慢板、正调连板、正调反板、正调高板等。北路壮剧音乐经过几百年来历代艺师的润色、改革、创造和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多个声腔。壮剧按其所唱“衬腔”的不同,分为“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和“咿嗬嗨”4类。并形成了独特的“乖呀咧”音乐曲调。它调式稳固明朗,旋律甜静优美、田园风味浓烈。

共 775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那歌,那舞,那风情】壮剧的发展经历了形成期,发展期,全盛期,冷落期及振兴期。作者从《壮戏传四方》开篇着墨,以饱含真情的笔墨为读者描绘了壮剧由清代至现代的各个发展阶段中,角色的详细分类,伴奏乐器的主要运用,以及壮剧的广为流传更彰显出显著的民族特色和质朴的民俗民风,从而体现了壮族人民的纯朴善良和聪明智慧。同时为了保护壮剧的更好传承,田林县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全力推动和保护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壮剧的发展和流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作者文笔流畅,凝练有序,足见文字底蕴之丰厚。欣赏了,问好作者!推荐阅读!【军警社团编辑:彧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229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彧儿        2013-02-28 11:08:53
  欣赏作者的文笔,问候作者!祝创作愉快!
精彩是寂寞开的花!
2 楼        文友:鹏程        2013-02-28 11:24:39
  感谢彧儿细心编辑和精彩编按!趁此向彧儿问好,并颂春祺!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楼        文友:春华秋实        2013-03-01 12:33:04
  厚重的底蕴,娴熟的文笔,地域魅力风情!问好!遥祝创作快乐!
回复3 楼        文友:鹏程        2013-03-01 14:52:28
  谢谢春华秋实老师的欣赏和鼓励!顺颂春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