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分开修行』停留的时间(散文)

精品 『流年*分开修行』停留的时间(散文) ——阔孜其亚贝西巷


作者:嘎玛丹增 秀才,192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03发表时间:2013-02-28 18:34:49

『流年*分开修行』停留的时间(散文) 为了阔孜其亚贝西巷停留的时间,我万里迢迢,抵达喀什,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放了进去。
   人民公园广场,有一尊毛泽东的巨型塑像,他挥手的时间应该是70年代。伟人停留在不变的手势里,俯瞰着南疆这座最大的城市。但时间没有在伟人的肩头留藏,很多建筑的高度,已经一次又一次超越了他。只有在他的身后,右侧的路口里,时间却是静止的。拐进那个紧邻着喀什大巴扎和艾提尕尔清真寺的路口,穿过一条名叫吾斯塘博依巷的小街,就是维族人集居的黄土高崖。那些用黄泥和杨木搭建的房子,既像积木又像纸盒一样密布在黄土高台的东南坡地上,层层叠叠,错落无序。南坡即是阔孜其亚贝西巷,意为“高崖上的土陶”。这个地方,就是我要找寻的时间。通常,汉语称作它喀什噶尔老城。
   关于阔孜其亚贝西巷,我的文字和游走没有意义。我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和入口。当我和在喀什做小生意的表妹进去时,居然没有找到售票的地方。表妹在喀什已经十年,一次都没有进去过,这让我感到了惊讶。幸好,我们在一座即将拆建的房子前,遇到了维族姑娘努尔比亚,胸前的挂牌说明了她的身份——高台民居导游。努尔比亚说,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黄土高崖南北坡的分界线。800年前的一次地震,把黄土高崖一分为二。喀拉汗王朝时期,南坡居住的是手工业者,北坡住着王宫贵族。
   我和表妹,像两个迷路的孩子,亦步亦趋地跟着努尔比亚,穿越在迷宫一样的巷道里。在阔孜其亚贝西巷,没有向导就没有方向。
   偶有戴着面纱,全身裹在衣裙里的妇女、赶着毛驴的老人、奔跑着的儿童在巷道里进出。
   白杨树下,有新月形符号的教堂尖顶在阳光里,闪耀着神秘而肃穆的光芒。银须白发的老人们,坐在布拉克贝西泉水旁边的树荫下,瞌睡聊天,漫不经心地消遣着下午时光。他们坐着的地方,正是1000多年前喀拉汗王宫的花园。布拉克贝西(九眼泉)泉水已经污染,不能饮用了,维族人赋予的神水意义,似乎也消失了。
   我看到的一切,都不在我的时间里。我的相机不敢对准这样的时间,我有犯罪感。时间和历史,在阔孜其亚贝西巷,既是静止的也是流动的。风的痕迹清晰地斑驳在泥墙上;门板上划痕累累,新旧相间;硕大的门环,像一对远古的眼神,平静而幽亮地诉说着指纹的历史。裸露在老墙的杨木枝干,在离开土地时,只砍去了枝叶未经刨削,好像要在黄泥里,等待某一天的重发新绿。
   黄泥墙体、黄泥房顶、黄泥地面,那些原色的泥土,已经不仅仅是大地的一部分,它所代表的建筑语汇,既是历史的也是文化的,直接指向一个民族的生存哲学和人文基座。它所承载的时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历史,是完全有别于钢筋水泥的另一种式样,属于阔孜其亚贝西巷自己的,古老而安静的时间。走近它,时间和历史的真实触手可及,甚至可以直接触摸喀拉汗王朝。
   我不是一个文化探源者,但在经历了太多的谬误之后,我已经不相信文本和传言,我在阔孜其亚贝西巷看到了真实,看到了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是如何真实地生活在宗教理想里。因为,高台居民的生活空间,是在宗教精神观照下延续的空间。这个空间,因了一个少年王子,从公元九世纪中叶起,他就把时间留在了那里,直至当下。据说这个少年王子在萨克图守猎时,目睹了波斯商人的一次祈祷仪式,看见那些穿越昆仑山、远道而来的商人们,弃置马匹、驼队及满载的金银财宝不顾,纷纷向西而跪,顶礼膜拜。少年被深深撼动: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世界上有什么比马匹骆驼和金银财宝更重要呢?后来有人告诉他,那些波斯商人是穆斯林,你看到的情形是他们在做礼拜。于是,这个少年毅然皈依了伊斯兰教,并在穆斯林的帮助下,在喀拉汗王宫内发动了一场血腥政变,杀死了抵触伊斯兰教的汗王奥古勒恰克。这个16岁的少年,就是喀拉汗王朝二世萨图克.博格拉汗,一个将伊斯兰教引入西域的汗王。他和他的王朝从九世纪开始,为了推行伊斯兰教,和西域诸国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直到公元十三世纪,伊斯兰教,才渐渐取代佛教和萨满教,成为西域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我在阔孜其亚贝西巷,见到的每一个裹在面纱和衣裙里的妇女,除了双手能够看到光明,身体从结婚那天起就被遮蔽了。她们的肌肤、眼睛和表情,只能属于自己的丈夫或神秘,一生都被定义在古兰经里。她们是虔诚的穆斯林,但她们一生都不能进入有新月形标志的教堂。她们快乐么?她们忧伤么?她们美丽么?她们的身体,除了孩童时期留给大地的眼神,终生都在太阳的睡眠里。甚至,在结束少女时代成为新娘的最后一天,婚礼也要在黄昏时刻进行。该为她们不平,还是为她们心痛?如果在阔孜其亚贝西巷,再也看不到蒙在盖头里的妇女,是不是会生发另外一种心痛?任何时间和文化的结束,总会让人心痛的。
   阔孜其亚贝西巷的房门是紧闭着的。没上锁的,说明女主人在家,不可进入。半开着的房门,说明男主人在家,不方便迎客。全开着的房门,多是对游人开放的手工艺品作坊,或提供家访式旅游服务的家庭。
   在一座清真寺的门口,我们遇到了一群孩子。他们争先恐后地站在我的镜头前。孩子们很喜欢照像,向我的镜头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情,所有的表情都是快乐的。他们的快乐,我可以清晰地辨别,其间的女孩子,长大的快乐和忧伤,我们还能辨别么?
   帕子来提,是在喀拉汗王朝旧址高墙下遇见的小女孩。她面对我的镜头笑得无比灿烂,这种灿烂让我想到了色彩和花朵。她自然地站在巷道里,摆出各种姿势让我拍照。几年以后,她会长大,我相信长大后的帕子来提会异常美丽。帕子来提,到时你也会蒙在盖头里,向世界永远关闭你的美丽么?
   引领我们的导游萨尔维亚也是穆斯林,她不在盖头里,维语、汉语和英语都很流利,她在喀什上旅游学校,利用暑假在此间实习。她喜欢阔孜其亚贝西巷,喜欢这个可以看到祖先生活方式的地方。但她明确表示,她不会把自己的眼睛和面孔藏进面纱。她说,这里有的女人结婚以后,再也没有离开过高台,即便距离阔孜其亚贝西巷一步之遥的喀什新城。不仅那些面纱里的女人不愿意离开,居住在阔孜其亚贝西巷的所有维族人,都有强烈的恋家情节,使得这座高崖人口的密度远远超越了上海,多数家庭数代同堂。于是,这里有了过街楼、吊脚楼和悬空楼。在巷道两侧的房顶上加盖一层,巷道上空的房子就叫过街楼,用几根杨木支撑着,看起来不牢固。我看到几处在拆旧房盖新房。这里永远都在拆和建,建的样式还是喀拉汗王朝的样式,但用的材料显然已经不是原色的泥土。
   只要能和家人在一起,挤一点窄一点有什么关系呢。亲情,在阔孜其亚贝西巷,是又一种让人羡慕和感动的存在。
   我们参观了刺绣、地毯编织、十二木卡姆乐器等作坊,见到了许多不在盖头里的妇女。高台民居内室的豪华和精致,完全有别于黄土粗泥的外观。杨木雕饰的楼檐和栏杆,造形别致的花格窗户,墙壁上有精美的花纹图案,地上铺着华丽的地毯,餐桌上整齐的摆放着银亮的餐具,古兰经置放在壁龛上,所有的家具上均有雕饰或图案。无数的花朵和草木种植在居所里。高台民居里的人们是喜欢种植花草的,院落、窗台、栅墙、阁楼平台,到处都摆满了花草,给人一种花园般的温馨。
   萨尔维亚还带我们参观了阔孜其亚贝西少儿艺术团。孩子们依次躺在地毯上,阳光透过窗口照耀着孩子们的睡眠。我们没有惊扰孩子们,他们还小,大的不过七岁,而小的才三岁。不久的将来,他们将用声音和身体,演绎阔孜其亚贝西巷。也许,我下次再去阔孜其亚贝西巷时,就能看到孩子们的表演。
   我们没有参观土陶作坊。高崖上原本有一种叫色格孜的泥土,是制作漂亮土陶的天然材料,有许多维族土陶艺人世代以此为生,但色格孜泥土早就挖光了,那些土陶艺人也消失了。还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作坊,用的泥土已不是色格孜,制作的生活用具也不用于家庭了,而是作为价格不菲的艺术品,供游人收藏。随着现代日常生活用具的进入,大多工匠们的手艺失去了市场,原本世代以此为生的技艺,必然结束于现代文明的步步紧逼。不管如何坚持和抵抗,工业化产品总是要改变世界的。我不知道高崖上的人们,还能够坚持多久。在阔孜其亚贝西巷许多门框上,除了号牌,多了一块有“低保户”字样的蓝色牌子。见到这些牌子,就知道这户人家享受着政府的最低生活补贴。
   布合力其木就是其中的老人。她和几个没有后代的老人居住在一个院落里,我们到来时,通过努尔比亚,像家人一样和布合力其木奶奶说了很多话。老人和我们坐在墙边的床榻上,始终微笑着,还不时用手触摸着表妹,就像一个奶奶触摸自己的孙女。七月的阳光在花草间跳耀,巷道里不时有驴车经过留下的声音。在给表妹和布合力其木拍老人合影时,我感受着一种质朴的慈祥,这种质朴属于阔孜其亚贝西巷。生活的艰辛和居住空间的日渐狭小,没有离间高台居民固执的恋家情结。他们像热爱生命一样爱着高崖和家人。我们离开,给老人小费时,我再一次有了深深的犯罪感,尽管我满怀善意。我和布合力其木奶奶,在此间应该互置。当我在试图帮助一次老人的瞬间,我知道,自己的精神和心灵,经不住阔孜其亚贝西巷的拷问。
   布合力其木在阔孜其亚贝西巷的时间里,简单、易足、仁爱、淡泊、平静。我在我的时间里,拥挤着欲望、喧嚷、浮躁、焦灼、孤独和困境,这是我熟悉和厌倦的时间。从一个时间到另一个时间,虽然仅有一步,但这一步,天地之遥。
   游走在阔孜其亚贝西巷,我是矛盾的。尽管,我是多么希望看到那里的人们能够离开,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能够和我们一样同步改善。有时候,离开,就能改变。但对于留存在黄土高崖的时间和文化,又该由谁来继续挽留和坚守呢?
   再次穿越吾斯塘博依巷时,铁匠艾买提大叔抡着铁锤,仍在自己的作坊门前敲打。店坊里空空荡荡,既没有成品用具,也没有多余的原材料,作坊的生意可想而知。炉火里是一支铁铲形状的毛坯,和我们几小时前看到的形状,没有根本变化。显然,艾买提大叔喜欢这样不停地敲打,阔孜其亚贝西巷的时间,就是这样被敲打,并停留的。

共 39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著名诗人郭小川曾说过:不进天山,不知新疆如此人强马壮;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追随着作者的笔,我们走进位于喀什老城的阔孜其亚贝西巷这个陌生而迷人的地方,领略到它独特的充满异域风情的时间。阔孜其亚贝西巷,一个读起来有点拗口的名字,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它仍然保留着自己古朴民风的地方。在阔孜其亚贝西巷,巷道如迷宫一般,没有向导就没有方向,古老的建筑带着历史的指纹。女人整天戴着面纱,全身裹在衣裙里,她们的美丽,只能属于她们的丈夫和神秘。自喀拉汗王朝二世萨图克.博格拉汗将伊斯兰教引入西域以后,伊斯兰教渐渐取代佛教和萨满教,成为西域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居住在那里的人们,虔诚地信仰着伊斯兰教,真实地生活在宗教理想里,简单、易足、仁爱、淡泊、平静。由于他们强烈的恋家情节,使得这座高崖人口的密度远远超越了上海。这篇文,作者用平实质朴、朴素自然的语言,介绍了阔孜其亚贝西巷人的生活图景和精神风貌,也写出了自己对现代生活的思索。内容朴实厚重,意蕴丰富。好文,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0304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13-02-28 18:38:32
  问好嘎玛老师,祝创作愉快。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3-04 08:43:4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