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司马迁生年辨析》的辨析

精品 《司马迁生年辨析》的辨析


作者:吉春 举人,4902.0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29发表时间:2013-03-04 11:38:17

《司马迁生年辨析》的辨析
  
   《龙门映像》(内部刊物)2011年3期载有高中科、何军修改后的《司马迁生年辨析》(上)。首先对此文10多处引用我的观点表示感谢!因为它从另一个侧面宣传了我的观点,尽管有的引文“断章取义”。拜读后,觉得仍有辨析之必要。
   第一,关于汉简缺“谈”还是缺“迁”的问题。如何解释《博物志》“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年二十八(南化本为“年三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也”这条汉简,是确定司马迁甚至司马谈父子生年的最根本依据。千百年来众多学者探讨这一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王国维在《太史公行年考》中认为:“案《自序索隐》引《博物志》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原注:此下夺迁字)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也。(今本《博物志》无此文,当在逸篇中。又茂先此条,当本先汉记录,非魏、晋人语。)案三年者,武帝之元封三年。荀元封三年史公年二十八,则当生于建元六年。然张守节《正义》于《自序》太史令五年而当太初元年下云,案迁年四十二岁,与《索隐》所引《博物志》差十岁。《正义》所云,亦当本《博物志》,疑今本《索隐》所引《博物志》年二十八,张守节所见本作三十八。三讹为二,乃事之常;三讹为四,则于理为远。以此观之,则史公生年,当为孝景中元五年,而非孝武建元六年矣。”王国维肯定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是对的。南化本“年三十八”又证明了王国维“三讹为二”的猜测。郑鹤声的《司马迁年谱》,日本泷川资言的《太史公年谱》,苏联史学界,等等,大都认为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即公元前145年。1989年4月三秦出版社出版我拙著《司马迁年谱新编》中“一否定了先汉记录的’汉简’不是司马迁的,那《索隐》错了,《正义》的’四十二’岁也岂不成了无本之木?”2005年7月作家出版社出版《吉春文集·论述卷·史圣浅论》中“请注意,司马贞引用《博物志》的这一段话,’司马’之后,根本没有’迁’字。只是王国维在《太史公行年考》中引用时,便在’司马’之后加了括号(此下夺迁字)之语。”2006年我在《<司马迁生年之我见>驳议》中说:“一、开篇语中引’大夫司马迁’不妥。因《博物志》原文’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后无’迁’字。后来王国维认为夺’迁’字才加上的,加的时候用了括号(迁)。再后来有人便直书司马迁了。而我认为既夺’谈’字,又夺’迁’字。原因是’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的籍贯,先是司马谈’建元三年’,后来是司马迁’元封三年’承袭的。”我经过反复探索,认为《博物志》这段话中“司马”后边缺的既是“谈”字又是“迁”字。竹简应为:
  
   谈
  
   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年三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也
  
   迁
  
   司马迁在《自序》中明确写着:“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博物志》内的“三年”,是指“建元三年”。即汉武帝建元三年癸卯(公元前138年)。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即位后一至三年,开始是没有“建元”二字的。这正与汉简的“三年”相符。因为这是司马谈被汉武帝任命为“太史丞”后,初住茂陵时登记的新籍贯。这样,按“年三十八”推算,司马谈生于公元前175年(汉文帝前元五年),汉武帝建元三年癸卯即公元前138年司马谈38岁,病逝于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一生享年64岁。到了“元封三年”,司马谈的儿子司马迁被汉武帝任命为“太史令”,此年司马迁38岁,写竹简之人得知司马谈“年三十八”(南化本)、司马迁也是“年三十八”(南化本),司马谈建元“三年”任太史令、司马迁元封“三年”继任太史令,就只将“谈”、“迁”两个字添在竹简两边。后世出土时竹简两边“谈”、“迁”两个字脱落了。我这是根据汉简反复推测研究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的生年,得出的比较合乎情理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符合《博物志》汉简,又与张守节《正义》于《自序》太史令五年而当太初元年下“案迁年四十二岁”吻合,还可知道司马谈的生时。我反复研究探讨如同修改文章是一个道理,这才是对学术研究负责任的态度。
   第二,关于《史记》南化本是否“离谱”的问题。回答是没有离谱。我的《日本“史记暨三国志之旅”代表团在韩城活动纪实》一文2011年8月4日刊登在“司马迁吧”网站上,读者有空可过目一下。日本“史记暨三国志之旅”代表团团长水泽利忠,就是《史记汇注考证校补》的作者,就是发现日本收藏的《史记》南化本“年三十八”的见证人!我1993年8月20日晚饭后,拿了两本拙著《司马迁年谱新编》,到韩城矿务局招待所212房间会见日本客人。一位年轻女士和一位年老先生热情接待我。互递名片后,我喜出望外,原来年老苍发的日本客人竟是研究《史记》五十年、著有《史记会注考证校补》的水泽利忠先生!名片上有“文学博士”、“文教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等头衔。我立即将拙著签赠于他和他的学生长原美菜子女士。我翻开拙著第103面让他们看“施丁在《司马迁生年考-兼及司马迁入仕考》”一段文字,水泽利忠先生非常高兴!他手指“日本南化本《史记》‘年三十八’,就是一条可贵的证据。《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卷八(日本,1961年发行)写明了年‘二十八’的‘二’,南化本是‘三’;并对此作了说明:“按:依南化本,则迁生于景帝中五年,与《正义》说同,今本《史记》三讹为二。”几行字,频频点头同意此论。这就是发现日本收藏的《史记》南化本“年三十八”的当事人的面谈证据!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记录!怎么能不顾历史事实而理屈词穷、胡言乱语说“更离谱”呢?学术争鸣是重证据、摆事实、讲道理,来不得半点虚假之词!而《司马迁生年辨析》(上)中却将这一“铁证”胡说成“伪证”!竟鹦鹉学舌地引用袁氏“南化、庆本”不同之说,妄想否定南化本是“三”的铁证是不可能的!因为当事人和古书都在,明确指出“按:依南化本,则迁生于景帝中五年”。
   第三,关于“早失二亲”的理解问题。郑鹤声在《司马迁生年问题的商榷》一文中,已否定了张惟骧、郭沫若的这个问题。按照我国丧礼,父丧称孤子、母丧称哀子,父母俱故称孤哀子,这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一岁丧父母如是称呼,六十岁丧父母也如是称呼。他还引用《汉书》中记载班固称其祖先班伯卒时,年三十八,接着说:“(班)游亦早卒。”早不早的标准,就我们汉人的习惯说法,约在四十岁左右。而《司马迁生年辨析》(上)引用郭沫若、日本桑原骘藏、施之勉的解释和《礼记》的引文并不能说明司马迁“早失二亲”的含意,定二十九以下父母亡故才能称“早失二亲”,这是不对的,那怎么解释38岁的班固称“(班)游亦早卒”呢?也不符合情感用词。还要看是谁说“早失二亲”。如果是旁人称你父母死亡了,可以直说“你的父母去世了呀!”如果是儿子说父母去世,就应当象司马迁称“早失二亲”,又象班固称“(班)游亦早卒”这样,口气带有惋惜亲情的意味。试问:如果有人在三十岁以上父母去世,他能对人说“父母死得不早”吗?这不成了他嫌他父母死得迟了!肯定在众人面前落个不孝之子!所以,我才说不应光咬文嚼字,还要考虑感情成份。
   第四,关于“贻误后人”的问题。《司马迁生年辨析》作者,不从证据和事实研究分析,先给不同观点的人扣个“贻误后人”的大帽子,这和文革中“批儒修改现代汉语词典”的“四人帮”极左做法如出一辙。大家知道,“百家争鸣”的学术讨论,应当针对观点,不针对某个人。关于司马迁生年,145与135已经争论了一千多年了。我们这些无权的秀才,只能是纸上谈论而已,不可能“贻误”谁。要说“贻误”的话,只能是当政者利用权力压制不同意见,采取行政命令办法推行个人观点。比如,我在《司马迁与史记百题解答》说“唯145年和135年两说争论很大”。有的同学就问“大到什么程度?”我回答:“你们不知道?本来,一九五六年是司马迁诞辰2100周年纪念。苏联史学界在这一年举行了纪念大会。我国史学界这一年也曾积极筹备,共襄盛举,不料郭沫若先生发表了《<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主张135年之旧说,认为若开会纪念,’还要推迟十年’,因此纪念会终未开成。国际影响太大了!”造成以后反右、文革运动再没有机会开纪念会了,这才叫“贻误”哩!可见,一九五六年司马迁诞辰2100周年纪念未开成的原因,主要是郭沫若有权力有身份。如果是无权力无身份的“小人物”坚持135年说,根本阻挡不住一九五六年司马迁诞辰2100周年纪念会召开的!况且国内外多数学者考证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同样,《司马迁生年辨析》作者及几个人一意孤行(因为原来支持135年的人纷纷倒戈赞成145年),坚持135年说,也根本阻挡不住韩城民祭司马迁的盛大活动!
  
  

共 35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很不错的历史知识文献。文章考证了司马迁的生卒,经历,身世等,纠正了一些文章对司马迁的认识的贻误,差错。很值得一读。问好作者。【编辑:兰陵美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304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忆军        2013-03-04 12:09:07
  读读历史文献,能增加知识,开阔眼界。
一个人静静地走进写作的氛围,这样的孤独不会寂寞。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