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灵应寺

编辑推荐 灵应寺


作者:第广龙 布衣,48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27发表时间:2013-03-09 11:06:55

灵应寺
  
   在秦岭的圭峰山下,有一座寺,叫灵应寺。那天,我从东大的街道出来,过环山路,一个路口进去,走不远,路东,又一个路口,再进去,走一阵,就看见灵应寺朝北的寺门了。
   如农家的院子,寺门小,寺也小。前院,朝外两边,是两棵柳树,朝里两边,是两棵槐树。围绕槐树,是几盆荷花,花苞有合拢的,也有绽露的。院子中央,就一间殿堂,砖木结构的。并不宏伟。看出建筑的时间不长,外墙面,没有抹灰,裸露出粗糙的砖缝。木头的牌匾上,毛笔书写了三雄殿三个字,也不像名家写的。
   进入殿内,里头不宽展。没有高大的佛像。靠里,靠墙,是一排,坐着,都有顶盖,正中的,是佛祖,我还看到一尊像玄奘的。都是新的,包括陈设的其他物件。供桌上,摆放了水果,是新鲜的,还有超度的亡人的纸符,写着姓名。两边,罄和木鱼,却硕大,显得突兀,突出。这时却安静着。在殿堂一侧,有一台柜式空调,没有开启。
   我出来,殿堂东边,搭了帐篷,我掀开帘子,里头摆着条桌,碗筷规整。地上洒了水。看样子,是吃斋饭的。
   我又绕到后面,是一片菜地。种植了包菜,白菜。似乎还种了大葱。
   院子的里墙上,贴黄纸,上面写满名字。是布施名单,多为十元,五元的,最多的一个,是一百元,一元的也有好几个。落款,是东大村。另一面墙上,纪录了修复庙宇的过程,显然,也是东大村组织的。是近几年的事情。
   这座庙,是东大村重建的。平时,做法事,也是给村里人做。我猜是这样。
   今天我来,在庙里,没有遇见和尚,也没有遇见居士。我来回走了一阵,也没有遇见别人。这说明,今天,不特别。
   重建的灵应寺,是日常的,家常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是俗气的。这些,没有什么不妥。对于人,对于佛。我这么认为。
   我了解到,灵应寺原来是财神庙,距东大五里路,又叫五里庙,在唐时,兴盛过的。衰败,倒塌,消失,已有许多朝代了。
   我就觉得,要是还叫五里庙,倒亲切,也让人更愿意接近。
   在灵应寺的西边,是一个墓园,我过来看庙,就发现了。也知道,是张灵甫的墓。我一定要看看的。
   是张灵甫和妻子的合葬墓。墓室圆形,砖砌的。颜色上看,很久远了。墓前的石碑,却是新的,高大,和墓室比例有些不相称。碑前是一大片水泥地,打扫得干净。挨着路边,修建了一座亭子,还立了一通更大的石碑,是纪念碑,也是刚雕琢出的样子。两面碑文,一面介绍张灵甫的生平,一面是一篇骈文。我眼睛花,只读完了一面,另一面,我读了一半。
   两通碑,落款,都是东大村。张灵甫就出生于东大村。张灵甫是抗日英雄,死后,荣光也好,耻辱也罢,自己都不知道了。墓园一侧,还竖立了玻璃橱窗,里头是放大了的张灵甫的照片,的确英气逼人。一个村子,出一位这样的人物,是值得记忆的。不光是一个村子,却担当了,只是由一个村子,尽了自身的能力。
   墓园的铁门前,卧了一条狗,一动不动,睡得香甜。亭子的一角,也卧了一条狗,也睡得香甜,我离开时才发现。正是早上九十点,太阳的光线,慢慢调亮。我在张灵甫的墓园,逗留许久,依然没有遇见一个人。
   这是正常的。
   灵应寺和张灵甫的墓园相邻,不是巧合,却也合适。我觉得,有这座庙在,有这座墓园在,东大村的人,对于生死的理解,也一定是别有意味的。

共 13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如农家的院子,寺门小,寺也小。前院,朝外两边,是两棵柳树,朝里两边,是两棵槐树。围绕槐树,是几盆荷花,花苞有合拢的,也有绽露的。院子中央,就一间殿堂,砖木结构的。并不宏伟。看出建筑的时间不长,外墙面,没有抹灰,裸露出粗糙的砖缝。木头的牌匾上,毛笔书写了三雄殿三个字,也不像名家写的。”这样的小寺庙是很多的,尤其一些山野中,可能几块砖头垒一个小台,就算是土地庙了。农村的神灵也不计较的。呵呵。倒是张灵甫的墓地,经过维修还不错。【编辑:兰陵美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忆军        2013-03-10 11:20:23
  寺内和周围的环境描写的比较细腻。语言运用也很娴熟。
一个人静静地走进写作的氛围,这样的孤独不会寂寞。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