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聂政刺韩相

编辑推荐 聂政刺韩相


作者:子虚 童生,69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34发表时间:2013-03-12 17:44:44

行刺,从古至今都代不乏人,或因家仇,或因国恨,或因私怨,或因众怒,或因名利,或因财色。可能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之举,也可能是无法无天的违法犯罪,还可能是弱者对于强权的挑战与反抗。在荆轲的旷世绝刺之前,鲁国曹沫挟持齐桓公,要回失地;吴国专诸刺死吴王僚,公子光夺位;要离断臂,用苦肉计成功刺死大力士庆忌;晋国豫让刺杀赵襄子,未遂自杀,报答智伯。再还有就是,聂政一举刺死韩相侠累。
   “士为知己者死”,我很怀疑这是某个有能力知遇别人的统治者,特意为那些替自己卖命的人,比如侠士,卖得心甘情愿和无怨无悔而炮制出来的一种理论。在春秋战国那样一个乱世,人命危浅,重名胜于重命的思想应运而生,这就使得“士为知己者死”的理论有了物质与精神的土壤。看重身前身后名,其实是一笔非常可贵的精神财富。重名,人就有所畏惧,就会积极进取,就像人有了羞耻心,才会有道德感一样。但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也难免有许多将人性扭曲了的名,成为戕害人的精神枷锁。比如,宋儒理学就为女人量身定做了一句关于名节的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害苦了天下女人。而对男人,则没有比“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对“士”这样一个阶层的人更具有魔咒般的杀伤力的了。聂政之前,豫让刺杀赵襄子,持的就是这个理由。赵韩魏灭了智伯三家分晋后,很受智伯信任的豫让逃到山中,潜伏下来,要为智伯报仇。他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扮成奴隶做粉刷厕所的工作,伺机杀赵襄子,被捉拿,赵襄子质问他:“你也曾经侍奉过范氏与中行氏,可为什么要为智氏报仇呢?”豫让说:“范氏和中行氏以普通人对我,我就以普通人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以国士待我,我因此以国士报答他。”赵襄子放了他。他并不罢休,漆身吞炭,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再去行刺,又被抓住。赵襄子感其诚,将自己的衣服让他刺三下,表示为智伯报了仇。豫让心愿已了,就拔剑自刎。我们现在看到这样的行为,一定很不理解。尤其是那些忘恩负义的人,觉得这简直是愚蠢透顶的大傻蛋行为。其实,这表现了一种高贵的精神。
   但是,聂政刺韩相,就有些不可理喻。
   聂政刺杀侠累,其激烈程度不下于豫让,可谓忠孝义勇兼有。豫让在刺前漆身吞炭,是为了实现报答知己的目的。同样是想不为人知,聂政在事后挖掉眼睛,剥掉面皮,挑出肠子,则是为了雇佣自己的人和家人的人身安全,宁愿自己被埋没。他一人做事一人当,有些像血溅鸳鸯楼题壁曰“杀人者武松也”的武松,不想连累他人。他是在母亲死后替人身蹈死地的,留下性命是为了奉养母亲。他的英勇也是豫让望尘莫及的,他千里迢迢从齐国的轵深井里来到韩国,拿着宝剑就直趋相府,如入无人之境,冲上台阶,很快就杀死了侠累,直截痛快。没有什么曲折的过程,也没有什么惊险的事变。他所向披靡,警卫森严的相府,竟挡不住他的剑锋。
   尽管聂政的表现看起来似乎更勇猛更崇高一些,但其刺杀行为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意义或价值。因为他是一个只有勇力而没有脑子的糊涂虫。
   他糊涂的第一个方面是,他没有弄明白严仲子是不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知己。
   母死之后,杀人之前,聂政对人说过一席话。他说:“我是小民,屠狗为业,严是卿相,不远千里屈尊交结。我无寸尺之功,却送百金孝敬我母,虽然没要,但这实在是知遇我的。这样一个贤者,为了报仇,特地亲近我一个穷僻之人,我不能就算了。”
   “实在是知遇我的”,具体的表现是,严仲子一能屈尊而下交,二能百金以奉母。于是,为了报答这份情谊,他说“我不能就算了”。他要让另一个人的肉体在这个地球上永远消失,原因竟是如此简单而荒唐。
   严仲子又果真是“知遇”他吗?严仲子找到他,并不是特意冲着他来的。严仲子只是为了要寻找一个刺客,不是他,就会是别人。刺客是什么?是别人花钱雇佣的杀人工具。用巴勒斯坦的自杀性爆炸事件的当事人来比,就是人肉炸弹。他们素昧平生,有的只是雇佣关系。不过严仲子手段比较高明,不像一般的雇主,你给我杀掉某某,我给你多少钱。他与聂政之所以没有进行这样赤裸裸的交易,是因为他在与聂政接触交往的过程中发现聂政这个人有空子可钻,这个空子就是聂政的孝心。因此,他便在聂政的母亲身上大做文章,奉送一百镒黄金孝敬其母之前,先屡次备了酒食亲自送到聂政母亲面前进行笼络来作为铺垫,以深结其心。果然令落魄异乡的聂政心里十分感念。这比直接的买凶杀人更容易让人接受。事实上,聂政也明白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所以他再三拒绝,决不受金,没有见钱眼开。其实,严仲子送金的目的一目了然,就是不怀好意、没安好心的收买。但聂政生活在贫困之中,也难得受人如此看重,加上脑子缺根弦,没能明白一个很浅显的道理,那就是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个相隔千里的人,凭什么要平白无故地巴结你,巴结你自然是另有目的。而他将这样的行为视为知遇,叫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糊涂的第二个方面是,他没弄明白严仲子在自己身上的投资与自己要付出的代价相差太大。聂政深知,他要杀的人位高权重,杀之,自己必死。所以才要等到母死姐嫁以后。但是他不知道,几餐饭食与奉送百金的表示,就用自己的生命去报答,这本身就是对生命的自我贬抑。而这种生命贬值,则源自他深深的自卑心理。“我是小民……特地亲近我一个穷僻之人”,在聂政短短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他的自卑是深到骨子里的。而像他这样自卑的人绝不是一个个例。“受人滴水恩,必当涌泉报”,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激、感恩,不正是统治阶级在思想意识上不断灌输,而使之成为很多人的定向思维和内在品格的一个很生动的明证吗?这种已经根深蒂固了的观念,正是严仲子等人能够达到目的的重要原因。
   他糊涂的第三个方面是,他没弄明白自己所行刺的对象是不是非要除之而后快。
   他刺杀的人是与自己八杆子打不着的韩相,而韩相侠累也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坏蛋。侠累之所以成为严仲子的眼中钉、肉中刺,无非是在权力斗争中占据上风,而严则被排挤,被打压。就是这样的一种并无深仇大恨的过节,严仲子就要杀之以泄心头之恨,由此可见严的心胸是何等的狭小,心地是何等的歹毒。作为一个如果还有正义感的刺客,在答应刺杀之前,也还是要弄清一些原委,做一番调查的:这个人该不该杀。聂政不问是非曲直,一杀了事,也就是个普通刺客或职业杀手而已。
   聂政既没有杀侠累的任何动机,也与被杀者毫无瓜葛,无冤无仇。他杀韩相杀得毫无道理,他唯一的理由就是“士为知己者死”。他原本是因为杀了人才避祸于齐国的。母在还有所顾忌,母死就可以报答“知己”了。我想,他在决定以身殉“职”的那一刻,心里是有一种豪壮气概的。
   聂政自戕的手法就像他屠狗一样,是很熟练的。剐掉自己面皮的那一刻,那种痛苦绝非常人能够忍受,挖掉眼睛也非凡人能够做到,最后扯出肠子,更不是一般人能为。可见聂政是个很勇敢坚强、却也很激烈和容易走极端的人。这样的人活在当今,因为没有头脑,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勾当是不必惊讶的。一个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人,对别人的生命也不可能爱惜。他的眼里没有是非对错观念,而只有亲疏好坏。谁对他好,他就可能加倍地以“好”报答他,心甘情愿地为之驱驰、效命,而且很可能成为手段恶劣的恐怖分子。

共 29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史记》中记载的几位游侠刺客的事情,颇能够得到人们的肯定和尊重。然而作者反其道而行,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的本性本心,剥离道德对人的束缚,来分析聂政刺韩相。让我们通过事实的本质,来看到这件事的真实性和内在的东西。由此便不会有赞叹,而是替聂政感到无尽的悲哀。文章非常充实、有思想,值得阅读。推荐!【编辑:海林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施云南        2013-03-12 19:08:13
  看《刺客列传》的时候,我就有一种这样的感觉,那就是,那时候的侠士,和我们现在所说的那种所谓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完全不同,一切,都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今天看作者的这篇文章,很受启发。真的是很充分的叙述,很详实的描写。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