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雅韵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韵散文】风行风语(二)

编辑推荐 【雅韵散文】风行风语(二)


作者:像风一样 布衣,43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67发表时间:2013-03-15 17:18:51

一、“沙丘”小记
   苏东坡《超然台记》中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怪奇伟丽者,固是胜境;而乡野之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丘一壑,能有可观有所乐,亦是佳处。
   在我看来,沙丘就是这样一处可观可乐的地方。“沙丘”这个名字是我称呼的,它不是什么有名的风景,或者说,根本就算不上是风景,它只是我今年春天徒步蒙山时路经的一面小小的山坡。坡面不大,坡势舒缓柔和,覆盖着砂岩风化后散落聚集的沙粒。沙粒是温暖的赭黄色,随着起伏的坡面铺展绵延,一直延伸到沙坡边缘的丛丛灌木中。低矮茂密的灌木丛像是给这面沙坡围起一道绿色的墙。其中最多的是一种俗称“马露露”的带刺植物,正是仲春时节,纤细碧绿的枝条上缀着饱满的花蕾和玲珑的花朵,白花瓣,嫩黄蕊,形似梅花,所以也有人称它“刺梅”。这种花的香气不是像山里的野丁香那样,浓郁而张扬,而是一种甜润的味道,又轻又细,丝丝缕缕的,飘浮在微风里,释放着含蓄的诱惑。还有些不知名的植物,从贫瘠的沙层下面倔强的钻出来,或伸展或匍匐,也为这面沙丘添加了极富生气的一景。
   我几乎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处沙丘。
   每次约伴出游,总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那里有什么呢?那里好玩吗?我总是回答说,你去玩玩就知道了。这是一种外交式的回答。倒不是我存心敷衍,因为这问题的答案原本就不在我这里,而恰恰就在提问者身上。同样的一处地方,有人就觉得“有可观”“有可乐”,游兴盎然;有人就觉得平淡无奇,意兴索然。所以说,景观本身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则是游赏者自己的情趣。
   就像眼前的这片沙丘,在一些人的眼里,僻居山野,无足可观。但在我看来,沙坡虽小,乐亦无穷。
   你可以翩然独往,逍遥其间,仰望有碧蓝的天,舒卷的云;送目有连绵的山,倚叠的翠。你可以在清爽的春风里谛听远处山鸟的啼啭,捕捉飘忽不定的芳香。你可以静静地坐在沙坡的一隅,回忆一些难忘的事,思念一个难忘的人;或者,干脆什么也不想,只是一个人坐着,默默地发呆。
   你如果觉得一个人有些冷清落寞,可以约上二三素心人,花间一坐,小酒一品,扯些遥远的闲话,让古往今来那些凝固的故事在笑谈中松软碎裂,一如脚下细碎的沙粒。
   你也可以招呼上一群人,用笑闹喧哗来搅扰一下这片寂寞惯了的沙丘,就当是拜访搅扰了一个爱清净的朋友。
   如果一片小小的偏僻的沙丘都能让你体会到独得之乐、与人之乐、与众之乐,那么,你的人生旅途就会像苏东坡说的那样,“吾安往而不乐?”了。
   二、石窑寺骑游散记
   上午有事,没有出去。只剩半个下午,不舍得虚度,便约小马、武伟二友同往石窑寺。
   两点半出发,从滨河西路拐上沿汾河干渠的一条土路。渠里正在放水,水流舒缓,色清如碧。路旁白杨矗立,时密时疏;密处一片阴翳,疏处碎光匝地。骑车穿行于光影变换的林荫土路上,感觉真好。
   下干渠左拐,经西张村,便是上石窑寺的路。路况虽差,但对山地车倒不是大麻烦,麻烦的是路面粉灰厚积,车过灰扬。两侧山脚下正忙开山,山体破裂,满目疮痍,令人心痛。真不敢想象,若干年后,此地是何等景象。
   几个弯折,便有一座山门,门前孤立一株古松,若配合着晨曦暮色,看着会很有味道。门侧有一副联:知足心常乐,无求品自高。理很浅,但能悟能行者,又有几人?人心无底,人欲滔滔,要做到知足、无求,难,真难。
   过山门,有新修的石级曲折通向石窑寺。我们扛车拾阶而上。山路右傍崖,左临沟,略有些险;但景色优美,与山外迥异。山势峭丽,漫山灌木,丛密蓊郁。中多黄栌,叶呈圆形;春夏之际,一片青绿,入秋之后,黄栌叶青而黄,黄而红,艳若云霞,灿如织锦,形成“红叶圣地”。
   “崛围红叶”是古晋阳八景之一。此沟名红叶沟,延伸于崛围山南麓,秋赏红叶,当以此处为最佳。
   红叶沟尽头,半山腰处,岩壁之间,便是石窑寺。可惜寺门紧锁,阒无人声。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山岩,前临沟壑,赏景,清修,皆为佳境。
   有山泉,清凉甘甜。如有机会,二三知己,于石窑寺前赏月,品茗,清谈,静坐,实为难得之享受。秋赏红叶之时,或能如愿。
   想探条山中的徒步线路,就沿土路向山的深处骑行,土松坡陡处,只能勉力推车前行。一小时左右,到达甘草峁,上了油路。这条路实际上是崛围山南侧由山脚到山巅的一条山间土路,由北张村至石窑寺再至甘草峁。路况一般,但沿途风景优美,山杏、核桃随处可见,是条不错的徒步路线。
   从甘草峁上油路,右行,前有岔道,右拐即上了崛围山多福寺,直行可达汾河二库。日头尚高,我们索性直奔二库,六点半左右到达。游人已尽,只有看塔的老人和伴他的黄狗。黄狗可能忙了一天,累了睡了;老人和我们聊些闲话,喝些啤酒,兴致蛮高。渐渐的有了暮色,远望群山逶迤,俯瞰汾水如碧,有静穆庄严感。必须在太阳落山前下山,
   我们不敢逗留太久。
   原路返回,拐上多福寺。远远望见前方的舍利塔,在暮色中,显得苍凉孤清。顺油路俯冲,一口气直下呼延村,畅快之极。
   重新拐上汾河干渠旁的林荫小道。暮色已重。一路疾驰,返回城里时,已经是华灯初上了。
   今天本想来个休闲骑游,放松一下,结果一下午,跑出65公里,感觉就是一个字:累。不过,又能有新的徒步或骑游线路供驴友们选择,也算是不小的收获。
   三、初探乌金山
   又是炎热的一天。
   今天,按计划前往乌金山探路。乌金山位于榆次北部,也曾是历史名山,不知为何后来就默默无闻了。近几年,在旅游开发的背景下,当地政府利用乌金山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修建“乌金山公园”。
   早八点半,从煤博出发,经滨河东路,机场大道,上太榆路,至武宿村。左转,经秋村、王杜村、达乌金山镇。从留村口北上,经小峪口、大峪口,到达平地泉村。乌金山即位于村北。此地也称为榆次北山,榆次市区有二十三路车直达此地。
   平地泉村前有水泥路通乌金山。我们沿路而进,行不足2公里,就看到守山人的小屋,屋前有栏杆,拦挡前来的车辆和行人。守山的是位老人,高瘦身材,黧黑面庞,满脸的严肃,好说歹说不让进山。墙上有政府的告示,确是规定建设期间禁止入山。
   可惜,我们是骑车来的,要不,在山边觅条小路,进山还不是小事一桩?
   老人告诉我们,今年9月,乌金山暂时免费开放;到明年五月,开始售票。好像今年九月九号,要搞个旅游节之类的活动,估计是像去年榆社悟云山露营公园搞开营仪式似的,也搞个开园仪式吧。
   虽然平地泉村就位于乌金山脚下,但老人讲,这条路在建设完成后就不再作为进山的线路来使用了。进山主要有两个门:一是走孟家井、张家河、罕山,至北门;一是走杨村水库进山。
   有忠于职守的老人“一夫当关”,我们只好放弃进山。望望前方群山连绵,深藏其中的乌金山就如待字闺中的佳丽,难睹芳容。只好怅然而归。
   拍几张照,算是初探乌金山的纪念了。
   从平地泉村继续北上,到达张家河,上了307国道,经孟家井返回。
   乌金山,九月,不见不散。
   四、游蒙山 话净心
   如果把蒙山比作一篇文章,那么,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一个字:净。
   “山是一座佛,净土净心,佛是一座山净心净土” 。这副镌刻在山门两侧的对联就昭告了拜谒蒙山大佛的过程,就是访一方净土、求一份净心的感悟过程。
   进山的路既干净又清静,不像城市里的道路车水马龙,躁动不安。你会感觉到自己正在从和城市节律的盲目共振中滑出来,不知不觉中,脚步变得从容淡定,呼吸调得轻细绵长,视野显得空旷顺畅,脾性融得柔软平和,你会感觉到自己进入一种和平日截然不同的氛围里,那是一种尘嚣渐远、俗心渐淡的感觉。
   经过一座寺庙,叫开化寺;寺旁有一座宋代砖塔,叫连理塔。修缮一新的寺院和古旧残破的砖塔被一片桃花林簇拥着。五月天气,桃花开得正盛。粉嫩光艳的桃花和古老破败的砖塔两相映衬,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风景不光能够悦目怡情,还能够启悟性灵的。就像眼前的花与塔,你可以惊艳桃花的美丽,也可以喟叹古塔的命运。你还可以把看似风马牛的塔与花联系起来,一同放在时间的流水里去洞鉴,你也许会豁然开悟,它们原本就是同一的生命,只是形态不同,所处的阶段不同罢了。灼灼的桃花是古塔曾经的历史,沧桑的古塔是桃花未来的命运。五光十色的背后流动着永恒的生命铁律,任谁都无法逃避。“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一个人如果能够悟到这一点,那么,入世的热心也许会冷却一些,久积的尘垢也许会剥落一些,并由此获得些许释然后的轻松吧。
   自从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之后,桃花桃林就和世外净土结下了文化渊源。你不妨重温一下那段文字:“······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真美,默诵之余,悠然神往。自此以后,桃花源就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世外净土,精神家园;对尘俗的名利留恋也罢,割舍也罢,都会把这作为自己或暂时或永久的心灵栖息地,也可以说是精神避难所。就像李白,诗风飘逸,但是尘心却重。野马行空般的才气与世俗重重樊笼之间的剧烈冲突必然会让有“诗仙”之称的李白承载比常人更为沉重的心灵负荷。他一方面痛饮狂歌,尽情宣泄;另一方面也要在桃园净土中为自己的心灵觅一隅安宁之地。他有一首题为《山中问答》的诗: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洞天非人间。
   你细细品品,他分明地厌倦了人间那不能承受之重,而渴求着在桃花流水碧天白云中寻觅自己的洞天福地了。
   眼前有桃花林,却没有流水,你也许会为此怅憾。别急,继续往前走,便会听到淙淙的流水声。一道清溪,从山上潺湲而下。沿溪上行,便有一池碧水,光可鉴人。你可以在这里稍稍的休息静坐片刻,掬把水,让那份清凉从皮肤直透到体内,去去心里的躁气,净净积久的尘垢,然后,就可以带着一颗笃诚洁净的心去拜谒蒙山大佛了。
   先是八十一级台阶,再是七十二级台阶,最后通到大佛脚下的是一百零八级台阶。佛家讲,人生的烦恼有一百零八种。据说,每踏上一级台阶,便可脱却一层烦恼;踏过一百零八级,站在顶端的时候,所有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现在,你终于置身于大佛脚下了。抬头瞻望,大佛下踞青山,背倚蓝天,端坐如磐;稳重庄严,神情静穆;二目微闭,冥思悠远。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果然气派非凡。
   天下名山僧占多。僧道也好,隐士也好,但凡修行避世之人,总是要寻觅一处远离尘嚣风景幽美的所在,借一方净土来修身养性,或作飞升之想。于是,在青山秀水处,辉煌的庙宇寺观,精美的石窟佛像便落地生根处处开花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山深处藏古刹,一出名,便又是自招烦扰,难得清净了。就像眼前的这座大佛,岁月的烟云中,它曾荣耀的接受过武则天赐披的袈裟,身不由己做了回政治角逐和邀买人心的工具;也曾几经兵燹,几经修缮,最终难逃埋身瓦砾的命运;现在呢,终于重见天日了,却又被设计被规定,还得打起精神来为地方的旅游经济“献身”。屈指算算,近一千五百年的风云变幻中,这里何曾就是一片净土?它又何曾享受过清净呢?
   俗世凡间,红尘蔽目,要想觅一方净土,真个不易。连佛都难觅净土,何况我们这些俗骨凡胎呢?
   何况,我们所处之境是清净无尘,还是喧嚣扰攘,我们自己其实是无能为力也无从选择的。利害、得失、沉浮、荣辱,八风乱吹,烟尘漫漫,我们不自觉的就会迷乱了双目,堵塞了心窍,从而看不清自己。佛家比喻的好,人心就像是一面光可鉴人的明镜,日久积尘,便容易模糊自己,久而久之,竟要迷失自我了。苏轼说:“我心安处,便是故乡。”一个迷失自我的人,注定将是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一个人不管身处任何环境,都能时时警醒,保持一份宁静与澹泊,让自己的心清净如水,皎洁如月,自由如风,才是最终的救赎之道。
   中国禅宗有两首著名的悟道诗,都以明镜来比喻人心。一首是南宗开创者惠能禅师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是高僧,悟得透彻。他说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宇宙无物,皆是虚无;自然,连我们的心也不是实有的存在了。既然了无一物,又于何处沾惹尘埃呢? 但是,不管我们的心原本如何,总是要寄托于一具物质化的皮囊的。这具皮囊美也罢,丑也罢,香也罢,臭也罢,我们必须接受它,而且还得和它形影相随,片刻不离。皮囊既在,沾惹些许尘埃,自是难免了。所以,我觉得还是北宗神秀禅师的诗更能体贴人心: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遣有尘埃。
   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慈悲济世的心怀。他触摸到了人们心灵的软弱,洞察到人们生命的缺憾,聆听到人们无助的呼唤;他不是像惠能那样高高在上,摆出一副你不觉悟你活该的智者的姿态,而是和蔼地走近你,就像一位长者伸出手替一个淘气无知的孩童拭去脸上的泪珠或是污渍一样,帮你拭去心灵的尘垢,让它变得如明镜一般,让你从中照见自己,从此以后学会注视自己反思自己,或者说,他给了你自我救赎的钥匙,传授了保持心灵清净的要诀。
   所以我说,惠能是智慧的,神秀是慈悲的。
   在幽思冥想之际,已是夕阳在山了。回望大佛,更显得静穆而神秘。步出山门,回头再看一眼那副镌刻的楹联,也许就在那回首一刻,我豁然悟到,由净土求净心,犹缘木求鱼;只有保持自我心灵的清净,才可求得一方净土。也可以说,在救赎自我的同时,也是在救赎我们赖以存在的这个世界了。
  
  

共 544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置身自然,置身乡野,远离了钢筋混凝土的冷漠,远离了喧嚣尾气的侵蚀,还心灵一方净土,流连在山水云雾飘渺的人间仙境,在蓝天白云间驰骋,在黛山碧翠间攀援,于曲径小溪间嬉戏,释放一份童真童趣;于石窟寺庙间,悟得禅机和人生真谛。甘洌的山泉、茂密的丛林、如锦的红叶、徒步的乐趣,这一切串连在一起,交织成一曲欢快激扬的交响,在跋涉者的心海里久久回荡。游蒙山、话净心,于一方净土中深蕴“山是一座佛,净土净心,佛是一座山净心净土”的深刻内涵 。在清幽舒雅的境地,假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那种闲居世外的怡然自得,细细品味李白的“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洞天非人间。”狂傲不羁和无奈感伤。参禅问佛,涤荡身心,更有兼北宗神秀禅师的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遣有尘埃。 ”让人心静神怡,超乎物然。秀美的文笔,将游记写的出神入化、情致盎然。感谢赐稿雅韵文学!佳作推荐共赏!问好作者!期望拜读更多精彩!【编辑:幽兰萦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幽兰萦梦        2013-03-15 17:20:56
  秀美的文笔,将游记写的出神入化、情致盎然。拜赏老师优雅唯美的散文!问好!遥祝老师雅韵写作愉快!
人品若山崇俊杰 情怀如水共清幽
2 楼        文友:雪莹        2013-03-15 18:18:06
  一篇游记美文,如诗的意蕴,如画的意境;文章多处运用富含哲理、含蓄隽永的句子,更体现了文章语言“哲理性”特色。读风的文字,总感觉生活多一些艺术的味道,生命多一些诗意的感觉!拜赏风友精彩文作!祝福问好,遥祝工作顺利、写作快乐!!!
3 楼        文友:刘筱慧        2013-03-15 21:10:24
  非常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流淌着优雅的诗意,氤氲着迷人的芬芳。作者温婉而娴熟的文笔,令人叹服!拜赏老师佳作,祝福老师快乐!
4 楼        文友:江心瀑布        2013-03-15 22:52:46
  跟老师的文笔旅游,免费还优美,好喜欢啊!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