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阔天空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碧海散文】那场篮球赛

精品 【碧海散文】那场篮球赛


作者:太行风 举人,326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91发表时间:2013-03-17 06:56:00
摘要:那场篮球赛,我们赢了球,却输了人气,惹得官有怨气,民有骂声。莫非坚持赛场规则、坚持原则,也会有错的时候吗?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那场篮球赛,竟至于像一只水里的葫芦,按下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又从记忆深处翻起来。
   那是八一建军节前公社武装部组织的篮球赛的冠亚军决赛。参赛球队一共十二支,淘汰得只剩下了我们联区中心学校队和在水库旁建校的农中队。这两支球队,都由教师组成,而且都是从仅有十几名教师的学校走出的球队。两队共同的缺陷是,既没有硬扎的替补队员,也没有称职的场外指导,属于典型的自导自唱。可就是这样两支球队,在前边的淘汰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将包括人高马大的公社队也斩落马下,为冠军花落谁家而一决雌雄。
   我们队的五个人,校主任年龄最大,三十多岁,寸头下一颗硕大的脑袋,装满长期代数理课的逻辑思维。习惯表情是带点嘲讽味地龇牙哂笑,透露着善于算计的那种教师式精明。他是场上队长,负责打后卫。论拼体力不行,却可以临乱不慌,战术意图清晰,双手推球出手利,球分得很合理且神出鬼没。他可有效稳定我们的情绪和把握进攻节奏,是我们队不可缺少的灵魂人物。两个前锋一个是代小学课的小吴老师,二十多岁,一个是代初中数学兼体育课的小赵老师,二十六七岁。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特点,行动隐蔽,灵活刁钻,习惯站在两个底角,沿端线、三秒区穿插运动,拉得开人,钻得进去,篮下磕板球十拿九准。而那个个头不高却像铁疙瘩一样结实的代小学课小王老师,永远搞不清自己扮演什么角色,应占什么位,可体力超棒,阻拦抢断不要命,像一头小老虎满场横冲直撞,往往将对方阵脚冲乱。我是我们五个人中最高的一个,打中锋,长于篮下抢球和中场运球,篮下与两个前锋打配合也非常默契。对手稍不注意,就假动作晃入起三步扣篮了,要么急刹车跳起中投,冷不丁砸进一个空心球,也是令对手头疼的一个角。
   农中队队员在平均实力上,没有我们队这样匀称,但是有一员大将却优秀于我们任何一个人。该老师姓李,人精瘦,个头不高,寸头下抬头纹很重,黑黑的脸上一笑露出两排白白的牙,为人随和,朴实得像个农民。他虽个子不高,却像练过轻功一样,起跳高,动作快,善于抢断,投球还准,鬼魅一般哧溜哧溜满场飞。尤其带球进攻时,跑着之字形的路线,身轻体快,动作诡秘,轻易就从人缝中晃过去,三大步起得又高又飘,跨度还大,空中还有双脚行走的动作,托球的一只手一翻就可以扣出一个超手球。因此,该队的战术配合一切围绕他展开。对我们队来说,此人无疑是杀伤力、威胁力最大的一个人。
   两队总体衡量势均力敌,在终场哨声吹响前,谁也说不清究竟鹿死谁手。因此,这场球就越有了看头,也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上世纪七十年代远不像现在,坐在家里便可在电视、电脑前纵观世界风云。那时的一场露天电影,两三个月才能轮过来一次,人们会像遇到天大喜事一样,碰头撞脑去抢占座位。平时哪个村有电影或演戏,晚饭后十里八里的也要赶去看。中途突然停电,人们会死不甘心地憨等,直到有确切消息说电不会来了,才期期艾艾散去。对于篮球赛,当然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大热点,即便平常的玩球,球场边也总会有不少看客,包括荷锄挑担的村中农人。好多人不仅看热闹,久而久之还看出了门道,成为有球必看的超级球迷和场外业余评论员。今天的球赛,当然更是众望所期,球场四周,人围得黑压压的,分明临近十里八村的人都来了。公社的要员也特别看重这场球,摆椅子坐于球场边的最佳位置。球场裁判,由信用社一个打球最老资格的人担任,公社团委书记则担任了副裁判。球场重新用石灰划过线,四边与三秒区线条分明,雪白耀眼。两支队伍都是新置的行头,一律背心与短裤,分成蓝队、黄队。两个裁判也一身短打装备,脖子上一人垂挂一只哨子。一切,都显示着这场冠亚军争夺赛的高高规格、高标准。
   一声哨响,双方队员入场。挑选球场、热身五分钟后,两支队伍各在自己的后半场蹲成一圈,研究攻守方略并排兵布阵。聪明的球队不光打战术,更注重打战略,所谓上兵伐谋。我们队确定的战略意图是,耗两个人盯死对方中心人物的李老师,最大限度地遏制他的威力。具体由小王全场紧盯,一入后场便由我堵截,两个人将其卡死。只要这一意图得到落实,我们队其余的三个人对付该队另四个人,绰绰有余。
   裁判挑球,比赛正式开始。两队一接触便是激烈对抗,四周观战的人也为各自倾心的队鼓劲加油,尤其两个学校的学生也都来观战,更具倾向性地为各自学校的球队呐喊助威。这些来自场外的声势,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越增加了场上的紧张气氛。可因互相都过度紧张,前几分钟竟然是双方不进一球的来往拉锯。我们队长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节奏,把我们的情绪稳定住,开始实施我们预谋的方案。于是,对方的李老师被小王全场撵着缠死,一过中场由我便迎头拦截,二夹一之下,果然使他手脚难以尽数施展。我们队因此渐渐占了上风,接连攻入两球。
   在这种情况下,对方李老师只能以更快的速度,更敏捷的身手,左冲右突千方百计摆脱我们两个的包夹。但他快我和小王也没有慢,依然一前一后缠死他。谁也没料想这位球场老手的李老师求胜心切下,竟然犯了急躁症,很不理智地对我俩使用了负气推搡动作。篮球比赛,规格越高,裁判盯得越紧,吹得也越严。结果,李老师接连两次被吹犯规。我当时年岁不大,也就二十一二,但球龄却已不短。因文革动乱学校停课的缘故,天天泡球场;到联区中心学校后,下午没课时,就在球场上耗,也算得上一个老球痞了。一看他已两次被吹,便示意小王,更紧地黏紧卡死他。同时悄悄告诉吴、赵两个前锋,只要面前防守的是对方李老师,就大胆投球,逼其犯规。我们平时经常在一起玩球,互相知根知底,所以我根据李老师平时的篮下动作习惯,准确判断出他进攻的路线,在他起三大步前抢先占位。这两个办法,又成功地造成他一次打手、一次带球撞人的犯规。
   四次犯规,对李老师和对方整个球队是致命的。按赛场规则,五次犯规将被罚出场外。他一出场,对方就彻底没戏了。作为老手,李老师当然知道犯规满五次被罚下后的后果是什么,因此变得格外拘谨起来。球场局势一下变得对我们非常有利,我们因此又接连攻入几球。
   对方不得不叫了暂停,研究对策。我们也正好借此机会商定下一步的策略。我们队长因拿捏准对方的软肋,迅速制定出了下步方案,就是更紧地包夹封堵李老师,拼着每个人都犯了五次以下的规,也要换取他最后的一次犯规,将他请出场外,确保我们队抱得冠军归。
   重新入场后,我和小王按照既定方案,更加大胆地与李老师拼抢缠斗,其他队员也随时拦截封堵。栏下进攻时,只要是李老师在面前挡着,就毫无禁忌地投球,引诱其出手来打。李老师当然知道我们欺他投鼠忌器,防守时要么虚抬着两只手,两边晃动着起遮挡视线作用,不敢有挥手的动作,要么干脆两手垂着,只左右移动脚步起阻挡作用。
   篮球比赛,本来就是身体形式的激烈对抗,李老师再小心,也不可能不同我们发生身体的接触与碰撞。除非置胜负于不顾,彻底缴械投降,放弃对抗。一个对我们有利的机会终于到来了:一个未投中的球在篮筐垂直弹起,我与李老师都跳起去抢那个到达抛物线顶端的球。我身高优于他,又占据了有利位置,迅速猫腰,起跳,展臂,卷指,勾球。他于同时也跳起来,起跳的高度刚好弥补起身高的不足,也挥动着一只手去逮那个球。但毕竟被我挡在身后,已然失势,挥出去的手又猝然间收拢不住,终于造成了非常明显的打手犯规。这一巴掌打在我手背上,“啪”的一声响,清脆而嘹亮;受力的篮球,脱手斜飞出去。李老师打手的这声响,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背景之下,就具有了超乎寻常的听觉效果,不啻就是震耳欲聋的一个炸雷,一声炮响。我们的人和对方的人理所当然看见听见了,裁判毫无疑问也看见听见了,估计场外观众也应该都看见听见了。李老师的第五次犯规,使得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冠军锦旗温情的微笑。
   可令人诧异的是,裁判吹犯规的哨声却迟迟没有响起。对方运球传球快速向我们的后场冲去,我们五个人除了小王傻乎乎地追过去之外,其余四人都原地不动站在了场中。我们队长果断亮出了要求暂停的手势,与裁判展开交涉。比赛因此中断。
   两个队的人马都蹲到后场去歇息,原来喧哗躁动的场外观众也一下鸦雀无声,静悄悄地等待交涉的结果。场外观众都清楚,李老师五次犯规一旦被裁判确认,意味着农中队将彻底失去这次比赛胜利的可能,所以对裁判如何裁定,下一步会怎么样,都投以了极大关注。
   然而交涉的结果却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也为我们根本不能接受。两位裁判承认李老师与我发生了身体接触,但认为犯规可计可不计,所以避重就轻,不计犯规,示意比赛继续进行。对这样明显偏袒失去公允的裁判,理所当然为我们所不能接受。李老师打手犯规,有目共睹,铁案如山,怎么可以不计犯规?我们因此明确提出抗议,退出场外,擦汗,喝水,休息,球赛一下陷入了僵局。
   对方队员当然也知道他们理亏,也退至场外去喝水休息。球场中,只有两个裁判呆呆戳在原地。好一阵后,我们看见武装部长召两个裁判过去,嘀咕了好一阵,然后与两名裁判来到我们跟前,完全用商量的口气同我们说,按理,对方李老师的确犯规了。可是,今天既是八一建军节的庆祝活动,又有这么多人前来看球,如果计李老师犯规将他罚下,这场球就没有比头也没看头了,这会大大扫了观众的兴。让我们发扬一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风格,不要太计较,或者计李老师犯规,但不要将其罚下场,将这场球赛打完。
   我们顿时明白,裁判之所以不吹李老师犯规,不外乎也是这个原因,想把一场精彩的球赛保持到终场。但是,球场比赛是讲究规则的,规则就是原则,原则高于一切,理所当然排斥一切情感因素,当然也包括长官的情绪,观众的情绪。因此,既然对方李老师犯了规,就必须按赛场规则计犯规,将其罚出场去。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这就是我们太想拿到这个冠军了,如果委曲求全,答应这样的通融,球场如战场,瞬息万变,再臭的球队也有可能咸鱼翻身,何况是有李老师这样一个强劲对手的球队了。既然如此,眼看就要到手的冠军,岂有做出让步再冒风险与人争夺的道理?
   武装部长的协调没有成功。我们手下败将的公社队的人,对方球队的人,还有不少热情观众,都涌来向我们说情,让我们别再计较,将这场球赛打完。我们以无声的沉默表示了绝不妥协的态度。殊不知人在急切期盼的情绪驱动下,会置原则于不顾,只迫切希望将一场好戏看到底。球场内外因此而发生人心背向的变化,一时间我们反倒成了不近情理、冥顽不化的茅坑石头,触犯众怒。场外观众开始骚乱,骂骂咧咧,矛头直指我们。
   农中队看我们毫无商量余地,沮丧地宣布退出比赛。一场官方、大众期待已久八一冠亚军球赛,就这样半路夭折。就在这种不欢而散时,对方李老师不知出于礼貌,还是歉意,或者是其他什么目的,笑眯眯来到我们面前,与我们一一握手,愿意不愿意强拉住手晃,很有风度、很悲壮的样子。他的这一招很煽情,也很毒,场外观众更被煽动起来,骂声四起,我们反而成了破坏这场球赛不可饶恕的罪魁祸首。
   回去的路上,一路白眼。一位平时非常喜欢看球的本村老汉,从后边撵上我们,直眉楞眼甩出一句很恶毒的话:“你们这伙酸老师,狗鸡巴一样尖,厚道一些会死吗?”我心里激灵灵打了个寒颤,好像真是很理亏一样。
   最终,我们队无缘于这场球赛的冠军奖牌。原因很简单,这是一场没有打完的球赛,我们不肯让步的态度,惹得公社那些要人不高兴,问题很严重。
   在吃了几年粉笔末后,我脱离了教师队伍,进公社专职搞文秘。偶尔,还会因这场球赛与公社球队、武装部那些人发生争执。嘴上理直气壮反驳着,心里却老有点虚虚的感觉。我们赢了球,却输了人气,惹得官有怨气,民有骂声。莫非坚持赛场规则、坚持原则,也会有错的时候吗?
   即便现在,我还是品咂不出这场球赛的味道。记忆里的这只葫芦,怕是这辈子也难以按到水底去了。
  
  

共 47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文借用小说化的手法,描写细致入微,情节比较完整,将一场篮球赛,写得跌荡起伏,曲折有致,紧张又刺激。关于这个永远按不下去的葫芦,只能说,各人的角度立场不同,所做出的选择也就不同。坚守赛场规则与兼顾大众心情的矛盾冲突将球员置身于两难境地,非亲历者几难体验。这是一个矛盾体,永远无法调和!纵观全文,作者的笔下始终贯穿着一种自我审视的意识。在困惑与反思的情绪纠结中,文章戛然而止,将对与错的恍惚留给读者,形成一种文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氛围,余韵悠悠!整体文笔扎实厚重,值得学习!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碧海。【编辑:梦海晴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3173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彤彤子枫        2013-03-17 06:58:15
  佳作欣赏,学习,问好太行风老师,祝福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3-17 07:59:14
  谢谢子枫老师,春好!
回复1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3-18 12:22:10
  谢谢彤彤子枫老师!
2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3-17 07:58:47
  文章评论(按语),并非越长越好,贵在吃透所评文章蕴藏的文眼、题旨和作者使用的基本情技、表现手法等,恰到好处指出文章妙处所在与存在的不足。梦海老师是大行家,按语加得令我心服口服,十分感谢,送上春天的美好问候。编安!
独抒性灵,拒绝合唱。
3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3-17 14:13:26
  好文欣赏,问好太行风祝福!梦海辛苦,问好!
4 楼        文友:溪洋        2013-03-17 16:23:54
  好文欣赏,问好太行风老师,祝福安好!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回复4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3-18 11:51:00
  谢谢溪洋老师!
5 楼        文友:文长        2013-03-17 16:33:49
  很不错的文字,欣赏学习,问好太行风,感谢赐稿碧海!
回复5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3-18 12:23:26
  谢谢文长老师!
6 楼        文友:王梦良        2013-03-17 16:44:02
  欣赏佳作,问好太行风老师,祝福!
回复6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3-18 12:23:53
  谢谢王梦良老师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