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为老木我自豪一把

  为老木我自豪一把


作者:作家木公 秀才,217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98发表时间:2013-03-18 16:06:44

为老木我自豪一把
  
  
   过了好一会儿,射击教员从报话机那边走过来对我说,你把你计算的射击诸元,以发射口令形式下达给阵地。
   听了他的话我有点吃惊,但看到他那坚定的目光,我明白是他和指挥所协商后的意见并决定的。
   于是我站了起来,拿着口令纸上拟好的射击诸元,开始下达发射命令了。我报出的口令是:表尺286.5,方向向右005,瞬发引信(引信是炮弹弹丸上的引爆装置,分为瞬发引信和延期引信。瞬发引信是在炮弹装填前安装引信装置时将引信帽拧下来,炮弹触地后便可立即爆炸,以弹丸爆炸的碎片杀伤地面的敌人;延期引信是不拧下引信帽,炮弹着地后会因为引信帽延缓爆炸的这段时间里,利用弹丸着地的重力钻入地下并爆炸,攻击地堡或者地下工事杀伤敌人)。全装药(大口径火炮是炮弹和药筒分开装填的,而药筒有定装、分装的可以调整,通常全装药是定装的,而一号装药、二号装药等,都是以取出药筒内的火药包来选择的,一号装药拿出一个火药包,二号装药拿出两个火药包,同样的表尺下不同的装药会形成不同的初速以及不同的射击距离)。一发装填。我每下达一个口令,通信兵重复一句,待炮阵地那边重复并报告:全装药,瞬发引信,一发装填完毕后,我下达了射击命令:发射。
   没多会儿,我便听到报话机里传来了阵地指挥员下达的射击命令。不一会儿,便听到头顶上传来了炮弹飞行时旋转和摩擦空气的“嗖嗖”的声音,紧接着便看到弹丸落在了靶区范围内,以及炮弹爆炸后炸起的尘土还有爆炸声。
   几乎就在炮弹落地的瞬间,报话机里又传来了指挥所下达的发射第二发炮弹的命令。
   我注意到,报话机里传来的是指挥所计算的诸元。这时我才明白,指挥所和教研室研究的结果是同时使用两组诸元射击。我知道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一个是两个口令的表尺计算都没有大的失误,而且都在安全系数之内,不同诸元的发射是为了检验两组射击诸元各自的准确性。
   我的心里挺紧张,不知道我计算的射击诸元对,还是指挥所交会计算的射击诸元准确。其实,很多人都在等待着结果,整个山坡上鸦雀无声。只不过,我们都距离目标区好几里远,也没有望远镜,看不出炸点和目标之间的实际距离。
   此时,第二发炮弹又从我们头顶的空中飞向了射击区域,并很快爆炸以及扬起了烟尘,同时听到了爆炸声。
   没多久,指挥所传来了测量数据的通报:第一发炮弹(我计算的射击诸元发射的炮弹)距离目标6.5米,方向偏右2密位。第二发炮弹(指挥所计算的射击诸元发射的炮弹)距离目标10.5米,方向偏右2.5密位。
   听到指挥所报出的偏差量后,射击教员竟然有点兴奋地大声对大家说,刚才七中队的××计算的射击诸元更接近目标,说明我们的学员训练成绩很优秀。现在,大家根据刚才第一发弹着点测量的偏差数据,计算下一个修正口令。说完,他又转过脸对我说:××,你继续计算诸元修改命令,计算好后举手。
   我其实在听到弹着点偏差的同时,已经开始在作业夹上计算了起来。由于首发基本接近目标,稍作修正就可以了,所以,表尺和方向修正不是很大。我把计算好的修正口令,再次复核了一下后举起了手。
   射击教员见我举手了,便对我说,你将修正口令报出来。
   于是,我按照计算的结果报出,表尺288.5,方向向左001,全装药,瞬发引信,一发装填。
   这时,指挥所传来了指挥员的声音,按照刚才那位学员的修正口令,下达射击命令。
   射击教员听到后,对我说,××,下达射击命令。
   于是我便按照我的计算结果开始下命令了。
   很快,阵地传来了发射的口令,紧接着炮弹就飞过来并在目标位置落地并爆炸了。
   几乎就在炮弹爆炸的烟尘刚刚消散时,指挥所便传来:射弹命中目标,这个科目结束的话音。
   我当时真的挺兴奋的。这可是我第一次指挥大口径火炮的实弹射击校射。因为,指挥射击是连长的工作,而我作为副连长是在阵地组织发射的指挥员,负责接受连长下达的射击命令,并组织大家操作和发射炮弹。虽然过去在作业图板上也计算和决定过射击诸元,但是真正的指挥射击还是第一次,而且两发炮弹就结束试射,应该说是比较顺利和计算得很准确了。这让我想起来刚调到152毫米加榴炮二连当副连长时,年底实弹射击考核时,我们的连长一个试射用了七发炮弹才结束的情况。同样的都是偏差法试射,我仅仅用了两发炮弹就结束了试射,可以说是远远超过了那次试射的效果。面对这样的成绩,我真的很为自己有如此高超的军事才能而偷偷地自豪了一把。
   接下来又进行了几个科目的实弹射击,我们都根据科目的各种已知数据同时操作,只是教员再也没有让我下命令,而是每个中队挑选一名学员下达射击命令。由于是教学实弹射击,所以,每次科目的射击训练,都是边射击边讲评以及分析命令的优劣和准确与否,这样,我们在山坡上呆了几乎一天时间。中午吃的带去的面包和水。直到下午四点多,当天安排的整个训练科目才结束,学员们分别坐车返回了驻地。
   回到驻地休息了一夜后,早上起来,中队在吃早饭的时候通知,上午的活动是帮助当地的老乡们做农活。其实,也没什么农活,大家都分配到各个生产小组里,帮助他们做一些锄锄草的活儿,当时的工具都少,除了部分拿到工具的在大田里锄草外,我们都蹲在地里用手拔草。
   大连因为靠海,所以海产品很多,那时候的海产品很便宜。我们在大连的那几天里,中队派人到海边买来了很多的海鱼,我看到他们买回来的那种鱼像脸盆大小无鳞片,除了脊梁上有一根很大的骨头以及连接着那根骨头的挺粗的鱼刺外没有别的鱼骨。
   炊事班将那些鱼儿切成一块一块的用油炸了,吃起来口感还不错。而且由于在外面训练,炊事班打菜的数量也多了,每顿饭我们都能分到一碗鱼。大概是他们觉得便宜,一下子买回来很多,也不知道是不是海鱼出了水后,很快就不新鲜了还会变味。那些炸鱼块开始吃还觉得挺香,可连着吃了两天后,便感到有种氨水味。吃好饭一打嗝就有种直冲鼻子的氨水味。搞得最后给我们打的鱼,大家都是吃一半丢一半,中队不敢再买那种海鱼了。
   要说当地百姓的生活是改善了不少,但总的来说他们的生活依然是艰苦的。有一天我吃好饭回到住的院子,看到院子里的房东大嫂,正抱着小孩在喂高粱米粥。大概高粱米很硬也没煮烂,所以,那孩子吃的很吃力。我好奇地问,你怎么不给孩子煮点大米粥吃啊?这高粱米那么硬,小孩子怎么能消化啊!
   那个大嫂一笑说,我们哪里有你们当兵的幸福啊,能吃到大米饭,我们一年也吃不到一次大米饭。我问,你们这里不种大米吗?她说,我们这里祖祖辈辈都是吃高粱米。这时,我才知道他们的主粮是高粱米。我们也吃高粱米,可是都是定量里的粗粮,主食还是白米和白面。仅从这点来看,那个年代老百姓生活还是很艰苦的。当时我想,晚饭最好是吃米饭,如果吃米饭,我一定装一碗米饭带回来给房东的小孩吃。
   还真巧了,晚饭果然是吃大米饭,于是,我在吃好饭后,用我的碗盛了满满一碗大米饭后,还拿菜盘子盖着端回住的院子,送给了那位大嫂。她见我给她送了一大碗白米饭,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看到她那个喜出望外的样子,心里挺高兴的。此后的几天里,我基本上是遇到吃米饭就偷偷地给她带回一碗来。
   没想到,我给房东带大米饭的事情,最后被炊事班发现了,后来还反映到中队。中队长在返回学校后还专门找我谈了一下,他虽然没有批评我,但也没表扬我。不过,他的话却说得挺有意思,他说,你以为你给房东带点大米饭,他们就能改善生活了吗?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吃高粱米长大的,再说你送的大米饭都是咱们中队的口粮。我事后想想也是啊!我给带的那点大米饭,无非是让他们打打牙祭,是根本无法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
   (下个星期一更新《第一次感受飞机校射》—炮校生活之四,敬请关注啊!)

共 31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实弹射击,确实不好把握,战机一瞬即过。你根本来不及反应。所以,平时多训练,积累经验,才会临危不惧。欣赏。问好。【编辑:兰陵美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忆军        2013-03-18 21:48:17
  平时多训练,经验丰富了,战时就不怕了。
一个人静静地走进写作的氛围,这样的孤独不会寂寞。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