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健康老人的“三从四得”

编辑推荐 【江南散文】健康老人的“三从四得” ——季羡林谈老年读后感


作者:涧松 进士,767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48发表时间:2013-03-19 09:44:18

也许你以为我不但写了错别字,而且搞错了定语。是的,“三从四德”是封建礼教架在妇女姐妹身上的沉重枷锁,怎么能和健康老人挂上号呢?!再说这“四德”的德字又写错了
   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季羡林老先生在有关谈老年的许多散文中有一篇题为“老年四得”的妙文,当时我也奇怪,但是看完之后,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于是来个“东施效颦”,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切身体会胡乱写在一起,还斗胆用了这个标题。
   自从步入古稀之列,对于老年的话题渐渐有了更多的关注,我们几个老同事、老同学常常聚在一起谈起自己的晚年生活,我们这些人一不是官员,二不是富豪,对于官员、富豪们那种不论是失落抑或安逸的心态是无法体会的,当然也不敢妄加评论;我们也不是生活在为衣食担忧的贫苦乡村,对他们除了寄予同情,偶尔也会给予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外,真正的了解并不多。我们这个群体多多少少都享受着社会保险,基本上是后顾无忧。那么我们还想要什么呢?唯一想要的就是健康。
   怎样才算是一个健康的老人?(我所指的就是我们这个群体)最主要的是生活质量,也就是说不单单是少生病,体格好,精神旺,更需要心理健康。
   想要健康就得“三从”:那就是顺从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对大自然要敬畏;适应环境,因地制宜;与人为善,团结和谐。
   只有做到了三从,你就能有“四得”:吃得下,拉得顺,睡得香,想得开。这就是健康。
   年纪大了,人老了。这是老天的安排,季老再三引用陶渊明的一首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来劝勉我们不必为白发渐多而惶惶不可终日,这是天意,你必须顺从,只有抓紧有限的时间不断地继续学习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你才不会感到“老之已至”。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你也不可以逆天而为,你的饮食起居都和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息息相关,最好的生活习惯就是“天人合一”,随着季节和昼夜的变化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休息,这一条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有点难度,而对于我们这些老年人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困难的吧,关键是你自己如何把握且持之以恒。
   我们生活的地球,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变得越来越糟糕:臭氧孔洞、人口爆炸、冰川融化、雾霾黄沙等等、等等,这就是大自然对人们不顺从天意的惩罚。我们老年人生活在各自的环境中,除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给周边造成污染外,是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小环境,这也算是顺从地利吧。不论是锻炼还是出游都应该尽量避开那些不良环境,更不可自不量力和年轻人一样去挑战极限为寻求刺激而冒险。
   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欢乐向上的社交圈是老年生活必不可少的。与人为善不但是人间交往的通行证,而且是“心广体泰”的金钥匙。在家要体贴、爱护晚辈;对人要胸怀坦荡,得糊涂时且糊涂;最重要的是不可倚老卖老,不但要和同龄人推心置腹,更应该虚心向年轻人学习,学习他们的新思想,从他们那儿汲取勃勃朝气。
   以上就是我心中健康老人对“天时地利人和”的顺从。
   下面再说说“四得”。
   吃得下,并不是说吃得越多越好,而是吃得舒服就好。
   我赞成想吃就吃,好吃就吃,不必轻信那些所谓专家、学者的喋喋不休,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弄得“谈吃色变,草木皆兵”。我们的老祖宗都吃了几千年了,怎么到了我们这儿就有那么多禁忌了呢?!季老告诫我们:“不挑食。常见有人才逾不惑,就开始挑食,蛋黄不吃,动物内脏不吃,每到吃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窘态可掬,看了令人可笑。以这种心态求长寿,岂非南辕而北辙。”
   所谓吃得好不在乎“精”,而在乎“全”。凡是称之为“精”的不一定都是浓缩的精华,诸如糖精、味精、香精、鸡精还有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精”,这一切能是精华吗?你吃了恐怕不但无益,反而伤身!再说精白米、精白面、山珍野味等等价格昂贵,但也未必像有些人宣扬的那样大补身体。季老还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他的一位同事,(大学的化学老师),每次做菜不但都得用戥子称一称用料的分量,必须按菜谱准确到毫克,而且,他还得计算出这碗菜的卡路里、脂肪、蛋白质等的含量,说白了他烧一道菜简直就比搞一个科学实验还难,就这么辛辛苦苦地追求精而又精,最后还是在去往八宝山的队伍中“加塞”,“捷足先登”了。
   我们宁波乡下人有句老话说:“吃得邋遢,好做菩萨。”这里的“邋遢”,并不是上海人所说的“龌龊”,而是指“随性”、“天然”,其实,在大自然中生长的,只要是无毒的都可以试着吃,我的母亲一生就只吃粗菜淡饭,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照样活到了望九之年。
   “拉得顺”看似简单,但却是很多老人的愿望,要想做到这一点,饮食中要注意粗细搭配,每天都应该适量进食一些膳食纤维,必要时也可以借助一些药物,早晚间做一些腹部按摩,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人的机体就像大自然一样,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环境,清早起来必须排除体内的垃圾,才能保证在新的一天里神清气爽。“早起即拉”切莫耽搁!天天如此,就一定能如愿以偿。
   是否能“睡得香”除了身体条件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心理因素,你想得开了,就能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大白天你得好好学习和工作,“有问题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努力克服之,决不视芝麻绿豆大的窘境如苏迷庐山般大,也绝不毫无原则随遇而安,决不玩世不恭。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季老原话)如果能这样,你就能睡得又香又甜了。
   我认为老年人想要健康,想要拥有“四得”,关键就是“三从”。只要做到了“三从”,你必定能拥有“四得”。
   还是用季羡林老先生的原话来作为我这篇短文的结尾吧,但愿这位长寿智者的教诲能给我们有所启迪。“一个人决不能让自己的脑筋投闲置散,要经常让脑筋活动着。《用脑伤神》应改为《用脑长寿》。人衰老主要是脑细胞的死亡。中老年人的脑细胞虽然天天死亡;但人一生中所启用的脑细胞只占细胞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且在活动的情况下,每天还有新的细胞产生。只要细胞的活动不停止,新生细胞比死亡细胞的数目还要多。勤于动脑筋,则能经常保持脑中血液的流动状态,而且能通过脑筋协调控制全身的功能。这就是我的《长寿之道》”
   愿老年朋友们好好学习季老的养生之道,身体力行,健康长寿。

共 25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的一生中,从小到大,健康是“革命”的本钱,而人到老年,健康同样是最值钱的。本文作者读过季羡林老先生有关谈老年生活保健方面的一些文章后,心中也有许多感想,认为一个健康的老人,不单单是少生病,体格好,精神旺,更应该是保持心理健康。作者进而提出健康老人的“三从四得”之说:想要健康就得“三从”:那就是顺从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对大自然要敬畏;适应环境,因地制宜;与人为善,团结和谐。只有做到了三从,你就能有“四得”:吃得下,拉得顺,睡得香,想得开。这就是健康。文章观点新颖中肯,在情在理,不仅对老年人有参考价值,而且对中青年人也有借鉴意义。推荐共赏!【编辑:舟中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舟中人        2013-03-19 09:47:12
  一篇非常值得一读的好文章,推荐给大家共赏!
舟中人
2 楼        文友:舟中人        2013-03-19 09:48:45
  问好涧松先生,欢迎赐稿江南烟雨社团!
   期待更多精彩佳作。远握!祝福安康快乐!
舟中人
3 楼        文友:履泽        2013-03-19 11:54:06
  问好作者,很不错的文字,欣赏了。。。。欢迎作者赐稿江南烟雨社团,祝福创作愉快的同时,也祝福阅读愉快。希望作者在江南烟雨社团里,有新的收获,以及有更多的精彩作品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有更大的进步。。。。。。。
时光飞逝,岁月变迁,记忆燃烧的温暖,一如从前。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