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终于下雨了

精品 终于下雨了


作者:春雨阳光 探花,22350.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57发表时间:2013-03-19 15:46:04


   整整半年,一百八十天,从冬初到春末。这就是2012年和2013年,四川农村的天气。
   太阳把它的每一根温柔的头发,都伸进泥土里,变成细细的管子,把泥土的水一点一点吸进它那圆圆的肚子里。太阳在泥土的水滋润下越来越润泽,越来越红亮。
   渐渐地,山上的泥土成了铁板,锄头碰撞在泥土上,发出钢响。山上的油菜花开了,细小得像芝麻粒;胡豆和豌豆,艰难地诞生出了蝴蝶一样的花,这些蝴蝶受了伤,无精打采地躲在叶片间,流着泪等着母亲疗伤。那些小麦,都准备做母亲了,可是,它们一株株黄皮寡瘦,它们的身子孱弱得开不出花。
   这个时候,坚守土地的老农们,拿出了粪桶,用他们同样瘦弱的身子,从山脚的小河里,挑来水,一粪勺一粪勺地倒进坡地那些苗坑里。头上的太阳,抚摸着他们过早裸露的脊梁,把他们身上的汗水也抹进了太阳那红红的肚子里。
   他们在坚守着他们的梦,能收一点就算一点。
   开始谢花的油菜出角了,角细得像针;那叶片就要黄到胸部的小麦,已经没有力气抽穗扬花了,它们已经没有力气做母亲的梦了。那些赶走了蝴蝶的豌豆胡豆,还没有结出豆角,叶片就蔫了。走在温柔阳光下的老农,看着这些山里的生命,只是摇头。
   沟田里的油菜花正盛,每一朵油菜花奶油一样,蜂蜜的甜味飘得很远很远。每一朵花,豌豆一样,水淋淋,在太阳下黄得耀眼。城里来的客人,还有那些归宿假回来的学生,把自己嵌进那金黄里,留下了永远的美丽。他们的照片里,没有满是黝黑皱纹的老农。他们十年二十年后,都不会想起,照片里这片油菜花主人此刻的心情。
   太阳总是那么喜悦和高兴,它兴奋得脸通红。油菜田和小麦田,被太阳偷走了血液,脱水的泥土干裂出了条条口子。这些口子,就像老虎的龇牙咧嘴,它们把老农最后的一点希望慢慢地塞进了它们的嘴里。
   已经快四月了,山坡还没有绿,山崖上光秃秃的树还没有叶片。山地里的草绿了又死了,和那些油菜、小麦、豌豆、胡豆一起死了。沟田里的菜花谢了,油菜角在那些放得下小孩手臂的口子里哭喊。河里的水没有了,不少水井也干了,那消失了多少年的挑水桶又跑了出来,到那些还有水的井里洗澡去了。
   二
   没有了收,或者少收,我家乡的老农们不希望,可是出现了,他们也不痛苦。因为,我老家的农民早就不靠这些泥土生活了。如果在2000年前后,他们早就忧愁不堪了。他们的孩子,都进了城里,在城里成了“农民工”,在那里虽然没有城市人的待遇优厚,但是,那里挣的钱,却够一家人的生存所用。只要市场上有吃的卖,他们就不忧愁。从天气预报上看,整个中国大地,像四川云南这样干旱的地方,还不是很多,我家乡的干旱,还影响不到农家的生存。
   比农民更着急的,应该是那些到我家乡来承包土地的阔商们。他们把大片大片的土地承包了,坡地,平地,他们在地里牵着绳挖出了一排排整齐的窝,窝里栽着城市人需要的各种风景植物。还有的,把一沟一沟的田揽下了,一座座大棚,就像一幢幢整齐的拱形房子,白亮亮的,铺得望不到尽头。
   地干了,那些泥土成了铁砂子和铁块。那些新栽植的花草,大片大片成了枯草;那些被撑着的树,枝丫干了,树巅干了。山坡的桃花,升腾起了粉红色的雾,这些雾很干燥,没有水分滋润的柔媚。花谢了,嫩绿的叶片冒出了,只有那些城里人和孩子们才会欢喜,他们不会去担忧这些凋谢的桃花变成的青果能否保住。
   那些大棚里的沟田也干了,棚内棚外都快尘土飞扬了。
   这些土地上看不到人影的忙碌,好像这些老板们并不着急。老农们说,老板们着什么急?这种天灾,有国家的补助,老板们等着国家的钱来就是了。老农们说的话是真是假?我不敢全信,我也没法去问老板们。
   三
   说老农们不着急是假话,说那些承包土地的老板不着急,更是假话。种土地是为了有好的收成;包土地,是为了像经营企业一样有更大的赚账;国家的补贴只能减少损失,不是保证赚钱。但是,着急有什么用?不说着急痛苦,就是上吊自杀也不能换来雨,不能换来水。老农们和这些土地承包商们,都像那些土地的苗,强装笑脸在等待……
   我老家再缺雨,也不该缺水的。除非长江干了,除非岷江枯了。在四十多年前,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便发扬红旗渠精神,钻山打洞,把一座座山铺列成的龙泉山脉打通,从都江堰引来了岷江水。同时,修建了四川仅次于都江堰的第二大人工湖——三岔湖。几乎每一个乡都有一个不小的水库。每一个村社的每一座山头,都修建了水渠,水池。特别是近五六年来,国家推行的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建设,每个山山弯弯,沟沟谷谷,只要有农田和土地的地方,就有了水泥槽铺设的水渠,就有水泥砌成的大水池。国家花了这么大的本钱做下的水利设施,却不能为农民造福。
   如果有闲情去水库遍游,我们会发现,每一座水库都是澈水悠悠,水漫大堤。为什么水库里的水就不放出来呢?
   每个周末出游老家的山头,就会发现,那些新挖新建的水池,里面的水已经干涸,里面的青苔厚厚的,好像从来就没有被活水搅扰过。那些众多的老堰塘,有的干着,枯涸的荷叶荷茎成了塘里的垃圾,被抠藕人堆起的土堆已经干了,在太阳下发着白光。可见已经有多长时间,这些水池堰塘没有收到过水库的水了。有的堰塘,水倒是满满的,散发着浓烈的鱼腥味,那是养着鱼的。土地面临着的现实就是,要么没有水可用,要么是有水不能用。
   水库是承包给经营商了的,池塘是承包给农户养鱼的,这些原本是蓄水保农的设施,都成了承包人的设施了。众多的农村土地竟然没有权力从里面取水灌溉。
   记得有一年,有一个村要水,直接找到水库,水库承包商不同意放水,乡政府出面也协调不好,为了水,那一次竟然动用了不少的警力。
   我的记忆里,这半年的干旱里,好像放了一次水,而离水库远的地方好像还没有得到过一次水。
   守着水库受旱灾,谁之过?
   四
   求人难,这是谁都知道的。所以,老家没有农民去找政府,也没有听说那些承包商去找政府。水库究竟是谁的?好像没有人去计较这个问题。不是没有计较,是因为一次次碰壁之后,他们知道,找了也没有用。
   前几天晚上,我的手臂酸软得没法睡觉。按往年的经验,是下雨的征兆。可是,看着半夜里窗外那皎洁的月亮,我没有这种奢望。天干年头,天气预报都会出错,何况我这点风湿病经验?
   昨晚夜里,窗外突然传来了雨拍打金属房顶的声音,果然下雨了。妻子惊喜地喊道:“快听,下雨了!”听到窗外的风声和雨声,我没有一点喜悦,我问妻子:“这雨还有用吗?”山坡地里的那些庄稼已经救不活了,就那样了,这雨已经救不了它们了。妻子却说:“有用的。油菜会更饱满,豌豆胡豆也会更饱满。”我突然明白,那些桃树也会有了转机。是的,只要是雨,就对我家乡的土地有益。
   今天早晨,走进办公室,看到家住农村的同事,我张口就问:“昨晚的雨管事吗?”他们摇着头说:“管不了事。雨太小了,土太干了。”窗外没有下雨了。昨晚的雨下了一夜,但是,断断续续,又是温柔的春雨,它们怎么解得了这土地半年来的干渴?
   正说着话,守在电脑边的同事说:“今天成都在进行人工降雨。”我看着窗外,天空阴沉沉的,但愿雨能继续,但愿那人工降雨能让雨在今天继续。可是,一直到晚上下班,都没有雨。
   “就是要人工降雨,这样空气质量才会好。”一个同事的话,提醒了我,四川的干旱,让城市的空气污染格外严重,听打电话回来的学生说,他们学校流鼻血的人不少。我心里酸酸的,这政府的人工降雨是因为城市的需要而不是农村的需要。
   不管怎样,终于下雨了。那些还活着的油菜、小麦、豌豆、胡豆、蔬菜、果树,会因为这场雨多一点收成。写完这篇文章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窗外又断断续续地响着雨声。妻子问我:“这是人工降雨吗?”我没有回答。
   守着那么多水库,守着这么先进的降雨技术,土地还是得靠天吃饭,这是为什么?土地什么时候才能靠人不靠天?
  
   2013年3月18日

共 31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终于下雨了》,一共四部分,语言运用不乏出彩之处,拟人和比喻运用巧妙,描写细腻精微,很见功力,更可贵的是,文章充满忧患意识和慈悲之心,引人深思。看开头部分,写整整半年里太阳的润泽红亮和土地的干裂坚硬,已经让人感受到雨水的宝贵,似乎是为了突出后来写下雨时的喜悦,尤其是植物生长的艰难和农民灌溉的艰难,照相人的轻松,更加重了这一砝码。但其实,文章承载得更多,既有春夜喜雨那样的快乐,也有土地资源承包后各种怪现象及其带来的艰难、思考和诘问,比如:面对干旱,本来和雨水更亲密的农民走出田地不靠天吃饭,承包土地的阔商们却比农民更着急;土地是应该种庄稼还是应该用来栽树种花;紧靠长江、岷江修建了很多水库和池塘的农村为何种地还缺水用;国家花大本钱做下的水利设施承包出去了,不能为农民土地造福,这是否本末倒置;就像作者所说,“守着水库受旱灾,谁之过?”因而,在这样的思索和情感中,终于下来的一点雨如何冲刷下去无数农民和城里人包含着殷殷期盼和郁郁苦闷的复杂和沉重心理?人工降雨一节,似乎随意,我却觉得更加有精神,点出的是希望,增加的是对人为造成灾难的讽刺,还有,提醒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确实需要反思很多。欣赏,敬茶,荐精。【编辑:北国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3203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3-03-19 15:53:28
  阅读此文,既是一种语言的享受,也是对心灵的拷问。我还想到,一家独大垄断的铁路在国家大幅度投资后成了企业,势必引发客运、货运及百姓日常必需品涨价大潮,会不会也像“守着水库受旱灾”呢?
   欣赏作者的笔力,比如:“锄头碰撞在泥土上,发出钢响”。修改一处:我的记忆力——我的记忆里。
   问好。
北国风语,激扬文字
回复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3-19 20:48:20
  谢谢北国,你把该文的写作意图完全揭示了出来。该文不只是表现干旱,而是拷问守着水库受干旱的原因。更谢谢北国的细心。辛苦了!
2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3-03-19 16:33:51
  “终于下雨了”土地干涸,这个责任是谁的呢?兴修水利设施,遵循自然规律或许不会再有终于下雨的感叹了。问好李老师。
蓬蒿老翁
回复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3-19 20:49:57
  关键是一切的水利修建都不错,就是没有水用,守着水库,水库的水不放出来。昨晚那雨好像大,结果下了一会就没有了。今天的太阳一出来,就把那雨水给呼唤回去了。
3 楼        文友:木子花飘香        2013-03-19 19:16:28
  终于下雨了,土地得救了。阅读此文,引起思考。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还要认为破坏和谐。好文,欣赏。
书写朴素淡雅的文字,飘香在心灵的沃土上。
回复3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3-19 20:51:19
  木子,没有得救,那雨太小,今天的太阳一晒,土地又开始干了。这是我今晚出门看到的。谢谢木子!
4 楼        文友:阳媚        2013-03-19 19:57:04
  一篇引人思考的佳作!语言顺畅,寓意深刻!赞!
回复4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3-19 20:51:58
  谢谢阳媚的鼓励。
5 楼        文友:一缕清风.        2013-03-24 12:17:49
  来学习学习。
   好多精品啊朋友。
中国武协、河南作协会员。民权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最新文学、影视、武术作品集请关注公众号qingfengzuopin 微信yilvqingfengz
回复5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3-24 20:09:03
  谢谢清风,我们应该是老朋友了哈。
6 楼        文友:随心飞翔        2013-03-27 09:25:44
  这篇散文语言凝练,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文章的内容却给人以苦涩和深思!很有现实意义!赞一个!
公务员,至今从事业余创作20余年,发表诗歌、小说近200篇,原省级散文诗协会会员
回复6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3-27 11:26:14
  谢谢飞翔的共鸣和鼓励。
7 楼        文友:清荷月色        2013-03-29 13:31:17
  我来看看师傅,祝春安!是啊,守着水库受干旱,谁之过???
回复7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3-29 19:41:55
  谢谢月儿!只是发发牢骚,解决不了问题。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