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散文】三代之间(二章)

编辑推荐 【春秋·散文】三代之间(二章)


作者:石广田 秀才,190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69发表时间:2013-03-25 16:31:29
摘要:童年的碎布书包 自行车与油布伞

一、童年的碎布书包
  
   童年的一切,越来越模糊。偶尔,在孩子身上,我才能发现一些熟悉而清晰的线索。
   一九七九年的秋天,六岁的我开始了学习之旅。在开学前的一个星期,母亲就着手为我准备上学的书包了。她将那些平日里积攒的碎布头翻出来,摊在床上,精挑细选了一番。然后,拿起剪刀,伏在缝纫机前,边裁边缝,“卡塔、卡塔……”地拼接起来。
   像玩戏法一样,在母亲灵巧的手里,那些碎布头一块儿连着一块儿,花花绿绿,红红紫紫,变成了一个漂亮的书包。在最后一道工序缝书包带子时,母亲将我唤过去,在我的身上专门儿比划了长短。当我挎上新书包后,才发现其中的奥秘:那些看似正方形的布块儿,其实都是用两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碎布重新缝合的。现在想来,也许是有很多的碎布块儿太小,不够一个完整的正方形吧!
   此后的每一个假期开学前,母亲都要将我的碎布书包洗干净,将本来就预留得很长的书包带子放出来一截儿,以便适应我不断长高的身体。那时候,课桌都是由粗糙的预制板和砖头搭建的,书包磨损得很厉害,一个学期下来,书包背面的两个下角就会烂出大洞来。母亲就再次翻出那些碎布头,拆掉磨烂的碎布,重新缝好。
   时光像流水一样,伴着童年的喧哗声淌了过去。十一岁的时候,我开始读初中了。这时候,人们的生活已经渐渐富裕起来,很多同学开始挎起了一种军用绿色帆布包当做书包,我也很想拥有一个。但是母亲并没有满足我的愿望,而是用父亲褪色的旧衣服,给我改做了一个大号的灰布新书包。看到我不悦的表情,母亲安慰着说:“这个书包能装更多的书,上学读书,挎什么书包并不要紧,学习好才对得起书包!”那个碎布书包,母亲洗干净后,挂在里屋的墙上,当起了“小仓库”。
   上高中的时候,我终于拥有了一个军用绿色帆布书包。那个大号的灰布书包,其实还能用,我却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母亲没有再逼迫和责备我,像那个碎布书包一样,她将灰布书包洗净后也挂在了里屋的墙上,时不时往里面塞进去一些针头线脑。日复一日,两个布书包不断膨大,成了母亲的“百宝箱”。
   每次逢年过节回家,看到这两个书包,女儿就很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宝贝”。母亲颤巍巍地把书包从墙上摘下来,女儿扒来拣去,不过是一些破破烂烂的碎布条而已,她很失望。母亲安慰着女儿:“这是你爸小时候的书包,就是挎着它,你爸才考上了大学……”
   女儿很惊愕:“真老土!真难看!为什么不给我爸买个好书包呢?我爸每年都给我买新书包,一个比一个好看!”
   望着骄傲幸福的女儿,母亲笑了笑:“上学读书,挎什么书包并不要紧,学习好才对得起书包!”
   听着母亲的话,女儿的脸上泛起了红晕。
   “你挎的书包比你爸的好,将来考大学一定能超过你爸!对不,傻闺女?”
   “是是是!”女儿一连声地答应着:“好奶奶,亲奶奶,我一定超过我爸,好不好?”
   现在,那两个布书包还挂在母亲的房间里。我想,没有什么能够像它们一样,可以穿过三十年的光阴,承载起两代人的共同愿望。
  
   二、女儿的自行车与我的油布伞
  
   前两年,折叠自行车流行的时候,满大街跑得都是。一次参加一个“交话费送礼品”活动,我也得到了一辆这样的车子。骑回家里,十岁的女儿欢喜得不得了,一把夺过钥匙,不容置疑地说:“这辆车子归我了!”从这以后,她骑着那辆自行车,开始满大街地疯跑。
   人们的观念变得真快,转眼间,变速自行车又开始流行了,渐渐取代了折叠车,成为了“主流”。结婚纪念日那天,妻子送了我一辆变速山地车作为礼物。看到我的山地车,已经十二岁的女儿还是那派作风,伸手就来夺钥匙。这一次,我没有给她:“这是你妈送我的礼物,怎么能给你呢?再说了,你的车子不还好好的,当初,你不是很喜欢那辆折叠车吗?”
   “什么破车!你看人家谁还骑那种车子?”女儿生气了,脸涨得通红。
   “要不,我们轮着骑?”我不忍心伤害她。
   “这还差不多。平常你骑,星期天我骑!”女儿麻利地分了工,比汽车“单双号”上路还霸道。从这一天起,那辆只工作了两年的折叠自行车,光荣下岗了。
   一天早晨,女儿起床晚了。她嚷嚷着,埋怨着,非要我送她到学校。
   “你骑车子去吧!”
   “要骑就骑山地车,那辆破车,我是不骑!”
   听到女儿的话,我也生气了:“你不骑拉倒,我不会送你!”
   “不送就不送!”女儿气哼哼地开始跑步前进。
   “你骑山地车吧!”望着倔强的女儿,我的心软了。
   女儿转过身,一句话也没有说,夺过车子,飞驰而去。
   望着女儿远去的背影,我突然觉得如此熟悉:当初的我也是这样“爱慕虚荣”吗?
   十二岁的时候,我要步行两公里到另外一个村子去上学。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老爱下雨。为了方便,母亲卖了麦子后,给我买了一把油布伞。那把油布伞是金黄色的,把子和骨架都是竹子做的,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浸人心脾的油漆味儿。每个雨天,打起这把伞,我的心里就会不自觉地升起一股子自豪感。
   然而,“好景不长”。只一个年头过去,那把漂亮的油布伞,就变得斑驳不堪了:从伞布到骨架,黑不溜秋,还不停地散发出呛人的霉味儿。这时候,尼龙伞开始进入农村,很多同学一步进入“现代”社会,打起了精致的尼龙伞。我天天嚷着要母亲也为我买一把,可是,母亲始终没有答应。
   一天早上上学,天空中飘起了蒙蒙细雨。出门儿的时候,母亲喊住我,让我把那把油布伞带上。
   “我不打,你看这把伞又笨又脏,同学们会笑话的!”我拒绝着母亲的好意。
   “不行,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把伞带上,要是雨下大了怎么办?”母亲责备着我。
   我强忍住泪水,拿起那把油布伞迈出了屋门。到了大门口,随手就恶狠狠地扔在了墙角。
   雨越下越大,到中午放学,一直没有停歇。我被困在了学校。望着空荡荡的教室,我感到又饿又冷,委屈、怨恨的泪水夺眶而出。
   不知道过了多久,门被轻轻地推开了。母亲穿着一件破旧的墨绿色胶布雨衣,伴着“呼啦呼啦”的声响走进了教室,雨水滑落了一地:她左手拿着那把油布伞,右手提着一个小布兜。
   “吃饭吧!”母亲放下油布伞,打开布兜,掏出毛巾裹得严严实实的馒头,还有两个咸鸡蛋。
   摸着热乎乎的馒头和鸡蛋,我的泪水像外面的雨一样,疯狂恣肆地又流淌起来。
   从这以后,每次下雨,我又打起了那把油布伞。尽管它看起来是那么不伦不类,丑陋不堪。
   女儿啊,你会相信父亲的故事吗?我想对你说:再新鲜的事物,总会在时光的磨砺中变得黯然无光。如果你继续爱着他,敝帚自珍,不过多在意他人的眼光,你才会是一个长久幸福的人。

共 26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怀旧风格的抒情散文。作者以书包,自行车,油布伞三种事物为线索,以自身为原点,以回忆为基调,兼顾现实,广罗事件,反映出三代之间那相似的情,不变的爱!当作者站在长辈的立场上时,他从女儿身上看到了任性,那种任性,作者体会过;当作者站在晚辈的立场上时,她又从母亲身上看到了慈爱,那种慈爱,作者感受过。书包,自行车,油布伞——三样东西虽然早已落入历史的尘埃,但那无名的感动却时时激荡在心间;三样东西虽然早已失去了光鲜,但破旧里却蕴含的永不褪色的记忆;三样东西虽然早已派不上用场,但它们的价值却比金子还要珍贵——亲情,愿望,幸福!三代之间,三样事物,三种感受,这难道仅仅只是巧合吗?不!是作者醇厚自然的文字让我们品味到那种深情。推荐欣赏!【编辑:春花秋月编辑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花秋月编辑部        2013-03-25 16:36:10
  让作者久等了!今天恰逢几位资深编辑太忙,所以由我临时顶包来审此高作。因为受水平,阅历的局限,再加上我个人文学修养不够,按语难免品评不当,挂一漏万,希望作者不要介意。
   石先生的作品,我完全理解,你说的那三样东西我都用过,特别是老式书包和油布伞,你写的和我的记忆一样,写的很好。
回复1 楼        文友:石广田        2013-03-25 19:45:35
  非常感谢!您谦虚了!其实,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温暖的片段,连接起来,就是真实的生活和美好的期盼!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