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散文】那棵树

编辑推荐 【家园散文】那棵树


作者:朱金华 布衣,16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22发表时间:2013-03-26 10:41:30

那 棵 树
  
   调入新单位,办公室就设在一楼,这层楼是低于街道平面的,阴冷、潮湿,我就开始报怨那棵树了。总让阳光徘徊在叶面,无法洒落室内,每当下雨时节,那滴答的水滴充斥着耳鼓,夜深人静,躺在值班室里,听到那恼人的水滴,让人心中阵阵发冷。最烦人的是这块儿清洁区划归我打扫,不时从树桠上飘落几片枯叶。到了秋季,与其同排生长着的充满着无限生机和芬芳四溢的桂花树也会在一阵清风过后树叶洒落一片。可桂花树四季枝叶茂盛,花季里芳香宜人。相形之下,那棵树不知要逊色多少!看到那歪三扭四的枝干和一树圆中带尖的叶片,思谋着用砍刀或斧头一砍为快。
   闲暇的时候,拿起画笔随意涂抹,画得最多的要数梅花和荷花了,我景仰梅的傲骨,我赞赏荷的高洁……
   前几天降了一场雪,漫天飞舞着的洁白的雪片把大地装点一新。已分不清哪儿是山顶,哪儿是沟洼。再看不到桂花树的满枝浓绿和那棵树的歪扭了,一律的洁白一片,静止了整个世界,流动着的是河水在奔腾,生命在呼吸……
   阳光的照耀又使大地苏醒,万物恢复常态。
   清晨,拿着扫帚站在树下发愣。经过风雪的洗礼,这棵树下如毯样积下厚厚的一层落叶。抬头仰望,只有满枝的萧条。看!那一朵朵黄不知何时爬上枝头,让整棵树显得如此的精神焕发。定眼细看,是盛开着的花瓣,清香从枝间袭来,“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记起了古代的诗句。哦!这不是我时常勾勒的梅花吗?
   该惭愧我的孤陋寡闻了。时常描绘的物象,近在咫尺,浊眼不识。我更感慨梅花的风骨,寒冷的季节里,把满目萧然的世界,装点得一派生机,那是何等的坚强……
  
  
   下 雪 了
  
   印象中,雪,是纯洁的象征。那飘飘洒洒漫天飞舞着的洁白的碎片,将尘埃挤得无影无踪,远山披上银装,松涛停止了怒吼,就连门前呲牙咧嘴的岩石也隐去了往日的狰狞,一片净的、静的世界。
   记忆里,雪,又是寒冷的征兆,每当嘴里哈出的热气变成团团白雾,母亲缝制的棉袄穿上身儿,说不定就有雪片悄然飘落。
   永远忘不了在雪地里步行几十里去医院为父亲请大夫的那个晚上,长长的道路绝少碰见行人。大夫听我介绍病情,一脸严肃,开了一纸处方,就打发我即刻回转。我重复着来时的脚印,记不清多少次跌倒爬起。充斥耳鼓的是脚下的咯吱咯吱的脚步声,还有路边树林深处发出不知何物跑动的声响,洼脑儿不时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哀鸣。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将针剂带回家注入父亲体内,以缓解他老人家的病痛。
   在以后的几年里,也曾家里医院里往复着替父亲买药陪父亲看病,也曾深夜里雪地中跋涉,可都没有那一晚那样彻骨生寒……
   也就在那一晚,我开始厌倦下雪、恐惧白色。
   父亲的永远远去,使我挑起了生活的大梁,这时我才慢慢明白父亲为啥驼了脊背皱纹纵横。常常感念父亲为家中生计奔波清贫一生,也常常遗憾没有多少时间在他身边,就连弥留之际也未能陪伴他。
   在老家工作之余,会抽时间探望母亲的,不能把对待父亲的遗憾再移给母亲。隔三差五买点儿水果饼干回家伴在母亲身边聊天,听到母亲咳嗽我会赶紧去医疗室买些药的。为了医治母亲的顽固性咳嗽,我交了好几个中医朋友,至今母亲的咳嗽依旧。
   现在工作调远了,再难听到母亲的咳嗽。
   下雪了!望着那翩翩飞舞的雪片,我的心缩得很紧。
   屈指算来,我还是在骄阳似火的夏日里回家探望母亲的。中间隔了一个秋季,母亲肯定听到了门前蓬勃的树叶变黄飘落的声响。
   一个年逾七旬的老人,一个季节需要掰指头数多长的时间啊!
   我的眼睛渐渐模糊……
  
   走近碑林
  
   在书法这块领域里我徜徉了三十年,似乎还在门外徘徊着,就像我时常去古城西安,在南门孔庙大槐树下不知来来回回了多少次。一墙之隔的碑林让我感觉是那样地神圣,我总在寻找一个心境明亮的日子,去品味先辈留下的瑰宝。今天,终于跨入了这扇大门。
   站在浩如烟海的名碑刻石间,有了一种酒后飘然的感觉。案头朝夕相伴的碑帖立体地展现在这里,怎能不让人感觉飘然若仙呢。秀逸多姿的《曹全碑》、苍劲有力的《元鉴墓志》、字势生动的《兰亭序帖》刻石、笔力雄健的《颜氏家庙》碑、字字珠玑的《玄秘塔》碑,还有昭陵六骏……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海洋,倾听她诉说着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品味这浩瀚的文化,感悟着深邃的思想,感动着碑中的感动。我,醉了!
   喧嚣的都市中有了这样一块儿净地,城市便有了文化的内涵。就像人有了丰富的知识,腑中藏有锦绣文章,会给人一种不凡的气质。
   我从展室里走出,一股清香悄然袭来,我才注意到是走廊两旁盛开着的腊梅展着笑脸送来的。几十只麻雀在树桠间嬉戏着,叽叽喳喳,在冬日的阳光下为碑林平添了几分活力。
   我又融入到茫茫的人流中。心,平静了许多,再没有了先前的浮躁,这也许是碑刻中笔力的影响吧!
   置身于艺术的海洋,离艺术的殿堂又近了一步。
   走近碑林,便走进了艺术。
  
   印象过年
  
   印象中,过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无论在温饱没有着落的困难时期还是十分讲究吃穿的现在,红红的春联一贴上门,喜庆的氛围便充盈整个空间。仕途的坎坷,母亲的病体,儿女的学习成绩……统统抛在脑后。再难看见领导的脸色,不再听见长舌妇多舌男的说长道短,就连一向啰嗦的妻子也玩儿起了深沉,讲究起措辞,偶尔听到一两句谩骂,只当童言不忌。
   姊妹几个能抢上给父亲帮忙牵对子算是一大幸事,有机会趁父亲写春联的间歇,拿起毛笔写鸡鸭成群、槽头兴旺。我年纪最小,牵对子的活儿大部分由我承担,对书法的兴趣由此时起再没有淡化过。
   能穿上新衣服是小时候向往过年的最迫切的心情,不管条件怎样艰苦,母亲总能省吃俭用给我们缝制崭新的衣裳。过年穿在身上有一种自豪感。
   鞭炮是要燃放的,父亲买回的鞭炮除留足除夕用的大饼子炮外,给我们姊妹几个平均分配。炮声带给我的快乐不亚于穿上新衣服时的感觉,以至于我上初中结交了一位其父能制作鞭炮的朋友。
   腊月二十八炸麻花不知是啥时候传下来的规矩,装着乖样儿总能分得一根半根的,也不枉了跟着大人一熬半夜。正月初几串门,稍微像样儿的人家都能热情地端出一碗黄酒泡麻花儿,里边搁放的是自制的高粱糖或糖精,吃多了上火。
   每年正月,带着妻子儿女回到乡下给孩子的外公外婆拜年,农村的变化好大,楼房一幢接着一幢地盖,石板屋绝少再看到,桌子上摆着的是十三花(十三个盘子),酒不再是自制的包谷酒,大多是瓶装酒,最低档次也是简装太白酒。
   酒足饭饱,我沿着小道往前走,去欣赏各家门上粘贴的春联,一概的“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有署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也有署名中国信合的,还有在小卖部买来的。
   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从内容到书写形式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千篇一律的印刷体失去了她固有的艺术魅力。
   这使我忆起在故乡居住的日子里,一个外地入赘在别家的女婿,生活清贫,亲戚邻居都懒得与他往来,过年在门上贴了幅“贫居闹市无人问,家住深山有远亲”,横批“又是一年”。可想他日子的艰难程度,字显然是他自己书写的,字形不敢恭维,毕竟书写出了他的心声。事隔20多年了,仍记忆犹新,这也许是楹联真正的魅力所在吧!
  

共 29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生活在这个繁杂的社会里,能保持一棵纯净的心灵是多么的不易。朱金华的作品非常值得去读,干净热情。处处都是生活,很真实很淳朴。【编辑:和敬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航帐        2013-03-26 11:28:58
  这组美文的确不错,不同凡响,拜读了。
我手写我心! 航帐文友群:231199696,欢迎参与交流!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