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捕鳝记(小说)

精品 『流年』捕鳝记(小说)


作者:朱山坡 举人,3727.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26发表时间:2013-03-27 22:57:44

有月光更好,没有月光也成。沿着弯曲窄小的河流一直往上走,一个夜晚下来总能捕到半箩筐的鳝鱼。
   当然,这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父亲说,那时候,每到夏天,直至初秋,他总跟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祖父一起,打着火把,拿着长长的捕鳝竹夹子,那些肥胖得像蛇一样的黄鳝从淤泥里钻出来静静地躺在泥面上等待他们的捕捉。有时候,蛇和鳝分不清楚,往往误将蛇放进箩筐里。但无论如何,鳝鱼总会比蛇多得多。现在不一样了,鳝鱼越来越少,像冬天的蛇几乎找不着它们的踪迹了。它们往哪里去了呢?它们会不会宁愿闷死在泥里也不出来?但我们仍然得捕捉鳝鱼到镇上换取粮食充饥,像村子里的其他人一样,否则挨不到冬天便会饿死。
   母亲好几天不见踪影了。我和弟弟都不知道她究竟去了哪里。父亲也不肯告诉我,他说他也不知道。他肯定知道。我们猜测母亲肯定是丢下我们逃荒去了。但我们又否定了自己的瞎扯,因为母亲瘫痪一年多了,从未离开过床,她都快变成床的一部分了。父亲说,等到我们捕获一箩筐的鳝鱼,母亲便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因为母亲早就想吃一顿鲜美的鳝鱼粥,满满的一锅,里面除了米,全是肥腻的鳝鱼片,黄澄澄的,粥面上洒上零星的葱花,馥郁的鱼香能引来很多蝗虫、飞蛾、蟾蜍和蚯蚓。母亲说,能吃了这样的一顿,死也瞑目了。可是,母亲躲起来有好多天了。
   入夜,我便迫不及待地跟随父亲出发。我们要走在村子其他人的前头。出发前,父亲依照习俗,双手抓着点燃的三根香对着东方喃喃说了一些我听不懂的话,大概是请众神保佑今夜此行的路上顺顺利利,不要碰上鬼魂。我们的口袋里有神符,能避邪气。但这并非绝对保险,村里曾经有人在捕鳝的时候被鬼魂缠上了,迷失了方向,在方寸之地徘徊了整整一晚,直到第二天有人扇他的耳光才清醒过来。这还是幸运的,李清福父子入夜出发捕鳝,直到第二天中午还不见回来,傍晚有人在一个水潭里找到他们。那个水潭哪能淹死人啊?连狗也淹不死。听人说,他们是中了邪气。黑夜一降临,邪气便跟随而来。你别看夜晚里什么也没有啊,其实什么都有,只是你看不见。三个弟弟被拒绝参与,因为他们面黄肌瘦,在夜晚里像鬼影一样,父亲把他们锁在家里,饿得像三只鹅在叫。
   夜色浓郁,甚少月光。我拿着火把。火把的残烬落在我的手上,我感觉不到灼疼。火把的热浪把我烤得汗流满面。父亲沿着河流,猫着腰,盯着浅水的河面。我的火把足够把河流照亮,并且能恰当照到父亲希望照到的点上。父亲对我很满意。我们走得很快,因为对河床一目了然,河床上没有鳝鱼,最让人激动的是我们把一根弯曲的树枝当成了鳝鱼,父亲的夹子慢慢伸过去,它没有察觉,父亲猛地一夹,发出一声卡嚓,树枝断成两截。
   没有谁知道这条河流有多长。我们转了几道河湾,穿过了几片辽阔的原野,翻越了两三座山坡,离家越来越远了。猫头鹰在附近的树林里发出哀鸣,把那些蛙、虫吓得不敢发出声音。我听得见父亲沉重的脚步声和喘息以及自己饥肠辘辘的咕噜。我喝了口干净的河水。父亲知道我是饿了。如果能捕到一条鳝,哪怕是一条蛇,他肯定会就地烤给我吃。可是,我们仍然继续行走,清澈见底的河床除了沙石和泥土什么也没有。火把的薪料换了一次又一次。夜深了。山峦和树林遮挡了月光。父亲的耐性不断流失,像河水一样。他的脚步越来越快,以至我跟不上了。父亲走到了黑暗的前面。我看不到他。
   “爸爸。”我喊。
   父亲在黑暗中回答:你慢一点,前面肯定有鳝鱼,它们搬迁到前面去了。
   “爸爸。”
   “它们就躲藏在河的上头,它们以为我们不知道。”
   我加紧了脚步。可是我的腿太沉重,像陷入泥潭里拨不出来。火把也变得沉重了,我举的不是火把,而是擎天之柱,一松手天便要塌下来。一松手,火把熄灭,黑暗会瞬间把我吞噬,像一只蚂蚁消失在漩涡里。
   “爸爸。”
   “我到前面等你。”
   “你要走到河的尽头吗?”
   “也许吧,谁让鳝鱼都跑到那里去了呢。”
   “可是……火把。”
   “那些狡诈的鳝鱼以为自己很聪明,可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即使没有火把我也能抓住它们。”
   父亲曾吹嘘说他能听得到鳝鱼打呼噜的声音,循着声音能轻易抓到梦中的鳝鱼。太神奇了,我不相信父亲真能够做到。
   黑暗将我围困。黑暗里藏着无数把砍刀。前面永远是最危险最恐怖的,父亲走在最前面。我不知道又转了多少道河湾,河越来越陌生,我们离家很远了。树丛、草丛像鬼影一样在前头等待。父亲的声音越去越远,我都听不到了他的声音了。我叫了几声,也没见回答。他彻底消失在黑暗里。
   我想,父亲肯定在河的尽头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到那里去。
   恐惧让我的双腿瞬间充满了力量,像骑上了一只捕食的幼豹,沿着河岸一直往前奔跑。摔了跟头又爬起来。火把的残烬散落在我的身上,火把越来越短,要把我的手烤焦了。但我顾不上了那么多,奔跑让我忘记了疼痛。在孤独中,我想母亲了,想弟弟们。幸好弟弟们没有跟随我们,否则他们会成为父亲和我的累赘,哭闹声会惊醒陌生的原野。他们应该睡着了,就睡在平时我们拥在一起睡的小木板床上,没有席子,没有蚊帐,没有窗户,只有一张薄薄的橙色被单,冬天我们也是这样过。当然,冬天的时候,我们的身上会盖上一层厚厚的稻草,把自己埋藏起来,不让寒风找到。只是我们生不逢时,遭遇了自太平天国兵祸以来最严重的饥荒。生产队的粮仓空荡荡的,村民把树皮、芭蕉芯、黑色的泥巴塞进嘴巴,咽进肚子里,经常能看到他们脸上挂着消化不良导致的苦楚。不知道村里谁放出来的风声,“再这样下去,要学老祖宗易子而食了,”吓得小孩子惶惶不可终日,即使躲在家里也不放心。弟弟们甚至开始怀疑父亲,因为父亲眼里对我们流露出了比过去更多的眷恋和怜悯。但我不相信父亲忍把我们推到别人的刀俎之下,当然,仁慈的父亲也不会忍心吞食别人的孩子。因此,我对弟弟们说,放心,我们是安全的,不仅仅因为我们身上只剩下骨头。
   在火把将尽的时候,我被一个山洞挡住了去路。山洞很小,只允许河流从它的底下经过。山洞的岩石很低,把河流压得很扁。但山洞很长,有河流那么长,猜不到尽头。我喊了一声:
   “爸爸。”
   可是听不到父亲的回答,我的声音又回到自己的耳朵里了。
   又喊了一声,两声,三声,数声。
   父亲肯定躲在黑暗里,而且听到我的呼喊了,他不回答是因为要考验我的胆识和耐性。
   火把缓缓熄灭。手上只留下不能燃烧了的残薪和被火把灼伤的余痛。世界陷入无边无际的漆黑和前所未有的孤寂。黑暗把我堵住,无路可走。只能听见流水轻微的声音和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我害怕极了,极力呼喊父亲,要让他感受到我的恐惧——我的恐惧随着河流传送到了山洞深处和世界的背后。河水变得颤抖和冰冷。
   “老大,我在这里。”突然传来我熟悉的声音,是母亲。是的,她就在身边。我闻到她的气味了。
   “妈妈。”我张开双手寻找母亲。
   “我在这里。”母亲的声音是从地上传来的,像一股温暖的涌泉。我俯下身去,终于摸到了母亲,她身上散发出浓烈的腐味,臭不可闻。
   “妈,你怎么躲到这里来了?”我摸着母亲的脸,她的肉开始腐烂了,脖子、肩膀、臂膊、手掌,全身的肉都腐烂了,像墙上的烂泥巴,一块一块地掉。她身上有蛆虫,像幼小的鳝鱼在蠕动在成长……
   “妈,你怎么啦?”我惊慌地问母亲。
   “没什么呀,我很好。”母亲若无其事地说。
   “妈,你是不是已经死了?”我哭喊起来。
   “你说什么呢,老大。你不是看见了吗?我很好。”母亲平静地说,就像在家里一样。但我看不见她。
   “我叫爸爸来救你……”我要松开母亲去寻找父亲。母亲抓住了我的手,“你爸就在前面,我看到他了。他也看得见我们。”
   我惊讶地往岩洞里看,可是深不可测,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见。
   “富汉、英群、树春、玉芬、兴强、小娟、阙刚……都在这里。”母亲轻描淡写地说出了一串已经失踪了多时的人的名字。他们都是夜里悄然无声地离开村子的,我以为他们丢下亲人逃荒去了,原来不是我想的那样。母亲说:“他们饿着肚子来到这里,现在他们都很好。他们再也不会分食亲人的粮食了,他们的孩子也不会饿死了。”
   我四处摸了摸,全是骨头架子,大的,小的,高的,矮的,一副,两副,三副……原来他们都在这里。
   “爸爸呢?”
   “他就在前面,在河的尽头。”
   “爸爸怎么啦?”
   “没什么呀,他也很好。”
   “弟弟呢?家里的弟弟怎么办?”
   “他们睡着了。老二、老三都睡得很安逸。家里的粮食够他们挨过冬天的……”
   “妈,我呢?我怎么办?”
   “你也会很好,老大。”
   “我饿。我快要饿死了。妈。”
   “那你早一点躺下来吧。躺下来就好了,来,快躺到妈妈的身边。”
   我顺从地躺到了母亲的身边。母亲搂抱着我,河水从我们的身底下流过,抚摸着我的躯体,滑滑的,凉凉的,痒痒的,像一万条鳝鱼在嬉戏。
   “爸爸,快来,鳝鱼都藏在这里了。”我兴奋地喊了一声。母亲慈爱地笑了笑,轻轻地把我搂得更紧。
  
   《红豆》2010年第9期

共 36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篇幅不长,只有三千多字,却字字千钧,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在那由天灾人祸造成的饥荒年代里,用“饿殍遍野”来形容当时的情景一点都不过分。文本以“大饥荒”为背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我”与“爸爸”一次捕鳝的过程,描绘出一幅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没有粮食,树皮草根也早已啃光了,曾经布满河滩的鳝鱼与蛇也找不到踪迹。“我”与“爸爸”举着火把,转过了数不清的河湾,到了河的尽头,没有发现一条黄鳝,只发现包括妈妈在内的一具具白骨,“我”与“爸爸”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小说有着明显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用“荒诞”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人们在生存的困境中的脆弱、无助和绝望以及人性的光芒,令人心灵为之震撼,灵魂为之颤栗。这样的小说,怎一个好字了得!荐阅!问好作者!感谢赐稿!【编辑:燕剪春光】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者130330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3-03-27 23:11:02
  这篇小说,我认为它达到了中国当代小说的最高水平。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2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3-03-29 15:32:56
  如此高妙的写作手法,未能精,倒是奇了。
   淡笔寓情,魔幻与现实交织,视角独特,一幅幅惨象扑面而来。欲哭无泪
   问好大作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3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3-30 09:36:5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