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散文】炊烟何处

编辑推荐 【春秋·散文】炊烟何处


作者:石广田 秀才,190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16发表时间:2013-03-29 12:11:19
摘要:少了炊烟的乡村,显得是那么沉默,那么百无聊赖,像一个个寂寞的客旅,忧郁地穿梭在岁月当中。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乡村因为有了炊烟而生机盎然。千百年来,炊烟就像一枝枝温暖而高蹈的毛笔,将农人们的心事、思念和憧憬,不知疲倦地书写在广阔的天空和厚实的土地上。
   在乡村,家家户户烧火做饭,都离不开一种叫做“地锅”的灶膛。这种灶膛大部分都是用土坯垒成的,外形方方正正,一口大铁锅结结实实地坐在顶端。与“地锅”相搭配的,还有一根不算很高的烟囱,和一只木头做的风箱。小时候爱帮母亲烧火做饭,特别是冬天,坐在“地锅”前面,既明亮又暖和。拉起风箱,“呼啦,呼啦”,火苗就冒了起来,忽闪忽闪地蹿出了灶膛,像一条可爱的巨蟒不停地吐着红红的信子。
   烧火用的一般都是庄稼的秸秆和树叶。这些东西是最不经烧的,刚放进去,一股浓烟冒上去以后,就没有了力气。特别是干燥的麦秸,更是如此,于是人们把脾气暴躁的人俗称为“麦秸火脾气”,有点儿“外强中干”的味道。那些结实的木头,是烧火的最佳材料,不仅火势稳定,而且很持久,也没有多少废烟,不呛人。结实的木头并不好找,到了冬天,人们就争相到大树上砍枯干的树枝。有时候这些树枝并没有真的干透,放到灶膛里不仅不会立即着火,而且浓烟滚滚,呛得人泪流满面。
   之所以喜欢地锅,除了它做出来的饭菜味道醇正以外,就是捎带着烘烤玉米、红薯。在灶膛的边上,放进去玉米、红薯后,用小火慢慢烘烤,如果火势太猛,就会变得焦糊,没办法吃了。有时候,光靠烘烤还不够,等饭菜做熟后,再将那些余烬覆盖到玉米、红薯上,闷上一段时间,它们就熟透了。别看这些烤出来的东西沾满了黑色的灰尘,绝对原汁原味,又香又美。不过,吃过后一定记得洗手洗脸,可不要弄成了“包青天”。
   灶膛是农人们非常尊崇的地方,也是最能牵动流浪在外的人们的地方。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以前,外出的人们都会如约般赶回家里,为的是告诉那张贴在厨房的“灶神”,自己还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在“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祈愿中,供上又黏又甜的“祭灶糖”,了却又一年的心事。有的地方把这一天唤作“小年”,记得鲁迅先生在《祝福》中详细描述过那些场景,热闹的气氛可见一斑。其实很多地方,就是从这一天,在灶膛前拉开了春节的序幕。
   生活一直向前,朝着我们期望的美好而马不停蹄。在这场现代化的进程中,煤炭、液化气、电器也接二连三地涌进了古老的乡村,使人们渐渐忘却了曾经燃烧柴草的“地锅”。那些炙手可热的树枝和庄稼秸秆,也成了乡村的累赘,被胡乱堆在路边和墙角,任由腐烂。那些袅袅的炊烟,也再难觅踪影了。
   少了炊烟的乡村,显得是那么沉默,那么百无聊赖,像一个个寂寞的客旅,忧郁地穿梭在岁月当中。

共 10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此文,耳边仿佛响起那首精典的《又见炊烟》,曾经那飘荡在乡村上空的袅袅炊烟,牵动着多少游子“回家”的心,又温暖了多少人童年的记忆。关于那炊烟,关于那产生炊烟的“地锅”有着无尽的童趣。随着时代的发展,“地锅”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对炊烟,也只能升起在人们的记忆中了。推荐欣赏。【编辑:三微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三微花        2013-03-29 20:12:19
  曾经那些日子里的快乐时光,还能有多少人记得呢?随着那炊烟的消失,一切也会渐渐的消失了的。
三微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