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仁爱与担当

精品 仁爱与担当 ——怀念我的外公


作者:好运你我 童生,68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7发表时间:2013-03-30 22:58:52
摘要:自我记事开始,就注定了失去外公的遗憾,可我感觉外公并没走,我在妈妈身上分明看到了外公勤勉认真又宽厚仁爱的影子,并深切地感受到,妈妈像传递薪火一般将一些美好的品质传递给了我们三姐弟……

仁爱与担当 一场春雨过后,晨雾笼罩的田野和山峦如梦如幻,空气中沁透着泥土气息和淡淡的草木清香,开得正欢的油菜花在雨水的滋润下更显明丽。这时,泥泞的田间小道上远远走来一位挑担的中年汉子。他面目和善身板结实,头戴瓜皮帽,土布衣裤,足下一双胶鞋沾满泥污。扁担两端的箩筐里一边盛放衣服、雨伞等杂物,一边坐着个黄毛丫头,约莫四五岁,由于营养不良,瘦弱得象只小猫。她穿的花衣裳是姐姐们以前穿过的,落了补丁但浆洗的很洁净。女孩坐在干爽的稻草上,手扶筐沿,仰头眨巴着黑亮的眸子,奶声奶气一口一声爹爹地和爸爸开心地说笑,小脸蛋乐开了花。
   这女孩乳名叫青禾,说来命苦,不满周岁娘就病故了。她被送到乡下外婆家寄养。爸爸常惦记着她,来看她时总带上她爱吃的小花片、姜汁糖、灯芯糕、麻花等零食。小青禾晓得这些东西都是爸爸的作坊里生产的,不过她最大的渴望还是能早日回到爸爸的身边。啊,这一天终于盼到了……
   如今,那温馨甜蜜的一幕过去快七十年了,却永远铭刻在她的记忆深处。
   这个小女孩后来成为我的母亲,而慈爱善良的中年汉子就是我的外公谢秋生。
   从作坊老板到普通劳动者
   公元1900年(清光绪26年)初秋时节,外公降生于湘潭县黄荆坪镇矿山口一户贫苦农家。
   外公儿时进学堂做过几年读书郎,终因家境贫寒辍学,帮家里砍柴放牛干些农活,但略通文墨深远地影响了他的一生。在彪炳史册的辛亥革命爆发的那年,11岁的他被家人送到湘潭城里一食品作坊当学徒。这个乡村少年满脸稚气淳朴老实,言语不多但很懂礼貌,做事勤快认真,师傅们都喜欢这孩子,乐意向他传授各自的看家本领。秋生刻苦学艺进步飞快,出师后省吃简用,将微薄的工钱点滴积攒下来。
   外公十八九岁终于有资本自立门户,于是,护国寺街上一间小门店“复兴”商号开张了。由于所制作的食品品种多、口味好,单说那小花片,薄如纸,圆如月,香脆无比,堪称一绝,加之童叟无欺诚信经营,生意便越做越红火,在湘潭城里已小有名气,长沙的一些摊贩也慕名前来进货。外公乡土观念重,生意逐渐做开,陆续把几个自家兄弟和村里后生请来帮工。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建国前,神州大地经历了军阀混战、国民党黑暗统治、抗日烽火和内战硝烟,战乱频仍山河破碎,黎民百姓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读茅盾先生名篇《林家铺子》,我似乎在“林老板”身上看到了外公的影子:时局动荡不安,官匪合流的盘剥敲诈,还有兵痞和日寇的抢掠烧杀,风雨飘摇的现代民族经济像一叶无舵之舟,在艰难困苦的现实漩涡里挣扎沉浮。战乱期间,外公在城里做事的亲友纷纷回乡避难,他却始终拼力支撑着小小门店,坚守着这份家业。
   1949年8月9日,湘潭和平解放。在夹道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46军136师先遣队到来的人群中,也有外公的身影。已两鬓飞霜的外公和所有湘潭市民一样何其扬眉吐气,他一定喜极而泣流下了幸福的泪花!
   和平安定的环境来自不易,那几年外公的心情想必格外欢欣舒畅。可是,新中国成立的第4年即1953年,一位伟人乾纲独断,竟在一份“批示”中一锤定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此彻底否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庄严承诺,也被抛到九霄云外,违宪地过早放弃了新民主主义政体,一夜之间跨入“社会主义”,开始“只争朝夕”猛革私有经济的“小命”,美其名曰“公私合营”。时代洪流滚滚而来,外公苦心经营大半辈子的那间作坊无条件地变为“公共财产”,年过半百的“谢掌柜”转眼就成了无产阶级——国营食品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和所有热爱和拥护共产党,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深信不疑的民众一样,“谢秋生同志”把这一巨大的角色转换视为理所当然,甚至内心还有种脱胎换骨重获新生的光荣和自豪吧!这位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老师傅充分发挥余热,把自己的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工人。据说他的好几个徒弟后来有的成长为厂里的技术能手,有的当上了厂长或政府机关的领导。
   上世纪50年代末外公光荣退休。他勤劳惯了,闲不住,没多久单位返聘他回厂养猪,就乐意答应了。外公干这活儿挺在行,猪栏一天清扫好几遍,寒冬注意保暖,酷暑降温通风,再把猪们伺候得吃好喝好,当然个个膘肥体壮。几年后外公辞了“猪倌”职务,在家重操“旧业”,把一间闲置的杂屋改做猪舍,再到市场上抱回两头小猪仔就干上了。这一方面是外公从养猪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贴补家用,一大家子靠他微薄的退休金确实难以维持。因为猪食不够,外公还经常挎只竹蓝到菜市场去捡拾青菜叶、烂萝卜什么的加以补充。那个年代,老百姓的生活都相当艰苦。
   外公爱看报,关心国事天下事。离家不远的邮局外面的阅报栏成了他晚年经常光顾的地方。妈妈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外公某天读报归来,进门就连连感叹,“美国这个国家经济蛮发达咧,了不起啊……”
   这个身宽体胖的老头儿,在仔细阅读《人民日报》、《湖南日报》、《参考消息》等报的过程中,一定为新中国的建设成就而欢欣鼓舞,每每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形象”都无比崇敬和激动;大跃进浮夸风盛行之际,他耳闻目睹全民大炼钢铁“捷报频传”,以及粮食亩产十几万斤的“特大喜讯”,大概也感到莫名其妙;在造反有理的文革年代,他是否为眼前和报上暴风骤雨般的动乱景象而惊恐不安?……
   鹣鲽情深
   外公在二十出头年纪,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迎娶了邻村的新娘,她就是我的外婆周菊贞。外婆生于1907年(清光绪33年)。一条沿袭上千年的野蛮愚昧的裹脚布把她一双天足裹成“三寸金莲”,但约束不了她儿时的天性,像向阳山坡那生机盎然的迎春花,这个贫农家的丫头也拥有天真快乐的童年吧?她懂事早,六七岁就踮起小脚生火做饭,带弟弟妹妹到田野里玩耍;她没上过学,却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女红令婆姨姑娘们啧啧称叹,人也出落得文静端庄。
   这对新婚夫妇在湘潭城里筑起一个简陋而又温馨的小巢。外公继续打理作坊生意,外婆默默承担一应家务,她前后大约生下八九个子女,可怜男孩均接连夭折。在幼女青禾出生后,夫妻俩仍盼子心切,将她小名唤作“弟安”。过度生育彻底摧垮了外婆的身体。当又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外婆还没享受几天添丁之乐,就猝然病故了,那个男孩最终也未能存活下来。外婆的一生如同一朵素雅留香的山花,过早凋零在生命的春天。33岁的她带着对生活的无限眷恋和对亲人的牵挂撒手人寰,留下一个悲痛欲绝的男人和三个年幼的女孩。
   外公虽然后来再婚,但他始终怀念着已故的前妻。他晚年一次回乡,曾领着小姨芰芳来到外婆的坟前,“青禾的娘就葬在这里,她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并叮嘱小姨:“等你长大了,清明节可要来看看她啊。”
   外婆是1940年走的,35年后外公魂归故里。在弥留之际,外公的思绪是否越过岁月的沧桑与坎坷,又回到了那个洞房花烛之夜,掀起红盖头,那是新娘羞红的脸……
   我成年后,曾多次随妈妈回老家为外公外婆扫墓。两老的墓相距约五六里路,但我感觉似乎比阻隔牛郎织女的银河还要遥远。
   两老如同两片归于尘土的落叶,但愿能在天国重逢,永不分离!
   父爱如山
   外公后来续弦再娶。这个私塾先生的女儿对自己生育的儿女痛爱有加,对三个继女则相当刻薄粗暴。外公深感失望,为此没少产生家庭矛盾。值得一提的是,母亲三姊妹并不为此记恨,在父亲辞世后一直善待后娘,直到她几年前离世。
   外公一直把这三个女儿看得很重,他真正尽到了父亲的职责,用深沉的父爱为三个失去母爱的孩子撑起了一片自尊自信自强的天空。外公文化不高,但思想开明,极力支持几个女儿念书。“伢子有的是力气,哪怕不会念书,只要不懒,拉车挑担或学门手艺什么的养家糊口没问题;妹子呢就要发狠读书,有文化将来才能够独立,不会依附于男人。”外公当年能说出这样的话实属难得!外公把三个女儿都送进了学校:大姨妈高中毕业登上小学讲台,一辈子教书育人,桃李遍天下;二姨妈念完了初中,她为反抗后娘的包办婚姻而走上从军之路;妈妈是六十年代初为数不多的女大学生,事业上自强不息,终有所成。
   妈妈大学期间品学兼优,曾任团支部书记,年年评上奖学金,获得过不少奖章奖状,是老父亲的骄傲。除了寒暑假,她一个月总要回一两次家。父女相聚,问问女儿的学习情况,听她谈起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一定是外公最惬意开心的时光。
   知道学校伙食少油水,在妈妈返校前,外公总会亲自下厨,煎炒烹炸火焙鱼、腊肉、香肠之类,撒大把红辣椒酸豆角豆豉姜蒜等佐料,香喷喷的美味令人垂涎欲滴,出锅后盛在大腕里冷却,再装入一只大玻璃瓶盖紧。妈妈同寝室的姑娘们时常分享到这鲜美爽口的下饭菜,谁不羡慕她有个厨艺了得的老爸呢。
   外公深爱着儿女们,谁远离家乡,他格外想念牵挂。二姨妈和丈夫随军先后在云南和重庆安家,茂森大舅在成都第七军医大学读书,外公都千里迢迢去看望过他们。大姨妈和妈妈在长沙成家立业,外公偶尔会过来小住数日,享受三代同堂的天伦之乐。逢年过节我们也随妈妈去湘潭看望过他老人家。
   因为一场小感冒未予重视,延误了治疗,外公病情急剧恶化……远在西藏做军医的茂森大舅未能见到他最后一面,当大舅了解情况后顿足捶胸,后悔自己没早点赶回来救治,否则父亲的命肯定能保住。
   外公走了,又回到了他75年前出生的小村庄,他是那片青山绿水的儿子……
   传递美好的品质
   作为二十世纪同龄人,外公经历和见证了从清末至文革结束前的漫长岁月,他是人民群众这一汪洋大海中极平凡渺小的一粒水珠,身不由己地在激荡的时代洪流中跌宕沉浮,备受磨难与艰辛,但他始终保有善良的本性和对社会、对生命的担当。
   外公一生勤勤恳恳,做事一贯认真负责,为人厚道豁达,善待他人,连上门的乞丐,也慷慨相待。他说过“做人厉害要不得,厉害厉害,厉害是有害的。”妈妈多次提到,父亲对她人生的影响最深。她从小痛失母爱,上天却赐予她一个伟大的父亲。父亲用一根扁担和慈爱的肩膀把她从乡下接回城里,像棵参天大树为她遮风挡雨,送她上学求知,向她言传身教为人处事的朴素的道理。
   “我们的血管里都流淌着祖先的血液。”我出生的时候,外公已年逾古稀,我们姐弟仨没和外公长期生活过,与他几次团聚的情景已毫无印象。关于外公的生平“简历”,我都是从妈妈深情的回忆叙说中了解的。自我记事开始,就注定了失去外公的遗憾,可我感觉外公并没走,我在妈妈身上分明看到了外公勤勉认真又宽厚仁爱的影子,并深切地感受到,妈妈像传递薪火一般将一些美好的品质传递给了我们三姐弟……

共 42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外公从旧时代走进新时代,一辈子经历过太多的坎坷和不易。吃了太多苦,见证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却一直都积极向上的努力着,为家庭为孩子,积极向上,无怨无悔的付出。他是朴质的、真诚的、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了不起的,他所在做的一切,他的孩子都会铭记在心,并感恩。文章朴质深情,值得阅读。【编辑:海林夕】【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3313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好运你我        2013-03-31 12:35:15
  谢谢海林夕老师的点评!我由衷地感到,在如何做个好父亲,怎样对待家庭和事业方面,外公是我最好的榜样!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