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初识藏区巴青县农场的老滕(散文)

精品 『流年』初识藏区巴青县农场的老滕(散文)


作者:西藏老人 秀才,136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56发表时间:2013-03-31 14:59:29
摘要:老滕

我跟着央托来到县农场,刚走近院子,里面传出一阵狗吠声。一个身穿旧棉军装的中年男子应声来到土墙门边,见到央托,他立即高兴地用藏话打着招呼:“沃不结,沃不结!(辛苦啦)” 我和央托刚下马,他就迫不及待地问央托:“今天肯定有我的信。快给我!”央托说:“黑河邮车一直没有来。”立时,那男子脸上露出了沮丧的神情,喃喃地说着:“都三个月了,三个月了!连封信也没有,嗳……”但是他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回头喊道:“次仁拉,滴学(到这来)。”一个跟央托年纪差不多大的小伙子跑了过来。中年男子不再说话,立即动手和他一起帮着央托将骡子上的行李卸了下来。这时,他才问央托:“这位是?”我连忙对他说:“我叫王寿民,到高口区来工作的。”他握住我的手,使劲地摇着,一边说:“欢迎欢迎!我叫滕存瑞,县农场场长,高口区委委员。”紧接着,他又让次仁叫来两个人,将一间空屋子打扫干净,说是给我和央托住。看起来,这老滕也是个“自来熟”,这又让我想起了赵队长。老滕对我说:“今晚就住在这里,给我好好讲一讲外面的新闻。明天我也要去区委开会,咱们一起走。”他又故弄玄虚地对我眨眨眼,笑着说:“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看来你的口福不浅呀。今晚上,我还要请你吃一样好东西哩!”说着话,天也就完全黑了下来。老滕用汉阳锅(铝锅)端来一锅热气腾腾的东西,高喊着:“觉波学(快来),卓马麻果沙嘎学(来吃最好的酥油人生果)!”但那几个藏族工人,包括央托,统统不见了踪影。屋子里只剩下我和他。我说:“他们……”老滕笑着说:“别管他们,他们不吃我俩吃。”我说:“那怎么行?”他笑着说:“那你就再去喊一下?”我走进另一间房子,央托他们几个正在喝着酥油茶,桌子上还摆着一盘热气腾腾的手抓羊肉。我说:“央托、次仁拉,场长喊你们都过去一起吃好东西。”央托眯着眼,作出一副怪相,摇着头说:“好东西?阿格(太脏了),我们不吃,你快去吃吧。”
   我回到老滕屋子里,只见两块木版钉成的小桌子中间,放着那一锅还在冒着热气的肉块,肉上面还插着两把小刀。旁边还有一小碟子辣椒粉。只可惜酥油灯光太暗了,到底是什么肉我也没能看清楚。老滕用手拿出一大块递给我,说:“趁热赶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我接过那块东西,一股腥味扑面而来,我连忙放下,问:“这牛肉腥味怎么这么大,是不是坏了?”“什么?你说牛肉?只怕皇帝老子天天也吃不上这样的好‘牛肉’哟。”老滕一边说着,一边又从碗里拿出一块肉,用小刀子割下一小块,沾上辣椒粉,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他一边吃着一边告诉我:最近拉乎滩后山来了一只大狗熊,吓得群众几天都不敢上山去放牧。昨天,他和次仁去山上转了大半天,总算将那狗熊打死了。现在,他请我吃的,就是熊掌!接着,老滕又向我介绍起他的烹调方法来:剥去熊掌皮,剁成块,洗干净,加上酥油、盐巴和‘郭巴’(野葱),放进汉阳锅里,在牛粪炉子上狠狠煮了大半天。
   听他这一说,又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是呀,我虽说来西藏好几年了,可狗熊肉,别说亲口吃,连看也没有看见过呀。这样难得的好机会,可不能错过了。我重新拿起刚刚放下的那块熊掌,也学着老滕的样子,用小刀割下一小块,再沾上辣椒粉,放进嘴里,这狗熊肉又腥又硬,根本咬不动。我自进藏以来,从来不讲究——也没有条件去讲究——吃的,凡是能填饱肚子的东西几乎都吃过。但是今天,这“皇帝老子也天天吃不上”的熊掌,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咽下去。我放下手里那块熊掌对他说:“老滕,这皇宫菜您自个吃吧,我还是到央托他们那里去吃手抓肉。”我不知道内地说的“熊掌”是不是今日摆在我面前的这一锅“熊掌”?但我想,过去的皇帝老儿若闻到老滕这“熊掌”的味道,那御膳房厨子的脑袋肯定得搬家!
   到了晚上人们都要睡觉了,老滕突然改变了主意,非要我与他同住一屋。他说:“好不容易来了个老乡(可他根本就没问我是哪里人),今晚一定要好好改善一下生活。”我心想,你老滕刚刚吃了那么多的熊掌肉,还没有吃饱?还要再改善一下生活?老滕可能也从我脸上看出了那个问号,他笑着说:“刚才只是将肚子填饱了,可脑袋还一直空着呀。今晚上不好好吹吹牛,那就太亏待自己了哟。”可是老滕那小房里只有一张用几块木板支起来的床。他二话没说,将自己的被子卷起放在一旁,转身出门拿来我的马被套,再抽出被子往那小床上一铺,然后在木床旁边的地上铺上两张老羊皮,将自己的被子放到上面,说:“小老乡,我们赶紧睡吧,你赶快给我好好讲一讲外面的新闻。”
   我就将罗贤杰给我讲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那些故事,统统都告诉了他。 在自卫反击战之前,有一个叫吴元明的四川籍战士,带领两名战友守卫着中印边境择绕桥西边的阵地。面对印军三面地堡的包围,他们坚决执行“寸土不让,针锋相对”的方针,与印军整整对峙了3天3夜,坚决执行了我国政府“不开第一枪”的边防政策。9月20日晚,印军率先开枪,公然进行武装挑衅,同时向我方哨所投掷手榴弹。吴元明和战友,立即拾起印度兵投过来的手榴弹,再扔回印军阵地。在他们的坚决抵抗之下,胜利完成了守卫任务。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展开后,吴元明负伤不下火线,又炸毁了印军一个地堡。荣立一等功。当说起俘虏了印度军队的达维尔准将以及三千多名印度兵时,老滕哈哈大笑起来,紧接着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感慨万千地说:“听你这么一说,这老印(印度兵)可比我们当年打过的老美(美国兵)更松包了。还有就是,那么多的俘虏,每天供他们吃好、穿好,生了病还要给他们治,后来又全部释放了。缴获印度的大炮、汽车、坦克,还有一些筑路机械,还派修理工专门替他们修好、擦干净、加满油,再让他们打着绿旗子过来,连人带汽车和大炮都领回去,真正是仁义之师呀!可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印度人不打白旗,却打着绿旗子来领人和物资,这又有个什么说法呢?”我说:“听说是周恩来总理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利益考虑的。通常打白旗就意味着投降,打绿旗却意味着和平。印度入侵中国,被我们打败了,他输了理,但我们还是希望中印两国人民像以往一样友好相处,体现了我国化干戈为玉帛的良好意愿。”老滕皱着眉,低声说:“这样说也有道理。但我总是觉得,这可是古今中外,两国交兵中很少听说过的新鲜事情呀。再说了,那门达旺历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气候又是那么好,要是我,既然收回来了,就决不能再撤回来,我要是能在那里建一个农场该有多美呀。”看他那样子,不像是个小小的县农场场长,倒像是一个率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但末尾那句话,又说明他还真是一个敬业的好场长,三句话离不开本行。
   过了一会儿,他点起一支烟,又说:“你先别忙着睡觉。接着讲,接着讲。”我说:“我知道的新闻就只有这么多,竹筒里的豆子全都倒给你了。查松(藏语;没有了)。”
   开始时我觉得这老滕有点像班戈湖地质队的赵斌队长,是个“见面熟”。可现在,我又觉得老滕怎么更像黑河养护段那位汽车驾驶员——“话篓子”何师傅,他俩的心都是那么热,他俩的话也是同样的多。想到这里,我脱口说了出来:“老滕,你真像何师傅。”老滕问:“哪个何师傅?”我说:“黑河养护段……”我话还没说完,老滕抢着说:“哦,知道,知道!养护段的何大炮!”我听到老滕在地铺上翻了个身,不容我开口,他就说开了:“何大炮可是好样的,但最让我痛快的还是他去年在江古拉山上干的那一件事。”江古拉,我已经领教过了,就是从黑河来巴青路上的第一山——狼山。老滕接着说:“那次,邻县一位县委副书记搭他的便车,这位副书记有个外号叫做‘天文学家’。你知道什么是天文学家吗?那就是两只眼睛只会往上看。那一天,天文学家一上何大炮的车,就将小助手撵上了大货厢,他一个人占着两个人的座位。接着他从衣兜里掏出一包烟。若按照咱西藏搭车人的老规矩,搭车人要抽烟,也该先敬驾驶员呀。可他倒好,自顾自个儿抽着烟,连看都没有看大炮一眼。后来在路上,大炮实在是憋不住了,主动跟他摆龙门阵,他倒好,就像没听见,压根儿不搭理人家。这下子可将大炮惹恼了。车到江古拉山顶正准备要下山,大炮将车刹在斜坡上,对副书记说:“对不起书记同志,车子坏了,需要修一下,请您下去帮我搬块石头塞住后轮好吗?”那副书记很不情愿地打开车门,慢吞吞地下车去搬石头,这时候大炮一松手刹,车向坡下开了溜,副书记跟在后面大声喊:‘等等我,等等我。’大炮一边大声应道:‘书记,实在刹不住了,刹不住了。’一边轻踩油门,车呜地一声一直下到了山脚,他才将车停到路边,看到小助手还在车厢里睡觉,何大炮也就在驾驶室里美美地睡着了。过了两个多小时,那副书记才一歪一瘸走下山来。等他走到车跟前,大炮也睡醒了,跳下车,对着车轮胎就狠狠踹了两脚,嘴里还骂着:‘该死的东西,看你还跑,看你还跑’。”何大炮的故事原本是老滕讲给我听的,结果倒是他自己先被感动了。他干脆从床上坐了起来,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何大炮哟!”当然,这故事也同样地感动了我,还让我记起了在土门煤矿时唐主任讲过的那句话,井冈山的毛驴子还要吃草料、驮大炮。我也就讲给老滕听。老滕又是感慨万千,连声说:“这才叫做老红军老革命,只可惜这样的人现在实在是不多了哟!”
   已经是后半夜了,老滕却精神倍增,非要我听听他的自我介绍。我骑了一天马,头昏脑涨,上下眼皮直打架,早就想睡了,但看到他那欲罢不能和殷切期盼的样子,又于心不忍,只好咬紧牙关,舍命来陪这位“话篓子”场长了。后来老滕好像觉得躺着说话不得劲,干脆披衣坐了起来,我也只好将原本盖在身上的皮大衣卷成一筒,垫到枕头下面,打起精神,听他往下说:
   老滕,今年35岁,1950年参军入朝,1959年随军进藏,是个连队司务长,二号地区叛乱平息后转业来到巴青县。巴青历史上从来也没有农业,从安徽来的县委书记刘正文,进藏之前曾经当过农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校长,他见与高口区仅有一河之隔的索县羊乃乡,祖祖辈辈一直都种植青稞,就决定在高口乡拉乎滩的一片荒地上新开垦了几十亩地,建了个小农场,任命老滕当场长。平时农场只有他和两个临时工。春耕和秋收农忙时节,就在附近临时雇几个人。收获的青菜、萝卜,送县机关食堂,收获的青稞作为机关的马料。县委还交给老滕一个重要任务:要他以老师的身份,带领那些世世代代与牛羊打交道的牧民,在索河、强曲河边开垦些荒地;教给他们施肥、翻地、播种、除草和收割的技术;教他们种萝卜和元根。老滕对我说:“先不说耕地和播种,就拿积肥来说,我动员群众修个小厕所,平时将粪便、牛粪灰积攒起来沤肥料,立刻就遭到了人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说:拿那么‘阿格’(赃)的东西去喂苗苗,那长出来的青稞,磨出来的糌粑人怎么咽得下去?”
   两年过去了。现在,生产上的一些事情,老滕与那几个藏族临时工,连比带划,藏汉合壁,总算能够对付下来了。种植的青稞、蔬菜也给了县里不少的支持。特别是高口区的五个乡,在农场的带动下,或多或少都开垦出了一些农田,群众增加了收入。人们也不再认为人的粪便肥田是“阿格”了。我倒觉得,人们思想上的转变,可能比收获的那点农产品更宝贵。
   老滕还是中共高口区委委员。他要到区委去参加会议。农闲时,他还要到高口区去协助工作。
   老滕继续在那里讲着“过去的故事”,我“嗯,嗯,嗯”地应答着他,可思想却开了小差。我想老滕成年累月,除了一个月到高口区去开一两次会,平时就是孤身一个人,听不到广播,看不到报纸,两三个月也收不到一封家信,说到电影,那更是一年也难得看上一场。这样的环境,实在令人同情。今日遇上了我,无异于是遇到了一个倾倒满肚子话的“篓子”,他当然舍不得轻易放过去。只可惜我实在坚持不住了,他还在说些什么,我却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天亮了,我还赖在床上不想起来,就听到老滕轻声地在和次仁、央托讲话。老滕对次仁说:“今天我要到区里去开会,顺便将打熊的奖金领回来,你拿回去买些酥油和肉给阿妈补补身子。熊皮也找个人鞣好了给阿妈格珍送过去,对她的关节炎肯定有好处。”老滕又从口袋里拿出几张钞票,说:“听说熊胆能治眼病,我留下了,以后回家探亲时带给我妈妈,她老人家眼睛一直不太好。这五元钱,拿去作鞣皮子的工钱,不够再到我这里来拿。”次仁只是“哟,哟”地应答着。央托对老滕说:“场长拉,您阿妈都病了那么久了,家里信也没有来一封。您写个请假探亲报告,明天我帮您带回县里去。”老滕苦笑了一声,对央托说:“央托拉,谢谢你!可是眼看着就要播种了,我实在是走不开呀。我到区里就写个电报稿子,请你带到县里去帮我发一下。”老滕的一番话,什么奖金,又是熊胆,又是工钱,将我搞得稀里胡涂。后来我才知道,他说的奖金,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狗熊和狼都是“害兽”,打到熊和狼,就可以到区政府去领奖金。奖励标准是:打到一只狼,奖励一只绵羊;打到一只狗熊,按三只狼计算。当时一只羊折合8元钱,老滕可以得到24元。而当时的24元,比一个乡长一个月的生活补助费还多8元钱。因为次仁的阿妈病了,老滕决定将这奖金送给他阿妈(那时候干部、群众治病、住院全都是免费,但酥油、肉等营养食物需要自己买。)阿妈格珍是一个七十多岁的孤老太婆,没儿没女没住房,区里腾了一间小土屋给她住,每月给她发救济粮。老阿妈有关节炎,老滕想将狗熊皮鞣好后给她送去,让老阿妈晚上睡在暖和的熊皮垫子上,对关节炎可能有好处。可是他自己的妈妈,生病好几个月了,远在西藏的儿子,三个月连信都没有收到一封。自己想请假回去看看,但生产忙又走不开,那样一种牵肠挂肚的心情……
   小小的一个片断,让我还没有到高口区,就从老滕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看似平凡而又不失崇高的精神,受到了一次活生生的教育。我还觉得,那个年代,人们虽然爱摆摆“龙门阵”,喜欢当当“小广播”,甚至还爱吹吹“牛”,但那只是为了给自己沉重的“话篓子”减轻点负担;再就是,给那单调乏味的生活添加一点点“味精”,仅此而已。一味吹嘘自己的人实在不多见。那时候在西藏工作的人们,也没有现如今这么多的标语口号和豪言壮语。有的也就是唐主任的口头禅:井冈山的毛驴子还要吃草料、驮大炮;老局长梁瑞亭说的:我要那劳什子(劳莱司)干什?快去给我买块瓦斯针!再联想起赵斌队长的“钻探预备队”,想起钻工班长李师傅一边扶着钻机给进把,一边哼着的山东小曲:‘李二嫂眼含泪,关上房门……’;再想想上海姑娘黄琦珍,进藏六个月,就将如花似玉,十九岁的宝贵生命留在了冰冷荒凉的班戈湖,留下来的惟一遗言是“请妈妈原谅我……”。我觉得,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它们却像滴滴的清泉水,浸润着、净化着人们的心田,才有了现在人们所说的“老西藏”的那股“劲”。
  

共 587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非常感人的一篇文字。作者通过直叙的手法,将读者带到六十年代初期在西藏巴青县县农场工作的场景。作者到了巴青县农场,认识了场长老藤。这儿,他常年见不到家乡人,平时就是孤身一个人,听不到广播,看不到报纸,两三个月也收不到一封家信,说到电影,那更是一年也难得看上一场。这样的环境,实在不易。所以当天晚上,纠缠上经过长途跋涉才到农场的作者,摆起龙门阵来,直到作者在不知不觉中睡去才罢休。文中提到老滕打死一只狗熊(那时候还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狗熊和狼都是“害兽”),把最好的东西送给农场的次仁的阿妈,因为他的老阿妈病了。可是老滕自己的妈妈生病好久了,他远在西藏,三个月连信都没有收到一封,想去看可又远更何况走不开。作者用朴实简洁的文字,淡淡地叙述着这些真实的看似平凡的小事,犹如像滴滴的清泉水,浸润着、净化着、启迪着人们的心田。佳作,推荐赏阅!【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01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3-03-31 15:01:20
  一篇读来让人感到暖暖的的文字!那是在藏区工作的人,真的是让人叹服敬佩啊!
2 楼        文友:西藏老人        2013-03-31 17:53:23
  尊敬的山地老师:老滕老家在湖北。若他还健在(我想应该在),看到您的这席话,一定也会感谢您。祝老师万事如意!扎西德勒!!
我要将在西藏半个世纪难忘的故事写下来。
3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4-01 08:39:4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回复3 楼        文友:西藏老人        2013-04-01 10:30:54
  尊敬的老师:感谢老师的鼓励。老滕在高口时就爱舞弄文墨。若是他现在也上网,看到这篇小文字,还有您的评语,相信他同我一样地感谢江山网,感谢您们这些好老师。祝老师万事如意!扎西德勒!!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