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明末清初亚州犀牛角雕《合欢》双狮佩

编辑推荐 明末清初亚州犀牛角雕《合欢》双狮佩


作者:羊虹 童生,55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62发表时间:2013-04-03 15:56:22
摘要:此《双狮》图的含义,在古玩界通常称谓"合欢";而其真正的涵义即:"时时如意"、"事事顺利"、"世世祥和"。

明末清初亚州犀牛角雕《合欢》双狮佩 此《双狮》图的含义,在古玩界通常称谓"合欢";而其真正的涵义即:"时时如意"、"事事顺利"、"世世祥和"。
   明末清初亚州犀牛角雕《合欢》双狮佩(长5.8cm宽4.8cm重30克)。
   由于亚犀角是极其珍贵的药材,千百年来,人类对亚州犀牛的捕猎而导致亚犀濒临灭绝;而如今,亚犀角的用途已不仅仅是药用价值的概念,其精致的工艺制品早已成为人们垂涎三尺、梦寐以求的珍罕收藏品。
   通常,在收藏界、古玩界,一般人不要说能够上手,就是能一饱眼福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不少藏家和古玩商只能凭着自己仅有的书本知识而妄加猜测臆断。
   犀角,是由纵向的角朊纤维所组成的集合固体,犀角底盘的形状为马蹄形,角盘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有一条浅浅的纵向凹槽和一楞凸起的筋脉,俗称“天沟地岗”。明清期间的犀角雕琢造型,往往利用犀角的“天沟”作杯的流口,“地岗”作杯的把柄,而雕成马碲形似的“爵杯”。如此,既物尽其用恰又尽量地保持犀角底盘的完美状态;而用犀角底部雕琢手镯或其它较大而精湛的艺术品,那往往都是皇室、官府、巨贾们所收藏的奢侈品。
   犀角的纹理,即呈现纵向的直丝纹,清晰而排列有序;犹如甘蔗的纹理,又极似毛竹的纵切面,俗称“竹丝纹”,国外行内人士称之谓“发丝纹”。其横向的断面往往具有点点的粟米纹,状若竹节的断面纹一般,令人显而易见。然,犀角的截面又如同皮肤毛囊般的肌理,其斜剖面用手摸之,仿佛有类似鸡皮疙瘩的肤状感觉。
   亚州犀牛角色泽为棕色、棕褐色或棕红色和乳黄色,历来所描述亚犀角其竹丝状纹理较粗,排列清晰而有条不紊;非州犀牛角色泽大多为黑褐色、深褐色,其竹丝状纹理,相比较之下显得较纤细且密;而我认会犀角的“竹丝状”纹理之粗细和疏密,实际上是与其生成环境以及成长年龄有着极其密切关系(羊虹见解)。历来,染色的角,往往因化学反映而呈现“桔红”的色彩,这种情况所见的往往是用牛角或羊角等替代,可以肯定的说,凡是呈现“桔红”色泽的角雕制品绝对不会是犀角;而犀角底盘呈现“棕红”或“褐红”的色泽及斑块,我认会是在捕猎过程中,因犀牛的激烈奔跑而造成冲血所致(羊虹见解)。由于亚犀角本身色泽不深而因冲血所呈现棕红及褐红色,而非犀角呈现的是深褐或黑褐中带黑红色。
   可以肯定说,无论犀角雕成何种艺术品,我们只要用放大镜去观察它的底截面,不难发现其截面处具有很多针眼大小的“蜂窝状”网眼(犀角的底部尤为明显)。这是由于大型野生动物的角部血液循环快,一旦被急烈追逐而猎杀,其角被当即卸下后,角内的血液还未完全凝固,而等其角的血液缓缓凝固时,就在其角的断面那粗大的毛孔内形成类似蜂窝状的网眼。其它仿造犀角制品的截面都不具有这样的特征,虽然,用马碲或驴碲仿制的赝品,具有明显的"蜂窝状"网眼结构;然而,其“蜂窝状”网眼明显远远大于犀牛角的网眼,且显得粗糙而疏朗。用马碲或驴碲仿制的赝品,具有刺鼻的腥臭味,久年而不褪。
   目前,市场流传的“角杯”或“角制手镯”很多是用塑料的代制品,且都为素面而无雕琢,其色泽往往呈褚色或咖啡色。虽其赝品亦具竹丝纹,但是,显得明显粗疏而无光泽,且表面粗涩(故意不抛光)而以其鱼目混珠。然而,这种用塑料制成的“犀角工艺品”,均无“粟米纹”、“鱼籽纹”和“蜂窝状网眼”之特征;而其制成的赝品不管怎么揣摩与擦拭,均不可能产生犀角工艺制品的那种珠光宝器般的光彩。
   关于犀角的气味,据史料记载,在唐代之前尚有“香犀”的物种,而至唐代以后,其“香犀”物种绝迹,实谓憾事。据说,清乾隆皇帝为寻得“香犀”,曾号令天下臣民大肆寻踪、捕猎,而导致亚犀濒临灭绝,最终也徒劳无获......至于犀角的“黄酒味”、“麻油味”以及“药草味”等等,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际上那是拥有者为了清洗与储存犀角所擦拭和涂抹的附助用料所产生的气味(羊虹见解)!新鲜的犀角往往都有一股淡淡的清新腥味,其味,随着角的生存环境与成长年龄有所差异。在此,特别强调及注意:犀角很容易吸纳外来气味而浓缩,并久年不蜕。
   亚犀角或其制品是非犀角的8至10倍,而明清时期的亚犀角的精致雕件通常是新品的2至5倍。
   由于国际动物保护法所明文规定对犀牛的严禁捕猎,犀角或犀角雕制品,已日臻为极其珍稀和昂贵的艺术品范畴,其动辄数十万至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尤其是亚州犀牛角和其艺术制品,已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收藏品,其收藏价值与日俱增。
   此明末清初亚州犀牛角雕《合欢》双狮佩,具有明显的亚犀角那棕红的色泽(印度火犀),清晰分明的竹丝状纹理,排列有序,表面呈现鸡脯肉及鸡皮疙瘩似的肌肤纹理;而“鱼籽纹”、“粟米纹”和“蜂窝状网眼”如针眼大小密集器物部分截面,特征明显,令人显而易见!
   2013年1月14日中国收藏家协会.羊虹写于嘉兴月河

共 20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明末清初亚州犀牛角雕《合欢》双狮佩,作为珍罕收藏品,让人垂涎三尺、梦寐以求。文章从专业的角度,用专业的语言,描述和分析了各种亚犀角工艺品和古玩的特点、特征和特色,为内行人提供鉴定依据,给外行人增长文物见识。学习!问好!【编辑:姜光丽】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姜光丽        2013-04-03 15:58:19
  古董鉴别和欣赏,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敬佩!
2 楼        文友:羊虹        2013-04-08 11:16:19
  另外,利用羊角或牛角底部空心段所雕制的小杯或其它工艺品,亦往往具备"竹丝纹",然其"竹丝纹"紧凑而细密,并有重叠之感觉;而且,牛、羊角的"竹丝纹’显得暗沉而无光泽,不似犀角的"竹丝纹"那样闪烁有条不紊且明朗的纹理。亦虽然,牛角或羊角的雕制品,其横斜面也似乎具有类似"鱼籽状"斑纹,然其斑纹显得密麻而犹如细尘大小 ,与犀角的"鱼籽纹"、"粟米文"迥然不同;而最明显的是牛角和羊角不可能具备"蜂窝状网眼"的明显特征。
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羊虹.天涯名博 香自灵魂来 http://YUANYUANMENG1948.blog.tianya.cn [RSS订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