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中日“无战说”也荒唐

编辑推荐 中日“无战说”也荒唐


作者:立仁 进士,702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20发表时间:2013-04-04 09:51:10

原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先生,4月2日出席第九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前期磋商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日必有一战”的说法是荒唐的。笔者解读他的理由有两点:一是主观的,“中日必须友好,中日友好符合双方的利益”;二是客观的,不管中国人对日本有多大意见,他相信绝大多数日本人是爱和平的;同样,不管日本人对中国有什么不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也是爱和平的。
   作为曾主管中国网络信息工作的赵启正先生认为,网络上流传的“中日必有一战”是极端和消极的言论,只代表少数人,是经过网络放大后,使人以为是多数人。极端语言在纸质媒体上并不多见,只在网络上存在。不幸的是,笔者正是那些网络的“少数人”之一。新年伊始,我写过一篇《中日一战已在所难免》,发表在主流网媒上,经一些网站转载得以“放大”。不过,我始终不认为持此观点的就是少数人,这些人既不极端、也不消极。
   我们都自诩为马克思主义者,坚信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国家之间是否会发生战争,既不取决于几个“好战”分子的极端,也不是“和平”分子的一厢情愿,关键在于双方是不是存在战争的可能性。分析战争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应该放到宏观的、更为广阔的政治经济和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中去考量。尽管有些战争在表面上是少数极端分子发动的,如希特勒、东条英机、墨索里尼等,但根源还在战争条件的量的积累,只是由谁来打开这个魔盒罢了。
   战争无非是政治的延续,是解决民族、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无可调和的矛盾的终极手段。战争不是人类进步的目的,但人类进步无法避免战争。
   新中国立世之初,有一条原则就是,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绝不惧怕战争。毛泽东曾讲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已经很清楚地揭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于战争的态度:不好战,也不躲避战争。
   中日之间,谁好战、谁热爱和平,不需要做无谓的分析。日本由于地理、资源条件决定,国土扩张、海洋扩张的意识,深深扎根在这个民族之中,只要资源跟不上发展的需求,扩张之心就会膨胀。发展,是所有民族的共同愿望,发展绕不开对资源的需求。当需求欲望达到某一个临界点时,就存在战争的可能性。回顾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战争基本上伴随了各个朝代。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并不存在你死我活的民族矛盾,就是因为地理条件、资源丰歉的局限,才屡有铁骑践踏中原。有掠夺就有反抗,这就是战争。尽管战争给各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识之士都反对战争、祈望和平,但战争并不以人们的美好愿望而止息。汉民族的英雄儿女,曾以血肉之躯“宁”、“镇”过许多边塞,至今中国的地名中仍保留着大量的“宁”和“关”,它们都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的一种希冀。新中国南北方各民族无论大小,共享我们祖先留下的资源,这才从根本上创造了国内民族团结的条件。
   钓鱼岛就领土的“土”而言,并没有多大的资源可渔,而依据钓鱼岛划定什么“中间线”,多少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便进入了日本囊中。据调查,东海、南海储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这正是日本垂涎已久的未来资源。国家之间不可能用解决国内民族差异的方法,实行资源共享。掠夺,永远是资源匮乏者的梦寐,越是发展,越要依赖资源。这个“梦寐”,无法消除。除非一方因某种原因中止了社会发展,或另一方以博大的包容,敞开胸怀,让人任意享用资源。
   现代经济有一个热度很高的词,叫做“互利共赢”。作为日本一方,它感觉到资源方面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实现“共赢”,首先要取得不低于对手的资源条件。笔者并不赞同日本是先天好战的民族一说,但在经济萎靡之中,对资源的渴望则是社会性的。好战的安倍政府之所以得到日本国内多数人的支持,是不是应该从中多做分析?那些什么日本右翼是一小撮还是很多人,是一种肤浅的争论。左、右翼是关于政治的见解,经济是决定政治的基础,战争正是政治的延伸。
   由此而言,赵启正先生的两个论据很难成立。第一,“中日必须友好”的愿望不能替代中国政府对日本的防范;第二,“相信绝大多数日本人、中国人是爱和平的”更不是中日“无战”的逻辑前提,中国人历来爱和平,然而日本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华掠夺。
   我们不希望中日之间爆发战争,中国政府一直在做争取和平的最大努力。近日,有消息证实,中方正通过各种途径,包括通过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先念之女访日,向日本方面表达中国政府的立场。中国希望日本能够回到“不战”的正常外交轨道。但事实是,日本的联合军演、谋求对华包围圈、军事升级、策动修宪等走向战争的动作愈发频繁。
   中日之间到底有没有战争的必然性?关键看中日之间的矛盾是否“无可调和”,而这个主因掌握在日本一方。作为爱好和平的中国政府,一方面努力避免战争,另一方面更需要防止战争。毕竟甲午之战、侵华战争,都是在两国人民都“爱和平”的条件下发生了的。近代中国,由于腐败的满清政府无靖边戍土之大志,才有包括日本在内的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忘战必危。
  

共 20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引述对方观点,为作者的驳斥树立了靶子。然后,文章阐述了战争发生的实质性因素,资源争夺的问题,文章分析揭示了钓鱼岛引发争端的资源原因,证明了文章的观点。文章又一进步剖析了中日历史,揭示了中日历史上存在的一次次战争。作者的这些分析,都有力地驳斥了开篇引述的观点。文章分析客观冷静,思维严密,很有思维启迪性。【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立仁        2013-04-04 10:30:20
  谢谢春雨阳光精彩的编者按!对我此文文理揭示得十分透彻。
人民网十大新锐博客,光明网十大风云博主。好写尖刻文字;也喜欢古诗古文,做点研究,偶尔附和几句。
2 楼        文友:在水一一方        2013-04-04 10:54:40
  那些全是外交词语,外交词令全是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哈哈,别当真。
3 楼        文友:泪花集        2013-04-05 01:15:22
  欣赏佳作了,说的好,分析有理!非常不错,问好朋友,祝你生活愉快,事事如意!
回复3 楼        文友:立仁        2013-04-07 22:53:28
  谢谢泪花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