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内心苍狼』父亲考(散文)

精品 『流年*内心苍狼』父亲考(散文)


作者:杨献平 进士,7341.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09发表时间:2013-04-06 10:58:59

『流年*内心苍狼』父亲考(散文) 2009和2010年,我个人仍旧是悲伤的。当然,作为一个人,悲伤的理由很多,如大方面的纷纭与离奇,有一些比虚构的故事更能吸引人或者触动人。但作为平民或者说一个具体的“个人”,更为清晰深刻的是父亲的逝去。——好端端一个人,转眼间,一下子就从我们生活中没有了,从村庄被我们搬迁到了五里外的荒地。他奋尽一生力气、心血和生命,像树一样栽在人世间的两个儿子,我和弟弟,在他逝去后,也远没有那些湿干不定的泥土、年年枯荣的茅草乃至偶尔的风、雨滴和雪花,还有阳光距离自己更近。
   近两年来,每次想起,我就想大哭,不管旁边有没有其他人,会不会笑话我。吃饭或者做别的什么,看到父亲爱吃的食物,哪怕是香烟,还有一些与父亲生活有关的器物,如锄头、田地、烟锅儿、黄挎包、粗布棉袄之类的,脑子里就飞速想起他,接着是一种无可遏止的愤怒和悲痛。有几次,差点对着满桌的朋友大哭和喊叫起来;还有几次,对着妻儿恨不得把碗筷使劲砸在地上。
   2009年“十一”,和在这里的母亲、妻儿一起去一个朋友家吃饭,看着满桌子的酒肉菜肴,我忽然哭了,娘说:你这孩子,在人家家里咋能哭呢?我说,娘,我想俺爹,他现在还活着,多好!
   这是一个家庭的损失和丧失,没有蒙受此难的人不会理解。作为贫民的父亲,其生死只与他的妻儿及知他爱他的人有关。
   这似乎是一个更为宏大的悲哀。因为,平民从不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自生自灭如蒿草。
   父亲逝时六十三岁,而这个年龄的人大多数人,仍还有保持着美好的生活甚至至高无上的快乐与幸福。每一想起父亲,我的胸腔里全是气,鼓胀得胸脯发疼。有几次做梦,梦见我和父亲一起去赶集,俩人坐在热闹的路边,就着某种植物的花朵吃麻糖(南太行乡村对油条的称谓),或者在田地锄草,像孩子一样在地边撵捉蝴蝶,呵呵笑。还有几次,我梦见他和别人在地边吵架,别人拿木棍打了他的头,血都流出来了,他不还手,我看到了,抄起一把镰刀冲过去,不知怎么着,就把哪人的头割了下来,……父亲拉着我跑,父子俩像是传说中神行太保,蹿山越岭,躲在一处山崖下,好久没动静了,父亲又说,恁爷爷奶奶早些年在这里躲过日本鬼子扫荡……等等。
   醒来后,总是要努力回忆梦中的细节,还自己在脑子里试着阐释一下梦境的含义。然后是悲伤,那种销魂蚀骨的滋味,好像刀子、毒气一样,迫使我疼痛、晕厥。躺在睡不着的床上,和妻子说父亲的过去。她也认真听。也说,在我们家,她觉得她和我父亲最亲(还有大姨妈和母亲)!还对我说:咱娘和村里的一些人说咱爹老实,其实咱爹是个聪明人。
   这是妻子的一种看法,暗合了爷爷奶奶当年的说法。而母亲,则一直肯定地说:恁爹就是个“傻东西”,别人把他杀了卖肉还帮着人家数钱。简直傻得世界上少有。
   爷爷说:恁爹十三岁就是壮劳力了。一个孩子顶一个大人干活。我推算了一下,父亲1946年生(具体生日好像是农历三月十四,当时无钟表,奶奶也没记住。接生的人是现在还活着的一位伯母)。他13岁时,正是大跃进和公社时期。田地收为公有,公社以下按区域分成大队,大队下面是生产队。社员们都要凭人口多少和劳力参加队里的劳动,以干活多少、轻重衡量计公分、分粮食。
   爷爷还说:大炼钢铁那会,村里的人都被抽到50多里外的西郝庄炼钢铁。把麦地毁掉,修起了小钢炉。
   爷爷说,那时候,家家户户连铁锅、铁盆、犁铧、镰刀和锄板都拆了、砸了,交给生产队,一块儿用马车送到公社,再由公社或者县里组织马车转运到炼钢工地。大致是1958年9月,村里的壮劳力都去炼钢铁了,只剩下娘儿们在家。爷爷带着父亲,坐着拉铁的马车到了西郝庄。到那儿一看,五月的麦子都没有收,麦粒都撒在地里了,有的长出了新的麦苗,有的霉成了黑色。有天晚上,一个在高炉上面负责“看”铁水的闺女,大概是太困了,一个跟头掉进硫酸罐子,等人捞出来,就剩下几根白骨头了。
   没过几天,一个领导对父亲说,你小,干不了重活,到高炉上“看”铁水吧。父亲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领导问他为啥不去。父亲搓搓手,回答说:俺爹就俺这一个小子(儿子)!——南太行乡村人极重“香火”,以“儿子”为毕生荣耀,谁要是没生儿子,会被人称为“绝户头”,晚景大都凄凉。像父亲这样的“独子”,自小就自觉地承担了爷爷奶奶教导和赋予的“你一定要好好活着,以后还得给俺俩养老送终”的使命。
   村里人说,奶奶早年间生了几个孩子都夭折了,只保住了父亲和姑姑。
   多年后,我出生并记事了,爷爷不止一次对我说,都说恁爹傻,你听这句话,恁爹到底傻不傻,你心里该明镜儿了吧!?而在当时,我小,想了半天,也没从中觉得父亲怎么不傻。我长到七八岁,晚上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谁。每晚缠着爷爷讲故事,不讲不睡觉,胳肢他。开始他尽讲一些古灵精怪的。时间长了,没新的故事,又禁不住我缠,就把村里和自己以前经历的蹊跷事儿当故事讲。其中涉及到父亲一些事情,大致是有意无意拿来证实父亲不傻的。
   一是成立生产队时,父亲一直是捉犁把儿的(掌犁兼吆喝牲口,也算是一般人做不了的活儿);春秋犁地,父亲和村里少数几个捉犁把儿的大显能耐,不但挣的公分高,回到村里,也还可以第一个往大锅饭里“下筷子”,理直气壮捞第一碗面条。二是父亲学会了赶马车。到了冬季,父亲就和小他一辈儿但年龄相仿的大堂侄子杨如新一起,赶着马车去公社粮站交公粮、送干草(好像是给军马吃的)和买农具,还去山西、河南等地拉种子和肥料。山西左权靠河北一带的村庄种植土豆多,高粱和谷子也多。河南那边是麦子和玉米种子,当然还有豆类。这样一来,队里不仅全公分,见“大世面”,还可以到外面吃到家里所没有的“好吃头儿”。
   父亲粗通木工,车辕、门窗、家具、小凳子乃至架子车之类的都能单独做下来。还会编荆篓子、篮子(即用山上的荆条编织各类农用和日用器具),当石匠和瓦匠也是一把好手,放羊也从来不“伤”羊(意即把羊群看护得好,羊只不会因为疾病或兽害而无辜损失)。——爷爷说,恁爹将这些手艺“笼络”在自己手上,不仅是个好人,还是个能人。
   在父亲成长的乡村,正是新中国建立不久,运动不断的年代。作为偏僻乡村的一个农民,斗大字不识一个不要紧,只要掌握了“手艺”就可以很好地安身立命。奶奶说:恁爹就是俏(专指人聪明的意思),不管是生产队,还是后来包产到户,恁爹一个人,顶他们家里两三个(劳力)!
   在乡村,独不缺的是基于个人的生存智慧。——爷爷奶奶这番说辞,我小时候是忽略的,或者说,因为还没有尝到生活的艰辛和乡村事务和人际关系的难缠,就没细想,只是听听而已。许多年后的2009年3月15日,也就是父亲死后的第六天,妻子和弟媳去姑姑家,带回来两张照片。我一看,满心惊奇。这些照片我从没见过。
   一张是父亲、姑姑、爷爷、奶奶和曾祖母的合影。父亲和姑姑站在曾祖母和爷爷奶奶背后,穿着一身黄军装,右胸口处别着一枚主席像章,头发整洁,眼神明亮,一脸英气和朝气。另一张是父亲的单人照,也是那身打扮,身杆笔直,嘴巴微张,侧身朝前看,有一种说不出的帅气和聪颖(父亲似乎也当过红卫兵,但他从来没说过。有一次和他年龄差不多的一个堂哥对我说,他很怀念当红卫兵那时候的时光)。
   因为父亲刚过世,心情沉郁,看到这些照片,我又是欣喜,又是悲伤,忍不住放声大哭。我哭着喊道:俺爹不傻,俺爹是好爹!就着泪光端详的时候,我忽然明白,爷爷奶奶说父亲不傻是真的。在乡村这么多年,父亲经历的,父亲都知道,他把那些耻辱和悲伤压在了心底。就是没有像母亲那样说出来、喊出来而已。我也想:父亲的癌症一定是内心的忧愁和酸楚淤积太多太久的缘故。他受气,村里人欺负他老实,有时候捉弄他,欺负我和母亲,叫他心里难受。
   确诊为癌症晚期前几天,母亲还唠叨他,催他拖着病体从鸡圈往山后坡地挑粪,父亲说:俺干不动了啊!母亲说,干不动也得干!要不然,那么多鸡粪就被雨水冲没了,要不就被别人家挑走了!这是母亲对父亲的残酷驱使,她总以为,人活着就应当干活,父亲作为男人,也应当不停地劳作,才能换来更好的生活。当然,他们劳作,纯粹是为了我和弟弟的生活,给孩子们减轻负担。
   天下的父母大致如此,至少在乡村依旧氛围浓厚。每一对父母都想着孩子们把时光过好,如母亲所说:“您都把时光过得风雨不透,俺和恁爹死了也能闭上眼。要是过得不如人,俺就是死了也还是心里头不甘!”——传统式的乡村经验及其人群恪守的,不是市场经济渗入后的物竞天择,靠能力吃饭,而是一贯地延续了以体力积攒物质财富、妄图一劳永逸的传统经济积累方式。
   至到现在,母亲还是持这样的观点。我劝解母亲:“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不要管我们的事儿,把自己身体照顾好,逍遥生活就可以了。可无论怎么说,她当面答应,转身就开始为弟弟的那些家务事、经济事奔忙起来(弟弟在乡村,属于那种没有能力或还有点孩子气的男人,虽然娶妻生子多年,但仍旧不会很好地“谋”生活)。
   她以为这是她和父亲的一种担负,必须去做,不做就好像不配做父母一样。这种自觉的使命感带有鲜明的乡村传统道德评价系统赋予的驱使力。正因为如此,父亲自从娶了母亲,就开始了牛马一样的劳作生涯。我十几岁时,村里一个和父亲同龄的堂哥对我说:俺小方叔不傻,俺俩是光着屁股、尿尿和泥、上树掏鸟蛋、割柴放羊一起长大的。有一回,俺和恁爹到队里仓库偷白面,到后沟里用薄石板烙饼子吃。恁娘对恁爹不好,恁爹干得活重,恁娘把白面锁在柜子里,不给恁爹吃!恁爹饿得不行,就去恁奶奶家蹭饭,或者到关系好的人家去随便吃点啥糊弄肚子。
   当时,我听这话心里就是烦和恨两种情绪,原因是,这位堂哥不是个善人,从我记事起,我们家似乎就总是吃他和他娘儿们(这里指媳妇儿)的亏。直到2004年,他们家盖房子,锯了我们家两三棵成梁的大杨树,连个话都不说。母亲问他,他还说,锯了你还能把我咋了?你再敢说一句,我把恁家的树全锯光!
   这似乎就是母亲长时间责骂父亲“傻东西”的主要根据。对家务事、村里事,父亲从不言语,全由母亲。即使遭受了财产及尊严的损失,他也置之不理、忍气吞声。大约是1980年春天,第一次包产到户,生产队要把田地、荒坡、树木、羊只、牛、驴子之类的分到个人户头上。分完后,母亲说,也不知道人家给咱分的够不够,咱自己再去量量吧!父亲说:够不够就这回事了,都分了,不够也没有用!母亲生气,指着父亲的鼻子就骂:你这个怂包、没脑子的傻东西!咱量量不就心里有数了,多给、少给咱自己心里有个数,别让人欺负了还笑咱傻得不透气,以后更敢欺负咱了!
   后来到大姨妈家,母亲哭着说,队里把俺糊弄了,说的是3亩9分地,俺和那儿傻东西量了量,不到3亩半。还都分的是赖地。大姨妈也跟着叹气说,小方就是个傻人,算了,别哭了,傻姊妹儿,这就是命,认了吧!
   还有一件事,我五六岁时候,母亲总是哭,好多个晚上都被她的哭声惊醒了。有一天傍晚,我正在玩,忽听到村里一片喧哗,好像有母亲的声音。我绕过房侧的巷道,顺着声音到了自己猪圈,看到母亲和上面的一家吵起来了。骂的特别难听。他们家人多,三四个大闺女,还有她们娘。我吓得哭,往母亲怀里钻。其中一个(我记得清楚,是他们家的二闺女,我叫姐的),拿着饭碗就从上面房顶上朝母亲丢了过来。饭粒和筷子在途中洒落,而碗却朝着母亲飞来,冲着母亲的头。母亲头一侧,抬手挡,碗碎了,母亲的右手背上立马冒出了鲜血。我大声哭叫着,叫母亲回家。母亲抱起我来,也不管手背上不住涌流的血。回到家里,我看见父亲一个人坐在门槛上吃饭。
   母亲哭着骂他说,你咋不管俺娘儿俩呢!还骂父亲是个傻东西,老婆孩子被人打死骂死也不放个屁!跟着你这号男人咋过时光……父亲还是没吭声,母亲还是连哭带骂。我也哭着,看着父亲。父亲就是不吭声,面无表情,继续吃饭,然后把碗放在门槛前面,一转身,就沿着巷道走了。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去爷爷奶奶家了,坐了一会儿,就又下地去了。
   这就是父亲!现在想起来,也觉得,父亲对妻儿的不负责,或者说不疼爱,是很傻的一种表现。我也常常想:要是我的妻子和儿子受到这类的欺负,我会腾身而起,不说要与对方把事情说个明白,若是过分得厉害,我肯定会诉诸暴力,哪怕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
   可是父亲,我幼小年代,在乡村,他始终是这样一种态度,好像我们是和他毫无干系的人。
   大致是因为这些经历,在很长时间内,我和母亲在“同一战线”,认为父亲傻,且傻得不透气,既没有“玩转”生活,驾驭乡村人事及庸常生活的能力,又对妻儿不关心,不在意。

共 17712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父亲考”,清明时节,一个儿子对已逝的父亲的血泪追思,洋洋洒洒近二万字,字字都是真情意切与无限的缅怀。我相信这个世上,父亲一直是所有子女心中那一盏照亮灵魂前进的心灯,每一盏灯都有温暖一生的光和热。文章中的这位父亲,是亲人乡邻中的“傻子”,他不与世为争,不与人为争,一直默默地,沉静地生活,即使内心有无数话语,他也只是寥寥数语。他一辈子与土地相守,与钢筋水泥相伴,只为让自己的妻儿过上稍微富裕的生活,但是他依旧不言语,依旧背着妻子对他的嫌厌,任劳任怨一生,直到得了胃癌,与世长辞。这篇散文,可以说是作者父亲的生平志,也可以说是父亲的灵魂肖像。通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父亲生前的故事,将父亲的形象立体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他的脾性,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他对待亲人的态度,都串联在一起,构成了这幅画。而作为父亲形象的烘托者,母亲,以及作者本人,在文中可见一斑,母亲一生都在嫌弃父亲“傻”,临了,父亲病重,母亲的举动让我们看到了这对紫米老夫妻那经过光阴沉积下来的情感,却也能够抵消一生的磕磕绊绊。作者这个长子,在得知父亲病情时,“恨”过母亲,而恰恰是这个恨,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父亲的爱,因为父亲这一生,太需要爱了。更是通过一系列的心里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仁孝的好儿子。虽然父亲去世时,没有看到作者最后一眼,但是我相信,他一定能感受得到您的这份心,能看到这篇含泪写完的文章,然后轻轻地笑……文章融入真情实感,对过往的事情记叙有条不紊,可见对父亲的爱如何深厚。而出彩的是文章里的语言,虽然很多都是贴近乡村的朴实字语,却仍然具有一定的高度,读来让我们深入作者内心,譬如文章首段这句“他奋尽一生力气、心血和生命,像树一样栽在人世间的两个儿子,我和弟弟,在他逝去后,也远没有那些湿干不定的泥土、年年枯荣的茅草乃至偶尔的风、雨滴和雪花,还有阳光距离自己更近。”父亲去世了,他只能怀恋,这种无力感,让他创造出这种震撼人心的句子。一篇让人落泪的亲情大作,倾情推荐!【编辑:一朵怜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07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朵怜幽        2013-04-06 11:03:17
  我相信,在天国的老父亲,没有沉重的世俗枷锁,只有对世间亲人的无限祝福,他一定过得很好……
没有什么比相信更像爱。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4-07 07:39:3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