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润心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音散文】感怀七贤祠

绝品 【心音散文】感怀七贤祠 ——品味邯郸成语文化


作者:刘柳琴 榜眼,27657.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93发表时间:2013-04-06 12:06:28
摘要:七贤祠很小,它抵不过丛台的一隅;七贤祠很低,它看丛台如高山仰止;七贤祠很卑微,它的门票都含到丛台的门票里,它只是丛台的一小部分。

【心音散文】感怀七贤祠 (一)
   七贤祠,位于邯郸市丛台公园内,雄伟壮观的丛台脚下。
   七贤祠很小,它抵不过丛台的一隅;七贤祠很低,它看丛台如高山仰止;七贤祠很卑微,它的门票都含到丛台的门票里,它只是丛台的一小部分。
   丛台,曾经是赵国的国王观看歌舞、操练兵马的御台。如果把它比做是高贵盛开的鲜花,那么七贤祠则是花下的绿叶;如果把丛台看作是至高至尊的君王,那么在丛台脚下的七贤祠则是恭维在君王身边的爱卿大臣;它们守护在皇帝的身边,捍卫着君王的尊严。
   然而,大臣也有大臣的自尊。敞开的大门里,透露出几分尊严;祠堂的门口还把守着两尊铜色的狮雕,威风凛凛的,让人望而生畏;精美的阁楼式建筑上,有名人方毅题写的“七贤祠”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庭院内绿草茵茵,花木盛开,清静馨香。
   怀着虔诚的心情,我缓步进入祠内,七尊彩色的塑像映入眼帘,他们形象逼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站在我的面前:有的表情悲愤,有的神色凝重,有的怒气冲天,有的双目有神,有的……在他们的脚下方,分别写着他们的生卒时代,官职,生平事迹。
   他们分别是:程婴、公孙许臼、韩厥、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
   央央赵国,曾经鼎立于战国时期。但真正称得上赵国贤良的唯独他们七个;巍巍赵国,曾称霸一方,但真正名留青史的只是他们七个;他们是赵国的青天顶立柱,是赵国的忠臣贤良。
   看着一张张忠诚的面孔,一个个正义的眼神,你会从他们身上解读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正能量。
   舀一瓢历史长河的水,轻轻地铺洒开来,然后再渐渐地润湿时代的印记,渗入枭雄纷争,狼烟四起的岁月……岁月的喁喁细语,如日光洒地,把整个祠院照的温馨起来;穿越时空,把舞台换幕,拉开赵国时代的序幕……
  
   (二)
   赵国前朝,朝政昏庸腐败,听信奸臣屠岸贾谗言,将忠烈名门的赵氏家族三百口,满门抄斩,只杀得赵家血流成河,横尸遍地,惨不忍睹。
   而赵家的唯一幸存者“赵氏孤儿”,在忠臣程婴的保护下得以生存。这时,屠岸贾仍在穷追不舍,四处搜寻打听赵氏孤儿的下落,程婴的处境危危可及。
   在这个时刻,老臣公孙许臼找到程婴,他一见程婴的面劈头就问:“你为什么活着?”在公孙许臼看来,程婴和赵朔是莫逆之交,为好友殉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程婴含着热泪把自己的目的告诉了公孙许臼:自己活着是为了保护赵氏刚刚生下的遗孤,使得赵家后继有人,将来重整旗鼓,再立江山。公孙许臼听罢,深深被程婴的义举而感动。他开始和程婴密谋:程婴把自己的儿子冒充赵氏孤儿,暗藏在公孙许臼的家中,然后程婴去向屠岸贾“告密”,揭发公孙许臼。
   当屠岸贾领着重兵搜寻到公孙许臼的家,搜出程婴的儿子,把婴儿恶狠狠地摔死时,公孙许臼满腔悲愤,在屠岸贾大军面前痛骂程婴背信弃义:
   “是那个埋情出告?
   原来这程婴是斩身刀。
   你是狂风偏纵扑天雕,
   严寒故打古根草。
   不争把孤儿又杀了,
   可着他三百口冤谁来报?”
   这些话明着骂程婴,却是他对恶人得势,忠臣被满门抄斩的痛心疾首,公孙许臼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已无所顾忌,指桑骂槐地倾诉了满腔怒气。
   他又痛斥屠岸贾:
   “你当日演神獒,
   把忠臣来扑咬,
   逼得他走私荒郊,
   刎死钢刀,
   缢死裙腰,
   将三百口尽行诛剿。
   并没那个半个儿剩落,
   还不厌你心苗!”
   公孙许臼愤恨填膺,字字血泪,撼人心魄。
   穷凶极恶的屠岸贾的屠刀,终于刺向了这个忠心耿耿为着保护赵家遗孤而舍身取义的忠臣。
   那是多么悲壮的场面啊!我们可以想象到:程婴暗藏大志,忍辱负重,谄媚小人,宁愿背负世人的骂名,面对公孙许臼的责骂,默默地忍受着,眼看着自己的好友惨死在奸臣的屠刀下,自己的孩子被贼子活活摔死,程婴的心在撕裂!在流血!“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而他却不敢表现在脸上,只能默默地煎熬着流血的心!
   我们同样可以想象得到:公孙许臼的心也在流血!他比起程婴来,死的壮烈,他在人间还可以得到一个仁义壮士的美名,让后人敬仰。而程婴,却要背负骂名,在世间苟且残喘,承受人生的苦难和屈辱。他在心里一定在呐喊:“老朋友啊!对不起啊!让你受委屈了……”
   公孙许臼和程婴的儿子,惨死在奸臣屠岸贾的手下。程婴携赵氏孤儿从此隐姓埋名,躲进深山,过上了隐居的生活。期间饱受人间辛酸,在油锅里煎熬,在刀尖上度日,在暗无天日的深山中苦熬硬撑了二十年,直到一个贤人的相助,才出山见日,重见光明,这个贤人就是---韩厥。
   韩厥,是暗藏在屠岸贾身边的一位忠臣。当赵朔被屠岸贾屠杀前,曾经把赵氏孤儿托付给了韩厥,在赵朔的眼里,韩厥是个讲信义的忠臣,又是个有实力的人,他一定会完成这个使命的。因此,程婴、公孙许臼、韩厥三人共同上演了一部“托孤救赵”的人间悲情剧。在这场剧中,韩厥是知情者,又是幕后的策划者,他同样背负着薄情寡义的骂名,但他暗藏在奸臣的身边,深藏不露,蓄势待发,等待佳机,拔剑出鞘,铲除奸臣。
   终于机会来了,晋景公病倒了,寻遍了天下的名医,病情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这时,韩厥认为机会到了,他买通了一个算命先生,在晋景公面前巧舌如簧,说是赵朔的鬼魂附在了他的身上,阴魂不散,在他的身上作崇,应立赵家的后人为王,斩杀小人,以慰籍赵家死去的冤魂。晋景公听从了算命先生的话,派韩厥斩杀了屠岸贾,又把赵家已经长大的遗孤——赵武封了王位。
   赵氏的遗孤被册封了,程婴的使命也完成了,程婴本该在众人的敬仰的目光中安度晚年了,这时,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外的举动——拔剑自杀。赵武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程婴平静地说道:“当初,有难时,别人都能去死;而我不能,我是不敢死,为的是把你抚养成人,以立大业。现在,我的使命完成了,我得去告诉赵朔和公孙许臼一声啊!让他们也高兴高兴,不然,他们认为我没完成任务呢!”说完,把剑刺向了自己的胸膛,滚滚鲜血,洒落一地,铺满一地的忠诚和仁义。
   关于被屠岸贾摔死的那个婴儿,世间有不同的版本:一说是程婴的儿子,一说是公孙许臼的儿子,也有史书记载是“他人之子”。但大部分倾向于是程婴的儿子,因为这样更彰显出程婴的赤胆忠心,更让后人对他舍己保孤伟大壮举而钦佩不已。
   但不管是谁的儿子,我们都应为这个屈死在奸臣手下的孩子敬上一炷香,一个正在嗷嗷待哺的孩子,他还没有领略到这个世界美好的时刻,就成了一个替死鬼,用他的身躯,成就了一个赵国的国君,造就了一个时代,他,同样值得赵国的后人们敬仰。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时代造就了赵国历史上的这三位忠良,他们是忠孝仁义的楷模,是人间正道的化身,是他们为赵国铺就了一个温床。
   这就是程婴、公孙许臼、韩厥合演的这部惊天地、泣鬼神的人间悲情剧。让世代文人墨客为他大书特书,弘扬他们忠君爱国精神,被人们称为赵国历史上的三位忠臣,最早被赵国人立祠的也是“三忠祠”。
  
   (三)
   我的目光又转向另外两个贤人:廉颇、蔺相如。
   他们两个又上演了一曲“将相和”的人间美剧。
   和氏璧是赵国的镇国之宝,价值连城。而贪婪的秦王却对它垂涎三尺,一心想得到它。强大的秦国在众国中称王称霸,不可一世,动辄用武力相威胁。和秦国比起来,赵国的力单势薄,处于劣势,得罪不起。可把镇国之宝拱手让给秦国,等于割掉了赵国臣民的身上的肉啊!
   正当赵国国王举棋不定,左右为难时,有人保举了出身卑微的蔺相如,说这个人智勇双全,足智多谋,去秦国献璧,一定会完璧归赵。
   蔺相如携带着和氏璧,带着赵王和众人的希望,来到了秦王的面前,献出了和氏璧,让秦王和他的众臣们观看。精美绝伦的和氏璧一拿出来立刻吸引了众臣的眼球,拿在手中爱不释手,赞不绝口,贪婪的欲望溢于言表。
   这时,蔺相如以和氏璧上有瑕疵,要指给他们看为名,把和氏璧重新又要了回来。拿回和氏璧,蔺相如脸上谄媚的面容立刻变成了一脸的正气。他说,如果秦王想把和氏璧据为己有,他要与和氏璧共存亡,死在秦王的面前。秦王被蔺相如的凛冽正气震慑住了,只好放弃了贪念,蔺相如带着他的和氏璧凯旋而归,成了赵国的功臣。
   秦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以友好亲善为名,宴请赵王在渑池相会,赵王知道秦王这是鸿门宴,“醉翁之意不在酒”,可不去又被秦王嗤笑胆小,最后,赵王听从了廉颇、蔺相如的建议,带着足智多谋的蔺相如去了。
   宴会上,秦王让赵王弹奏一首曲子助兴,赵王不敢违抗,只好弹奏了一首曲子,立即被秦王叫史官记载在史书上“某年某月,赵王为秦王演奏曲子……”
   这是对赵王天大的羞耻啊!蔺相如见此,对秦王说道:“赵王听说秦王的缶打击的很好,我这里有一个缶,请秦王敲敲缶,让大家高兴高兴。”
   秦王一听大怒,不答应。蔺相如进前一步,高高举起缶,跪在秦王的面前,秦王还是不答应;蔺相如以死相逼,说道:“五步之内,如果大王不答应,我就死在你的面前!”秦王的护兵想对蔺相如动手,被蔺相如喝退,蔺相如的昂扬正气,又一次威慑了秦王,无奈之下,他只好击了一下缶。蔺相如立即让赵国的随行史官记载在案:“某年某月,秦王为赵王击缶一次。”
   “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后的蔺相如,在赵国名声大振,他以他的机智勇敢,巧言善辩的“三寸不烂之舌”,让众囯对赵国刮目相看,为赵国树立起了威信地位,维护了国家、国王的尊严。使秦王和众囯对赵国不敢轻动窥觎之心。
   而蔺相如也受到赵国上下的尊崇,被赵王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
   这让身经百战,功绩显赫的廉颇将军心中很是愤愤不平。在廉颇看来,只有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勇士,才能被封为上卿;而出身卑微,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的人”居然在自己位置之上,这简直是对天下武士们嘲弄,莫大的耻辱!天大的笑话!他心不服,气不顺,扬言见了蔺相如一定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一次,蔺相如的马车和廉颇乘坐的马车在一条很窄的巷子里相遇了,蔺相如见了廉颇的马车,忙叫仆人把自己的马车掉头,躲进了一个巷子里。
   马嘶叫着,不愿意回头;仆人嘟囔着,不情愿回避;蔺相如给他们解释道:“在献和氏璧,在渑池相会时,我连秦王都不怕,让他击缶他就击缶,难道我怕廉颇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颇将军携手保囯啊!我是为了赵国的利益才这样做的!”
   蔺相如的车子,躲进了旁边的巷子里,看着廉颇的车马高扬着头从他们眼前扬长而去。
   蔺相如和他的仆人们也许不会想到,他这一躲,躲出了一个流芳百世的千古佳话;躲出了古城邯郸的一处名胜——“蔺相如回车巷”。
   蔺相如和仆人说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感动了,惭愧不已。蔺相如不计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人品让他自愧不如。于是,他脱光了上衣,露出了膀子,让仆人把他捆绑起来,背上荆棘,来到蔺相如的家,跪在蔺相如的面前,请求蔺相如原谅。两位忠心报国的将相,终于握手言和,成了“刎颈之交”。
   廉颇也许不知道,他这一跪,跪出了一个世代颂扬的美好传说——“负荆请罪”。
   两位将相也许不知道,他们的手一握,握出了一曲温暖的凯歌——“将相和”
  
   (四)
   我站在赵奢的塑像前,对这位有着铮铮铁骨的赵国执法者充满敬重的目光。
   赵奢,一个小小的田部吏,掌握着一个地方的土地税。他不畏权势,不徇私情,当身居高官的平原君偷税漏税时,刚直不阿的赵奢,居然大胆下令,斩杀了平原君的管家仆人九人。平原君勃然大怒:“打狗还的看主人呢!居然不给老臣一点面子,气煞我也!”一个命令,把赵奢绑到他的面前,把刀压倒他的脖子上。
   赵奢镇静自若,临危不惧,仗义执言:“你身为国家大臣,贵公子,家有万贯,却怂恿家人抗拒法律,如果国家的法律减弱了,国家的力量就会减弱;国家没有力量了,侵略者就会蜂拥而上;国家灭亡了,你还有什么富贵而言?如果你身为贵公子,带头遵纪守法,天下人能不敬仰你、效仿你吗?上行下效,天下不就相安无事了吗?你的美名不就远扬了吗?国家不就强大了吗?”
   赵奢一脸的正义和肺腑之言,震惊了平原君。他开始对赵奢的为人暗中赞许。后来,又推荐他当了赵国的税务官,赵奢不负众望,很快使得赵国国库丰盈充足,国富民安。
   与赵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而不讲战争策略的军事家。赵奢死后,他被封为元帅,统领军队四十万大军,在长平和敌人交战,由于他的“纸上谈兵”,使赵国四十万士兵被坑杀,赵国士兵的鲜血染红了大地,血流成河,他本人也血洒沙场。一生秉公廉明的赵奢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儿子,会成为赵国的罪人!他泉下有知,不会瞑目的。

共 666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感怀七贤祠》作者以沉稳的笔调向读者们讲诉了一段有关于赵国的历史。其中《赵氏遗孤》这个故事读起来尤其回肠荡气,三位刎颈之交的忠诚赤子用自己的生命向世人展示了何为仁,何为义,何为忠,历史的长河悠悠,却始终不曾洗去一丝一毫他们的义薄云天的感人情义。《将相和》,一个用谦让和体谅赢来至真至纯的友谊故事,多少年过去了,忠诚良将早已化作白骨一堆,但是他们美好的气节与高尚的人格却在人间传唱不歇。赵奢,一位执法从严的官员,不惧怕权贵执意维护法律的尊严,不仅是那个时代的楷模,更应该是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如果我们今天的执法者也能时常去瞻仰七贤祠,并且时时将赵奢的高风亮节作为自己工作的榜样,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和美好。纵观此文脉络清晰,一个个故事条理分明,情感深沉,足以见作者文化底蕴十分厚重,所以才写得出这么一篇上好的纯文学作品,力荐此文!问候作者!感谢投稿江山散文网!【编辑:北燕】【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06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燕        2013-04-06 12:09:58
  欣赏美文,问候作者,辛苦了!
回复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4-06 12:22:45
  谢谢北燕精彩到位的按语和辛苦劳作,为你擦汗,请上坐!
2 楼        文友:北燕        2013-04-06 12:11:15
  随着作者的文字去七贤祠神游了一番,美好高尚的人品值得永远怀念和赞美!
回复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4-06 12:25:18
  邯郸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语故事上千条,是个写不完好写作题材。欢迎您到邯郸登武灵丛台,看邯郸学步,做黄粱美梦!
3 楼        文友:北燕        2013-04-06 12:12:04
  柳的文化素养非常高,值得学习和敬佩!
回复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4-06 12:26:07
  互相学习,进步,再次谢谢!
4 楼        文友:梅如霜        2013-04-06 19:20:41
  这样的文字我是无法写出地,拜读了,琴姐!
浮华三生,墨香缭绕,待与卿共眷! qq:125326892
回复4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4-06 23:04:33
  谢谢如霜的赞誉,“作家各自一风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吧!
回复4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4-06 23:04:42
  谢谢如霜的赞誉,“作家各自一风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吧!
5 楼        文友:冰梅        2013-04-07 12:04:46
  忠义和良心,道德和权威,轮番上演,上天可鉴。《赵氏孤儿》的悲壮,《将相和》的胸怀,流传千古。去七贤祠瞻仰烈士英魂,感受人间悲喜!北燕的编者按和作者的美文相得益彰相映成辉。恭喜加精,问好柳琴北燕,这几天辛苦了!
自幼酷爱文学,笑看世间百态,广交天下朋友,共谱华丽辞章!
回复5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4-07 17:04:45
  谢谢冰梅姐赏读,遥祝春天快乐!
6 楼        文友:yangxuemei        2013-04-07 15:06:42
  邯郸是一座历史文化深韵厚重的城市,《赵氏孤儿》《将相和》这些历史名人和故事已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里,并激励着人们不断学习。欣赏柳琴的文笔。文字大气恢弘,是一篇上佳之品!
回复6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4-07 17:05:36
  谢谢雪梅的赏读,遥祝春天快乐
回复6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4-07 17:05:40
  谢谢雪梅的赏读,遥祝春天快乐
7 楼        文友:老官斋人        2013-04-07 15:08:12
  战国赵自瓜分晋而出,人才辈出,远强于魏、韩,可抗狼秦。赵败于内耗以及君王的鼠目寸光,即使没有赵括也必败无疑。秦成于几代君王志向统一,几十年来如一日,终成帝业!
人生逆旅且陶然
回复7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4-07 17:06:19
  谢谢老官的赏读,遥祝春天快乐
8 楼        文友:夕阳ann        2013-04-08 14:51:39
  古老的邯郸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厚重的历史故事,赵氏孤儿更是让人感受深刻,让我们不仅了解了一段历史,更让我们知道了那些狭义之士的忠贞和情义。问候柳琴姐,写作快乐!
以文会友
回复8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4-09 15:04:27
  谢谢夕阳的赏读,遥致春天快乐!
回复8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4-09 15:04:28
  谢谢夕阳的赏读,遥致春天快乐!
9 楼        文友:李荣        2013-04-26 06:28:37
  描写的很详实,我经常去邯郸去了,只要有时间就会去丛台公园转转。很不错的散文!作者应该是邯郸人吧?如果这篇散文是最近写的,“七贤祠很卑微,它的门票都含到丛台的门票里,它只是丛台的一小部分。”这几话似乎不妥,因为散文是真实的写照,据我所知丛台公园现在不收门票了吧?吹毛求疵了,见笑!
喜欢文学、音乐
回复9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4-26 10:44:27
  谢谢老师的赏读,丛台公园大门是不收门票了,只是登丛台和观看七贤祠还收门票,四元钱,观看七贤祠和登丛台连为一体,为的是保护文物古迹,我是邯郸人,土生土长的邯郸人,市作协会员,写邯郸的丰厚的文化内涵,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再次谢谢老师的指导赏读。
10 楼        文友:冰梅        2013-04-26 22:02:09
  恭喜柳琴作品加绝品!文润社团的荣誉,柳琴的功劳,呵呵,祝贺柳琴更上一层楼,佳作连连,锦绣江山!
自幼酷爱文学,笑看世间百态,广交天下朋友,共谱华丽辞章!
回复10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4-27 09:14:30
  谢谢冰梅姐的祝贺,也谢谢你的推荐,祝愿心音在您的率领下,更上一层楼。
共 20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