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一个纯正的陕北人——梁玉明

精品 一个纯正的陕北人——梁玉明


作者:张思明 白丁,6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678发表时间:2013-04-09 14:07:14

梁玉明何许人也?他是1942年2月出生在陕北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祖辈务农出身。他别无长物,只是从1965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成为一名堂堂正正的共产党员。
   他纯,是因为他活了71年一直心地纯洁,善良,不沾公家便宜,心里藏不住个私字。
   他正,是他心里一直有个正义感,在任何大风大浪面前,他都能站稳脚跟,坚持正义,从不随风倒。
   他常对晚辈们说:“我自从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的那天起,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土地中劳动,从无二心。无不一时地盼望年年能多打粮食,早日改善群众生活,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他心中这个理念,坚持40多年一直一步步实践着自己的诺言。
   笔者与他谈及个人经历时,他说自己命运不好。生在战火中,长在饥饿中,奋斗在困难中。总之,他70多年的经历称得上动天地、泣鬼神。
   梁玉明的祖上就穷,父亲兄弟二人,他为长。父亲从记事起就给财主家放羊,成婚后就靠揽工为生。到梁玉明这一代,他们兄妹5人,4男1女,他排行老二。为了拉扯儿女长大,他父母受尽了艰辛。
   三十年代中期,家乡解放,父亲才分得了一点土地,但全家7口子人,就靠这点薄地根本维持不了生命。他童年就跟父亲在地里点籽,8岁就学会锄地,但再拼命,还是吃不饱肚子。他10岁那年想上学,一则三十华里内没有学校,二则地里劳动又少不了他,一直到他十四岁那年(1956),文安驿才办起小学。父亲抚摸着他已有1.6米高的头顶,说大哥已到了重劳力的年龄,就送他去上了小学。文安驿区政府离村10华里,他和几个伙伴早出晚归跑着上学。学习时他鼓足劲的学,一遇星期天还要帮父亲在地里劳动,可是好梦不长,他刚上到四年级上学期,国家号召超龄生返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梁玉明心里明白,自己求学的美梦该结束了,便第一个报名回到生他养他的梁家河村。那时他年轻气盛,一心想在大跃进年代里为国家多打贡粮食。
   当年,大队选他当了团支部书记,他组织了20多名男女青年,成立了“青年突击队”,搬山镇沟修水平梯田,早出晚归天天汗流夹背,总想盼望地里长出好庄稼。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风调雨顺,真的来了个丰收年。就在那一年,不少村子里都缺粮,唯有梁家河村里没人饿肚子。
   1962年,也正是饥荒最严重的日子。村里人选梁玉明当了生产队长,他带领社员甩开膀子大干。然而,自然灾害严重,浮夸风刮的更重。到了年底一算账,欠收了。有人要他打一报十,他拧着脖子,坚决不干。他说:“做人怎么能这样,啥就是个啥,本来欠收,再多报不是骗国家害自家吗!”就这样,他领着社员扎扎实实的拼命大干,奋斗了两年终于度过难关,从此,他这个犟脾气也出了名。
   1965年夏,党支部书记喜欢上了梁玉明这个犟脾气,在劳动生产中,他只会扎扎实实地下苦,从不说假话。便吸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4个月后就被全体党员把他选为党支部书记,老书记向他放心地交了班。
   自从入党后,梁玉明就暗暗下了决心,时刻要牢记自己是名党员,干啥都要带好头。党员就要说实话做实事,与人做事都要诚实,农民只有为国家多打粮才能对得起党。在那个年代,梁玉明就人缘好,善与团结人,最大的特点是大公无私,一心为集体。就在那年,大队分来两名招工名额,其中他自己就是公社点名的对象。但梁玉明想了,能跳出农门,在公家部门发展是好事。但他不能这么做,便推荐了别人,自己决心在农村奋斗一辈子。从而,他一心扑在农业生产上,带领全大队(5个生产队)社员苦干农业,一心想让社员都过上好日子。
   1966年秋,“文革”正向纵深发展,不少年轻人都跑出去参加造反,串联。他什么组织也不参加,只知道自己有组织,是名共产党员就足够了。他继续坚持领着留村的中老年人春种秋收,保证了社员年年能吃饱肚子。每年过年参加造反的社员都回村了,从他手中领取口粮,使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年轻的生命永远是不可理解的奇迹,在外面造反有几个饿的面黄饥瘦,回来吃上个把月饱饭后,立即变得神采奕奕。队上有位梁玉明要好的社员,动员他去参加“武斗队,”说只要打败另一派,你将来就可在公家门上当个小头目,梁玉明不但谢绝,而且还劝他回村劳动是正路,不要去参与武斗。后来形势渐渐稳定,梁玉明还收到他的几个同学来信,说县上几个单位都在招人,动员他能来报名干公,都被他一一谢绝。他说:“当定农民是我的宿命!”
   1969年初,公社突然通知他,有15名北京知青分到你们队插队落户。梁玉明已在收音机里听到毛主席的这一号召,心里非常高兴,他知道,毛主席是为了让这一大批知青来农村锻炼,将来好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大力。再说这些北京娃娃都是抱着一腔热血才来陕北的,他们将来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他们将会给陕北落户的文化、落后的生产带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梁玉明接到通知后迅速组织社员先将他们的食宿安排好,赶着乱驴车才来到县城,接上这15名(男11女4)知青就往回赶,村里人就象过节那样高兴地欢迎他们。然后他将9人分到一队,6人分到二队,同时叮嘱各队长,一定要照顾好他们的食宿安排,要象对待自己娃娃一样对待这些学生。最后他问大家,谁的年龄最小,小名较大点的男生指着一名瘦高个说:“就他小,才刚16岁。”梁玉明问他:“你叫啥名?”回答:“习近平。”梁玉明说:“那你就留在一队。”因为他家在一队,以后方便照管。
   当天晚上,梁玉明就分别为知青召开了会议,介绍了当地的艰苦生活,风俗习惯,简单的方言。此后他就主动为知青当翻译,帮着他们怎样劳动,怎样生活……
   经过一段时间熟悉,知青们很快和社员建立起了感情,互相学习、帮助,梁玉明在此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从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入手,再教他们生产劳动方法,和他们多谈心,开导他们少想家,既然来了就安下心来,多把你们的文化知识传授给我们这些陕北人。特别对年龄最小的,梁玉明就是偏爱,请他到自己家吃饭,多拉家常。在梁玉明的关爱、引导下,知青们很快稳住了心,进入劳动、生活角色。
   但那毕竟是个单调的年代,农村没电,又看不上电影,没有任何文化生活,晚上只有在煤油灯下看自己带来的书。知青们面对无法看到尽头的插队生活,有几个知青内心时常充满着落寞和孤独。梁玉明面对现实,经常找他们谈心,给他们讲现实,谈将来社会一定会发展,讲毛主席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艰难困苦生活,仍然打败日本侵略者。特别是延安圣地的故事知青们最爱听。
   梁玉明只是想,用自己并不丰富的表达能力,能劝导他们把插队的路子走下去,能让他们安下心来就是胜利。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人处事。知青们对他的评价是:可亲,心地善良,一心为集体,从不谈个人生活困难。在谈及帮教知青过程中,他说:“我记得在1970年秋季,有名知青回了趟北京,回村后在村口遇见我,当他一见到我时,就气愤地对我说,他再不回北京了。我问为什么?他说,回去是有家不能回,还把我当成氓流。我点头表示理解,并把他谦让到我家去休息,我担水回来做了饭,一块吃了晚饭。因他年龄最小,想家是很正常的,回去北京受到冷落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他的家庭一时被落入低谷。”开始劝导他几句后,就拿出他妈妈给梁玉明来的信,递给他看,信的大致内容是:梁书记,你好,你今后不要再让近平回北京了,我把近平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教育他,帮助他度过难关。习近平看完信后说:“我妈妈说的很对,我到咱村来就是要听你的话,你是党支书,你今后就多批评帮助我吧。以后我不再回北京,好好在梁家河扎根,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
   梁玉明听后很受感动,便又开导了他好多道理,要求他把带来的书好好读完,将来一定能派上用场。两人当晚拉了半夜的话。从此,梁玉明和习近平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走的更近了,经常在一起劳动,谈天说地,拉家常谈理想,谈论国家大事,同时梁玉明自己从习近平的文化理念中学到不少知识。
   当年,大队为知青修了个知青院5孔石窑,梁玉明家与知青院成了邻居,习近平有空就往他家跑,有啥心里话就对他说。当时接触他最多的就是习近平和刘平生。1972年,村里知青全走了,就剩习近平一个人,因为习近平爱农民,有文化有学问,村里男女老少都爱往他住的窑里跑,每天晚上,常常是一窑的人,爱听他讲山外的事。支书梁玉明也不例外,常说近平见多识广,比他懂的多的多。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老梁觉得习近平不光有理想有抱负,而且目光远大,言行一致,是个培养的好苗子。从此,他就重点培养他,对他讲党的组织、党的光荣使命。经过一年的锻炼与考验,梁玉明认为他成熟了,具备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鼓励他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并在支部会上作了宣布,不几天就让他填了入党志愿书。当时习近平说:“你有热情介绍我,我也有决心入党,但就怕上边不会批准。”
   支部大会表决通过后,形成了决议。梁玉明立即将习近平的志愿书和支部决议一并送到公社党委。当时那位书记对梁玉明说:“你梁玉明可真胆大,现在这种形势,你敢把黑帮子弟介绍入党。”梁玉明不紧不慢地说:“不是我胆大,是毛主席的政策胆大。”该书记说:“毛主席哪有这个政策?”老梁说:“中央的政策有一条,父母有问题不能株连子女,重在个人表现。再说习近平的父母谁给作结论了?”这位书记不高兴地说:“我没有看过这个政策,我不能批!”梁玉明也有些不高兴,“你这个官没当好,连政策都没学好,怎么能作好工作。”两人你一言他一语,最终还是把支部决议退了回来。
   回到村里老梁把情况告诉了习近平,并鼓励他别灰心,申请你继续写,看他批不批。习近平笑着说:“我就知道他不会批。”此后,习近平热血在沸腾,加入党的决心更加坚定,先后又写了9份申请书。梁玉明拿着他的10份申请,步行跑了往返三趟公社。第三次遇见新任公社书记白光星。他看完10份申请,梁玉明的介绍和支部的决议,笑着说:“梁玉明,你把政策把握的很好,也是个敢于负责的有心书记。过几天我到县上开会,向县委申书记请示汇报后再定。”梁玉明总算较满意地回村了,他又告诉习近平:“别灰心,有希望了!”
   事过不到十日,梁玉明接到县上通知:县委申书记要找习近平谈话,习近平按时到了延川县委。时过10多天,习近平的入党事宜终于批复了。梁玉明接到通知立即告诉了习近平,并说:“你的党龄从支部大会通过之日算起。”近平激动地拉住梁玉明的手说:“梁书记,真是感谢你了,没有你这样有心的支书奔跑,我是入不了党的。”梁玉明很真诚地说:“你要感谢党,感谢党的好政策!不要谢我。”
   习近平入党后思想更加成熟。梁玉明心想,近平还缺少实践锻炼,必须得给他创造个锻炼平台,自己不是推卸担子,而是让贤。心思想定后,又跑到公社找到白书记,谈了自己的想法,受到白光星的赞扬,同时说:“那你必须担任大队革委会主任,积极配合支持近平的工作,多给他出主意。”得到党委同意后,他立即召开了支部大会,宣布了习近平上任,那是1973年底。
   从此,习近平在中国这个最基层的党支部书记位子上做起,尽量施展着他自己的优秀才干,一心为群众谋福利。打大口水井,解决了全大队人畜饮水难,修地打坝获丰收,解决了群众吃粮难,学沼气办沼气,家家都能用上沼气,解决群众烧水做饭难……一行行一件件,群众看在眼里,享受在身上,梁玉明喜在心里。当然,习近平每实践一件事都离不开梁玉明的支持。人们都说梁玉明是好人,“你真是扶上马又送一程,从不记回报。”
   1975年中旬,习近平同志结束了他在梁家河7年的插队生活,分别时他含着泪对全村人说:“我在咱村劳动了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事,二是劳动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是我受益终生的东西。
   此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迈进北京清华大学的校门去深造。随后公社党委又让梁玉明接回支书这负担子,直至1997年因年老自动退下位子,先后任村干部35年。
   习近平离开梁家河村后,从上学到参加工作,梁玉明坚持多年给他写信,一则鼓励,二则慰问。当习近平在政治舞台上每上一个台阶,梁玉明都会激动的心情久久难平。但习近平也是同样,从来没有忘记扶自己上马的梁玉明和全村群众,每次给他复信中都要关心全村人的生产、生活和村里经济建设。同时,坚持每年春节给全村每户寄张贺年卡,表示诚心慰问祝福。
   几十年过去了,梁玉明先后几次被习近平邀请到厦门、福州、云南和北京家中做客和他交谈,但多数老梁都是为村里拉高压电、修学校,汇报村里群众生活。习近平尽力都一一解决。村里也有个别人为个人之事去找习近平解决,但梁玉明在习近平面前从来没有找过麻烦,从来没有提出过个人的私事要求。
   2009年,习近平来延安调研,第一个就是接梁玉明到延安宾馆见面,在交谈中一再询问他有啥个人要求,梁玉明说:儿女自有儿女福,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我和儿女家家都过的很幸福,你就放心吧!
   梁玉明还是梁玉明,还是高风亮节、德高望重的梁玉明。这是习近平同志当着陪同他的省、市领导面这样赞扬梁玉明的。
   事实确实如此,梁玉明在70多个年轮中,是平凡的一生,他默默无闻的象头老黄牛,只忠于党,忠于他终生热爱的黄土地。但值得人们尊敬和敬仰他的是:在那种混沌的年代里,坚持党的标准原则,坚持用延安精神去教育人、培养人,起步,为党为国家介绍培养了一位国家栋梁人材。
  
   二○一三年正月于延安寒舍
   (作者地址:陕西延长县政协电话:13892180684)

共 540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全篇洋洋洒洒数千言,对于主人公梁玉明却没有一句空洞的夸奖。本篇的成功之处正在这里:通过一个忠诚、正直的老党员,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以党的标准和原则,用延安精神和耐心细致的热情鼓舞和培养了一代年轻人的故事,来表现梁玉明的先进事迹。一个纯洁的高尚的农村老党员形象跃然纸上,让人肃然起敬。本篇行文规范,用语朴实,具体生动,值得一读!感谢投稿江山文学网,问好作者!【编辑:红尘无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095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无泥        2013-04-09 14:15:20
  打开本篇前,没想到这个农村党支书,与习近平总书记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文章重点描写了对知青的教育和关怀,客观上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变迁。有过知青经历的人,读这篇文一定会勾起许多辛酸与温暖的回忆……总之感觉本篇文章写得很具体很有厚度。可推荐阅读。
2 楼        文友:红尘无泥        2013-04-09 14:16:38
  未与作者商量,将栏目由时事评述改为散文,如有意见可飞笺交流。
3 楼        文友:谢石        2013-04-09 20:18:16
  作家就是不一样啊!到哪里都是一鸣惊人,这不,把习书记的恩人梁玉明的事迹竟也投到江山来了,看来,在江山您老又要火一把了!
4 楼        文友:晋忻李        2013-04-10 08:45:44
  梁玉明胸怀坦荡,堪称伯乐一个,难得!
晋忻李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