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思路花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思路·散文】拍马屁

编辑推荐 【思路·散文】拍马屁


作者:余影 进士,8389.3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37发表时间:2013-04-11 10:23:21


   拍马屁是人的一种行为活动,原先是人驯化动物的一种行为措施,主要是对驯马而言,据说人驯马时,如果马不听话,要乱跳乱动时,只要拍拍它的屁股,马就会感到舒服,从而停止乱动,变得乖巧顺从和听话。
   后来这个概念的解释深化和扩大了,变成了人对人的一种行为。比方张三有求于李四,就贡献一些甜言蜜语,礼送一些时尚物品,敬奉一些红包钞票,李四感到舒服了,就会满足张三的要求,达到互利双赢的结果。人们就把张三的这种行为称为“拍马屁”。
   拍马屁是一种行为,但不是一种光明磊落的行为。说一个人善于拍马屁常常不是好话,而是带有贬损的意味,一个喜欢拍马屁的人常常被认为是人格有缺陷,甚至于是人格卑劣的人。人们的认识中,一个善于拍马屁的人,也许是一个会办事的人和能干的人,但决不是一个高尚的人和有道德的人。
   人们厌恶拍马屁的人,但不得不承认拍马屁的实际社会效用,因为大千世界中确实有许多事是通过拍马屁而办成功的,确实有许多人是靠拍马屁而升官发财的。因此许多人也不由自主,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拍马屁,而且广泛予以施用。当然以此而事业一帆风顺,蒸蒸日上者也不多。
   那是因为,拍马屁除了要有志外,还要有才。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功地运用拍马屁这门社会技术的。那些资质鲁钝的人,常常也东施效颦地挥动拍马屁这柄仙拂,但却常常事与愿违,事倍功半。人们称他们是马屁拍在马脚骨上,没有技巧,不得要领,马倒没有驯服,反被马踢伤。
   我以前看到过一则故事,也是讲拍马屁的,而且说明即使拍马屁也需要聪明机智和才华。
   故事如下:
   古时候,有一个皇帝,他很有权势也很有财富,人们很服从他也很怕他。
   这个威权的皇帝却有一点美中不足,就是他的尊容太难获得人们的恭维了。简单一点讲他是一个典型的“十不全”:他歪嘴塌鼻子,瞎了一只眼睛,残了一只手,右脚又比左脚长半尺。
   就这样一个十不全的皇帝有一天却忽然心血来潮,召来了几个全国最优秀的画家,要他们给他画像。画像要求绝对实事求是,不准粉饰美化,否则严惩不贷。
   第一个画家心想,这样的丑八怪如果实事求是地画出来,即使皇帝自己不气死,旁人也会被吓死的,所谓实事求是,无非皇帝作作秀而已,自己才不上这个当呢。于是他施展画笔,把皇帝画成一个相貌堂堂的美男子。皇帝一看,冷笑道:“我有这么好吗?可见你是一个爱拍马屁的家伙。爱拍马屁的人心术和品格肯定不好,留你何用?”于是马上就把画家杀了。
   第二个画家吸取了教训,不敢再拍马屁,就实事求是地把皇帝的相貌画了出来,一个丑陋的丑八怪跃然于画布之上。皇帝看了之后吩咐立即把画家杀了,甚至什么原因也没有解释。
   第三个画家一看拍马屁和实事求是的都被杀了,于是独辟蹊径,用了第三种办法,他把皇帝放在一个狩猎的环境中,画皇帝正在打猎,威风凛凛地用枪瞄准一只大老虎,一只长脚踏在地上,一只短一截的脚则搁在一块石头上,那只残疾的手抚在枪把上,不但看不出残疾,而且正好遮住了歪嘴塌鼻子;那只瞎眼也因为瞄准而正好闭起来。就这样,在特定的空间里,一切残缺都被巧妙地掩饰起来,而且掩饰得那么贴切和自然。
   皇帝看后龙心大悦,重赏了这个画家。
   这个画家不但懂得皇帝喜欢拍马屁的心理,而且还懂得如何巧妙正确地拍,拍得不露痕迹。所以他不但逃过了杀身之祸,而且还获得重赏。可见拍马屁的具体技巧也十分重要。
   因此有志于拍马屁的朋友,光有意愿和理想是不够的,还得苦练技巧,苦练本领,那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3年3月18日
  

共 14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诚如作者所云,拍马屁也是一种“学问”。有喜欢吃马屁的,才有拍马屁的。问题只在于,拍马屁的手段有高有低,吃马屁的则各有所好。谢谢作者赐稿!欢迎更多佳作。问好!【编辑:梅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芷        2013-04-11 10:24:33
  其实也难怪拍马屁,关键还在于有人喜欢马屁。
   问题只在于拍马屁的原因或动机。
   大多数人只是为了自保,甚至是仅仅为求生存。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2 楼        文友:匆匆那年        2013-04-23 14:46:01
  哈哈,好经典的故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