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思路花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思路·散文】神圣井冈山

  【思路·散文】神圣井冈山


作者:康铁江 秀才,168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63发表时间:2013-04-15 06:15:17

【思路·散文】神圣井冈山
   近年来红色旅游颇为时髦,本人有幸加入其中,今春上了一次井冈山。我们这代人从小受革命传统教育,对井冈山的感情深于现在的年轻人,印象中的井冈山神秘、神圣、神话、于是有了敬畏、飘渺、抽象的概念,可一旦登上井冈山,顿时觉得对井冈山的感觉变得厚实起来,从神秘、神话中解脱出来,只留下一个神圣!
   井冈山位于湖南、江西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方圆五百里,海拔八百公尺,群山环抱丛岚叠嶂,1927年毛泽东秋收起义失败后,带领农民军撤入井冈山,如今这群山腹地的井冈山市,就是当年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的茨坪,虽然现在叫市,其实也仅有半个县城大小,可想而知当年不过是个小村庄而已,早年进入井冈山有五条小路,各有哨口把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其中最具神话色彩的是黄洋界哨口,毛泽东的一首《西江月、井冈山》让其扬名天下。毛主席在井冈山住了两年多,就随苏维埃政府迁去瑞金,后在于都走上了长征路,一直在38年后的1965年才重上井冈山,旧地重游老人家感慨万千,挥毫泼墨写下了著名诗篇《重上井冈山》……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如今的井冈山市,有三条高等级公里和一条铁路与山外相通,但那车都是在盘山道上翻上翻下,需要几个小时才能转出山外,倘若走羊肠小道那时间可就长了,交通不便迟滞了敌人的进攻,井冈山斗争得益于这里的山高路险,当年井冈山上共有四路人马;一路是秋收起义由毛泽东带进来的农民军。一路是原来在井冈山占山为王的土匪,改编后当了红军。一路是南昌起义被打散的队伍,由朱德带领其中一部辗转进入井冈山,演绎了“朱、毛井冈会师”哙炙人口的故事。还有一路是彭德怀平江起义带进来的队伍,四路人马合编为红四军、红五军,虽然号称两个军,大概也不过千人,红军在井冈山休养、生息不断壮大,先后九次攻打距井冈山百余里、赣水边的吉安县城,那儿是个相对富裕的地方,毛主席曾有诗云:……十万工农下吉安……,由于那里的群众踊跃参加红军,后来吉安成了有名的将军县,在吉安的革命纪念馆里挂有四、五十位曾经名声显赫、吉安籍将军的大照片,这是吉安的光荣,也是井冈山的光荣,然而真正井冈山出身的将军并不多,因为当时井冈山地区人口不过两千,是个很贫瘠的地方。
   井冈山市开门见山,才住两日就觉得十分憋闷,不由得联想起自己下乡当“知青”的经历,自我感觉有些方面与林彪他们上山颇为相似;都是廿岁左右的城里学生娃,他们经历的是“武装”大革命,我们经历的是“文化”大革命,他们是上山,我们是下乡,生活都很清苦,都不大安心工作,都是怪话连篇、牢骚满腹,所不同的是我们下乡没有生命危险,他们上山随时有死亡的威胁;我们的牢骚话随返城烟消云散,林彪的牢骚话:“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成了路线斗争。按说都是年轻人不成熟的表现,说成革命意志动摇,对革命失去信心,这帽子的确大了一点,退一步说即便动摇了,后来在毛主席的教育下,也适应了井冈山环境,并立下赫赫战功,至于出了井冈山,乃至“文革”如何那是后话,千秋功罪后人评说。当然,还是领袖人物高瞻远瞩,毛泽东知道好些年轻人不安心井冈山斗争,就有针对性地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著名文章的由来,当时的毛泽东也才三十岁。
   参观井冈山市北麓的《革命烈士纪念堂》,好些知名或不知名的烈士不可胜记,看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斗争事迹感人至深、动人心魄,但也不时有某某年被错杀的字样跳入眼帘,可想而知当年的井冈山斗争该是多么坚苦卓绝;外有强兵压境,内有奸细捣乱,还有自己人的猜忌,防卫过当难免伤及自己人,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错杀,这些革命精英该是多么强的一股力量,倘若他们死在战场上又当别论,因为那是革命必须付出的代价,而死在自己人的刀下,实在是一种无奈,平反固然是一种补救,但死者不会因平反而复生。参观《井冈山烈士纪念堂》生出这段遐想。
   红色旅游是一种宝贵经历,抽出几天时间、省下几顿酒宴,进行一次灵魂的洗涤,拨动一下几近麻木的神经,你会更珍惜自己的生活。倘若你觉得生活乏味,不妨上趟井冈山。
  
  

共 16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井冈山位于湖南、江西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方圆五百里,海拔八百公尺,群山环抱丛岚叠嶂,毛泽东的一首《西江月·井冈山》让其扬名天下。文章沿着红军的足迹,带领读者来了一次红色之旅,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问好作者,欣赏阅读。(编辑 李子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