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缘春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缘春天散文】极端 却能和谐相处

精品 【文缘春天散文】极端 却能和谐相处 ————读《感受印度》


作者:汉镜堂 童生,57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35发表时间:2013-04-15 12:59:33

【文缘春天散文】极端 却能和谐相处
   《感受印度》袁南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因日前在大洋网书店翻看前言,有云:“2002年7月到2004年12月,我作为中国驻印度孟买总领事,在印度工作了825天。我对印度最主要的感觉之一就是印度难以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现象太多了。”作者还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在印度的工作过程,就是一个感受、思考和破解印度之谜的过程。”那么可见,这书不是一般游客浮光掠影式的感慨,也不是西方的学者从西方的价值观出发考察研究的作品。这是一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用中国人的眼光、思维方式去看印度的作品。
   作者1954年出生,应该和我算是同时代人,那么,我看这本书时应会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因此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没有带钱在身,只好过两天再跑到购书中心买了。书一买回来,办公室的一个年轻人翻了一下,觉得有趣,立即拿去看了,到国庆节放假才还给我。
   到10月8日,我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该书,第一印象是:印度人安贫乐道,独善其身,为来世修福,几千年传承,社会关系相对和谐。第一反思是:中国人积极干世,主动为他人谋福祉,历来人际关系紧张。有了结论以后,才回过头来再作思量,这是我的一种事倍功半,愚笨的读书习惯。
   书中所探讨的“谜”虽然说是很多,但归纳起来,我以为中心只有一个,就是:一个充满了极端矛盾的印度,社会为什么能够和谐平稳之谜。
   这些极端矛盾大要有三点:贫富差别之钜,世界罕比,人人安之若素;落后的种姓制度与先进的民主制度并存;愚昧荒诞的行为与先进严谨的科学技术并存。
   今天的印度,穷不思变,穷不走险。这是穷人的处世观点。印度有10亿人,其中6-7亿穷人,占人口总数的60%以上。其中2.5亿人生活在最低贫困线以下。孟买市1400万人口中,有770万人口住在贫民窟里,大多数人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真真的赤贫。但人人安之若素,印度人的犯罪率并不高。历史上也没有什么人们不堪压迫而起义之说。现实上也鲜有偷、抢、拐卖妇女儿童、制造假、冒、伪、劣、盗版产品;就算是满街乞讨之人,也不会取之不义。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2004年国内一个记者在参观孟买印度门后,忘记把相机带走,一个稚气未脱的乞丐紧紧地追上来,把捡到的相机还给记者。
   今天的印度,富人富则为仁,慷慨施舍。这是富人的态度。印度富人富可敌国,印度首富-WIPRO公司老板哈西姆?普莱姆基个人资产约有350亿美元,位列世界富豪榜第三。2004年2月,另一富豪、撒哈拉集团主席苏博拉塔?罗伊为儿子举办婚礼,花了近亿美元,其中包括了同时为101对没有足够钱举办婚礼的人举办了集体婚礼,每对新人还获得了20万卢比现金的善款在内。在印度,学校收费十分低廉,例如新德里大学,尼克鲁大学这样的公立名牌大学,学生几乎不要交费。一个大学生一年要交的学费和吃、住等费用加在一起才约人民币1600元,维持学校的钱主要来自富人的捐款。在印度,除了电影、马戏外,观看戏剧、歌舞演出、参观公园、画展、科技馆等都是免费的,作者在印度欣赏过维也纳交响乐团、莫斯科芭蕾舞团、南非歌舞团等许多演出,都是和其他观众一样,都是免费进场的。这些事业运作的钱大多数也是企业捐助的。在印度报章上人们是经常可以看到富人向各种扶贫项目捐款的消息的。甚至捐出全部财产,只身投入行丐队伍的富人比比皆是。
   今天的印度,平等、自由的民主政治制度和落后的、残酷的种姓等级制度并存。由野蛮残酷的种姓制度所形成的观念与行为,在今天的印度仍然处处可见。被视为不可接触者的1.6亿“贱民”仍然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贱民出门要佩戴特殊的标记,口中要不断发出特殊的声音,或敲击某种器物,以提示高种姓的人及时躲避。贱民只能从事最肮脏的,被视为最低贱的工作,例如搬运尸体、洗厕所、屠宰等。贱民受到高种姓的人的蔑视、迫害和毒打的事时有发生。作者看到,有一个高种姓的人给一个“贱民”施舍饮水,他把水罐高高地举起往“贱民”的水罐中倒,他这样做,为的是避免接触到“贱民”的水罐和倒进“贱民”的水罐中的水溅出来污染了自己。在印度,只有7%的贱民能喝上清洁的水。另一方面,在印度,民主政治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民选出来的许多官员,包括总统纳拉亚南却是“贱民”出身。
   今天的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但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多人口信奉最多样愚昧行为的国家,文盲人数最多的国家。恒河,是印度人心目中的圣河,是沐浴灵魂,洗涤罪恶,让灵魂进入天堂的理想通道。活的时候能喝上恒河水;在恒河中洗浴;死了以后在恒河边火化,骨灰撒进恒河中,是印度人净化魂灵最崇高追求。但是今天的恒河,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除了每天有上亿吨的污水流进恒河以外,还有没焚化的尸体或烧不透的尸骨,现在河水已经发黑发臭,但人们依然在此洗浴和取水饮用。据印度卫生部们的统计,在这里沐浴的人,40%到50%的人会患上皮肤病。2001年举行的一次昆梅拉节活动,就有7000万人涌到恒河沐浴。那些既没有交通工具,又没有钱买火车票的“贱民”,身上背着几乎是全部家产——一块御寒的破棉被和一只煮饭用的白铁锅,经过数日或数十日的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专门来恒河沐浴。许多穷人是毕生负债才能前来。还有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愚昧行为,为了不杀生,蚊叮虫咬也任由之;信奉神牛、神猴、神蛇、神鼠等等动物,这些动物到处横行霸道。在印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文盲,但是,印度的高等教育和科技水平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却是名列前茅。从独立以来,印度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水平,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印度有世界一流的软件工程师,有六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其中包括物理学、医学和经济学。
   作者在总结三年的探索后,对比中印,找出特点,解释谜团。作者说,自古以来,印度始终就在没有国家的状态下存在;而中国的存在则从来没有离开过国家。“由于这一明显区别,在印度历史上,社会精英人物大多更为关注自身如何尽早‘解脱’人生苦海,进入无忧无虑的彼岸极乐世界,而不是像中国社会中的精英人物那样,从小就被教育要为国家建功立业。”作者还引用了印度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的说话“邓小平教育中国人民要发财致富,甘地教育印度人民要安贫乐道。”为此作者又引申出一个结论“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印度文化是苦感文化。”
   在这里,作者只是看到了现象,没有找出“所以然”。
   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我以为是,在印度是由于“出世”宗教的确立,而在中国则是“入世”儒家学说的确立所以然。
   我以为,形成中印两个民族不同世界观的根本在于摆脱了蒙昧时代以后,两个民族在如何认识和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各种关系的矛盾方面,采取了不同的哲学观点。印度民族采取了消极不干预,顺其自然的,只关心自己“今生”和“来世”的关系的“出世”的宗教哲学;中华民族采取了积极干预,为了别人,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儒学入世观点。“治国齐家平天下”,这是每个中国读书人的最高理想。誓要通过个人的努力改变各种关系,直至“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发展到极端,就出现了“人定胜天”观念。儒家经典“四书”第一篇《大学》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解释说:“亲”是“新”的意思。还解释说:学习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去掉恶行,使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幼有所依。从而使社会保持在极其和谐的阶段。这是所有中国人都必须要明白的第一个道理。
   印度宗教认为:人生在世,应该担负各种责任和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称作“债”。“债”有五种。一是神债,要敬神;二是祖债,要结婚生子;三是圣哲之债,要学习宗教知识,尊重神职人员;四是人债,要款待不相识的人;五是生灵之债,要向各种生灵,包括动物、鬼魂、残疾人和贱民施舍食物。要获得解脱,必须还好这“五债”。每个人身负前世的“债”“业”的轻重不同,所以在此生就有所区别。在业报轮回中,行善者随福业上升;作恶者随恶业而下沉。那么此生只能为来生修行,抗争只能增加罪孽。这已经深入到每个印度人的骨髓中。近代英国殖民两百年,在宣传灌输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与制度的同时,并没有强行摧毁旧的印度文明。所以印度社会还是能够和谐稳定。
   但是,在现代中国经历过一场横扫“四旧”的强风后。“实实在在”、“入世”传统思想有所改变,走歪一点了。每个人既不“出世”,也不“入世”,“老老实实”为自己谋福利,先让少数人富起来,灯红酒绿的过日子。所谓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也。不为他人谋福祉,只为自己争功利,人际关系更趋紧张,这是更夸张了的“入世”的结果。中国社会就不那么容易和谐稳定了。
  
  

共 35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作为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族等级制度问题较为严重。作者通过读袁南生著的《感受印度》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印度的一些风俗习性以及印度文化的差别,贫富的区别,平等、自由的民主政治制度和落后的、残酷的种姓等级制度并存的现象,把一个充满了极端矛盾的、社会还能够和谐平稳的印度展示给读者,让读者和作者也带着众多的不解之谜去进一步了解印度。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秋天的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1537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3-04-15 13:03:04
  和老师一起感受了一次印度之谜,欣赏佳作,问好老师,祝写作愉快!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2 楼        文友:随心飞翔        2013-04-15 18:53:25
  印度的人土风情尽在眼前,谜一样的印度,吸引着众多人们对其的好奇,感动老师赐稿,问好老师,祝写作愉快!
公务员,至今从事业余创作20余年,发表诗歌、小说近200篇,原省级散文诗协会会员
3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3-04-15 19:45:18
  恭喜老师又获得精品!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4 楼        文友:唐笑        2013-04-16 08:15:58
  阅读老师文章,受益匪浅!老师知识丰富,博览群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令人尊敬!
至诚的爱心,可以温暖人们心灵的凄凉
回复4 楼        文友:汉镜堂        2013-04-22 10:16:43
  谢谢您的夸奖,还望多多交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