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难忘抗洪情

编辑推荐 难忘抗洪情


作者:轩窗听雨 白丁,4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06发表时间:2013-04-16 10:29:02
摘要:这是我参加抗洪任务的一段真实经历,时过近迁,但当年的场面却时时萦怀,让我挥之不去,于是写下这段文字,以兹纪念。

我们是8月12日上午接到赴九江抗洪前线命令的,当时我正在给全连上军事理论课,这时,团机关突然传来急促的警报声,接着团长通过扩音器向全团发布命令:“全团迅速进入一级战备,做好随时出动准备。”随后全团警报声,尖锐的哨音响成一片,车辆迅速集结,人员全部归建,部队迅速做好出动准备。下午三时许,部队由摩托化机动至福州市东站组织铁路输送,并于十三日到达景德镇,再由当地部队输送至彭泽县马当镇。
   一路之上看到的都是汪洋泽国,洪水之中牛羊的尸体顺流而下,房子淹的只剩屋顶,老人和孩子们就坐在这仅有的陆地上,无助地等待救援。这一幕幕场景,像锥子一样刺在官兵的心里,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就投入到抢险救灾的战斗中去。
   8月14日,部队终于到达彭泽县马当镇,我们营主要担负马当镇长江干堤的防护任务。马当镇长江干堤总长12.5公里,分为四段,头尾距离近30公里。连续不断的大暴雨,使长江水位猛涨,江水与堤面几乎同高。风浪中的马当干堤呻吟着,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如果失防,不仅马当镇5000多居民将会遭受灭顶之灾,也会对彭泽及其邻近各县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而马当镇830米长的护镇江堤,则是全营防守堤段中险情最多的一段江堤。堤脚大多是沙土,极容易引起塌方和出现泡泉。而我们连主要负责这一段堤坝的寻查及防守任务。由于灾情紧急,官兵们就住在堤坝上临时搭起的窝棚里,白天全部上阵固堤,晚上则三个人一组轮流巡堤,及时发现新出现的管涌或泡泉。这一带毒蛇特别多,晚上巡堤一不留神可能就会踩到蛇的身上,所以每个人随身都带着蛇药片。
   就在全营官兵激战正酣之际,棉船的灾情再一次让人们绷紧了神经。棉船是彭泽县境内长江中的一个江心洲,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4.5万。是国家重点产棉区,年产皮棉10万余担,工农业生产总值3亿多元,财政收入占全县的四分之一以上。由于它两头尖,中间宽,形状弯弯如峨眉,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峨眉洲。进入1998年夏季之后,受上游洪峰影响,长江水位居高不下,使地处江心、四面环水的棉船镇面临着洪涝灾害的严重威胁。江水高出堤内田地4米多,30余公里长的环洲大堤在风浪冲击下,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漫堤决口。九江市和彭泽县都把棉船作为防洪的重点地区。市、县主要领导专门在此坐镇,亲自指挥这场战斗。
   8月21日子夜时分,棉船镇最上游的金星村九组江堤外侧由于受巨大洪水回漩冲击,连续发生两次长153米、深24米、宽50米大窝崩,靠近堤坝的6栋房屋倒塌,其中4栋四层楼的房屋被巨大的漩涡卷入江中不见踪影。靠近窝崩堤岸附近的上百户村民,被吓得赶紧带上贵重物品转移,一时间人去楼空,整个棉船镇陷人一片恐慌之中。而此时肆虐的洪水正以每小时推进15厘米的速度冲刷着堤脚,窝崩正一步步扩大,渐渐逼近不足8米远的长江干堤。据水利专家测算,必须在3天之内投放两万吨石料,堵住窝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灾情紧急,刻不容缓,23时30分,上级下达命令,全营迅速抽调280人组建一支突击队,火速赶到窝崩地点,抛填石料、构筑水下阻决堤。
   我当时就在这支队伍当中,带领一个排,负责将从湖南等地运来的一船船石头抛入江中,填镇堤脚。当时气温最低都处在38℃,加上运送石头的船只没有任何遮蔽,甲板被太阳烤的穿着解放鞋都受不了,为了加快进度,我要求,每船石头只能用三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就是没有完成任务,为了鼓干劲,我们和友邻部队展开友谊赛,只听一声哨音,全排战士象小老虎一样,冲向一块块几百斤重的大石,抛入江水中的巨石掀起巨浪,与战士们的呼号声混合成一片,场面蔚为壮观。虽然战士们戴着帆布手套,但是没抛几块石头,就破损的不成样子,一天下来,三副手套都不够用,所有人员手上都磨出了水泡血泡,还有不少战士连续几天没能洗上澡身上长了红斑和股癣,有的战士中暑,一天硬是喝下6瓶正气水,既便这样也没有一个叫苦叫累,没有一个畏难退却。三天三夜里,官兵每人平均卸石14吨,平均每三分钟就要卸完一船的石头,每人每天都要磨破二、三双手套。在彭泽的抗洪战斗中,部队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而部队的精神也感动了彭泽的人民群众,从彭泽回撤时,为了不扰民,部队天还不亮就偷偷撤离,可是彭泽的干部群众早就等在那里了,有些小朋友手上高高地举着“长大了我也要当解放军”的牌子,还有的老大娘将苹果硬往战士手里塞,还有一位老大爷,抓住连队干部的手就是不松开,嘴上一迭声地只是说:“谢谢你们,谢谢亲人解放军。”场面催人泪下。
   时任彭泽县委书记方长春看到官兵们舍生忘死的干劲,握着官兵们的手,激动地说:“没有亲人解放军,棉船完了,彭泽也完了。”棉船的乡亲为感谢全营官兵,特制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爱民如亲人,抢险铸丰碑。”我营也在这次抗洪抢险中,被南京军区授予“抗洪模范营”荣誉称号,被四总部授予“抗洪抢险先进单位”。
   如今,距离那场战斗已经有十四个年头了,棉船大堤依然在风雨中伫立,保卫着这片富饶的土地,当年九江决口处已经修建成了“九江抗洪纪念馆”,2007年,我经过九江时,特意去了那里,站在江堤之上,看滔滔江水,眼前又浮现起那波澜壮阔的一幕幕战斗场景。
  
  
  

共 21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主人公所在部队,赴九江抗洪时,所经历的整个过程的回忆。整个故事的场面很生动形象,把惊心动魄、催人奋进的一幕幕很好地表现了出来。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解放军战士不怕牺牲、不怕辛苦、不怕困难,以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为己任,勇猛向前的身影。确实鼓舞人心。欣赏。问好作者,感谢来稿。【编辑:水中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水中石        2013-04-16 10:29:50
  解放军,永远是最可爱的人。问好作者,欢迎继续赐稿。
回复1 楼        文友:轩窗听雨        2013-04-16 11:09:39
  感谢你对军人的理解,我将以冲锋的姿态继续在新的工作岗位尽心工作。同时希望继续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