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新城经商多重奏

精品 新城经商多重奏


作者:老马识途 童生,535.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00发表时间:2013-04-16 14:06:25
摘要:改革开放之初新城的故事

追溯历史,明清时期,安南所、新城所、中左所、新城汛、巴岭汛建于今兴仁县境内。清末,虽这块黄土分属于今普安、晴隆、安龙等县,但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黔西南交通商业中心。经县境有识之士几度力争,民国元年万建新城县,后改兴仁县。民国初期,县人马成良,霍铸成等商号生意做到港澳,南洋,用土特产换回小百货,满足城乡百姓生活所需,民国中朋,周西成,李晓炎在这片土地上拉锯;忽儿黔军过境入滇,忽儿滇军过境入黔……新城百姓虽受骚扰与惊恐,商品经济仍有发展。后起之秀的杨景周,林冶统,马跃先等,成了盘八颇有吕气的商人,他们发财之后,建洋房,捐款:隆公园、学校,街道……新城解孜前,聂家建的四搂一底的洋房在盘八还是屈指可数的。
   然而,黄道,在极左的“红彤彤”的年代匝成了资本主义妁路。新城人在经商的旅途上障碍重重,经历了坎坷的历程。
   这是新城人在这块土地上发展商品经济的简史。
   一
   十二届三中全会传福音,党的改革开放搞活政策为新城人创造了一个新的天地。
   1980年以来,新城人悄悄入滇,叩拜滇王后裔,云南人的钱流进新城人的口袋。据传,上云南卖衣裤,芦推新城刘半街,此人身材矮小,但长一双机灵大眼,他虽才不出众,貌不惊人,但却擅生财之道。在割贷本土义尾巴的年头,他被判管制遣送下乡,落实政策回来,可算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不久,就凭他的“鹰眼狮胆”上云南卖衣裤发了,成了万元户。小甘不弱的新诚人,步刘某后尘,二批批杀向云南。最初几人,发展到数十人,数目人,数千人,最初每人带数十件衣裤,发展到数百,数千件。新城人凭胆识、吃苦精神以及几分小生产者的狡黠,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有的生意做到西双版纳,中缅边境……
   新城人赶云南,你来我往,街头巷尾经常可听到一些“天方夜潭”,比如,新城人三五成群在云南某地卖衣裤,就打“兴仁服装公司”招牌,不知从哪里搞了.“商标”,单位证明,“扎煤子”你称我经理,我称你主任,又给人介绍某人是“会计”,一切安排得天衣无缝。有关部门盘查时,笑脸相迎,烟酒搭桥,票子铺路,不多久,混热了,至爱亲朋也不少,新城人才有立足之地。又有人说,人家骂新城人卖的是“站”裤,只能站着穿,蹲下就会撕破。他们辩解说,这是最新流行款式,这样才具线条美,有的后裤袋错做卒左后面,他们说这是给惯用左手的人做的云云,就凭他们三寸不烂之舌,把老实巴巴把当地人弄得迷迷棚糊,将信将疑从内衣袋内数票子:最后抡出几张“大团结”,买起衣裤笑哈哈地走了。
   正当新城人都上云南找钱的,独具慧眼的刘某却,在新城东门买地建了一楼一底“洋”房,搞批发业务了。他和其他一些万元户把一车车化纤布运到新城,请缝纫师裁成各试衣裤,然后分发到城内千家万户,新城内的3000多架缝纫机夜以继日加工,数千推销员把服装销往云南等地,年产值达千万元左右。一个奇异的服装“托拉斯”在新城形成,虽无公司机构,更不存在董事、经理,但一切的一切却在“神不知鬼”不觉地进行。
   二
   在这信息时代,一种社会的心态景观;当新城人的服装生意还未萧条冷落的时候,一些信奉"不知足者常乐”新城人已挥戈东南沿海,到广州,汕头,厦门等地开辞新的路子去了。于是各种花色品种的化纤布源源不断流逃新城,然后批发到盘江八县。那年头,新城人可以每月跑两次东南沿海,有坐汽车占的,坐火车去的,也有坐飞机去的。有人说,钱倒是好找,但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丑。火车拥挤,天气炎热,无座位,几天几夜难入睡,有人实在困了,就用块塑料布往别人座位下一铺,顾头不顾尾往里钻。有的胖妇人,肚皮,奶子裸露在外,她还是鼾声入雷,真够气魄。俗话说:头回生,二回熟。新城人到沿海的生意越做越精,不知是哪位高人的点化,把化纤布打成包裹,到邮电局把关系理顺,一人假填若干名字,“轻脚快手”回到兴仁,刻上若干颗私章,找上“内线”,轻言细语地提出货。有的人家一次可提几十个包裹,听县邮电局的有关同志说,有时一天提上千个。他们加班加点干,真够辛苦,但听人说,他们也不是白干。钞票,就这样流进了部分新城人手里;“事非经过不知难。”部分新城人在沿海一带不时被当地坐地商欺骗,有的一次被骗去几千元,沿海某工商部门一次就从邮电局扣了新城八的上千个包裹,理由是利用邮局走私,新城人不服,请律师打官司。据说官司打输了,新城人这次亏了数十万元,有的一家就亏近万元。有人说,几千万把元对新城的一些人来说是胡子上的饭,毡子上的毛,算不了什么有个别新城人,到沿海染上疾病,丢了命。在悲痛之余,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部分新城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还是到社会这口大“血盆”里去抓饭吃。
   三
   “天无绝人之路。”当云南,广东等地生意不好做时,新城人很快改换门道。部分新城人挤逃了赫赫有名的矿区黑山簪,变奏生活狂想曲,对部分发了财的新城人来说,这简直是锦上添花。一车车锑矿石过“五关”斩“六将”流向各地。
   新城内知名度较高的矿老板袁某,原是晴隆锑矿就业人员,几十年的矿山生涯,使他身怀绝技,慕名而来请他当顾问者络绎不绝。他生意做到云南等地,“风顺要不得几挠片”,不几年,发了,置十万余元的房地产;家中还饲养一只黑熊助其雅兴,听说,他还准备雇家庭教师呢。这些生活,在那年头,他连做梦也没想到。
   搞交通运输业,也是新城入的拿手好戏,杨某捷足先登成立?“三菱客运站,上电视,登广告,真够气派。经过几年苦心经营,目前已拥有客车4辆,开辟了兴义至贵阳、兴义至昆明专线。兴仁县交通车队,又是个体运输专业户的、公散联合体,拥有客货车22辆。其他个体专业户的各类客货车达近百辆,汽车轮子跑遍大江南北。有的运输专业户的轮迹是:
   几个特写镜头;
   镜头之一:去年某一天,在安顺市某旅社火炉边,有两个姓陈的新城人,其中一个手中拿着一把钞票在数,另一个说:“你多大点钱,款天搁地的。”一个不服气说:“我钱没有你多,我敢把它烧了,你敢不敢?另一个说;“你敢烧一千,我敢烧5千。”说时迟,那时快,一个把手中钞票扔进火炉里,顿时化为灰烬,另一个惊呆了,舍不得烧。一个不饶,并扬言以死相拼,另一个只好向别人借足5千元烧了方才了事!
   镜头之二:前几年座落在兴仁县东门操场边交通中心地带的“地母庙”(据有关单位报告屈文物)被某单位卖给某个体户,文化馆及有关部门建议县委,政府制止,县政府办发了布告,出卖单位几十人轮番.找县政府有关领导“切磋”。出于无奈,政府办、只好撤销原布告,一个体户用8万元买下。据人说,这房产现有人出40万元。因此,有人埋怨政府,如政府当时集资买下,现可建商业或文化中心,从市政建设角度出发,也该买下这块地盘,真是“识得称来姜卖完。”
   镜头之三:某天,几个人无聊凑在一起,议论新城内谁家最富。有人说:“刘三十!”“不算”“陈XX?“算不上!”“谁呢?”另一个说:“屠百万”,“没有这个数吧?”一个说。另一个说:“至少也是这个数”用手掌比划了一下。
   新城人部分人富了,用不着到储蓄所调查存款,只要到大街小弄走一转,鳞次栉比的小“洋”房,哒,哒兜风的铃木摩托,进入普通家庭的彩电,洗衣机,电风扇,部分人家还有电冰箱,婚丧嫁娶的礼金和喜酒,迪斯科舞曲和鞭炮声……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新城人财大气粗。“遇到新城入,年都过不成。这是盘江八县流传的一句俚语,是褒?是贬?新城人无所谓。近百年来,新城人在这片黄土地上繁衍生息,走他们自己的路。

共 30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新城人吃苦耐劳,思维敏捷,目光长远,凭借着这些优点,新城人很快地走到了致富的前列。作者文字中的几位主人公,其胆识,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是让人敬佩。作者文字平实,叙事不紧不慢,文字有张有弛,使得文章有了看点。【编辑:月下笛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164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下笛声        2013-04-16 14:07:40
  新城人真是能干啊,有这种精神,这种眼力劲,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走到致富的前列。祝福勤劳的新城人。
让文字融入生活!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