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年磨一剑

编辑推荐 八年磨一剑


作者:老马识途 童生,535.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63发表时间:2013-04-19 17:57:10
摘要:散记兴仁县第一轮编史修志历程


   《兴仁县志》出版已经8年了,作为本志的主编与总纂,我常常回忆编史修志的日日夜夜,于是撰写这点文字,向建国50周年献上一点薄礼,并以此缅怀已经作古的修志同仁,鼓励有志于编史修志的后生晚辈。
   公元1983年的一天,县委第二书记张启超突然找我谈话说:你还是能写点东西的,不要再忙于事务,脱产去搞党史吧!我受宠若惊,暗自庆幸我这匹“笨马’总算遇到“伯乐”。当年元月,我同刚从贵州大学毕业分到县委办调研室工作的袁欣君很快搭起“炉灶”,经县委批准成立“中共兴仁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不久,从兴仁师范调张兴波君来与我们一道工作,成了“两个朋友三个帮”。党史办很快“开张”,拟定《党史资料征集提纲》下发,向全社会广征博采,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们风风雨雨,几乎跑遍了全县42个公社,搜集了《红军长征过兴仁》、《兴仁专署和平起义》、《海子游击斗争》等专题数十万字的资料,由于工作卓有成效,全州《红军长征经过黔西南》、《兴仁专署和平起义》专题会在我县召开,曾经在我县战斗和工作过的深圳、重庆、贵阳等地的部分离退休老同志云集我县,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党史资料。我县党史工作红红火火,受到州委表彰。丰富的史料为编修《兴仁县志》打下于坚实的基础。
   历史的年轮转到1984年,编修地方志已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在省、州政府催促下,县政府不得不考虑此事。这时,已登上县委办主任“宝座”的我,又动念去修地方志,也可能是“臭味”相投,袁欣老弟也欣然相随。为此,我“毛遂自荐”并游说于县委诸常委。有志者,事竟成,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县史志编纂委员会,县长李文森任主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与党史办合署办公,称编史修志办公室。6月通过公开考试,从40余名应试者中,选调6人到办公室工作。此时,我又多了一顶不开钱的帽子——兼史志办主任。11月6日,县委、县政府批转了《兴仁县志编修规划》、《兴仁县志编修方案(草案)》。次年元月20至30日,召开首次县志编修工作会议,60余个单位的修志人员和部分领导共80余人出席会议,以会代训,学习修志常识,落实部门修志班子。1986年5月下旬,召开首次部门志评稿会,对《兴仁县教育志》、《兴仁县城关镇志》、《兴仁县民族志》、《兴仁县计划生育志》等初稿进行评审,并表彰了先进单位。当年6月17日,县委、县政府任命我为《兴仁县志》主编。同年,因人事更迭,调整编史修志委员会班子,常务副县长覃登涛任县编史修志委员会主任,我任副主任。
   历史的指针转到1987年。为尽快落实部门志的编修工作,5月下旬,召开县第三次县志编修工作会议,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因我县修志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同年10月,县史志办被评为省编史修志工作先进集体。方志界有一句流行的口头禅:“修志者不得志,得志者不修志”,这话一点不假。正当我在一片赞扬声中,不知不觉得罪了“县老板”,他以我愿修志为由,在对我无可奈何的情况下,1987年底的换届中,摘掉我县委办主任的帽子,保留史志办主任一职。按“官场”惯例,我是被贬了官,修志同仁和文墨朋友为我“鸣冤叫屈”。我虽有一点失落感,很快挥之而去。无“官”一身轻,自我感觉良好,无怨无悔,继续走自己的路。
   真是祸不单行,不久,时任文化局长兼县志副主编的袁欣君也蒙受不白之冤,含恨被调到州文工团,我失去了亲密的战友和得力的助手,兴仁县志的编修面临严峻的考验。我充分认识到,此刻后退是没有出路的,在有关领导和修志同仁的支持鼓励下,我完全进入角色,干得更投入。经过全体修志人员一年多的艰辛劳动,《兴仁县志》分纂稿成稿,1989年3月21日至24日,邀请省、州地方志办有关领导、专家学者、部分老同志和州属各县修志同仁共百余人对分纂稿进行评审。会后,县志办拟定总纂方案、修改篇目,全体编辑人员查缺补漏、核对史料、消除抵牾,处理交叉重复。次年11月,总纂稿纂成送审,11月27日至28日,经州地方志办、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有关单位审定验收后,全体修志人员又经过一年努力,对总纂稿认真修改。次午8月14日州地方志办审定报省,11月6日,经省地方志办最终审定后交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9年,为编辑分纂稿送审,我日夜伏案,患了慢性肠炎,《兴仁县志》分纂稿评审会前一天,病情严重,休克后送进医院,输了一夜液后,为保证会议召开我仍坚持出席会议,当应邀出席会议的州委书记王思齐为此表扬我时,我情不自禁流出了热泪。1992年,为《兴仁县志》早日成书,我穿梭奔波于贵阳、兴仁之间,漫天大雪,我只身1人在贵阳八角岩宾馆校对县志稿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同年底,《兴仁县志》终于成书面世,是我省的第10部县志。《兴仁县志》成书约百万字,编成各种部门志稿、资料稿50余部(册)约500余万字。编史修志历时8年,耗资10余万元,是我县解放以来最大的文字工程。《兴仁县志》的出版,是三届县委、政府领导的结果,是参与修志全体人员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作为这项工程的负责人,我只做了我应做之事。
   参与本次修志的有血气方刚的牛犊,也有年逾古稀的地方贤达,完成修志任务后,“劳燕分飞”,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有的已作古见“上帝”,我毛遂自荐当了4年县档案馆(局)长后告老还乡。《兴仁县志》的成书,修志者虽然没有得到鲜花和掌声,更不可能得到高“官”厚禄”但至今县人饭后茶余谈及此事,认为修志者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点文化遗产,有识之士案头放有《兴仁县志》,供查询某些资料。据有关方面告知,本志已被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博物馆或图书馆收藏。我被收入《中国当代方志学者辞典》、《科学中国人·专家人才库》等书,近日,又接到由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书名的《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一书的入选通知,我这个凡夫俗子,能登这些大雅之堂,心满意足了。
   ——1999年作
  

共 23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兴仁县志》的成书,修志者虽然没有得到鲜花和掌声,更不可能得到高“官”厚禄”但至今县人饭后茶余谈及此事,认为修志者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点文化遗产,有识之士案头放有《兴仁县志》,供查询某些资料。”昨天的亲历,昨天的无怨无悔,昨天的默默奉献,成就了今天的成绩。然,那份身心之苦之乐,唯亲自品尝之后,方晓苦后的甜啊。篇章,处处闪现着善美,时时呈现着一种精神,最是彰显着大爱。欣赏,问好。【编辑:静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听        2013-04-19 18:17:27
  被作者那无私的善美的大爱的心灵,深深的感动着……遥握,周末快乐。
淡然静美悟禅花
2 楼        文友:老马识途        2013-04-20 09:25:36
  谢谢静听君!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