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阔天空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碧海散文】蚁 狮

精品 【碧海散文】蚁 狮


作者:太行风 举人,326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72发表时间:2013-04-20 08:10:17

【碧海散文】蚁  狮 太阳落山前,到房后小山上溜达,是开春以来每天必去的功课。在山坡左右踱蹀,横竖穿行,既溜了腿脚,又放牧了心情,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于山顶徜徉中,在一处土坎下的细土上发现了几个圆锥体形的小土坑。坑口大如墨水瓶盖,越往下越小,底部尖尖,坑壁光滑,规整而精致。我知道,每个小坑中都埋伏着一个小虫子,身体椭圆,小小的头颅顶端长有一对长而尖锐的锷钳,既是建造巢穴的工具,也是捕获猎物的武器。它们的颜色,与周围的土一模一样,即便暴露于土面,也很难发现它。这种小动物倒着行走,我们这里称其为“沙牛”。
   小家伙是天生的阴谋家与杀手。它们挖的小坑,是精心布置的陷阱,闲逛的蚂蚁或者其他小虫子一旦误入其中,向上攀爬时哪怕弄出极细微的动静,也会被它们觉察,迅疾从土里钻出脑袋,挥动头顶两只铁钳子一样的嘴锷,向上扬沙,将爬至洞口的蚂蚁等击打下来,一举擒获。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向俘虏体内注射了类似麻醉剂一样的化学物质,蚂蚁、虫子被它咬住后便呆傻了一样,一动不动,被它一点一点拖进土里,从容而食,大饱口腹。在小圆坑周围,可见零零碎碎的蚂蚁黑色躯壳碎片,证明它们的阴谋屡屡得逞,也记录着它们的无情杀戮。
   面对这些小“阴谋家”挖的陷阱,不由撩拨起久违了的童心。于是捉来一只蚂蚁,投放进土坑里,看小“阴谋家”从土里杀出,瞬间将蚂蚁擒获,拖进土中。我认准其藏身的位置,用细草棒将其挑出,捉到手里观看。小家伙使劲蜷曲起身腰,一动不动地装死。我坏坏地笑着,嘲讽它只可以欺骗同等的低级生命,对于我,却是白给。只要我愿意,装死等于就是找死。可我没有像儿时那样坏了它的性命,而是将它重新放入巢穴内。眼看它扑楞一下翻过身来,敏捷地蠕动着身子,倒退着三下两下钻进土中,像土行孙土遁而去。
   我发现我喜欢上了这种善打“地道战”小动物。可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我仍然不知道它的大号叫什么。于是从山上回来,打开电脑,在百度里搜“在沙土上做坑的昆虫”。搜出的结果,不但有文字,而且有图片。对号入座,确定就是这种小动物无疑。没想到这家伙竟然有一个威风八面的大号,叫做“蚁狮”!这很自然让我联想起南非荒原上有兽王之称的狮子,嗜血,凶猛,残忍,以捕食其他动物为生存手段。这小东西尽管只是捕食蚂蚁之类的昆虫,同样霸道,血腥,并会使用设伏猎杀的计谋,不枉享有“狮”的名号。
   从此,我开始关注“蚁狮”,每天上山溜达时,都要到那处土坎,看它们做的陷阱,看它们利用陷阱擒获蚂蚁等昆虫。也曾恶作剧地把它做的陷阱抹平,看它第二天能否修复。改天再看时,那陷阱又光溜溜完好如初。我想,这小东西一定是借夜色掩人耳目,修复了它的陷阱,以便用于白天的狩猎。我还发现,即便没人动它的巢穴,它也会在夜里进行修理,以保持小土坑良好的光滑度。我非常佩服它们构筑陷阱的勤劳与耐力,想象得出它们是用嘴一千次一万次地向上扬土,把陷阱整理得精致、完美。同时,也非常佩服它们在土中埋伏的定力,假使一白天没有蚂蚁、虫子闯入,便会在土中一动不动地潜伏着,绝不乱动身躯使猎物受惊,不肯中计“入瓮”。
   我发现“蚁狮”的时候,正是北方少雨多旱的初夏。可凭经验我还是想到,马上就是多雨季节了。待天降大雨,它用来捕捉猎物的陷阱势必注满雨水,岂不活活将自己淹死?即便淹不死,雨浇注过的泥土经阳光暴晒,会板结成一块,使自己处心积虑挖的陷阱变成埋葬自己的坟墓。如果真是这样,岂不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大雨说来就来,而且是一连几天的大暴雨。天气放晴后,我又在夕阳西照时登上山顶,急不可待来到小土坎那里,看“蚁狮”们究竟怎么样了。果不出我所料,小家伙的巢穴被大雨浇注得一塌糊涂,小土坑不复存在,细碎的浮土也板结成坚硬一块。心中陡然生出一丝悲哀:小家伙,你终于还是把自己活葬了,果然玩火者自焚,掘坑者自葬!
   以后照常如旧一天一次上山来。每至小土坑前,我都要驻足观望一会,为埋葬了自己的“蚁狮”感慨一阵。可有一次我突然想到,在我们面对的生物世界里,凡是能生存下来的,必然有着特殊的生存智慧与技巧,否则,就失去了繁衍、生存的前提。这一代一代的“蚁狮”,如果都在大雨中葬身于自己挖的坑穴,岂不早绝种了吗?想到此,心里像电击了一样陡然一惊,意识到我很可能又被这小阴谋家给骗了。好多昆虫,都有幼虫、成虫两个生长阶段,“蚁狮”会不会也有这样一个蜕变的过程?它们会不会正好需要需要一场大雨,使散涣的浮土板结,将自己封闭在土层下,变化成了一只蛹?我产生了一探究竟的冲动,折了一根山荆的细棒,凭记忆在一只“蚁狮”做巢的地方挖掘。没几下,挖出一个椭圆形的小肉球,用木棒摁摁,肉囊囊的,有生命活体的质感。我断定,这就是“蚁狮”变的蛹,只待在土中成熟后,便会破蛹而出,变为蛾子之类的成虫,然后去求偶,交配,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我为我的上当受骗和自以为是,既感到愠恼,也感到羞惭。我把蛹重新埋回土中,想进一步观看结果。
   从山坡回来,我再次上电脑求助百度,搜“蚁狮的成虫”。给出的结果是,其成虫名为“蚁蛉”,形如蜻蜓,只是更小巧玲珑,翅膀可以收回,样子非常可爱。
   为了求证,我于几天后在山坡溜达时,再次挖开“蚁狮”变蛹地方的土。我看见那只蛹的顶端开了一个圆口子,只剩下一个蛹的空壳。很明显,它已经羽化为一只漂亮的“蚁蛉”,或许正在什么地方与情人双双起舞,缱绻缠绵。
   我被这个擅长于欺骗的小阴谋家气笑了。不过,又非常感谢这个智谋十足的小家伙。毕竟,它让我知道了: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不信你看,“蚁狮”掘坑自葬,竟然是一种假象!
   从山坡归来,于落日余晖中看见墙角的一个蜘蛛网上,粘着一个长翅膀的小虫子。那细长的身躯,透明的羽翅,钢蓝的色泽,蜻蜓般鼓鼓的复眼,使我一下断定这是一只“蚁蛉”。我赶忙将其从蜘蛛网上摘下来,放在手心,看着几乎葬身蜘蛛之口的这只“蚁蛉”,展开翅膀,飘飘忽忽飞翔而去……
  

共 24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还记得小时候读到的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天哪,这是怎么回事?一大群人围在田头,观看一位“怪人”。这位“怪人” 正趴在地上,专心致志地用放大镜观看蚂蚁是怎样搬走死去苍蝇的。他如痴如迷,竟然没有觉察到周围有人。”这个“怪人”是谁?他就是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法布尔就这样长年累月地研究昆虫。据统计,他研究土蜂用了两年,研究蓝色的甲虫用了二十五年,研究遂蜂,前后经过三十年,研究蜣螂用了三十年。法布尔花了毕生精力写作巨著《昆虫记》。这部书共10卷,第一卷在1910年他87岁时出版。那时,他已经两眼昏花,连东西都看不清楚了,但是还是要坚持写《昆虫记》第11卷。 写这些题外话是为了更好地来表达对太行风老师的尊重,作者简直就是现实版的昆虫学者。一只简单的动物:蚁狮,却在不经意的溜达中发现了常人难以忘及的生物。在这里不想用多余的文字描写动物的有关特性,而更多地是羡慕作者独特和犀利眼光,以及敏锐的出发点,实在令人折服,读罢这篇文章,我们既学习了生物的有关生理特性和有关动物的科普知识,也刻画了生活中无处不在,时时也蕴含着一个真理:只要你有心,世界就可以无限放大,理想就可以无限接近,放低身价,从平凡中寻找乐趣,在自然中邂逅理想和对知识的渴望。简单通俗的问散文小品,却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心理特性和对生活的热爱,非常欣赏您。问好作者,推出佳作共赏!【编辑:一片叶子】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0422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4-20 08:15:19
  从平凡中寻找乐趣,在自然中邂逅理想和对知识的渴望。简单通俗的问散文小品,却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心理特性和对生活的热爱,非常欣赏您。
回复1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4-20 08:40:44
  再次谢过叶子社长!
2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4-20 08:40:19
  感谢叶子社长眼界展阔、精细入微、凿石见玉的深度按语。观察分析,是我们搞写作的人的一项基本功,表象后面,才是实质;很小的事情里,可能埋藏着启迪我们智慧的哲理。还有,养成观察分析的良好习惯,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使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远握并祝好!
独抒性灵,拒绝合唱。
3 楼        文友:缘水香如故        2013-04-20 08:49:09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敏锐的洞察力,生活点滴就会成为你的素材!(太行风老师的作品,个人感觉离不开土地,很朴实、很扎实也很真实。)如果有条件还是到野外去,那里让你感觉心旷神怡、别有洞天。
   一个小蚁狮带给老师求知的乐趣和特殊的生存智慧及技巧的耐人寻味的思考,值得咀嚼、回味。
   老师真是个多才的人。每次都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让碧海读者眼前一亮——老师的招数还真不少嗨!o(≧v≦)o~~好棒!(留心之处皆学问!)俺以崇拜滴心态欣赏您滴博学多才哦!
   学习了。问好热爱生活、热爱土地、热爱生灵、热爱文字、热爱......O(∩_∩)O哈哈~热爱太多滴老师,顺心如意!
回复3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4-20 09:04:03
  如故说得极是,实践、观察,让我们变得聪明,让老乡变成老师!
4 楼        文友:溪洋        2013-04-20 12:17:44
  欣赏佳作,问好太行风老师,周末愉快。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回复4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4-20 12:36:17
  也住你周末愉快!
5 楼        文友:王梦良        2013-04-21 00:55:58
  佳作欣赏,问好太行风老师,祝福愉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