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缘春天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文缘春天小说】最后一面

精品 【文缘春天小说】最后一面


作者:荷叶漂水 秀才,116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02发表时间:2013-04-21 23:03:54
摘要:亲情,爱情,当需要选择的时候,应该向天平的哪一侧倾斜?

我和猛儿到大姐家的时候,终于下起了雨,雨点由粒变珠,由点连线,由线到面。窗外已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从城市边缘的家到LS镇大姐家乘公共汽车约一个小时,对我来说是艰辛的历程,晕车。想呕吐控制着不吐又控制不住吐出来的滋味无异于一项苦役。
   雨季出门,本来不打算带猛儿,可他的一句甜言蜜语:“带你宝贝儿子去吧!”轻易打动了我的心。又不是没从小时侯经过,小孩子只要有机会串门,不论深宅大院还是田野白屋,都伴者好奇兴奋地前往。我可见不得猛儿纯净的眸子流出伤心的“金豆”,那样我也落泪于心。把他留家一天,确实不放心,虽说绝对是亲爸爸,男人心粗,又当爹又当妈的结果将是哪样也当不好。带他在身边也好,免得分分秒秒牵挂惦念。出去长长见识也属于孩子的成长需求,有益于身心健康,积累写作文的材料,广泛体验生活。况且领一个在路边摘一把狗尾巴草蹦蹦哒哒问这问那的小伴儿可解除旅途寂寞增进母子亲情。
   大姐让猛儿随便吃自家卖店的小食品,她素来节俭,对外甥却慷慨大方,这也是吸引猛儿的一个动因。
   雨天不方便出外观光,我和猛儿盘坐在大姐家热乎乎的炕上闲聊。
   窗外电闪雷鸣,屋内炕热人亲。对行色匆匆的工薪族来说,与亲属围坐闲聊算是奢侈的享受。
   聊天的话题,大姐有一个永恒的内容——忆苦诉屈。小时侯家里如何困难,缺衣少食,父母如何偏袒大哥薄待她幸亏姥姥心疼照顾才活到今天,自己如何干活出力吃凉饭得胃病没有及时医治……
   虽说老生常谈,情况却也属实。大姐1米6的个头仅有70多斤,不相配的体重证明着她常年忍受胃病的煎熬,看到她一把一把地吃小苏打,头上华发早生,想到她和二姐在三年困难时期挨过饿,我总是表现得象初次听到她诉说一样,认真而动情,有时还附和几句。大姐与我年龄相差悬殊,与我同学的妈妈相仿。她把我们几个妹妹背大,很早出去打工,放假回来习惯性的给我们买衣服,帮家干活。我们心里早已把她封为家中的功臣。
   我对她说:“大姐你是挺不容易的,我记得你从城里回家后还带我们上山拣柴。”
   她说:“拣柴,采猪食小时侯常干,有时走出很远。”
   大姐的思绪链接到辛酸而充满趣味的少年时代。
   “一次,采猪食走到南岭屯,又困又乏,靠在一座坟上睡着了。后来听说坟里埋的是一个女人,他同一个男人合谋害死常年卧病在床的亲夫,事发后被抓,处死时很多人看热闹,几十把长枪对着她的头,其中的一把击中她的脑袋。”这是大姐童年历险记的一个片段。
   这事儿我可是第一次听说。大姐说睡时不觉得害怕,知道坟里的人是这么死的才后怕。人都后怕的。
   那坟中的女人,白骨或者灰尘,我不知该同情她还是认为她罪有应得。我的意念被想了解事件全过程的探究心理所控制。她对亲夫失去了所有的感情吗?她与同谋之间有所谓的爱存在吗?他们是如何害死其夫的?案件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她有孩子吗?不知公安人员破案用的是什么逻辑,我脑中一连串跳跃出这样几个不知是否专业的问题。我请求大姐描述事情的始末,她说也只是听了个大概。但她为我推荐了一人,小时的邻居四奶。我对她有着比较深的印象,此人虽是家庭妇女的身份,却见多识广,能掐会算,懂一些《易经》阴阳之术。仲夏之际,她喜欢在家门口粗壮枝密的柳树底下铺一条麻袋乘凉。身边常聚集3、5或者7、8个人随便地聊天,具有凝聚人团结人的气质与才能。
   对于事过如烟的人来说,四奶即可以得到“历史与民俗”专家的称谓。
   当晚,我带上糕点拜访她,想听很久前(相对而言)的故事总不能不给人家一些物质激励吧。四奶详细打量了我半天,终于认出了离开家乡十年的我。
   我说明来意,她给我讲那个让我瞠目凝神恭听(也许并不新鲜)的故事。
   依四奶说,那个女人高中毕业,秀外慧中,慧心兰质,算盘打的极好(放到当今时代电脑定会达到专业水平),在南岭村当会计,同事对她评价很高(可能是单位的一枝花)。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支配,嫁给一老实、厚道、不善言谈的崔性男子为妻。算不上天作之合,也能说美满和睦。生养了三个孩子,二女一男。后来孩子的父亲大风天酒后骑摩托车,不慎患上类风湿,常年卧床不起,家庭的重担落在这个女人身上。一个男人怜悯她、同情她、关心她,一步步走到一起(象老生常谈的故事),为了成为长远夫妻,他们合谋害死了崔某。
   “是谁发现崔某被害的?怎么发现的?”我追问四奶。
   “死者弟弟发现的。他在炕边见到了安眠药瓶,引起怀疑。”
   四奶说,这个女人被抓后,三个孩子立刻成了有家难回、无依无靠的孤儿。处决这个女人之前,允许她见孩子最后一面,她却说只想见那个男人!
   她死前唯一的最大的愿望是见那个男人!
   她死前唯一的最大的愿望是见那个男人!
   她最想见的不是三个孩子!
   她最想见的竟然不是自己腹中孕育的孩子,自己从呱呱坠地起一天天照顾大的孩子,自己期盼中长大的孩子!
   我想我惊异的表情吓着四奶了。
   如果不是一位慈善的老人而是玩世不恭的青年讲这个故事,我正常的思维绝不允许我相信这个女人宁可见情人也不愿见孩子是事实。
   从四奶家出来,我感受不到夏日傍晚的闷热,仿佛感到一股寒冬的风迎面扑来。我是神经质类型的女人,极易敏感。杀猪杀鸡不敢看,杀鸭杀鹅就更不敢靠前了,在车祸旁看热闹的人群里找不到我的身影。
   那个女人被枪决时(应该在“文革”期间),一定有一帮人围观,伸着长脖子,用鲁迅的语言描述,他们伸出的脖子好象鸭子被无形的手抓着……这么热闹的“戏剧”怎么能不津津乐道地看,再添枝加叶地谈论呢。
   她该受到惩罚,杀人偿命,欠债还钱。那三个无依无靠的孩子让我心情如灌铅般的沉重,长时间驱散不走。
   我依稀目睹了三个孩子得知妈妈不想见他们时悲伤着滂沱流过脸颊的泪水,听到了他们绝望无助的哭泣,体验到了不明白妈妈为何如此的诘问。
   人们为了考验亲人是否重视自己,往往套用一个例子:我和你妈妈(或爸爸)掉进水里,你先救谁?看他做怎样的抉择。这是比微积分还难解答的难题,被问者将被陷入两难的境地,进退维谷,只能说出言不由衷的答案。
   那么,那个女人,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面临最后见谁时会产生那种心理矛盾吗?内心是否经历过了万马奔腾、翻江倒海的斗争?
   我感觉没有,如果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以我妇人之心推测,她最终会看孩子,给他们活下去的鼓励和嘱托,孩子面临的是生存危机。
   她脑中应豪无纷乱的迹象,她不加思索地要见那个人,因为她处于非常态之中,我不得不这么分析。
   她被情感的迷药迷晕了心智,变成全天下最冷酷的母亲。
   忍不住追溯她的内心深处,我想,当初,她与崔姓男人的婚姻不会有太深love的因素,也不会心怀激情——一种上天拒绝施与所有人的奢侈品。摆在她面前的是平淡、平庸、无聊、无趣,她无法真诚地、全心全意地把心扎根在崔姓男人身上。三个孩子,潜移默化地、日积月累地承袭着这个人的部分相貌、姿态、思维,这是她无法掌控的现实。
   以她的智商和情商,她强烈地渴望孩子们个个优异,出类拔萃,受人赞美,引人羡慕。可她终于发现,盐碱地的土质长不出名贵的花木。
   即使如此,也不能推测她对孩子全无亲情,哪怕缺点长满了他们的身体,母亲也该珍爱孩子的。
   她也许会在某个闲暇的时刻自然地流露一些不能告人的想法:我为什么与他结婚?为什么不仔细设想与他结婚的后遗症?如果与一个素质高的人结婚,孩子必将继承一部分优势,自己也会与优雅、高层次之类的词发生联系。
   崔姓男人如果不患不次于残疾的类风湿,她或许能够维持那乏味却也安全踏实的岁月。
   他的病奇迹般的降临了,逼迫她一一个女人的柔弱之手擎起厚重的生活。
   天长日久,经年累月,她可能不抱怨命运的不平吗?可能不发怒烦躁吗?可能不厌世悲怆吗?
   那个姓张的人,乘着一个个细琐的机会走进她灵魂的深处。
   我想,她不是品位低到随便哪个男人都敞开心门任其闯入,张姓男子绝不是粗俗鄙陋之人。
   他对那个背着沉重十字架的女人怀有深切的同情,可惜这罪恶的同情向前跨越了一步。
   她在自己人身上没发现撞击灵魂的魔力,在张先生的眉宇间,脸庞上遇到了。那张脸寒时化碳,雨时撑伞,恐惧时送来安慰……
   她在心理上产生对那个人的依赖,在他身上看到活下去的动力与乐趣。眼前,脑中,心里,闪烁着他灿烂的笑,稳重的举止,成熟的表情。对她来说,那是找遍世界每一寸土地后看到的最亲切的面孔。
   她在不知不觉的平淡中孕育了三个孩子,孩子逐渐长大给她带来的结果之一是马拉松式的身心疲惫,是无枝可依的倦鸟,张先生让她寻见了明月中的一根枝条,让她娇细的纤足立于之上。
   她才明白原来存在着这样的日子,人的神采焕发,足轻路阔,天地万物披上一层绚烂的霞光。
   这霞光,这羽化登仙的境界渐渐迷失了她正视现实的的智慧。
   他们不想背着包袱行路,合谋把崔先生送入安乐的天堂,以免他再遭受生之艰苦。他们没有考虑是否具备这生杀予夺的特权,尽管他等同于残废。
   这个女人,与她所谓的心上人做这一切的时候,思维已经止步不前,僵化停滞了。她没再确定一次谁是孩子的父亲谁是他法律上的丈夫,谁是她应该负责任的人。她更没有去想,三个孩子失去哪怕常年卧床不起的父亲,心灵将遭受怎么样的风吹雨打雷击?
   她那个卧床不起的先生,那一刻或许还以为他温柔的妻子为他喂药医病,或许还会对她流露歉意而怜惜的眼神!
   东窗事发,他们身陷囹圄,她还是没有想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如何面对孤儿的命运?怎样在艰难时世中生存长大?
   姓张的男人出现于她的视野之时,是不是她从心底抛夫弃子之日?他同时代替了三个孩子的重量,三个孩子成为风中漂浮的菅草,他成为价值连城的珠宝。
   三个孩子无法选择过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不得不尝尽苦辣酸甜,世态炎凉,歧视的目光,蔑视的眼神,廉价的同情……
   他们也会按时间长成大人,独立自主,只是这个过程的付出远远大于那些父母双全、关爱备至的同龄人。
   或许人们认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可是,普通人的成长与一定的物质条件相联系,离不开亲情的慰籍,他的心理才能长成一棵挺拔伟岸的树,否则,长不多高就会虬枝四散。他们的母亲,没有去预料成长过程的举步唯艰而给予他们鼓励性的嘱托。记得《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的情节:殷素素自杀失去生命之前用全身的气力对小张无忌说,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这莫大的鼓舞对他九死一生终成霸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他们三个会以怎样的的心理面对父母死于异常的事实,又怎样汗流满面地开垦荒芜的心田,寻找活下去的热情和理由?
   我问了四奶母亲去后孩子的情况,没有结果。会不会三人早已远离已经不值得留恋的家乡。
   如果他们活着,接近不惑之年,应该结婚生子了吧。
   我的一位邻居小时候是孤儿,成为丈夫与父亲后对妻子关心备至,对孩子宠爱有加,对家庭尽职尽则,夫妻饭后经常散步,温馨和谐,他的生活理念是“不让孩子重蹈覆辙”。
   那三个孩子也锤炼出这种宽阔的胸襟,将是不幸中的万幸。
   好奇心驱使我想到那个女人的墓地“参观”,又想终究不是什么古迹只是在枯草丛生的坟里躺着一个可怜又可恨的灵魂就打消了念头。可怜,因为她英年早逝,可恨,因为她把情人凌驾于孩子之上。
   我脑中生长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点,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的孩子休戚与共,最好别带来孩子,当大人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无条件地优先考虑孩子。很简单,孩子是那么的弱小,需要大人的爱怜和帮助。而一个成年人,岁月赐予了他克服困难的毅力。
   这个女人的故事长时间萦绕我脑中。想到那三个孩子,我加倍地爱护猛儿,也不希望再与生活中的他爆发不同规模的冲突而殃及猛儿。
   这次来大姐家算是有收获吧。大姐的胃病一直是我的心病,我曾大胆地责怪父亲当初没及时给大姐看病,导致现在大把大把地喝小苏打,父亲说:“她有病能怪我吗?我让她有病呀,把你们养大就不错了!”
   因为这,我对他不满,即使他是我的父亲,我心理也这么认为。我毕业于历史系,知道质疑父权在封建社会大逆不道,我心里还是质疑他在漠视长女病情上的做法。

共 49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非常流畅的文字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读后令人心痛不已。即为做为母亲的女人感到可怜、可恨,又为三个孩子的命运唏嘘不止。女人有追求爱情的权力但不能滥用了这权力。她的选择最终丧送了自己的性命。可怜了三个没爹没娘的娃子了,“他们三个会以怎样的的心理面对父母死于异常的事实,又怎样汗流满面地开垦荒芜的心田,寻找活下去的热情和理由?”文章写的非常捧,逻辑性、哲理性很强,亲情与爱情的诀择让人深思。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这位母亲,她都是失败的典型,遭人唾弃!欣赏了,推荐共赏【编辑:付慧】【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223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付慧        2013-04-21 23:06:11
  山水之间妹妹的文字真棒,高手!问好。
2 楼        文友:泪花集        2013-04-22 01:46:58
  构思巧妙,让人心痛,欣赏佳作,真诚问好,祝你生活愉快!
3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3-04-22 05:30:53
  生活中总会充斥着很多无奈,欣赏感人的故事,问好!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4 楼        文友:随心飞翔        2013-04-22 05:58:40
  生活中人们无时不面临着众多的选择,有时没有人知道哪是对哪是错,无奈中的选择最终总会让人心痛的。欣赏佳作!问好作者。
公务员,至今从事业余创作20余年,发表诗歌、小说近200篇,原省级散文诗协会会员
5 楼        文友:荷叶漂水        2013-04-22 08:29:59
  这篇是很写实的啊。根据真人真事写的,只不过是几年前写的,文笔生涩。多谢大家鼓励!
真诚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