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阔天空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海阔】脚印(散文)

绝品 【海阔】脚印(散文)


作者:太行风 举人,326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59发表时间:2013-04-23 08:31:47
摘要: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随“六二压”返乡的父亲从晋中平原返回南太行西麓的老家来。下汽车站在高岭上的公路边,随父亲手指的地方看,头有点眩晕:村子在很深的沟下,落差大得像从云端上向下看。最低处是没有水铺满河卵石的季节河,两边是刀削一样的土崖,崖顶是土坪,接住青黛色的山坡山岭,

【海阔】脚印(散文) 小时候画在手上的表没有动,却将我们的童年岁月带走,只留下歪歪斜斜的成长脚印。
   ——写在前面
   1
   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随“六二压”返乡的父亲从晋中平原返回南太行西麓的老家来。下汽车站在高岭上的公路边,随父亲手指的地方看,头有点眩晕:村子在很深的沟下,落差大得像从云端上向下看。最低处是没有水铺满河卵石的季节河,两边是刀削一样的土崖,崖顶是土坪,接住青黛色的山坡山岭,再后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凝固了一样的大片山地了。村庄很散,撒豆子一样这儿几户,那儿几户,人家比较集中的自然村有五六个,散落在靠山沿的土坪上,或者土沟支岔的小土沟里,村子溜溜拉拉好有几里长。父亲说,村里的人都是过去从河南逃荒来的,当时都是一担子、一包袱的家当,只能哪里方便就在那里凿洞打窑安下身来,村子就成了这个样子。又看了一会,终于看出点名堂:哪里树木稠密,一准住有人家,哪怕看不见房子或窑洞。随着父亲的指点,我知道了我家在主沟的一条侧沟尽头处,爷爷奶奶逃荒来后打窑洞而居,六七户邻居都是本姓远近本家。
   父亲把两手笼成喇叭状,对在嘴上高声朝沟下喊,声音有点打颤:“喂——,我回来了——,听见了没有——”声音送出去,有一波一波的回声荡回来。父亲早给爷爷奶奶和大伯写过信了,家里应该做好了接应的准备。那边大概顶着风,听不见回话传来,却看见两个很小的人影站在土崖上使劲摇手。不一会从脚下的山坡小路上急匆匆上来十几个人,有男有女,有大有小,来到公路边,七手八脚往家里搬运父亲包汽车拉来的家具用品。两个年纪大点的人看见我,满脸喜色大声喊道,哟喂,在大地方见过世面的小洋人回来了!我一下被“小洋人”这个词打蒙了,不知道我是怎么个“洋”法,对应的“土”是什么,“大地方、小地方”的区别又在哪里,只好龇着嘴傻笑。
   背着我上学的行头,引着两岁的弟弟,随搬运家具的人一路向下走。眼望着重重青山,道道沟壑,既为终于来到梦想中的山里世界而激动,心中又有些怅怅的,屁大的小人儿,不知究竟在担忧什么。
  
   2
   两个白发扎眼的老人站在沟顶的山脚,眼巴巴看着我们走下来。他们两个都已七十多岁的高龄,山风吹拂,衣襟撩动,像两棵颤巍巍的老树。我马上猜想到,这是爷爷、奶奶。在晋中时,奶奶曾带着堂弟去过一次,可我那时尚小,不太记得奶奶模样了,光记得她高高的个子和用一双小脚的脚跟走路的样子。对爷爷,干脆什么印象也没有,现在看到的,是一个须发皆白、慈祥和善的高个头老头子。
   从晋中返家前,母亲就不知多少遍地说了老家的事,早知道我是爷爷奶奶的宝贝疙瘩。我的家族男丁来迟,爷爷奶奶先期生下四个姑姑,直到爷爷四十岁才有了大伯,四年后奶奶四十岁,又有了我父亲。到我这辈,先我出生的是两个堂姐,还有一个没有保住的亲姐。我出生时,害得母亲肚疼了一天多,土炕上多出了一个带把的毛毛虫。爷爷奶奶景得不得了,断奶后,就把我从母亲身边“霸”走,须臾不离左右。可在我三岁时,一家人随部队转业地方的父亲去了晋中,活活要了爷爷奶奶的命。大伯写信说,他们特别想念我,尤其是奶奶,一提起我就哭。好在有迟我一年来到人世的堂弟陪在身边,缓解了爷奶思念孙子之苦。
   我在奶奶的泪水、爷爷咧着没牙的嘴乐的笑容里走回家,一一认识家里的人:精明外露的大伯,木讷朴拙的大娘,土里土气的堂姐和二堂姐,憨厚的堂弟。本家长辈、平辈的人一下子记不过来,只能假以时日慢慢熟悉了。
   堂弟和我天生投缘,没多一会就稔熟得无话不说。我见他一条眉毛中间被一条斜碴的白痕断开,问是怎么弄的。堂弟说在山路上跑,被石头绊倒磕在石头楞上,就磕断了。他说得轻描淡写,我却龇着嘴吸溜冷气,倒像伤的是我。堂弟说这算啥,我被狼衔走不也好好回来了吗。过去大伯写信说到过此事,可隔着距离,虽也惊秫过,渐渐就淡忘了。现在被狼叼走过的堂弟就在眼前,惊秫的感觉一下涨满了脑袋。堂弟说,大闹钢铁那年夏天,青壮年人都去闹钢铁了,家里只剩下爷爷、奶奶、两个堂姐与五岁的他。傍晚天暗下来时,他们在窑洞前没院墙的土院里,围坐成一圈择苦苣菜,他突然觉得左肋下一疼,人就被叼起来,被拖着往前走(其他人只看见一个黑灰色影子一闪,就不见了堂弟)。堂弟知道被狼叼了,却没被吓糊涂,尽可能拽住一切可以拖拽住的东西,如荆棘、蒿草、石头楞角,大大阻碍了狼的行进。爷爷奶奶和邻居的人都举着锨镢棍棒喔呀嘿啦喊叫着追来,狼不得已才把堂弟撇下,颠着碎步地跑开。堂弟回来后察看伤口,左胸被狼咬了几个深深的牙踪,大家都说,多亏撵得紧,狼没有来得及倒口,倒了口的话,堂弟准定活不成了!大伯为此专门给堂弟取了大号,叫做“拾命”,很显然是狼口余生的意思。
   我被堂弟的访述吓呆傻了,眼望着沟两边的山影,心想这大山里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危险?
  
   3
   学校在村中央土崖半腰的一处凹地里,五间土坯墙的教室隔成里外间,外间是课堂,里间住老师,中间留了一个门,没门扇,老师一撩门帘就能看见教室的学生,不撩门帘也能听见教室里的动静。
   学校只有一个男老师,姓魏,三十多岁,是村里唯一留着偏分头的人。魏老师很斯文,也很腼腆,一和村里人说话就脸红,一脸红就用一只手从后脑勺往脖颈下抹。读四年级的堂姐告诉我,魏老师的家在三十里外的另一个公社,女人和别人好跟他离了婚,因此受了点刺激,总爱摸后脑和脖子。他带着一个和他长相很一样的男孩子,叫明印,读二年级,爷俩吃住睡、魏老师备课批改作业,都在里间。
   学校四个年级的几十个学生全挤在这一个教室里,四到一年级的学生数量呈金字塔形,一年级学生最多,往上次第减少,四年级就只有五个男女学生了。这是因为中途一直有学生退学,特别是女生,常有中途停学不念的。
   早晨除一年级外都上早自习,老师一成不变的安排是背语文课,挨着讲过的一课一课往后背。刚转学进来头天早上,我被同学们背书的情景吓了一大跳:大家不是念书,而是唱书,一个个把嗓门调到最大,拉着调门摇头晃脑地“唱”。语言既非普通话,也非本地土话,不知是什么语种,嗨嗨呀呀长腔短调的,有点像神婆“上马”后挤着眼哼哼呀呀的神唱。大家“唱”得很投入,像唱戏的角入了戏不能自己。背熟和以为背熟了的,就去里间给老师背。老师一边做饭一边听,背到哪里,就用绿色墨水的钢笔在该处签了字,并标下日期。有不少数人老是背不下来,像留声机打滑一样卡在某一个长腔或拐弯处,反反复复进行不下去。老师当头就给一教鞭,喝令再去背,于是撅着嘴出来,一晃脑袋又接着“唱”。
   上下午上课,老师轮着班级讲课。给这个班级讲时,其他班级的就做课堂作业或者默读课文,有兴趣的话四个年级的课程内容和进程都可以知道。最怕一年级那伙娃娃蛋子了,老师给别的班讲课时,他们不是这个推倒了那个,就是那个打哭了这个,总有像快落地的炮弹尖啸声一样的哭声“一”的一声骤然响起,老师不得不停下来给他们调停。轮到给他们讲课时,最初级的拼音字母和0到9十个数,老师一遍一遍领着念,十几个孩子直着嗓子喊,吵得人静不下心来。倒是四年级的四则混合运算题,我偷偷看着竟然学会了。
   这里的孩子像山上的石头块一样,既土又笨,连女孩子也是一身灰暗色的衣服,头发毛毛草草的。男孩子穿得更是破破烂烂,脖子、手背上的黑结成厚厚一层痂,一身野气、蛮气。下课的时候,男孩子撵狼一样吱哇乱叫互相追着跑,或者到学校后面的荆棘丛里捉蝈蝈,到土崖的崖坎下捅马蜂窝。女孩子们在土院子里席地而坐,玩抓、抛石头子的游戏,要么就互相撩起头发捉虱子。我在晋中和同学们玩的洋火枪、陀螺、玻璃球、折纸、画画、凹软腰等,女生玩的跳皮筋、踢方格等,他们统统不会。满学校找不到一本小人书,魏老师的孩子明印有几本,可也是早已过时的。
   放学的时候,学生按年级站成四行纵队,喊队的班长起头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我的天,哪里是唱歌,分明是大家一起直着嗓子喊,尾音都是急刹车,直、挺、硬、绝,连背书的那点韵律也没有了。我按正确的音律节拍唱,大家唱完了,我还剩一截,我坚持用正确的唱法唱完,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在旁边高声喝道,笑什么笑,人家这才是唱歌,你们那是学驴叫,还有脸笑!
  
   4
   早自习,我从第一课语文开始背书。我不唱书,而是默读,不只记字面,更注意课文意思的衔接,所以没多长时间就赶上了进度,而且后来居上。我发现同班的七八个同学最怵作文,大概大山把大家的灵气都给压住了,肚里没有话,或者有话也写不到纸上去。怄到再不能怄时,不管标题是什么,落在作文本上的总是“我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好好学习,好好劳动,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做一个……”,写不够半张就此打住。我写的返回故乡感受的第一篇作文,就在全校露了脸,老师让四个年级统统停下来,念我的作文。我的算术本来不怎么好,可对比着这群笨孩子,好像突然有如神助,灵光大开,还偷听着学会了好多四年级的算术课。后来读四年级时,一次参加片上几个学校的统一考试,老师本来还没讲过的题,我却拿回了一百分,把魏老师美得眯缝眼里直放亮光。当然这是后来的事。
   下课和下午自由活动时间,男孩子们开始追着我玩。在路上走着,经常被村里大人拦住,让我给他们打纺花车、凹软腰,或者让唱歌。不得已,只好奉上几个跟头,或者来段洪湖水呀么浪打浪。村里人说我很“灵”,长了一颗化学脑袋。
   转学来最多一个月的一天,老师叫我和三年级级长小黑儿到他里间。老师做小黑儿的工作说,让我做级长,他做副级长。小黑儿顺从地点头,可我分明眼看见他尖下颏的脸一下耷拉下来,泪水在眼框里打转。当级长不但收发作业本,老师不在时还代替老师管学生,听同学背语文课。我发现同学们都有点怕我,也有人想着法子巴结我,使我朦朦胧胧体会到了权利的威严。可一个上午下课时,我从石头圈墙的厕所出来,被两个四年级的男生堵住了去路。他们两个一个叫林子轩,是四年级级长,学校的大队长,衣着明显区别于其他孩子,洋布的中山装干净整洁,可眼光很冷,给我的感觉老是阴阴的。另一个叫李金宝,长得粗胳膊粗腿,人高马大,人很憨厚,不多说话,可不知为什么老是紧跟着林子轩,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像林子轩的私人保镖。我说你们要干啥,林子轩说,你太骚X了,想治治你。随着他的话音,李金宝迈前一步,当胸给了我一拳。我一咬下嘴唇,一条腿插到他腿后边,胳膊一送,将高我一头的李金宝摔了个仰八叉。晋中盛行摔跤,我上学前就常和玩伴们不仅玩文的,还玩武的,如摔死跤、活跤、让后搂腰等角力斗勇的游戏。李金宝爬起来,看一眼林子轩,又靠过来,我一伸拳头说,来,咱“顶圪朵”,看谁的硬。李金宝说来就来,伸出一只比我拳头几乎大一倍的拳头。我用拳楞照他拳楞叮叮叮就是十几下,他受不了了,红着脸败下阵来。林子轩说一起上,两个人就朝我靠过来。正在这时,大堂姐不知听到谁报信,慌慌跑来,把我挡在身后,明显陪着小心对他两个说,他刚回来,啥也不懂,你们千万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放学回家时,一脱离开四散而去的同学,大姐又急眉火眼对我说,小孩呀,你吃豹子胆了,人家是村支书“老干部”的孙子,是学校里的“王”,你咋敢和他做对头?记住,和你一个班的灵灵,是“老干部”的孙女,小黑儿、老黑儿姨表兄弟俩,是“老干部”的外孙。你在学校压了这些人一头,林子轩才要治你。和我一个班的二堂姐、在二年级的堂弟,也一替一句帮腔,告诉我哪些人是“老干部”的亲属和亲戚,这些人都得让着,躲着,敬着,贵贱惹不得。我说凭啥呀,他们说这是村里的水土,不服不行。
  
   5
   “老干部”的家就在我们上学途中的一面土坡上,在土崖切了一个面,也住窑洞。和其他人家不一样的是,是全村唯一有大门的人家,大门前还有外院,院边就是栽满树木的土坡。仰面向上看时,院子像坐在一把罗圈椅上。堂姐他们上学放学从坡下走过,都小心翼翼的样子,连大声说话也不敢。久而久之,弄得我上学放学经过时心里也毛毛的。
   其实回老家来的第二天,父亲就带我见过“老干部”了。那是一个高身量的老者,穿着很干净的黑色对襟衣服,裤子也是黑的,头上向后系着一块白毛巾。红润光滑的脸上,不怒也不笑,也不多抬眼看人,两撇苍白的八字胡子刚劲地朝两边撇下来,像张开的剪子,撩眼皮看人一眼,闪着刀刃一样的寒光。他身上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气,大概就是书里说的威严吧。回来后东鳞西爪听到大人们说村里的一些事,什么几个妇女被怎么了,有人被司法科抓走了,好几户迁移到外地了,一村人都在他手里攥着,等等,好像都和眼前这个人有关系。父亲一直谦恭地笑着,嘴里叫着叔叔,很小心的样子,递上从晋中带回的大红枣啥的,说我以后就是咱村里人了,还得叔叔多多照顾。我听“老干部”说话,几乎每句都带着“这个情况”、“那地情况事情”,却没听懂有什么实际意义。父亲递上的东西,他家里人虽也推让了一番,可最终还是收下了。

共 18893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口气读完了作者的这篇大气之作,如此接地气的成长脚印,感动着读者沿着脚印走一次太行深山,去探寻那星点的庄户人家,那里有我慈祥的爷爷奶奶,也有我本分善良的父亲母亲,有我小脑发达,大脑简单的伯父,也有我童年的玩伴,我勤劳善良的乡里乡亲日日追赶着太阳,追赶着穷苦的日子,追赶着岁月的艰辛与沧桑!这里,曾经是我童年的乐园,山前山后,村头河边,校内校园,都留下了我欢乐的笑声及一串串成长的脚印,这些脚印尽管有深有浅,有直有斜,可每每忆起,却不失为一笔财富,每每忆起,也会有一份感动充溢在眉间心上!大山,局限了人们的视野,却也赋予了太行山人大山一样的情怀,厚德载物!一气读下来,让读者慨叹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对景物人物的描写总是那么的到位,细致入微,对成长的回忆也是主次分明,拿捏有度!再回头看这串串脚印,我们又似乎看到一位少年站在一块兀立的石头上,极力向远处望,想望见县城,望见更远的地方!好文章带给读者的已不仅仅是一份感动了!好文不多评,特别推荐阅读!感谢赐稿碧海,期待更多精彩!(编辑:橄榄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235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4-23 09:04:43
  谢谢橄榄色老师宏观把握、高屋建瓴的评论。这篇长散文,我自己是这样把握的:总体写童年成长对我起过重要作用的记忆,又分化成几个小阶段:从晋中回来的切入,恰好有距离的比对;然后是初识山里环境、经历和认识山里的美与生活的苦难(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接受农民方式的和传统的启蒙教育、认识各种人以及人的命运,包括对我自己的命运走向的忧虑等。围绕着我的视点,当然要接触到一个家、一个家族、一个村庄人的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状态,在这些地方,既想真实反映山村的淳朴,又想揭示山村的蒙昧落后,怀乡、怨乡混在一起。在对各小节的处理中,我只客观叙述,不让主管意识的评价参与进来,想让这些事实自己说话,能反映出什么算什么(不排除有我的主观倾向)。好好歹歹,就这么一篇东西,最少是我童年生活模式的一个样本,供大家观摩。仅此而已!
独抒性灵,拒绝合唱。
2 楼        文友:橄榄色        2013-04-23 09:41:35
  再赏太行老师的佳作,向您问好并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4-23 10:06:20
  再次感谢橄榄色老师!
3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4-23 12:30:32
  文本以恢弘大气的手笔反映了身处山区的农民的艰辛生活,既是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家族的生活记录,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文章从作者于晋中回来的切入,形成有距离的比对,反映出了陌生感、新鲜感;然后是初识山里环境、经历和认识山里的美与生活的苦难(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接受农民方式的和传统的启蒙教育、认识各种人以及人的命运,包括对我自己的命运走向的忧虑等。文中每一个场景,无论是欢乐的,还是悲伤、忧患的,都有着细腻生动的表达和丰厚饱满的意象。语言的运用收放自如,有庄严,有诙谐,有绚烂,有忧伤,千变万化而又凝为一股沉稳之气,写尽了大山的沧桑,人生的五味。起笔看似平实,却有强劲的力道,尤其是父亲回到家乡的呼唤,犹如电影中的定格,里面包含了多层含义。文中所叙述的一件件事,多而不繁,都有它的典型性,如铮铮铁骨,支撑起了这篇浓厚的散文。情与景的结合,让乡村的古朴与辛酸的人生经历,艰辛的生活环境扑面而来,纷至沓来,涌进读者的心头。风格上柔的文字不媚,刚的文字不硬,有着很强的延展性和韧性,多处笔墨具有点石成金的效果。结尾的奔跑与开头遥遥呼应,展现了一种难以说清的独特韵味,以及暗蕴的深意,以极其凝练的笔墨构筑了一个深远的,万般深情蕴含其中的苍茫画面,看似没写一句情感,却表达了万种情感。
回复3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4-23 15:56:11
  叶子社长看得仔细,把握精辟,这的确我写作此篇丑文的基本意图。让你受累了,远握并祝好!
4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4-23 12:31:02
  问好太行风老师,送去祝福,橄榄辛苦,问好。
回复4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4-23 15:56:32
  再次感谢叶子社长!
5 楼        文友:王梦良        2013-04-23 20:27:31
  欣赏佳作,学习,问好太行风老师,祝福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4-23 20:36:38
  谢谢王梦良老师!
6 楼        文友:缘水香如故        2013-04-23 21:46:15
  厚重的原生态散文,一部堪称历史缩影的好文!童年成长过程和家族、村人生活历程组成的记忆篇章让读者好似回到了那年那月那个时代。“我”一个小孩子的眼光折射了那个时代的纷纷扰扰。本文最大亮点:人物刻画鲜明——斯文爱才的魏老师、威严专权的“老干部”耿直周正的聋大爷、对土地热切眷恋、认死理的爷爷、勤劳、朴实的奶奶、精明外露的大伯、木讷朴拙的伯母、土气的堂姐、憨厚的父亲、堂弟、善良慧中的母亲、另类的表哥......关于景物描写作者也是别具一格,动物拟人化的声音印象很深。最传神的是,作者不动声色地把自己主观思想传递给了读者:山村很美,但在山村生活却的很苦、很累,让人难以承受。小孩子做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大人活;吃水靠天、每日辛苦劳作却难以维持温饱......童年很快乐但艰辛和饿、苦、累时时伴随,淳朴和愚昧让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爱恨交加......如果仅仅是再现“我”的童年,我感觉不是作者本意,对这个爱之深恨之切的地方作者情感是压抑的,他在幼年就懂得,极力眺望远方、想更远的地方!总之很内涵的作品。赞!
   很欣赏“爷爷”的话:冻死不烤灯头火,饿死不吃猫碗饭。“爷爷”活的真骨气!河南话:中!硬气!(祝贺精华!上来晚了,老师、老乡谅解!)
   祝福的心不变!无论老师、老乡在何方!
回复6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4-23 22:02:04
  木办法,生在这个山旮旯,受罪的命。才写着一篇“草木之人”,里边说:“冬瓜和我在村边说完话站起时,腰腿嘎叭嘎叭作响,龇牙咧嘴哟哟哟地叫着,脸上表情很痛苦。‘你咋把自己作践成这样?’我诧异地问。‘你想和你一样吗,天天躲在大楼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日头还晒不着。我们是蹬坡踢山、跟扁担置气的受苦人,能不落下了腰腿胳膊疼的毛病吗?庄稼人命贱哪!’”谢谢老乡。
7 楼        文友:缘水香如故        2013-04-23 22:50:20
  哦哦哦!老乡在这做广告哈!(*^__^*) 嘻嘻……《草木之人》?哦哦哦!勾起太行瘾了,期待哈!(老师、老乡,您的文字太厉害了,如故说实话,看了您的文章,俺不敢下笔了。很扎实的文字功底,扎根土地的文章,枝繁叶茂,富有生机!)提醒老师:貌似置气?再查查字典?(如故直性,胡说啊!在电脑上俺也打不出心目中标准的词句,但感觉不是这个字。)木法啊木法,那谁还说《死活不下太行》嘞!把个太行夸得跟避暑山庄似嘞!太行出作家了,山旮旯也是躲金藏玉洞。那不是谁还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__^*) 嘻嘻……
   吃点苦是老天垂爱您,锻炼您钢铁似的意志!让您更皮实!
   祝福老师、老乡安康永远!
回复7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4-24 06:16:06
  “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个引用,对我这篇东西,有点穴之功。只可惜,担当不了大任。再谢老乡!
8 楼        文友:溪洋        2013-04-23 23:54:47
  佳作欣赏,问好太行风老师,祝福安好。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回复8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4-24 06:16:35
  谢谢溪洋。
9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3-09-18 09:57:34
  通过一个少年的眼睛看太行山深处一个村庄一个底层家族生存、生活状态。那是个饥饿年代,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当贫乏,可那脚印是沉重而深刻的。反映了人性和自然的本真,乡情、亲情、风土人情跃然可见,纯朴、自然而带着淡淡的忧伤,感人至深。那一串串脚印虽成为了历史,但引人回顾,发人深思。作品构思精巧而严谨,文笔老辣而精练,语言大雅而清丽,架构平稳而扎实,乡土气息浓郁淳厚,艺术技巧运用娴熟,文学质感纯净。欣喜推为绝品,可谓江山文学一大亮色!
回复9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9-18 11:25:14
  感谢江山绝品评议组对我拙作的高赞,我当更用心写字,予以报答!
10 楼        文友:王梦良        2013-09-18 10:49:42
  恭喜太行风老师获绝品,如此丰富有内涵的作品,值得大家学习。
回复10 楼        文友:太行风        2013-09-18 11:27:39
  谢谢王老师,祝中秋快乐!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