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散文】桐梓行 战友情

精品 【山水●散文】桐梓行 战友情


作者:幽香清远 秀才,2155.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52发表时间:2013-04-26 21:00:12

今年清明节回丈夫老家贵州省仁怀市探亲,还在家里扫墓,他在桐梓县的战友就多次打电话来盛情邀请,念着多年不见的战友和家属,我们决定去桐梓县玩一趟。
   桐梓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属革命老区遵义市市辖县,与重庆市接壤,素称“黔北门户”、“川黔锁钥”。全县国土总面积3202平方公里,川黔铁路、210国道和渝湛高速公路纵贯县境,县城至贵阳、重庆行车时间2小时左右,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桐梓县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文物古迹岩灰洞古人类遗址、马鞍山洞古文化遗址、唐代夜郎古县城遗址、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爱国将领张学良幽禁地小西湖、贵州最早的水力发电厂,自然景观方面有羊磴河峡谷漂流、水银河风景区、月亮河风景区、柏箐黄莲自然保护区等,乡村旅游方兴未艾,交通便捷,配套设施完善,是不可多得的休闲、避暑、度假胜地。
   4月10日,我们从酒都仁怀市驱车赶往桐梓县。一路上细雨绵绵,崇山峻岭之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贵州的山真大呀,一座座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汽车在峻峭的山岭间穿行,仿佛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贵州的高速公路却横贯东西,纵横南北,一个个隧道从山间穿过,一座座大桥在山间架起,我们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和力量。
   驱车两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桐梓县城。战友李祖权和他的妻子小萍早已等候在收费站口。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位于县城中心地段的豪骏酒店。安顿好住处后,李祖权和小萍带领我们走进酒店包间,推开门一看,一大群战友和家属早已等候在这里。看到十多年没见的老朋友,我们都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一阵寒暄过后,大家坐了下来。回忆起当年在部队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当年在部队我们先结婚,这群战友就把我家当作了俱乐部,每个周末都到我家活动。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喝酒、打牌、畅谈理想,好不开心!那时我总是默默地给他们沏茶、做饭,款待他们。后来他们一个个都结婚了,周末我们就轮流到住在不同连队的老乡家里去做客,大家相处得很愉快,共同渡过了在部队时的那份美好时光。昨天的情境还历历在目,今天再相见时已是两鬓花白。时间过得真快呀!大家正在感叹,服务员说可以开饭了,在乡镇工作的战友李庆波和郑大强也赶到了,战友们一定要让我们做上席,盛情难却,我们只好遵从。吃着地道的贵州菜,喝着酱香型的习酒,大家继续叙旧。面对多年不见的战友,丈夫很激动,频频举杯和战友开怀畅饮。
   第二天一早,丈夫的战友王永荣王哥就来到酒店门口等我们,说带我们去吃当地有名的羊肉粉。沿街走了两公里左右,我们来到一家小店。王哥点了三碗羊肉粉,我一看,和我们云南的米线差不多,但粉要比米线粗些;羊肉的味道很好,没有羊膻味,汤也很好喝。吃完羊肉粉王哥要去单位开会,我们就原路返回酒店。一路上,我看见河滨大道上高大的建筑物很多,最有特色的是现代建筑的窗棂上却镶嵌着中式的格子,好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途中经过娄山关将军希望小学,我被吸引着停下了脚步。看过介绍得知:娄山关将军希望小学原名南天门小学,位于桐梓县娄山关镇溱溪河畔,菁菁校园,木秀花馨。校门上,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亲笔题词的校名熠熠闪光。绿树丛中,教学楼上,将军诗词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催人奋进。
   学校开办十三年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团结、勤奋、求是、创新”校风,“敬业、爱生、博学、善导”的教风和“诚信、乐学、勤奋、进取”的学风,教育教学效果显著。该校先后荣获教育部阅读工程示范、贵州省绿色学校、贵州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遵义市文明单位、遵义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桐梓县文明单位、桐梓县教育教学管理示范学校等国家、省、市、县、镇表彰奖励102次,教师个人先后获国家、省、市、县、镇表彰389人次,学生先后获国家、省、市、县、镇表彰407人次。
   “关山可鉴鱼水深情,大爱无言希望永光”。2007年,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的将军们为修建该校综合楼挥毫泼墨。通过“书画搭台、将军唱戏、企业家买票”,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将部分将军书画作品赠送给爱心企业家收藏,由林文雄先生出资55万元为南天门小学扩建补充资金,其余作品全数捐赠给该校。学校综合楼于2008年1月2日正式破土动工,历时10个月,耗资近200万元,于2008年10月底建成。于2008年11月11日正式更名为“娄山关将军希望小学”。
   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栋梁之材;提供优质的教育,开启成功之路。娄山关希望小学发扬将军们的拼搏精神,在开拓中创新,引领莘莘学子学海扬帆。娄山关将军希望小学,承载着将军们厚重的期望,一定会乘着希望之舟,继往开来,成为大娄山下一朵绚丽的奇葩!
   中午,王哥一家请我们和老乡战友去吃野生菌,鸡汤煮上各种野生菌味道鲜美美极了!据说,野生菌都是从云南运过来的,因为云南盛产野生菌。中午饭后我们到王哥家玩,看到王哥家的儿子亮亮已长成大人,一米八的个子,瘦高瘦高的,记得当年在部队时还是一个小孩,如今亮亮都娶妻生子了,小女儿八个月大,人见人爱,大家都争着逗她、抱她。王哥的妻子苟姐还是那么热情开朗,当了奶奶的她整天笑呵呵的,虽然很辛苦,但甜蜜和幸福却写在她的脸上。
   下午,战友罗开德是我们在部队认的干亲家,说要带我们去看看他的山庄,我们欣然同意前往。山庄离县城10多公里,占地面积80多亩,山上空气清新,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去处。很有经济头脑的罗亲家在山庄上修建了几幢房子用于出租,桐梓离重庆很近,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占据天然的地里位置,夏天住在火炉里的重庆人都喜欢到桐梓来避暑。爬到山顶,罗亲家指着远处的山头对我们描绘下步的规划蓝图,说要再建别墅,打造吃、住、娱乐一条龙的服务型山庄。他说现在是淡季,到了夏天,漫山遍野都是人。来到大门口,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几个红色的大字“德富林山庄”格外醒目,我们两家在此合影留念,亲家母胡姐是一个开朗的人,比划着各种造型与我合影。门口的假山上流水潺潺,山顶上鸟声阵阵,真是一个休闲避暑的人间仙境。
   下山后,罗亲家用车拉着我们浏览了桐梓县城。桐梓县离重庆市很近,火车、汽车交通便利。受大都市的影响,经济较为繁荣,街道宽敞整齐,各种服装品牌店很多,通往新区的大道正在建设。在一座国民党的海军学校的遗址旁,罗亲家停下车子让我们进去参观,也许不是开放日,大门紧锁着。一幢中式的房子矗立在我们面前,真想不到在这水路不发达的地方也会有一所海军学校。
   晚上,战友敖玉祥在一个大餐厅招待我们吃涮羊肉。热腾腾的火锅配上丰富的菜肴,在阴冷的天气下吃到肚子里很暖和。晚上,战友们聚在王哥家打牌娱乐,十多年没见面的战友没有一点生疏感,牌桌上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大家吵着、闹着,还像当年一样,忙坏了王哥一家,又是倒茶,又是炒瓜子,大家一直玩到晚上12点钟方才散去。
   我们这次桐梓行的主要目的是去娄山关看看。4月12日清晨,刚过了三月三,下了一个星期雨的天空突然晴朗起来。李庆波的妻子安凤早早地就来请我们吃豆花面,吃完面后,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娄山关驶去。通往娄山关的道路崎岖坎坷,峰回路转,汽车在山坡上行走,爬了几大个弯之后才到达。
   娄山关,位于遵义县北大娄山脉中段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海拔1440米,古称天险,“北拒巴蜀,南扼黔桂”,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歼灭黔军四个团,攻下娄山关,揭开遵义大捷的序幕,赢得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巨大胜利,展示了遵义会议的曙光。从此,红军战斗过的娄山关,便成为黔北著名的革命纪念地。
   镌刻在娄山关一块石碑上的《忆秦娥?娄山关》,便是毛泽东对这一战斗历史的真实记载: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娄山关和红军作战纪念馆,了解了娄山关名的来历和当年红军作战的经历:
   娄山关载入中国革命史册,是因为中国工农红军为保证遵义会议胜利召开而进行的由南向北攻克娄山关的战斗,以及遵义会议后红军再次进行的由北向南攻克娄山关的激战,两次均取得伟大胜利,红军的英雄壮举写下了光辉的历史。
   娄山关名的来历:
   据娄、梁二姓族谱记载:唐僖宗乾符三年,等天祖之八世孙梁宗理同郎舅娄殿邦同为副将,奉旨随大将军杨端平蛮入播,驻守遵桐连界之高岩山黑神垭,其后殿邦之子娄珊,宗理之子梁关继承父业镇守黑神垭,再后娄珊、梁关奉令南征,在安顺一带立业。黑神垭一带百姓怀念与娄珊、梁关驻军的鱼水之情,逐将黑神垭更名为“娄珊关”,后称之为“娄山关”。
   1932年,时任贵州省民政厅厅长的黄丕谟(黄道彬)题书“娄山关”三个草书大字錾碑立于川黔公路遵义与桐梓两县交界处。
   1985年,为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遵义县政府在娄山关东北侧石岩上制作了大型摩岩石刻“娄山关”。“娄山关”三个字是中国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的。摩岩全长11米,字径2.3米,笔力雄浑遒劲,阴刻描红,辉映于雄关青松间格外醒目。
   第一次战役:
   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由南向北分三路突破乌江天险。1月6日,红军先头部队进入遵义城。为了建立黔北防御,保证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根据地”,中央军委决定派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追歼北窜之黔军侯之担部,攻克娄山关,占领桐梓县城。命令一下,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和一军团政治委员聂荣臻即到遵义城北门四团驻地部署了战斗任务。四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当即率部队北进。部队抵板桥,消灭敌人一个前哨排。同时对娄山关敌情进行侦察,决定采用一路正面强攻、一路绕关东小道抄袭的战斗攻克娄山关。1月9日,四团由板桥分道出发。一营长李光顺率一营担任正面主攻,沿公路以梯队形式展开向关口推进。二营为二梯队集结山脚待命。侦察队长潘峰率侦察队和工兵连从关东侧小路向敌人侧后前进,意在截断敌后路,并袭扰桐梓县城。扼守在娄山关上的敌人,是从乌江防线溃退下来的黔军第三旅林秀生部两个团,胆寒若惊弓之鸟。红军尚未攻关,敌军即用电话向其军部请求增援,敌军部电话命令守敌“不准后撤一步”,并命其注意警戒关口东边小路,提防红军从侧后袭击桐梓。时正下雨,红军通信班战士搭电线于敌人电话线上,窃听敌人通话,知敌人东侧空虚。耿飚团长即命正面部队暂缓进攻,命令关东侧侦察队、工兵连迅速断敌退路。通信班又窃听到敌人军部命关上守敌撤退的电话,知道守敌要弃关退守桐梓。正面强攻部队即以密集火力,从关南发动总攻,迅猛杀上娄山关。敌人利用有利地形,妄图死守关口,向北退却。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冲入敌阵,与敌人白刃肉博,占领关口。敌人向北狼狈逃窜,沿途丢弃武器、烟枪和大量军用物资。四团乘胜追击下关,经南溪口、红花园直扑桐梓县城。潘峰率领的侧翼部队已克桐梓,俘敌数百,缴获大量物资。当天,红二师师部进占桐梓,娄山关战斗大获全胜。1月10日,红军追歼敌人,在新站与敌侯之玺部两个团激战一整天,并击退川敌廖海涛部,11日进占松坎。红一师与第十团亦从遵义赶到,进驻桐梓、新站、松坎、酒店垭与川军对峙,组成了遵义的北面防线,为保卫遵义革命中心区的安全和党中央在遵义召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次战役:
   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歼灭黔军四个团,攻下娄山关,揭开遵义大捷的序幕,赢得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巨大胜利,展示了遵义会议的曙光。从此,红军战斗过的娄山关,便成为黔北著名的革命纪念地。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我党历史上的转折点。但是,蒋介石从各省调集40多万兵力,分七个纵队四面八方扑向黔北,妄图把3万多红军“聚而歼之”。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央军委制定了在宜宾、泸州间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作战计划。1月19日,红军分三路离开遵义北上。1月29日,红军在土城浑溪口、赤水元厚渡口胜利渡过赤水河进入川南。长江沿线敌情严重,不利红军渡江,中央军委电令各军团转移到敌兵力薄弱的云南扎西。蒋介石令川军、滇军向红军侧击,并在川南部署兵力合围红军。2月10日,中央军委决定放弃北渡长江的计划,突然离开扎西、挥戈东进。2月19日,左纵队和右纵队分别在二郎滩和太平渡渡过赤水河。2月14日,红一军团前锋一师一团消灭黔军王家烈第四团一部,攻占了桐梓县城。红军回师迅速,打乱了蒋介石在黔北的军事部署。

共 739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桐梓行 战友情】一片洋洋洒洒感人至深的桐梓游记,字里行间盈满了战友间的深情厚谊。李祖权、王永荣、罗开德、李纯中等战友和他们的家属们,热情款待,接送陪伴,共叙友谊。散文还浓墨重彩地介绍了娄山关将军希望小学,娄山关名的来历,以及著名的娄山关战役。桐梓的风土人情、桐梓的历史人文、桐梓的旅游开发都跃然纸上。作品不急不缓,娓娓道来。桐梓行给人以极深的印象,战友情更是永生难忘。很耐读的一篇游记,推荐欣赏,问候作者。【山水神韵编辑:方因】【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27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华秋实        2013-04-26 21:17:41
  桐梓行感悟了厚重的历史,也饱尝了战友的浓浓情谊,不虚此行,带来佳作!欣赏问好幽香!祝创编快乐!
2 楼        文友:幽香清远        2013-04-26 21:29:29
  谢谢方因姐的精美编按,解读耐心细致,非常到位!问好方因姐,祝创编愉快!
3 楼        文友:幽香清远        2013-04-26 21:30:29
  感谢秋实姐的关心和鼓励!祝好!
4 楼        文友:夜之鹰        2013-04-29 06:41:17
  读君之文如与君同行,受益匪浅!
5 楼        文友:幽香清远        2013-05-02 16:08:20
  谢谢夜之鹰战友的关心和鼓励!祝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