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昨天的百官:“始宁桥”的由来

编辑推荐 昨天的百官:“始宁桥”的由来


作者:上虞厂房网 秀才,2431.7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86发表时间:2013-04-30 08:07:23


   在老辈手里的百官古镇三里长街,上堰头曾经有一座古桥,原名叫“始宁桥”,后来又称“桃园桥”,解放后才被叫作“解放桥”。为什么老百官人叫作“始宁桥”呢,据清光绪《上虞县志》记载百官有“始宁桥”俗称“桃园桥”,这“始宁桥”大有来历。
   相传在百官4200年的历史中,上虞的南边曾出现过一个为时几百年的边鄙小县-始宁县,犹如昙花匆匆一现,就湮没于历史的泥沙之中。据史料记载:“东汉永建之年(公元129年),析剡县北乡及上虞县南乡(今三界)置始宁县”。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始宁县,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原始宁县领域仍归旧属。当时的始宁县设在今天的三界镇。最早记载始宁县的史书是《后汉书—郡国志》,只有简断的一句话:“上虞,汉未分南乡立始宁县。”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里记载得较为详细:“始宁县本上虞之南乡也,汉顺帝四年(公元129年),阳羡周嘉上书始分之。”
   周嘉,阳羡(今江苏宜兴)人,据说是他当时任会稽太守上书朝廷设置始宁县。《浙江地理简志》记载:“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郡浙江以西为吴郡,会稽郡移治山阴。”会稽郡原来包括浙西、浙东诸县,共领县二十六,郡治在今江苏吴县,后来移治山阴,领县十,含今宁波市在内。上虞地处会稽郡的心脏地带,县治在今百官镇。上虞的南乡距县治所在地百官近百里,因为南乡山陵错杂,湖泊连片,地广人稀,是一个“强盗窠”,行政上很难控制,因此这位会稽太守才上书朝廷设置这一个始宁县。“始宁”二字,就是意喻着从此之后,地方开始安宁之意。
   始宁县境东西约35公里,南北约22公里,面积约770平方公里,人口为25000人。始宁县建制以后,经历了汉未的长期动乱,三国的纷争,西晋、东晋的政局不稳,南朝宋、齐、梁、陈频繁的改朝换代,直至一统南北后的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宁县被废置了。始宁县废置的同时,山阴、永兴、上虞三县并被废置,都并入会稽县,没多长时间,上虞县复立之,始宁又归入上虞。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老百官的先民就把桃园桥改称“始宁桥”。一直沿用到解放前,但很多百官人还是习惯性地叫作“桃园桥”。
   始宁县由于设置时间较短,当时政局又动荡不定,至今也没有地方志史留给后人查考,只有在历代的《上虞县志》里可以找到几处蛛丝马迹。但在嵊州的三界镇至今还保留着一条东临剡溪长930米南北贯通的始宁古街,据史料记载,始宁街是公元129年,合并剡县北乡及上虞南乡建始宁县治时的旧名。《山居赋》记及始宁县治曰:“崿崩飞于东峭,槃傍薄于西阡。”文中自注道:“槃者是县故治之所。”也即是说始宁故县治在灵运山居地之西边。
   公元804年,洪水冲毁官巷而成江河,于是,街巷移建至高坡上的始宁城隍庙前。《水经注》对县治的迁徙作了说明:“旧治水西,常有波瀚之患,晋中兴之初,治今处。”意思是说,县治原来设在江水西岸,因为常受水灾之苦,到东晋初年才移治今处。
   明吴瑶圃撰《始宁城隍庙后记》称:“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一说唐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洪水冲堤,大坏民居。今之大江,即古官巷也。由是县治废而神祀尚存,自汉、晋、唐、元、明,历千余年如一日至于今。”
   1926年三界镇上发生了火灾,始宁街数百家店铺焚毁殆尽。郑午昌在《画余百绝》诗曰:“焦头烂额已成灾,八百人家付劫灰,闲煞一江墙外水,只教春涨上街来。”火灾后崇仁巨商金禄甫出资重建始宁街,重建的始宁街屋均系砖木结构楼房,高低一致,格式统一,南北贯通,街北连接始宁城隍庙。
   城隍庙建于东汉顺帝四年,共有三进,旁建一座飞檐翘角式的钟鼓楼,楼顶有龙吻,楼内悬挂一口重达千余斤的大铜钟。1942年,日寇扫荡三界,一把大火烧毁了城隍庙与钟鼓楼,大铜钟亦被抢走。1946年,当地士绅向旅沪同乡及本镇富户募资重修,施钰兴负责施工,修缮一新的始宁城隍庙给始宁古街平添了些许文化氛围。
   如今悠悠的古始宁街,从清晨开始,上街到下街全是挤来挤去的人群,上街以卖豆制品、小猪、南货、肉类、水产、水果及蔬菜为主,下街则以琳琅满目的小百货和杂货吸引着顾客。
   “莼鲈何日此重过,风物江乡念钓蓑,两岸人家黄叶市,卖鱼声里夕阳多。”这是著名山水画家郑午昌在《望三界》中的诗作,描绘了始宁古街的盛况。岁月沧桑,感慨依旧。
   百官的“始宁桥”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在我们的身后将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与未来……
  

共 18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史为“始宁桥”,后来又称“桃园桥”,解放后才被叫作“解放桥”。原来,一座貌似不起眼的桥,却有着如此丰盈的历史文化在里边,亦是更加印证了百官那丰厚的历史文化。欣赏,问好。【编辑:静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听        2013-04-30 12:54:36
  一座桥,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的精彩。
淡然静美悟禅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