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缘春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缘】商朝人殉思(散文)

精品 【文缘】商朝人殉思(散文)


作者:荷叶漂水 秀才,116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83发表时间:2013-04-30 09:02:55
摘要:我是一个敏感的人,参观殷墟,一方面为灿烂的青铜文明自豪,另一方面也为残酷殉葬制度痛心。

【文缘】商朝人殉思(散文) 历史教材《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有一子目:“奴隶的悲惨生活”。指出:“那时候,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被迫在农田集体劳动,在手工业作坊里做工。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有的奴隶带着枷锁,受到非人的待遇。奴隶主还可以把他们随意转让和买卖。更悲惨的是,商朝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残酷剥削和压迫基础之上。商朝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从帝王显贵的陵墓中可以看到,殉葬的奴隶少则几十,多则上千。教材小字部分还举了安阳两例遗址作为佐证。其一,在安阳殷墟,发现一座大型的祭祀坑,其中有三百多具骨骸,他们是作为祭品被惨杀的奴隶。其二,安阳的一座商王大墓中,有四百多个奴隶作为殉葬品被活埋和杀死。他们有的和车马、有的和狗同葬,地位与牛马猪狗等同。
   自从商朝第二十位国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现在的安阳),使商朝得到复兴,至纣亡国,历经273年再未迁都。因此,那些幸存下来的典型遗址作为历史的记忆方式,让后人见证了奴隶血泪斑斑的艰辛生存。
   不过,读教材上的文字,教师和学生都难以产生心灵的震颤,潜意识里会认为那是特别久远的史事,何必替3000多年前的古人担忧。然而,当我以历史教师身份“阅读”了殷墟这本立体的活书,对于当时奴隶所遭受的种种不幸,有了感同身受的体验。奴隶遭受宰割,岂止限于墓葬?
   在殷墟博物馆,听讲解员介绍瓮棺,它们专门用来装献祭的儿童。商朝建筑宫室之前,腰斩小孩祭天,以幼童的生命换取上天的应允,之后,将瓮棺埋入地底,为宫室奠基。不知有多少个花蕾般鲜艳的小孩儿,遭受了惨无人道的酷刑,他们的父母,无力保护孩子的时刻,又是怎样的撕心裂肺。
   在本来用于蒸煮食物的两件青铜甗里,放着两颗人头,通过做钙流失鉴定,这两颗人头是被蒸过的。极有可能是当时商王朝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用当时敌国首领的人头来祭祀神灵、告慰祖先。蒸煮人头是商朝一种非常残忍的用战俘祭祀祖先的活动。既然是敌国首领,在本国也受民众敬畏,发号施令。一旦失败就擒,不得全尸,头颅遭受比挫骨扬灰还要严重的蒸刑,魂何以安?这是我目前所知的最为惨痛的失败。我似乎听到他们从三千年前发出的呜咽……
   在殷墟车马坑,展出的6座殷代车马,每坑葬车一辆,其中五坑殉葬两匹马,4坑殉葬各一人。经鉴定,殉人中3人为男性,一人为少年。我忍着脊梁骨袭过的阵阵寒气,拍下了一张照片,准备给学生上实践课时用课件展示,辅以讲述:“同学们啊,看看这具骸骨,他就是来源于三千年前商朝的奴隶之一,他被砍断腰骨与腿骨,随同车马被埋葬于王公贵族的墓地。我看见他微微张嘴,表情痛苦。想必做过本能的挣扎。”学生对奴隶的处境,该确立深刻的感性认识吧。
   在北组宗庙祭祀坑,有文字解说:该组祭祀坑为殷王都大型宗庙祭祀场所,共发现49座祭祀坑,201具殉人,多数是砍首而埋的“人牲”,为殷人祭祖典礼的遗迹,是了解奴隶制社会杀殉制度最形象的教科书。祭祀坑内累累白骨,就是教科书上的醒目字迹。如果学生中有参观过祭祀坑者,我斗胆特许他无需再学这一子目。
   在宫殿故址,走几步即看见手持武器跪立着的骨骸,导游说我们看到的是仿制模型,在一米深的地下,是原来的遗骨。这些是殉葬的士兵,用他们的灵魂保卫,宫殿方可坚固。所以说,看上去巍峨巨丽的王宫,也是遍布死人的坟丘。
   妇好墓壁龛里的尺骨,也包括被殉葬的奴隶。共有16具人骨和6具殉狗。其中殉人男性4具,女性2具,儿童2具,其余的因被截肢不辨男女。仅从这个殷代王室的墓葬,就能循到奴隶社会的缩影。
   读甲骨文的时候,也看到有的字意是一个人被埋于坑内,或者,一个人被埋于坑内同时受到锤击,血滴溅出脑侧。
   所有这些资料,支撑历史学家得出商朝处于奴隶社会的结论。有个导游则说,那些殉葬的奴隶,有的出于对主人愚忠心甘情愿肝脑涂地,那样去死,对他们是一种幸福。我认为,这样的奴隶所占殉葬奴隶总数的概率接近于零。蝼蚁尚知偷生,人也具有求生的天性。那个导游站在奴隶主的立场发表看法,本人绝对不敢苟同。
   在现实生活中,百分之一的人有机会攀达上层,其余百分之九十九只能是普通人。根据现在推测过去,不得不承认,在商朝我很可能是一个奴隶,并且主人凶残成性。那么,那些不忍卒睹的尸骨,就有我的一份。这是那些可怜之人传递给我的感应。我知道,他们是被迫的。
   殷墟,一方面让我倾倒于它的鼎盛辉煌,一方面,让我恐惧于它的杀戮酷烈。耳边依稀听到马尔泰?若曦说:“偌大的皇宫,让我恐惧。”
   逃离殷墟的屠杀,返回安全的今世。这中原大地夏日的炎热,我不怕你的窒息,这温暖的大气,热腾腾的地面,包围我吧,熔化那来自3000年前侵入心魂透彻肌肤的寒凉。
   我们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这样一条:“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心愿变为现实的漫长过程中,有多少先人付出了鲜活而宝贵的生命。拥有法律赋予的生命健康权,我是多么地幸福。
   生命健康权,对于被殉葬的先人,是一个瑰丽易碎的梦幻。他们可知道,跨越了3000年的后代,已经享受了“以人为本”的礼遇。
   安息吧,我的先人们。生命尽管普通而又平凡,我和我的同辈仍将百倍珍惜,千倍善待,替你们实现那个隐隐忽现的梦想。
   那时候,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被迫在农田集体劳动,在手工业作坊里做工。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有的奴隶带着枷锁,受到非人的待遇。奴隶主还可以把他们随意转让和买卖。更悲惨的是,商朝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共 23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参观殷墟,讲述了奴隶制度的残暴,奴隶没有人生自由,更谈不上“人”应有的尊严,他们的生命甚至不如畜牲。那些成千上万的作为殉葬品的人的白骨,是商朝走向灭亡的必然结果。现在我们多么幸福,我们的国家是民主的法制社会,人人平等,享有自由的权利,更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珍惜生命吧!为能赶上今天的好日子而自豪!欣赏拜读,问作者好,推荐共赏![编辑:展屏]【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30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展屏        2013-04-30 09:16:34
  一篇历史文献,一篇好文,值得一看。祝写作愉快!
2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3-04-30 17:46:52
  好文章,恭喜获精!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3 楼        文友:荷叶漂水        2013-04-30 20:05:06
  多谢鼓励,编辑辛苦了!珍惜我们今天的生活。
真诚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