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忆祖母(散文)

精品 【流年】忆祖母(散文)


作者:青蓝之梦 秀才,2093.0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06发表时间:2013-04-30 18:47:33

【流年】忆祖母(散文) 我的祖母叫胡元翠,早在1995年就离开人世了,但是她的形象,她的品德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令我永生难忘。
   我见到祖母的第一面不是我的幼年,而是我十二岁高小毕业那年。记得那是1960年,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年头,也根本无法体会那年头过日子的滋味,我倒是全身心经历了那些令现在的年轻人不可相信的艰难的岁月。
   从1960年到1962年这三年间,由于农业遭受了全国性的连续三年的巨大自然灾害,造成了农业减产和绝收,再加上当时的“一平二调”和“五风”的人为灾害,全国人民竟陷入了一场大饥荒之中,那时人们口头上叫“过苦日子”。那时的苦日子真是苦,人们吃不饱饭,连草带菜加红薯都塞不饱肚子,我那时在农村与父母过日子,我们全家四口人,生产队分配给我们的口粮只有两斤大米一天,我那年饿得像一只精瘦的猴子,身上是皮包骨头。想吃一顿饱饭成了一个最大的奢望,想吃肉就更是作梦了。父母可怜我,对我说:“你想吃一顿饱饭,还想吃肉,父母真是没办法呀。不过,你现在学校放暑假了,你可以去见你的奶奶和伯父,她们住在城里呢,也许他们要好一些,你还没有见过他们,你去见见他们吧。”
   我当时知道奶奶和伯父在道县县城住,但离我们这个农村的老家有800多公里,而且途中要坐一次船,再转两次火车,另转一次汽车,共转四次车船,好麻烦啊。当年我才十二岁,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啦,一个小孩子单独出远门去旅行,父母能放心吗?父母要我去,但他们又不能送我去,问我一个人去怕不怕,我理直气壮地说:“怕什么?我学了地理,可以带上地图,天南海北我都可以走,爸妈你们就放心吧。”父母见我确实年小懂事知书达理,就同意让我一个人单独去了。
   临行前,母亲想叫我带点东西给奶奶,可是家里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呀,搜遍家里的所有后,只找到一只冬瓜和一只南瓜,母亲就用两只布口袋分别装上冬瓜和南瓜,叫我用一根竹棍挑着,我就这样带着当时农村里说来还是珍贵的“礼物”,单独旅行去见奶奶了。
   经过两天的旅行,才到了道县城关,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从来没见过面的奶奶。当我按照门牌号码找到奶奶时,奶奶感到非常惊讶,她见我一付皮包骨头的样子,心疼万分。但是我的突然到来,让奶奶也不知所措,她当时的家境也很苦哇,她那时已经六十多岁了,是一个寡妇,没有工作,没有退休工资,完全靠伯父供养她的生活,当年伯父的工资只有四十多元一个月,每月只能给她十元生活费。她每月的居民口粮也只有20斤,是在粮店凭粮折定量供应的,除了粮店外,其他任何地方都买不到米,其他食品如油、肉、豆腐、蛋等有一点点供应,也都是凭票到指定的商店去买。在如此艰难的窘境下,她要接待一个心疼的孙子,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呀。但是,她见孙子从家乡远道而来,说什么也要好好地款待几天啊。
   为了表达对孙子的爱意,奶奶一方面托人搭口信叫伯父回来,另一方面又借了邻居的副食品供应券,自己亲自到当时的供应点去排长队买回了一斤肉和一斤空心豆腐。奶奶买回了这两样好菜,用道县居民习惯的待客方式,把瘦肉用刀砍碎,再加上葱末、胡椒粉拌和,把它塞进空心豆腐里。再把这塞肉的豆腐加上佐料在锅里煮熟,端上桌就是香喷喷美滋滋的豆腐肉丸了。
   奶奶非常知我的心,她懂得我不但好久没吃上肉,连饭也有好长时间没吃饱了,在家里,我每天不是红薯就是稀饭或者是南瓜小菜充饥,哪里有白米饭吃饱呢?我见了奶奶端上桌的好菜,又见到奶奶为我煮的香喷喷涎水了。奶奶见我那一付馋相,真是又心疼又叹气,她坐在桌子的对面,看着我吃,而自己却一点也不吃。她用一付慈祥可亲的面孔看着我,并且对我说:“孩子,你吃吧,放开肚皮吃,尽量吃饱,回到家就没有好的吃了,看你这一付模样,真是饿了好久了。”我在奶奶的看着下,真的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那一顿我吃得好舒服啊。我觉得当时真是太享奶奶的福了,那一顿饭让我永生难忘,奶奶,你真是太爱自己的孙子了。
   在道县,我在奶奶家玩了几天,奶奶想尽一切办法来招待我,让我吃饱,对奶奶的爱我真是太难为情了。在道县玩了几天,我知道奶奶为招待我已在尽力地克扣自己,我感到实在抱愧。只有向她告别,于是对奶奶说:“我快要开学了,我要回去了。”奶奶听到我要走,眼里噙满了泪水,她依依不舍地说:“孩子,回去好好读书,想奶奶的时候,给奶奶写信,奶奶舍不得你呀。”临走时,奶奶给我准备了一些礼物,把我带来的两个布袋子塞得满满的。我翻开看那袋子,第一只布袋里塞的都是吃的东西,里面有饼干、糕点、还有腊肉什么的,在那个饥荒的年头真是十分贵重的东西啊。
   我曾听说那时候一斤饼干要三斤大米的钱,而当时的一斤大米比现在的肉还难得啊。那袋里装的食品在现在的人看来也许不算什么,可是要知道那是1960年啊,是一个全国性的大饥荒时期,而且这是一个无业无工资的孤独的六十多岁的老太太送给我的啊。我再打开看那第二个布袋子,里面装的是穿的东西,那里有三双白棉纱织成的草鞋,两双布棉鞋,还有一件毛衣,一套伯父送给我的制服。
   说起那草鞋和棉鞋,真是不简单啊,因为它不是现在商店里随便可以买得到的那种鞋,那鞋是奶奶用手工一针一线做成的啊。听说奶奶做一双鞋,最少也得一个月时间,特别是那鞋底,是用布帮子一层又一层粘成的,有人说那是千层鞋底。待那鞋帮子干透了以后,又用鞋底线(是一种用苎麻自己搓成的粗线,再用石灰粉漂白而成)穿在很粗的缝衣针的针孔里,然后一针一针地钻过鞋帮,千针万针密密麻麻地钻,密密麻麻地缝呀,一双鞋底至少有五千针以上,那鞋底很结实,就是鞋穿烂了,鞋底仍然完好无损。奶奶送给我的那些鞋真不知花了多少时间、多少心血啊。
   奶奶为人心细又厚道,她送给我的三双布纱织成的草鞋,她告诉我是给我父亲母亲和我每人一双,而那双布棉鞋是专给父亲做的。她很爱孙子,也很疼儿子和儿媳。奶奶除了送给我的食品和鞋外,还特意缝了一个很小很小的口袋,在我临走前,郑重其事地交给我,并叫我把它藏在内裤里,我问她那里面装着什么,她悄悄地在我的耳朵边说:“孩子,这里面是我给你的30元钱,在路上你一定要小心,带回去交给你爸爸,是我给你交学费的。”钱?奶奶是一个靠伯父来供养的六十多岁的寡妇,她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为继,又哪来的钱呢?奶奶只有如实地告诉我,说这钱是她帮别人织草鞋和做棉鞋挣来的,她一个月才能做成一双布棉鞋,一双鞋在当时只卖三元钱,这30元钱是她为别人做10双布棉鞋的工钱啊。奶奶把自己将近一年的辛苦与血汗钱给了我,还送了我那么多东西,真让我过意不去。我拿什么来报答奶奶呢?这一次的道县之行真让奶奶为难了,我造成奶奶的多少麻烦啊。我心里久久不安。
   奶奶的命运也真够苦的。她在不到30岁的时候,我的亲祖父就牺牲了。那是1927年,祖父与祖母在道县做小生意,道县城驻扎了一支国民党军队。一天,一个当兵的玩枪走火,刚好射中了在那路过的祖父,祖父不幸倒在路上。国民党丧尽天良,不给我祖母一分钱的安抚费,只草草地安葬了祖父,从此祖母就过着单身寡妇的生活。祖母只生了两个儿子,那时候,我的伯父只有7岁,我的父亲只有3岁。一个没有职业的单身寡妇无法养活两个幼小的孩子,父亲在3岁时就被迫过继给另一个小商人为儿,继祖父家境也不是很好,从此,父亲就脱离了亲生母亲的怀抱,在另一个家庭里成长,祖母总是对父亲怀着深深的愧疚。而伯父因为幼年丧父,他在12岁就开始了独立生活,进了一个私人的小店当起了小店员,后来他终生负起了赡养母亲的责任。伯父在20岁结婚,但没有生孩子,后来他离了婚,终生未娶,伯父与祖母相依为命,过了30多年母子孤独的生活,在那些艰难而动乱的年头,母子两地牵挂,互相担忧,过的是多么漫长而揪心的日子啊!
   文革时期,伯父在单位受到了迫害。他忍无可忍,愤而辞职,从道县粮食局卷铺盖回到了祖籍老家衡南县的农村当起了一个地道的农民。因为伯父离开了道县,也只有把奶奶接回了老家农村。那时,伯父为了生计,整天在外忙碌奔波,风里来雨里去,奶奶就在家忙家务,做饭、洗衣、扫地、烧水,甚至还要自己种菜养鸡,奶奶那时已是快70岁的人了,她经常忙得腰驼背躬,身心疲惫。
   在那时,我的父亲在学校也受到了迫害,而且还被打成了“右派”。我当年也高中毕业了,下放在农村劳动。那个时期是我们全家最艰难最痛苦最黑暗的时期。我家里有时一分钱也没有,我与父亲也很心疼年迈力衰的祖母,我有时帮奶奶干点家务活,但奶奶总说她自己能干,她还经常偷偷地煮个鸡蛋或者煮点好菜给我吃。
   奶奶看我年龄大了,已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一没有结婚,二没有工作,在家乡农村当一个穷困的农民。她也为我叹气不已,我总是安慰她说:“奶奶,您不要着急,您的孙儿一切都会有的,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您一定会看到孙儿有出息的一天的。我家里也会好起来的,我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您的恩情。”我的安慰,我的许诺,奶奶只是苦笑。她知道自己活不到那一天。
   就在“四人帮”垮台的前一年,即1975年的12月22日,我的敬爱的祖母,我曾经享受过她的最爱的慈祥可亲的奶奶,却乘黄鹤而去了。她离开我们的时候,只有75岁,说起来也还不算是高龄,可是生活与精神的痛苦让她在不该去的时候,早早离开了我们。奶奶的死让我很伤心,因为我受到奶奶的恩惠,还没有一点报答,我心里非常不安。在奶奶的追悼会上,我痛哭不已,我为奶奶写了一篇祭文,文中倾注了我的全部感情。1976年,即奶奶过世的第二年,“四人帮”粉碎了,文革结束了,父亲平反了,随后不久,我也参加了教育工作。可是家里逐渐好起来了,奶奶却先走了,她没有享我们的一天清福啊,她这一辈子都是在痛苦与悲伤中熬过来的,如果她再多活十年就好了。
   每年清明节,我与儿子都要到奶奶的坟上去扫墓,给她摆上祭品,给她烧香烧纸。奶奶在世的时候,在祖父死后,她为了纪念死去的丈夫,狠心吃了几十年的斋,几十年没有吃过肉和鱼。她守了几十年的寡,过了几十年清淡素洁的生活,也为丈夫为儿子为孙子操心劳累了一辈子,她常常把痛苦与忧伤留给自己,把幸福与安宁让给别人;把劳累与麻烦留给自己,把安逸与方便让给别人。她为了别人,为了后代,宁肯自己受苦,毫无怨言,她为别人考虑得周周到到,对自己的身体和生活却一点也不考虑。她为别人做了很多很多好事,却也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奶奶,您安安静静地走了,您一路走好,到另一个世界,您仍然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老人,您永远活在我们子孙后代的心里。
   敬爱的祖母,我永远崇拜的伟大的女性,您好好安息吧!
  

共 42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的祖母叫胡元翠……”作者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的展开了对于祖母的描写,让我们瞬间跟随着作者一起陷入了缅怀祖母的深切情感。六十年代的中国是充满着苦难和饥饿的时代,可是就是在这么一段艰苦的岁月里,“我”幸福的拥有着祖母最温暖的关爱。文中作者以自己独自去拜访祖母的事情将我们带入了关于祖母的故事,那时祖母已经六十多岁了,是一个寡妇,没有工作,没有退休工资,完全靠伯父供养她的生活,那个时候,物资缺乏,祖母家亦贫困,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她依然竭尽所能以最好来款待孙子,并且在孙子临走时将孙子来时所带的两个布包塞满了好吃的和自己亲手缝制的鞋子,最后还悄悄地给了孙子三十块钱。在那个贫乏的年代,祖母究竟是省吃俭用了多少天的物资和钱才能给得起孙子这些?我们可想而知祖母对孙子是多么的疼爱!作者对于祖母的刻画是非常深刻的,祖母的命运是非常辛苦的,三十岁守寡却依旧一个人辛苦将大伯和父亲拉扯长大成人,祖母是平凡的,但她的形象是又是坚强,高大,可敬的。作者以依恋的文笔尽述着对于祖母的敬重和怀念,让我们不由感动万分。欣赏佳作,问好作者!【编辑:若水伊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01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若水伊儿        2013-04-30 19:06:39
  作者对祖母怀念的情感,让我非常的感动,“奶奶”永远都是一个非常慈爱的名词,伊儿的奶奶也是,她也是非常的疼爱伊儿的,记得以前上小学时每次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大声的呼唤“奶奶”,直到奶奶那慈爱的声音回应我为止,接着奶奶便给我端出好吃的饭菜来填肚子了。
   现在虽然离家较远,不能每天回家,但是每次假期回去奶奶和爷爷都会给伊儿做好多好吃的。前些天回家,奶奶让我帮她剪头发,看着奶奶那满头的银发,我说:“奶奶的头发都白了。”奶奶笑着说:“老了老了,不过还是有几根是黑的嘛。”
   有奶奶的日子是幸福的,幸福感恩,感谢奶奶一直与我同在,而我也会万分的珍惜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的。
   拜读作者的佳作,问好作者,同时也祝愿天下的爷爷奶奶们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于心尖开一朵幽芳,与书香同行,在碧海蓝天处,做个若水般上善的清婉女子,简单的生活,单纯的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回复1 楼        文友:青蓝之梦        2013-04-30 22:23:40
  谢谢编辑的评论,伊儿现在还有可敬慈祥的奶奶,真是幸福!祝五一节快乐!
2 楼        文友:青蓝之梦        2013-04-30 22:37:24
  我的祖母在1975年就去世了,将近40年了,我都进入到老年了,儿时对祖母的记忆还是那么深刻。我有一个非常疼我的祖母,我永远记得1960年我单独一个人出远门,从衡阳去道县探望祖母的情景,那时候正是全国过苦日子的年月,我父母没有什么让我带去见祖母,竟然要我挑着一只冬瓜和一只南瓜千里迢迢去见祖母。祖母却回送了我很多好吃的,还有30元钱,要知道1960年的30元可是一个干部一个月的工资啊!那时候,祖母是一个家庭妇女,没有工作,全靠帮人家洗衣、做鞋得来一点微薄的工钱过日子,我小时候几乎每年都受收到祖母给我寄来的布鞋,我父亲的布鞋也是祖母做的,我祖母在30岁就失去了丈夫,她老人家守了一辈子的寡,吃了一辈子的斋,一辈子连肉鱼等没有沾边,她过的是怎样清苦的日子啊!祖母死后,葬到了老家的农村,我每年都要去上坟祭祖,给她烧些纸钱,让她老人家在地下安息,祖母,我永远怀念您!
退休教师,民间诗人, 作协会员,热爱生活, 关注现实,重在人格。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3-05-01 14:37:3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3 楼        文友:青蓝之梦        2013-05-02 11:37:45
  谢谢编辑点评!
回复3 楼        文友:青蓝之梦        2013-05-02 12:02:19
  谢谢编辑点评,问好!辛苦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