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春秋】春花秋月(赏析)

精品 【春秋】春花秋月(赏析) ——诗词鉴赏


作者:剑断流水 童生,888.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048发表时间:2013-04-30 21:36:51

春天来了,一片绿意盎然,柳树渐渐吐出了一抹新绿,那是春天来了。百花开始盛开,路边,公园,庭院,处处迷人心眼,散发着一丝迷人的芳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硕果累累,那是人们丰收的希望与喜悦。月色朦胧,风吹动月影婆娑,云天外,谁的缥缈孤鸿影?海上升明月,是回家团圆的期盼,此时的月美仑无比。而流浪在外的游子,看着天空中一轮明月,总免不了孤单难耐,满腹心事诉与何人说。
   春花秋月,一个浪漫温婉的名字,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意象。随手翻开古诗词,处处可见春花秋月四个字,可以说春花秋月几乎涵盖了古诗词里所有的意象。我们无法想象,也无从知道,究竟这四个字从何而来,又是怎样被古人化进古诗词里,成为一个典型的古典意象。因此,可以说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尽在“春花秋月”四个字里,同时也代表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价值观。
   梦里,仿佛又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南唐。那时,他是君王,袭了父亲的皇位。刚开始也曾雄心壮志,励精图治,想要大展宏图。那时的南唐国势还算可以,不像后来的那样不堪一击,军事上有名将林仁肇,早年在中宗时期,就已经名震一时。似乎历朝历代,都逃不开一个怪圈,守江山易,捍江山难。尽管后世有太多的人骂他是昏君,或许他父亲九泉之下,恐怕也不能原谅他。可是,这一切怨他吗?自幼出自帝王家,世事由不得他选择,他生来就不适合做君王,可偏偏让他做了君王,从此,南唐毁于他手。
   那一日,他遇见了他生命中的一位绝世佳人,大周后,即后来的桃花夫人。他为她填了许多词,今天我们在读后主词的时候,仍然能感受到他对她的那番情意。也许事情到此为止,那千年以后的我们恐怕也就读不到后主的绝妙爱情词,可以说后主好的爱情词都不是为大周后而填,而是另有其人。
   后来,南唐被北宋所灭,他由高高在上的君王,一夕成为阶下囚。其中的辛酸,非常人所能理解。在狱中,他想起了南唐的一草一木,想起自己做君王时的美好时光,不禁感慨万千。阁楼上,谁家玉笛声吹,声声掀起多少伤心往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牌名《虞美人》,取自霸王别姬的典故:
   三军散尽旌旗倒,
   玉帐佳人坐中老。
   香魂夜逐剑光飞,
   轻血化为原上草。
   当年,西楚霸王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四面楚歌。虞姬拔剑自刎,鲜血落地,化为鲜艳的花朵,此花便是虞美人。
   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也有英雄惜英雄之意。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江东,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
   乌江河畔,美人一别,英雄亦随之远去。一舞一江山,成为永恒。那一舞,舞动了大王整个江山,凄婉的离别,一滴血染红了大王的战袍。虞姬,乱世中的弱女子,战火之中,伺奉霸王左右,而她亦成全了霸王的美名。从此,爱江山更爱美人,一个英雄落幕于虞姬的一别。
   “春花秋月何时了”,只是这一问在此时此刻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阁楼上,西风催煞,独倚栏杆,无限忧愁。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何时才能了结?往日的荣华富贵,如今不复重来,多少次,梦中醒来,才发现不过是梦幻一场。把酒问青天,可怜老天笑而不语,只好心中反复问自己:“往事知多少。”那时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现在都已消逝,化为虚幻。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带来春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一个“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那轮明月高悬在天空,只是这月已不是那月。“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回首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
   这首词亦是李煜的绝命词,当初写这首词时,小周后就劝他不要填词了,以免惹来杀身之祸。可惜,他没听,不久,就被赵光义赐死。只是在走向黄泉路的时候,那奈何桥上,不知是否想起了两位女子,大周后与小周后,姐姐英年早逝,所幸未曾见到南唐的灭亡。而小周后则一直陪伴后主,见证了南唐的繁华与衰落,直到后主最后的生命时刻。
   往事悠悠,那山那水,都已经渐渐逝远,再也望不见踪影。
   时光流转,那时长安古都繁华一时,多少次,想梦回唐朝。那时的烟雨,那时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充满生机。十里扬州,烟波流转,耗尽前生今世。
   扬州,一个浪漫的城市。漫步在古老的街巷,看着那些青砖石瓦筑成的民间小屋,我想起了杜郎。不知那笙歌艳舞的青楼,如今是否繁华依旧。明月下,听二十四桥的箫声响起,那是遥远的回忆。
   秦淮河的水旖旎缠绵,梦里水乡,一个京华倦客,夕阳下,染黄了他的一袭青衫。看着那滔滔江水,遥望海边,一轮明月高悬,撒下一缕月光,叹流年往事,月扰人,谁解忧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篇《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的唯一的一首名作,被称为孤篇盖全唐。由于知名度太高,后世如果不是特别注明,春江花月夜都是指这一篇。究竟这篇文章的艺术手法如何高超,以至于无法超越。我说过,解读古诗词,要用心去领会,把握诗词的灵魂。无论古诗词还是现代诗歌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诗词的艺术精髓,无论读诗、写诗、评诗都离不开八个字“用心,真情,意境,韵律”。
   起首四句,就两现春江、两现明月、两现潮、两现海,交错叠现的景观立即把人带进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境界。而最后一句,又为整篇描写的江月埋下了伏笔。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一切似曾相识,一江春水载去几多忧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明月年年依旧,照亮古往今来苦苦寻觅的路途,独立江畔,看着那轮明月,叹流年易逝。人生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所幸明月还是懂“我”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白云悠悠,风吹散,掀动谁的思念,一曲缠绵。青枫浦上,不胜忧愁。夜晚的风带着些许凉意,江面上波光粼粼,不远处,几家渔火阑珊,隐约可见那是谁的影子在摇曳。一架扁舟,游走于这辽阔的江面上,显得那么孤单。夜深了,风渐渐大了,不禁觉得有些凄凉。
   思来想去,还是继续漫步在江边,浑然不觉究竟是几时几许。蓦然间,江边一个楼阁内,一个年经的女子,静静的伫立在那。独倚栏杆,亭台外,月明如水,谁家的玉笛声吹,惹尽多少相思煎熬。
   楼头明月迟迟徘徊,不愿离去,照着早已懒用的妆台明镜。那一轮明月偏又浸透帘珑、照亮砧石,况且帘卷不去、手拂不开。此时远行的人儿只在思念之中,只能彼此瞩望而无法相依相诉,就是有再多的相思情怀,说来他也无法听到。“我”多想随这笼天罩地的月光飞流到他身边去照耀他啊!可是即使象鸿雁那样高飞远举,也不能把这寂寞楼头的相思明月带给他,何况这春江里只有跃浪的鱼儿激起几个漩涡儿呢!
   昨夜忽梦落花飘零,春已半残,可是寄身异地他乡,回家的日子还遥遥无期。江水奔流不息,一浪又一浪地赶往大海,好像要将春天带走一样。江潭倒映明月,不知不觉已经西斜。斜月渐渐隐入海雾,夜色凄迷,月光如水,不知有几人在这轮明月下赶回家去了,而我只能守着这野浦孤舟,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看江流依然,落月留照,把江边花树点染得凄清如许,人间离情万种都在那花树上摇曳着、弥漫着。
   我初次读到这篇《春江花月夜》时,久久沉醉其中,不愿醒来。那江水,那明月,被张若虚赋予了多情,同时借明月表达了人生思考,诗人在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春江花月本是古诗词里再寻常不过的意象,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名家写出了无数优秀作品,但真正把春江花月写的如此出神入化的却只有张若虚一人。
   自《诗经》至张若虚,其间一千几百年,没人把一轮江月写得如此凄美多情。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上,南朝民歌和齐梁声律学,经过多年的酝酿发展,到了张若虚手里,恍如金丹炼成突现奇光,语言声律与形式技巧以及描篇布局,被那样的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在诗歌发展还找不到前进方向的唐前期,《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轮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诗国的灿烂。而张若虚之后,又是一千多年过去了,仍然无人能把一夕江月渲染得这般淋漓尽致。
   春花秋月,合起来就是一副绝妙的中国水墨画。随手翻阅古诗词,描写春、花、秋、月的诗词也比比皆是。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一切是那么的祥和自然,春天时节,久逢甘霖,万物一片生机盎然。人世间的美好莫过于此,春天,承载了太多人美好的期盼,是人生的希望。
   路边的垂柳吐出了一抹新绿,春风好似一把剪刀,剪成万条绿色的彩带,随风舞动,那是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来了。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人的诗句里,我们读懂了春的绚烂多姿。词里,我们读懂了春天的多情。有人说,春天犹如一位美丽的姑娘,一次回眸,就足以倾国倾城。
   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荡起一圈圈涟漪,却搅动了一位女子的感情波澜。她一个人游走在芳香的花间小路上,时而逗引鸳鸯,时而揉扯花蕊,过一会儿又倚身在池栏上观看斗鸭。面对着明媚的春光,她的心上人不在身边,该怎样消磨这良辰美景呢?她只好,手挼着红杏花蕊,逗着鸳鸯消遣。可是成双成对的鸳鸯,难免要触起女主人公更深的愁苦和相思,甚至挑起她微微的妒意,觉得自己的命运比禽鸟尚不如。她漫不经心地摘下含苞欲放的红杏花,放在掌心里轻轻地把它揉碎。
   随着几声喜鹊的欢叫,她的面庞儿顿时就涌上了一阵红晕——盼念已久的丈夫终于回家了,这怎能不令她的心像小鹿儿那样乱撞乱跳?
   《谒金门风乍起》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百花也陆陆续续的绽放,为春天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说到春天,我们总不免想起桃花,这个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最美意象,她典雅,温婉,恬静。可以说,如果没有桃花,中国古诗词里将会缺少多少优美的诗词篇章。
   诗经开篇《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篇是《诗经·国风·周南》里的一篇,是贺新婚歌。在新婚喜庆的日子里,伴娘送新娘出门,大家簇拥着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红灿灿的桃花犹如新娘的美丽容貌,果实累累的桃树比喻新娘将会为男家多生贵子(旧观念多子多福),使其一家人丁兴旺。枝叶茂密的桃树比兴新娘子将使一家如枝叶层出,永远昌盛。通篇以红灿灿的桃花、丰满鲜美的桃实、青葱茂盛的桃叶来比对新婚夫妇美好的青春,祝福他们的爱情象桃花般绚丽,桃树般长青。

共 1176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问了千年,问断南唐后主的帝王梦;问过四季,从春问到秋;问过世间万物,从花问向月……无论是“春花秋月”还是“春”、“花”、“秋”、“月”,那美好的意象中,既有古人千回百转的情丝,又有后人荡气回肠的品评。而本文的作者总结的八字艺术精髓“用心,真情,意境,韵律”始终贯穿全文中,不可多得的赏析作品。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01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极主人        2013-04-30 21:37:28
  流水这赏析,用心之极,欣赏!
北极主人
回复1 楼        文友:剑断流水        2013-05-01 11:23:12
  谢谢北极的精彩点评,问好,遥祝安康!五一快乐!
2 楼        文友:北极主人        2013-05-01 10:50:31
  李煜为宋太宗赵光义毒酒所杀,非宋太祖赵匡胤,其时,太祖早已其弟毒死。北宋一朝有太祖又有太宗,不合常理,故极易混淆。多文论此事,皆有此讹误,故此更正。
北极主人
回复2 楼        文友:剑断流水        2013-05-01 11:25:42
  谢谢北极的精心编辑,如此细心,令人敬佩!历史方面确实有很多需要补充的知识,北极指出的历史的细节,受益匪浅!
3 楼        文友:北极主人        2013-05-01 10:52:42
  李煜为宋太宗赵光义毒酒所杀,非宋太祖赵匡胤,其时,太祖早已被其弟毒死。北宋一朝有太祖又有太宗,不合常理,故极易混淆。多文论此事,皆有此讹误,故此更正。
北极主人
4 楼        文友:秋雨如烟        2013-08-04 11:25:33
  拜读老师大作无不感慨万千,文采斐然,更是非凡!分享了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