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柳林中的生生不息(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柳林中的生生不息(散文)


作者:火中凤凰 举人,5397.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92发表时间:2013-05-01 10:06:55

【流年】柳林中的生生不息(散文) 去年冬季雪大,春来积雪化溪,郊外骤变得泥泞不堪。褪下臃肿棉服携子郊游的我,无奈下只能择路而行。信步徜徉阳春四月柳林间,脚下踩着松糕般绵软的黑土,步履蹒跚担心失足深陷,便偶有如履薄冰之感。虽目下依旧春寒料峭,但仍能体会正午骄阳向我们传递的融融春意。
   倏然间,溢满泥芳的静谧柳林内不知自何处飘来一朵会飞的花(一种被满族人称为马莲的大型蝴蝶)。绚彩的它,身着缀满黑纹的紫缎霓裳,翩跹妙曼优雅的生命舞姿,惹得儿子蹦跳着,挥动着两只胖乎乎的小手,一扑、一抓,妄图占有这大自然恩赐予人间的神奇精灵。
   眼前蹦蹦跳跳的儿子,宛如一只愉悦奔跑的自由小鹿。可是上午出门前,他完全不是这样快活的。愁容满面,一双纯洁天真的眸子内仿佛被镌刻了两个令家长惴惴不安的字:焦急。
   小家伙心神不宁是事出有因的。他们班语文老师在五一小长假前留了一项作业:生动的描述“生生不息”这句成语,并宣布将于假期结束后开学的第一节公开课逐一提问。由于考虑孩子们还年龄尚小的缘故,老师为此也做了提示:同学们回家可请家长在电脑上帮助查询东非大草原角马群的迁徙视频,或者北太平洋鲑鱼每年春季返回乌苏里江产卵的纪录片。
   如今高速迅捷的网络世界四通八达,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关乎角马和鲑鱼的纪录片倒是很快便找到了。令人烦忧的是,不知是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理解力有限,亦或者是这些集群的生物距离我们现实生活太过遥远。翻来覆去,认真观看很多遍,角马和鲑鱼群的习性带给儿子的却是心生疑窦、困惑,更多充斥脑海内的则是不可思议的讶异——无数的‘为什么’寄生栖息在他小小的心间。
   长途跋涉寻觅草场的角马群,儿子从中未领略其所谓的壮阔史诗——他喃喃说道:这哪里是解说者说的豪迈诗史啊?自己同伴横遭狮子、猎豹,还有那一类恶心恐怖的鳄鱼咬噬猎捕,可是其他角马面对自己同伴遭遇的血腥不幸却毫不援助,简直就是冷漠麻木呢!
   对那些肥壮的大马哈鱼的评价,稚嫩的他更来得简单:它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无非是将自己的鱼肉提供给无数的掠食者。鲑鱼分明就是一种会游泳的肉制品。
   儿子显然不懂角马和鲑鱼群在付出惨重代价的同时,又使得它们的种群得以更新延续,更无法领悟就是由于它们的不幸才使生物链不会中断,各种不同的千奇生命才可生生不息。是啊,浅显的看,生生不息这四个字写起来的确很是简单。而由浅入深,它同时又是一部恢宏浩大的哲学命题,若想完整概括它并非易事。譬如,儿子不能够理解奔驰的角马群是生生不息的史诗华章,更拒绝接受逆流而上逾涧搏浪的鲑鱼群是大自然演奏的一曲慨然交响——其实做为父亲,我也很难简洁系统地为儿子揭开笼罩他心头的各宗谜团。生生不息的实质内容囊括着生物学、进化学,甚至还包括地理学和逻辑学等几项严格缜密的知识,统统这些恰是我这个小学毕业生所难以涉及并生动讲解的。
   瞅着一筹莫展的儿子,怜子之心油然而生。既然老师做了关于生生不息的提示,我们做家长的又有何不可呢?于是决定趁着假期余暇,带儿子去自己童年时代游玩的东郊柳林——那一处父亲曾带我去过的地方……
   2013年的春天犹如是一位琵琶遮面的待嫁姑娘,过了清明仍迟迟不肯下嫁到塞外龙江。只是五一旋即迫临,才羞答答的冉冉到来。姗姗来迟的节气向后延期大致半月有余,气温超低反常不已。身体羸弱的我还是绒衣护体,往年这个光景已经是穿衬衫体恤了呢。
   不过蒙天荫翳,今日的气温算是偏高。眼前柳林中的空地上业已生满细细密密的嫩芽,它们为沧桑的黑土覆盖一层薄薄的翠色,似绿雾似青纱。去年这个月份,冬眠苏醒的树木早已抽枝发芽,丝绦如烟如画。即便不能谓之蓊蓊郁郁葱茏葳蕤,倒也算是枝华叶茂。而今年,褶皱纵横的枯柳们了无生机,一棵棵仿若一个个耄耋衰老的病叟,失却矍铄的活力。只有走近细瞧,方可看到条条枝桠上布满星罗棋布的芽孢,潜活力的它们正欲蓄势待发一展风姿。
   费劲大力未捕到彩蝶的儿子,正一脸怏怏失落。望着他沮丧的模样,我轻松地笑了。儿子,想不想听刚才你看到的那只蝴蝶它的生生不息故事呢?
   当然想啦,儿子一脸惊喜,可是老师提示让同学们观察非洲角马群和大洋中鲑鱼的生生不息。老师只让我们从那些遥远的动物身上寻找生生不息的答案,转喜为忧的儿子一脸疑惑,若有所思的说。
   听罢儿子的苦衷,我不免对中国的教育方式感到担忧。听我说,儿子。老师布下生生不息的命题,无非是考验你们的观察思维与写作能力。一篇好的文章,不该画地为牢拘泥小节,而是要无限拓展自己的思考视野。比如一道迷宫图,其最佳结局是如何走出去到达终点。万万不能依赖其内任何一条路径,因为它并非绝对可靠,极可能是条死胡同。故爸爸提示你,应按照你所理解的,所熟悉的一切来解析生生不息,这样也许会非常精彩。
   爸爸您别讲,现在让我给您说一说蝴蝶的生生不息。儿子着急地嚷道,生怕我抢答似的。看到爸爸颔首应允,柳林中的儿子踌躇满志踱来踱去,像一名微型讲师口若悬河:首先,美丽的蝴蝶未破茧成蝶之前它们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毛毛虫。起初它们从蝴蝶妈妈排的卵内钻出时体态微小,于是恶心又弱小的毛毛虫贪婪地饱食绿叶,一天吞食超过它们体重几倍的叶子……它们必须躲过天敌的猎食,还要逃避人类用农药杀害屠戮……待毛虫成蝶后,还要躲避小朋友们的捕捉呢,否则就成为册中的标本了……
   哈哈哈……,听到儿子稚声稚气的讲解,我感到欣慰的同时又忍俊不禁。爽朗笑罢,我一脸促狭,坏坏地说,儿子你刚刚便亲自参与了蝴蝶的生生不息呢!就在之前,你不是穷追猛打的想去逮住那只美丽的大马莲吗?
   嗯。儿子神色尴尬,忙不迭为己辩解,可是它成功逃跑了。
   是的,非常棒,美丽的大马莲成功逃过自己命中的一劫。我拉着儿子的小手,语气意味深长。事实上,你眼中所睹景物都是生生不息的产物。知道吗?三十年前,爸爸只有七岁,比你还小。爷爷便带我来到了这片柳林,我们两父子喝着汽水吃着香肠,你的爷爷向爸爸讲解生命的奥义,和一些其他有趣的事情……昔日柳林还不成形,仅仅是一簇簇稀稀落落的柳树苗。但如今,当年只有小手指般粗细的树苗们均系已长成苍然俊木……等六月一到,爸爸还领你来这片柳林,你会看到柳絮漫天,那密密匝匝的棉状絮儿就是既脆弱却又坚强无比的生生不息。它们是柳树妈妈的希望……如同儿子,你是爸爸的希望!
   噢!鼓掌,爸爸讲得可真是精彩。儿子拍着小手,充满敬佩地仰望向我。但幸福的爸爸见过爷爷,而我从来都没有看到接近过照片外真实的爷爷呢。先前欢愉不已的儿子,想到我那位在他出生前便作古的父亲,陡然,乖巧的脸上跃上落寞的遗憾。
   儿子,你不必因为自己没有看到爷爷感到伤心。爸爸七岁的时候,爷爷带爸爸来到这片柳林,他向爸爸讲述了咱们镶黄旗满洲马佳氏祖先的事迹。我们的祖先名字叫黑德摩尔根,是一位英明勇武强悍善战的满洲英雄。我们的始祖早已魂归天堂,可是我们这些后人们依然继承着他的基因,传承着他的气质。满洲马佳氏的后人广布世界,在中国,台湾,香港,日本,美国,欧洲,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哇,生生不息原来是无所不在的,爸爸和我也是生生不息中的角色呢!儿子兴高采烈,像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的兴奋。
   答的好,我的儿子。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缝隙,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你或许也像爸爸今天一样:带着你的儿孙重返这片柳林,向他们讲述爸爸、爷爷、我们的祖先伟大的巴图鲁黑德摩尔根,讲述生生不息的故事!
   公开课时,我该怎讲?讲述蝴蝶、柳树,还是讲述我们家族的生生不息?老师会不会因为我没有按照她的意愿,擅自更改生生不息命题的内容而生气呢?可爱的儿子虽然听懂了生生不息的含义,但仍旧语气嗫嚅显得忧心忡忡。
   一条潺湲的小溪,生生不息;一群忙碌的蜜蜂,生生不息;一队匆忙的蚂蚁,生生不息;人头攒动的尘世,和草木枯荣的原野,均活灵活现地演绎着生生不息……看啊,我的儿子,南来的鸿雁正飞越我们的头顶。那惊鸿一瞥向你明确地传达一个这样的信息:生生不息是爱的付出、代价,亦是爱的回馈。倘若明晰此中真谛,那么奔腾得震耳欲聋的角马群和似闪电银梭般抵御惊涛骇浪的鲑鱼群的生生不息,你便轻易可解读它们是磅礴浩然的史诗与雄浑恢宏的乐章……
   暮春夕阳如血的傍晚,我在室内窗前准备晚饭,窗外儿子手握放大镜正仔细观察端详门前蚂蚁繁忙进出的小小巢穴!

共 33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阳春四月我带着儿子在柳林间郊游时的场景,文中语言清丽优美,语调生动活泼,哲思丰富形象,读起来让人不由自主地陷入一种美妙的意境之中。静谧的柳林中,儿子欢快地扑着一种叫做马莲的大型蝴蝶,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将先前的忧愁一抛而尽。为什么儿子先前会如此愁闷不安呢?作者接下来便将原因道了出来,原来是他们班语文老师在五一小长假前留了一项作业:生动的描述“生生不息”这句成语,并宣布将于假期结束后开学的第一节公开课逐一提问。许是儿子年纪太小,尽管“我”用网络上角马和鲑鱼的记录篇对他进行了引导,但儿子依旧对“生生不息”这一概念仍是停留在抽象的阶段,故此作者不由带儿子来父亲曾带他来过得柳林里亲自去感受和寻找关于“生生不息”的答案,同时这里也呼应了前面带儿子来柳林的原因。整篇文章结构紧接,呼应恰当,以实例论证,化抽象为具体,读之生动有趣。欣赏佳作感谢赐稿,问好作者!【编辑:若水伊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若水伊儿        2013-05-01 10:13:24
  作者的文章读之让人感觉非常优美生动,但是伊儿有一个建议,倘若作者能够加强语句间的一些连贯性,使语句读起来更加顺畅则就更好了。此为伊儿的个人见解,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您的谅解。
   欣赏佳作,伊儿向您问好,感谢您的赐稿,祝您五一快乐!
于心尖开一朵幽芳,与书香同行,在碧海蓝天处,做个若水般上善的清婉女子,简单的生活,单纯的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2 楼        文友:知和        2013-05-01 10:42:08
  父子的趣味对话,场面很温馨很暖人;春天的柳林,处处生机无限。轻松自然的行文,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和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
求知无境,谐和有方。知和处下,以柔胜刚。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