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缘春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缘】叶赫那拉 让我满载而归(散文外一篇)

编辑推荐 【文缘】叶赫那拉 让我满载而归(散文外一篇) ——叶赫之行收获篇、缅怀篇


作者:荷叶漂水 秀才,116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84发表时间:2013-05-03 05:56:56
摘要:去叶赫考察,也是圆了大学时期的梦想。那是近在咫尺,却没有找机会前往,多年后弥补了当初的遗憾。也许,多年后的凭吊,更深刻一些。

【文缘】叶赫那拉   让我满载而归(散文外一篇) 叶赫那拉,让我满载而归
  
   09年十一长假出游,四平叶赫,是我作出的明智选择。追思古迹往事,眺望湖光山色。叶赫之旅,收获超出预设。
   收获之一:实现愿望
   20年前,我就读于四平师院,在街上发往叶赫的公交车时而由眼前经过,教授讲满族史提到过叶赫成立满族自治镇。去叶赫看看,这个念头随机产生。我的同学却视而不见,这个念头被搁浅而蛰伏。我欠愿望一个债。今年十一,它从沉睡中苏醒,驱动我完成个人的叶赫之行,哦,愿望,偿还债务的我多么轻松。
   收获之二:凭吊古迹
   叶赫纳拉,河边的太阳,也译作“向往海东青飞翔的天空”,和汉语“凤凰朝阳”之义略同。1573年前后,叶赫征服了周围的一些小部落,并在叶赫河两岸选择要地筑起两座部落首府城堡_____东西二城,叶赫也就成为满族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从四平前往叶赫,我乘坐的捷达车在宽阔平坦的公路上疾驶,思绪却飘回叶赫部的繁盛时代。他们交换过货物骑马归来,我眼前依稀闪过健美的身姿,马蹄踏地清脆的声音也在耳畔缭绕,一缕尘土随着飞奔的骏马渐行渐远……
   东西二城遗址是叶赫历史的实际发生地,经四百多年的风雨剥蚀,仍不失当年的险要。在东城废墟上徘徊,揭开它往昔记忆中的风云际会,在西城影视城里浏览,想象它节日欢庆中的神秘热烈。
   两座古城从建到毁,仅存46年。古城当年虽然坚固,也阻挡不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那场征服与反征服的惨烈征战1619年8月就在鼓角铮鸣中展开了。胜负早已定局,叶赫贝勒,为了自己和族人的尊严而战吧。他们被天神召去了,两城被毁,亲情撕裂,叶赫部落从此灭亡,兵民全被远迁他乡。可我知道,他们没有失败,海明威说过:“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掉,但不能被打败”。
   收获之三:复习知识
   在影视城慈禧展厅,我复习了近代史。慈禧太后的政治生涯,已经和中国近代史捆绑在一起。以她的活动为线索,展厅全景式讲述了中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仁人志士探索救国之路的抗争史。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我们初中历史八年级上的主干热点知识,从事初中历史教研工作,我从教材、教参之外为自己争取到另一种接触它的角度。
   其他游客也在主动阅读资料中学习了历史,接受了“勿忘国耻”的教育。
   我还为把孝庄和慈禧混为一谈的某游客答疑释惑,和景区共同担负一些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责任。
   收获之三:借鉴品质
   叶赫重要女子之一孟古,“庄敬聪慧,词气婉顺,得誉不喜”。论相貌,她面如满月,端庄妩媚,风姿独具;论修养她器量宽宏,端庄恭俭,问恶不变色,口无恶言,耳无佞听,不听妄言,不传妄言,别人说了坏话也愉悦如常……叶赫的灵山秀水,孕育出这样一位八代书香门第才能积淀涵养的女子!完美女性的化身。
   “得誉不喜”,这并不容易啊。十一前夕自己的两篇征文获了点小奖,忙不迭地告诉了几个好友,肤浅地炫耀。在孟古的塑像面前,我,曾自认是一个谦虚的人,感到无地自容。
   不一定做到像她那么完美,一定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吧。
   收获之四:提升素养
   作为叶赫后人的文化名人,“清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占有了影视城一间展厅。以前只是蜻蜓点水式的了解,此次参观,吾心为之震动。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其词却享有盛名,他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令人大为称奇。
   从叶赫回来,我查阅他的资料,读他的词,看和他有关的电视剧。
   他“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他的词直指本心,视真情为人间大爱。
   咀嚼品味纳兰词,纳兰心事有所知。
   感谢叶赫,去时,我是轻装,归来,收获塞满行囊。
  
  
   东城漫步
  
   岁在己丑,时值国庆。天蓝云淡,秋风送暖。叶赫东城漫步,浮想联翩。
   追溯到1573年前后,叶赫部首领清佳奴、杨吉奴建立东西二城,作为部落首府。我眼前的这个遗址,就是400多年前的东城了。
   叶赫东城位于叶赫河南岸,孝慈高皇后就出生在这里。古城台基明显高出地三米多,台基上辟为耕地,四周城垣十分清晰,砖头瓦砾随处可见。
   我登上这座废墟的城垣,感觉它不是低矮的土墙,是西安古城墙一样高大坚固的护城墙。
   历史上的古城就建在一片高达8米的台地上,有木、土、石三道城墙,还有护城河环绕。不过由于战火,原来木、石结构的城垣已不存在了。不,它依然闪现于我的眼前脑际,那么辽阔地矗立。
   城里有整洁的街道,热闹的商业区,有嬉戏的叶赫少男少女。
   每逢节日或者喜庆之日,他们在城里依族而聚,围桌而坐,观看神秘、动感的萨满舞,咀嚼大锅炖的猪肉……
   那座精巧的小楼,是孟古格格还是东哥格格的“宫殿”,她们盘坐在热乎乎的火炕上玩过翻绳和“嘎勒哈”吧。
   在女真的“春秋战国”时期,在战争阴云的薄弱云层,她们享受过和平阳光的照耀。合纵连横的计策试过之后,作为最后灭亡的“齐国”叶赫,终于抵挡不住“强秦”的猛烈进攻,两城于1619年8月被毁,享年46岁。
   努尔哈赤是用36年的时间统一蒙古与东北其他各部,最后才向叶赫那拉氏宣战。原因是:叶赫那拉的汗是他的亲舅舅,各守关的将领都是他的表哥、表弟。有一种说法,当时,努尔哈赤带着他的千军万马,包围了叶赫城,但没有马上宣战,而是跪在城前三天三夜,请求叶赫投降,团结对付明朝。可叶赫家族认为,你是我们家的姑爷,不听我的指挥,还要听你的,坚决不同意。劝说无效,努尔哈赤下了一道令,凡是愿意投降的,一律高官厚禄,凡是反抗的,我六亲不认,一律尸首分家。就这样,努尔哈赤向叶赫那拉宣战,经过激烈的战斗,最终杀进城去,杀了几万人。叶赫那些被包围的首领纷纷自杀,宁死不降。直到最后,老一代的都死了,剩下年轻的看到大势已去,大势所趋,向努尔哈赤投降。
   我愿意相信这种说法。小事靠智,大事靠德,努尔哈赤干的是统一女真大业的大事。他想不战而屈人之兵,然叶赫部族囿于保全自我,阻塞了“和谈”之路,刀光剑影的惨烈场面就需要当事者直面了。
   站在墙上,我在遥望,那些色泽金黄排列整齐的玉米,忽然都变成了努尔哈赤的军队,在城下挑战。玉米皆兵,不寒而栗。东城贝勒金台吉,自杀未遂,被努尔哈赤缢杀,那条只剩一个女人也要复仇的咒语,不知是否由他说出,他一定是怀恨而去。那些自杀或被杀的首领和士兵,鲜血染红了城里城外,悲壮之气涤荡这片土地。
   努尔哈赤善待了叶赫后人,从这里走出去的叶赫人,吸取叶赫山河灵气,或建功立业,或著书写词,顽强地生存生息。
   我,一个妇人,踯躅在忧伤的废墟,仍然缅怀逝去的人,逝去的事。我,一个汉人,却是在东北满人创下的习俗中长大,睡的是火炕,用的是炕柜,吃的是酸菜,粘豆包……不可能和他们没有关系啊。
   联想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非暴力政变,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迎接其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进入英国继承王位。威廉带兵,未发一枪,故称之为“光荣革命”。我多么希望,这里发生的是“光荣革命”,而非流血的激战,我也希望当代社会用“光荣”的方式解决争端。
   墙上长着两棵小榆树,几只喜鹊飞起,停落。小喜鹊,你可知道这里曾经发生的战争?你可看见这里曾经飞翔海东青!
   在墙上没找到瓦当,那我就带回一块东城的小石头吧。
  
  
  

共 30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叙述了叶赫那拉旅游的收获,实现了愿望,凭吊了古迹,复习了近代史知识,提升了自身的素养。感慨对叶赫那拉的一游,轻装去,满载归。体现了作者的学识与文化素养。在叶赫东城漫步,当登上这座废墟的城垣,感觉它不是低矮的土墙,是西安古城墙一样高大坚固的护城墙。望着城里有整洁的街道,热闹的商业区,嬉戏的叶赫少男少女,想象着当年这里的刀光剑影的惨烈场面与悲壮。望着几只小喜鹊的飞起飞落,似问着小喜鹊可否知道这里曾经的战争,表现了作者内心复杂而又感慨的心里。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秋天的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3-05-03 05:59:29
  读者这篇文章,让我不禁想起了关于叶赫和努尔哈赤的一些电视剧电影里的情节。佳作,问好荷叶,祝写作愉快。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