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流年】黑色帝国的影子剧院(作品赏析)

精品 【流年】黑色帝国的影子剧院(作品赏析)


作者:涂国文 秀才,1768.8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72发表时间:2013-05-08 17:10:35

【流年】黑色帝国的影子剧院(作品赏析) “我是影子下的影子,我是瞬间,瞬间是尘埃不是钻石”。
   ——博尔赫斯
  
   程维先生“史诗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双皇》(凤凰出版社出版)是他继《戈乱》之后推出的又一“后历史小说”力作。这部黑色与众色交媾孕育的华丽史诗,以卓绝的史识、狂美的想象力、魔幻的结构艺术、凌厉的修辞雄心、终极的人文立场和严肃的文学精神,在对历史走向所存在的多种可能性的追索中,履行了艺术创作的使命,实现了对史学和文学的双重超越。
   一、修正与反拨:《双皇》的文化书写
   “后历史小说”是中国当代新时期先锋文学思潮——“新历史小说”的余绪和刷屏,是对历史进行文化书写的结果。它对陈述已发生的事不感兴趣,而着意“描述可能发生的事”(亚里斯多德);它不负责考据,无意于还原历史的真相,不承担对任何一部断代史作史料性说明的义务,而负责抒写作者对历史的生命体验和主体认知,畅想历史的多种可能性,对历史形态而不是史实依据进行更为深刻的阐述。
   《双皇》不仅突破了传统历史小说在史实征用上的画地为牢,又修复了“新历史小说”轻贱宏大叙事的矫枉过正,同时,它与网络时代充满娱乐精神的“历史类型小说”有着本质的不同,完成了对传统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和“历史类型小说”的三重修正与反拨。
   《双皇》的文化书写,首先突破了传统历史小说的画地为牢。在这部瑰丽苍凉的帝国黄昏史诗中,作品摈弃了传统历史小说通常秉持的历史真实观,对历史真实进行理性的怀疑,大胆引入被埋没的民国历史学者顾鸿年惊世骇俗的推断——秦陵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他的替身,其本人则有可能早就亡身于六国暗谴的刺客之手,或在称帝之前就下落不明了。然后依据这一推断,镜像出一个皇帝与替身、浪子与傀儡、江湖与宫殿、温情与冷血——“双皇”并峙的新历史奇观。
   《双皇》的文化书写,其次修复了“新历史小说”的矫枉过正。中国当代新时期先锋文学思潮中涌现的“新历史小说”,在新的史学、文学和哲学观念的支配下,从历史存在和文化存在两个维度上,对历史进行重新书写和再度结构,形成了一套迥异于传统历史小说的历史文学话语体系,显示出全新的历史意识。然而,这些“新历史小说”在消解宏大叙事的同时,也不免消解了长篇历史小说应有的恢弘气象。《双皇》有力地修复了历史小说文本的形制格局。
   《双皇》的文化书写,第三拒绝了“历史类型小说”的娱乐至死。网络时代历史类型小说的走红,证明其确有存在的价值和市场生命力。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不少历史类型小说,勾兑历史,解构崇高,模式固化,内容定型,格调低俗,娱乐至死,缺乏应有的历史敬畏感和文字敬畏感。而程维小说《双皇》,则通篇洋溢着一种严肃的文学精神,以严肃的艺术书写态度,探寻历史的隐秘,揭橥人性的玄奥。
   二、魔幻与迷宫:《双皇》的结构智慧
   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说,“结构是一本小说的精华,伟大的思想不过是空洞的废话”。结构艺术,是小说的最高艺术;结构之美,是小说创作艺术的至美,它高于语言之美和思想之美。小说是一种用文字搭成的建筑,小说家是一种文本建筑艺术家。程维在谈《戈乱》创作体会时曾深有感触地说:“好的长篇是迷宫,要用超级智慧。”《双皇》在结构小说的智慧上,一以贯之地秉承并且发扬光大了这种“超级智慧”——
   (一)向虚而构
   对一位训练有素的作家来说,虚构不仅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创作思维,更可能成为一种结构作品的建筑术。纳博科夫就极其推崇文学作品的虚构,把文学作品称为神话故事。他说,任何一部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是虚构和幻想,因为它反映的是一个独特个体眼中的独特世界。在《双皇》中,程维把虚构这种文学艺术的建筑术运用到了极致,他将幻想浇铸在作品中,营造了一座纷繁炫目的历史迷宫。
   小说有意避开史实的废墟,避开常人耳熟能详的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自称始皇帝成为一代暴君的史实,将小说的情节大厦,选址在顾鸿年的奇异考证推断中,在远离西风残照披拂下的秦帝国史实博物馆的历史腹地,搭建起虚构的另一座秦帝国故事的巍峨大厦,让笔下的帝王将相、美女武士、鸡鸣狗盗、匠人屠户,在这座大厦中刀枪剑戟,铿锵出演。这座用文字营造的帝国迷宫,在黑暗深处,风生水起,熠熠生辉。
   (二)立体建筑
   小说采用立体的建筑结构艺术。正文共分他者、艳戕、宫逝、子衿、非命、帽州、门客、焚欲、刺客、裸剑、废血、燕奔、夏樱、静墟和迷墙十五个章节,每一章节都牵出一条重要的情节线索。这些情节线索齐头并进,明暗交织,错综复杂,融合衬托,共同推动王朝与人物的命运向前发展,形成一阕历史和文学的“多重奏”。这些章节,不仅很好地对小说内容做了匀美的切分,更似一道道纵横勾连的宫墙,立体地构筑而起帝国历史故事的大厦。
   在《双皇》这座文学和历史的迷宫中,“刺秦”故事是整部小说结构的主殿。嬴政、赵牧、太子丹和术香是这座主殿的四根承重立柱。秦都长安、赵都邯郸、燕都蓟城和边城帽州是托起这四根立柱的基石。秦王嬴政化身公子子衿离开皇位游走民间则是这座大厦的主梁。公子异人、赵姬、商人布韦、丞相斯、刺客荆轲等50余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恩怨情仇,则像一条条横卧于屋梁之上的主檩和椽条。至于其他一干无名草民,自然无异于屋顶承受风霜雨雪的瓦片。
   (三)魔幻创造
   《双皇》最富有价值的结构智慧,在于它创造了“帽州”这样一个神奇魔幻的边城。这座进得来出不去的迷城,其魔幻色彩及其对小说结构布局和人物塑造的贡献,庶几可与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小镇马孔多媲美。在兵燹频仍的战乱时代,帽州是一个安乐的世外桃源。同时,它也是一座为了困住逃入此城的六国流亡贵族,维护大秦安定的“维稳”之城。然而,这座秦国的边城,还是陷入了前来追剿六国残敌的秦军的重围中。最终帽州城墙上筑城的黔首们突然变成了拆墙者,城墙排山倒海似的轰塌,城里的人们四散而逃……
   “帽州”,不仅在长安、邯郸、蓟城之外,开拓了一个虚幻之城,大大延展了小说的艺术空间,而且在结构上起到了百川归海的收束作用。流浪者、游走者、逃亡者、追杀者、寻爱者、复仇者都不请自来,各条情节线索在这里交汇、扭结、扑腾、绞杀。子衿、赵牧、太子丹和术香不期而遇于这座宿命之城,追杀者也循迹而至。真与假、友与敌、爱与恨,血与花,一时间乾坤倒转,地动山摇。最终,复仇幻灭丹自尽,替身杀了真嬴政,寇讎还复兄弟情,爱侣踏上亡命路。帽州,是一个魔幻的历史舞台,更是一个魔幻的结构枢纽。
   三、寓言与隐喻:《双皇》的哲学追寻
   《双皇》有一个中心句:“鱼在帝国的芒刺上泅渡。”其实,泅渡的不是鱼,而是作者的哲学追寻。《双皇》是一部关于帝国的寓言,全书充满了隐喻,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生命的哲学追寻。在这部小说中,程维为2000年前的秦帝国和以秦帝国为代表的中华封建王朝历史,创造性地找到了一个贴切的文化视觉识别标志——“影子”。
   (一)黑色帝国的影子剧院
   《双皇》是一个黑色帝国的影子剧院。在这个剧院里,上演着以嬴政(公子子衿)、赵牧、太子丹和荆轲等为主角的多部皮影戏——
   第一部:嬴政为逃避娶术香为后托名公子子衿弃王位出走,丞相斯为他找的替身成了他的影子。然而随着他离宫时日的增长,那个皇座上本是他影子的替身皇帝,渐渐地不听他的使唤,因为替身皇帝已经成了别人的影子,为别人所操控。这个“别人”就是丞相斯——这个“替身皇帝后面的影子比它更强大,它几乎覆盖了整个秦国,像一只巨大的魔掌要置更多无辜者于死地”。然而事情还不仅于此,在斯的背后,还有一个更为可怕的“影子”,那就是——天下没有人会怀疑坐在皇位上的人是个假皇帝。为了阻止子衿揭露秦宫的真相,斯派遣帝国斥候对他进行追杀。最后子衿与斯和替身皇帝不期而遇于帽州,斯和替身皇帝以子衿意欲弑君的罪名,喝令侍卫将子衿杀死。影子黑重的帷幕,遮蔽了历史的天空。
   第二部:为了遏止秦灭六国的步伐,挽救燕国覆亡的命运,燕太子丹不屈不挠地谋划刺秦,他的双手因研制毒药而溃烂成两根白骨,不得不戴上一副黄金手套。他以重金和美色广搜天下刺客,先后选定荆轲和金颗两位死士奔赴咸阳,履行刺秦的使命。但两次行动均告失败。太子丹的行为,不仅激怒了秦国,而且为秦灭燕提供了口实。燕覆没,太子丹成了一个疯狂的复仇者。他带着追随者们逃到帽城,在这里与嬴政狭路相逢。他没想到自己居然自始至终被心中的一个影子所戏弄:面前这个自己终日思欲杀之的敌人,原来自一开始就只是秦宫王座上那个皇帝的一个影子。太子丹瞬间精神崩溃,自杀而亡。他的几个追随者,转瞬间也全都自尽。复仇变成了虚幻的影子,历史变成了虚幻的影子。
   第三部:赵都邯郸被秦军像铁桶一般围得水泄不通,赵牧率领赵军殊死防御。就在这时,深爱着赵牧的术香带着赤焰驹潜入城中来到他的身边。不久城破,赵牧被部下架上赤焰驹逃出城门。自此他骑着赤焰驹,带着铁箫,吹奏着《梅花破》,踏上了亡命的路途。他一边躲避秦兵的追杀,一边寻找童年的伙伴、如今的仇敌——秦王嬴政复仇。然而,当他终于在帽州与仇敌会面,却目睹了嬴政被秦国丞相斯、替身皇帝和帝国斥候诛杀的惨烈一幕。他终于明白过来,原来一直以来自己心中的那个敌人,竟然是一个影子。他抱住嬴政的尸体,悲痛万分:“我愿以为我们是敌人,没有想到是兄弟,是兄弟!”同太子丹一样,赵牧的人生,也陷入了影子的咒语中。
   第四部:剑士荆轲被燕太子丹相中,执行“刺秦”的使命,挟匕入秦宫,欲血刃秦王于丹墀之上。他不会想到,自己行刺的对象,竟然会是一个替身皇帝——一个秦王嬴政的影子。这次刺杀行动失败,他死于一个影子的阴谋中。这是一个外在的影子。荆轲之死,更死于他自己内心的影子。他当年半夜在庭院里练剑时,看见一个人迎着他的剑,持剑朝他刺来。那人的长相、身形和剑术跟荆轲一模一样,荆轲刺出的七剑全被对方的剑消解于无形。多年之后,当荆轲在秦国的宫殿抓住了秦王的衣袖,行将刺出致命的一剑时,另一个荆轲再次现身,挥着一把和荆轲相同的匕首,抵住了荆轲的利刃……这个诡异的影子,实际上是荆轲的心魔,是荆轲在天下一统的历史大趋势面前,内心深处生出的理亏和怯弱。
   (二)隐喻和寓言承载的哲学思考
   《双皇》是一个黑色帝国的巨大梦境,它魔幻地再现了一个帝国远逝的背影,充满着隐喻和寓言,承载着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深度哲学思考,体现了作者对诸多哲学命题的探寻。
   《双皇》首先是一个关于“人与非人”的隐喻和寓言。小说书写了当六国破灭、天下一统之后,一个征服者如何找回自己的漫长的心路历程。秦王嬴政“花了多年时间征服世界,现在却要逃避王的宫殿,还原为一个人”。他厌倦了长年的宫廷争斗和攻城略地,渴望“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活着……只为我们作为人而活着”。他这种内心的自省和行为上的逃离,寓意作者对人的异化的抗拒、对人的本真回归的呼唤。
   《双皇》其次是一个关于“我与非我”的隐喻和寓言。替身皇帝杀真身皇帝;荆轲在关键时刻,被另一个自己所阻挡导致刺秦失败;疲累而很快入睡的马人乌亥,突然发现被无数个黑衣剑士围住,要将他置于死地,这无数人黑衣剑士竟是无数个他自己,他不得不和无数个自己厮杀,当他把最后一个自己杀死时,他仅存的右臂,竟然不翼而飞。这些诡异的情节,隐喻的都是“我”与“非我”的矛盾和冲突。
   《双皇》再次是一个关于“真与假”的隐喻和寓言。在魔幻之城——帽城,街上的人们不仅仅都戴着古怪而显眼的高帽子,脸上还戴着奇形古怪的各种青铜面具,有时从行进的棺材里,还会掉落死人戴的太阳面具。谁都看不清对方的真实面目和表情,更无法了解对方的心理和想法。谁都把自己真实的一面掩藏起来,谁都不愿意被别人看清楚真实的自己。假充斥着世界,真无迹可寻。
   《双皇》复次是一个关于“生与死”的隐喻和寓言。秦皇亲率三千弩手扬帆东海,射杀一条巨鲛,鲛被拉上沙滩后,复活成一位女剑客,将秦皇刺死在车辇中;螭原本是秦皇的一个卑微的弄臣,不意中得到了一粒不死仙丹,成为一个不死的人,后来他被割去舌头,在秦陵做了永远的守陵人。鲛死而复生、螭欲死反生,离奇的故事,向读者昭示的是生与死的玄奥哲学,就像古希腊哲学家皮罗所说的,“死生之间并无区别”。
   四、转换与打断:《双皇》的叙事策略
   叙事手法与结构艺术密切相关;叙事视角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结构的成败。《双皇》摆脱了按时间顺序或按情节的发生、发展顺序推进叙事这一传统的结构小说的方式,打破了小说既有的叙事伦理和常规手段,超越了叙事的高度与难度。

共 921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长篇小说《双皇》是程维先生“史诗三部曲”的第二部,是他继《戈乱》之后推出的又一“后历史小说”力作,以其考究的文字、匠心独运的人物与情节、处处设伏的奇笔、处处暗藏的隐喻,获得广泛的好评,在文坛熠熠生辉。这篇赏析以宏大的架构、深邃的思想和瑰丽的语言从六个方面对《双皇》 进行了极具深度的解析,认为它完成了对传统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和历史类型小说的三重修正与反拨;结构上具有“向虚而构”、“立体建筑”和“魔幻创造”的特点;是一部关于帝国的寓言,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生命的哲学追寻;采用“多重视角和时空转换”以及“打断、逆转、插入”的叙事策略;具有一种狂美的艺术风格和狂荡的艺术格局;表现出对人性的多方位的探索和思考。作者于原文本的语言符号之中,文学形象之中,发现、挖掘出它巨大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对原作创造性的阅读和欣赏。倾情推荐!问好作者!感谢你对流年的支持!【编辑:燕剪春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09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3-05-08 17:13:17
  涂先生的解析文章独树一帜,全面而深刻。祝初夏安好!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5-09 07:27:4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