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缘春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缘】要换位思考,更要换位实践(散文.外一篇)

编辑推荐 【文缘】要换位思考,更要换位实践(散文.外一篇)


作者:荷叶漂水 秀才,116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08发表时间:2013-05-09 08:56:42
摘要:教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上级和员工,不妨在可能的范围内做换位实践的尝试,或者模拟换位实践,以真切的感受为基础相互沟通,会培养相互包容的美德,为达成预定的目标提供一条便捷的路径。 教育小孩子,身教重于言教。

我们常常听到换位思考这个词,就是说要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人的所作所为。可是,我认为换位思考还远远达不到相互理解,要想真正理解别人,非换位去做不可。
   感谢学生刘威让我从亲身体验中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当班主任的时候,分配扫除任务,分给刘威的“自留地”是拖楼梯,其他同学有的打扫室内,有的打扫室外担当区,各有明确细致的分工。
   每天早晨,都能看见刘威尽职尽责地用拖布将一楼至二楼间的楼梯收拾得干干净净。
   刘威是在学习、纪律、劳动各方面都表现优良而让我放心的“好”学生,尽管她的成绩并不能位列“三元”,可是她的态度正确,已经努力地学习了。还有,刘威和我的关系很近,任何班主任都不得不承认,在心理上,学生和你的关系有远近之分。刘威面相敦厚,性格随和,乐观幽默,有大局观念。
   可是,某一天,她拖楼梯的时候,我又从她身边经过,她忽然皱起眉头,筋筋起鼻梁,有些为难地说:“老师,可累了。”
   这难道是从刘威嘴里说出来的话吗?我以为听错了。心想刘威怎么这样啊,室外同学负责的担当区面积不是比楼梯大得多吗?而且没有风吹日晒的,怎么还抱怨呢?于是得出对刘威的评价:刘威哪样都好,就是干活的时候稍微有些计较。
   这样的印象保留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一天上午考试,下午放学。学校临时接到通知,说教育局的领导前来检查工作,让班主任想想办法,看能否找到附近的学生简单打扫打扫班级周围的卫生。来客人打扫卫生乃人之常情,况且上级领导莅临检查,应该力求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
   然而学生放学已经如鸟兽般的四散了,很难找到他们,也不忍心因为这点小事让他们返回来。于是,我挽起袖子,拿起拖布,成为“今天我值日”的学生。
   拖过了走廊,去拖楼梯——专属刘威的地方。
   拖了一遍,我已经气喘吁吁,虚汗浸润。再拖一边,头晕,眼花,只能依栏休息了。
   我才知道,原来刘威比我表现好得多。每次经过楼梯都看见她在拖的过程中,未见停顿。原来她的活儿确实很累,她一直在忍辱负重,只不过偶尔流露出些许的真实感受,就被我误解了。
   如果不是今天我“偏得”了一个拖楼梯的实践机会,还不知道会误会刘威多久。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换位实践胜过换位思考。如果你不去体验,不会知道扫室外虽然面积广大但是强度不重还能经常观光赏景,而拖楼梯从表面看劳动量不是很大但是耗费体力很多;如果你不去体验你不知道拎60本刊物重如土石,手被勒出一道道血印,反而以为象六本书那样容易带回来;如果你不去体验,你不知道命三科8套题之后的感觉是如此地精疲力竭、心力交瘁,而以为象玩儿似地轻松完成……要去做才能够体验到事情的不易或容易。换位思考比之于换位实践,总有隔靴搔痒之感。
   冯巩和周涛在2003年春节晚会上曾演过一个小品《马路情歌》,开始是交警和的哥互相“攻击”,认为对方的工作优越,后来是交换位置,冯巩做交警,周涛开出租车,体会了对方的艰辛,得出交警和的哥的关系是“鱼和水”,“蜜蜂和花朵”。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轻松自如的表演阐释了换位行动产生的互相理解的有益结果。
   教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上级和员工,不妨在可能的范围内做换位实践的尝试,或者模拟换位实践,以真切的感受为基础相互沟通,会培养相互包容的美德,为达成预定的目标提供一条便捷的路径。
  
   【行动,是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径】
   从事教育的人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然而卢梭在《爱弥儿》中阐述了一个观点,对小孩子的教育应避免道理性的说教,应该用行动告诉他他错了以及怎样改正。否则,孩子只是为了摆脱大人的唠叨表面上听从,内心依旧反抗。因为孩子听不明白大人口中的道理。
   可见,行动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猛儿的改变证明了卢梭看法的科学性。
   奶奶照顾猛儿从出生到一岁半,不再经常见面。猛儿对她没有了因依赖而产生的亲密。他四岁时的中秋节前夕,奶奶来看他,他却不与她接近,变得十分生分。我拿一块月饼给奶奶,一转身的工夫被他抢下来放在别处,令我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
   我开始为他讲大道理,让他知道当他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奶奶特意从乡下来伺候他,为他洗尿布,洗衣服,给他洗澡,给他热奶……不怕累,不嫌他的屎脏;他小时候不省事,哭的时候奶奶总是耐心地抱起来哄,要奶奶摇着才能安睡。他似乎听明白了,瞪着葡萄般的大眼睛问:“我奶奶给我洗尿布了?不怕脏?”
   我想对他的教育见效了。
   然而,派他给奶奶拿水果,他还是不舍得给。
   事情出现转机是在一段时间之后,我和他爸爸用自己的言行耳濡目染了他。做饭我们会问问奶奶吃什么,饭前我们会先为奶奶摆碗筷,饭后我们先给奶奶递水果……小孩子最善于模仿大人,作为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将为孩子心灵的白纸图上明暗不同的色彩。
   他不再视奶奶为外人。吃东西时首先想到给奶奶拿,坐在奶奶身边聊天,听奶奶的劝说。
   我们家出门时往往四口人同行,奶奶在商店东看西看走得太慢,我们多次等她,提醒她跟上。上车返回时,他向后看了又看,紧张地说:“我奶奶呢?”
   奶奶身体不好,药不离口。我们为奶奶买药时他陪同前往,不知不觉记于心间。有一天,他憧憬着将来买车,我问:“你开车让谁坐?”
   “爸爸、妈妈上班我开车送。”
   “我奶奶买药也坐我车去!”
   他的童言让我感动,让我满足。他在行动的引领中学会了如何对待长辈。
   我赞同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睿智之言,教育小孩子是要靠行为的示范,他们不具备丰富的阅历,不了解大人的艰辛,他体验不到照顾一个小孩自所付出的烦琐劳动,大道理,他们不会理解。
   美国前总统里根也说过一段话:1986年,我曾向白宫工作小组指出,要他们对美国家庭作一番调查,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发现,是证实了家庭确实影响到我们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一人的是非观念混淆不清。而建立生活的是非观念最好的办法,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因此,作为教育孩子的父母,必须小心检视自己的行为。美国的家庭教育是很成功的,与领导人的这段话不无关系。
   可见,父母行为才是对孩子发生作用的根源,口是心非、空洞玄妙的说教只是停留地表的小雨,起不到滋润万物的效果。
  

共 25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两篇散文,缘自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通过事实悟出对孩子教育这篇大文章。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教育孩子不仅需要父母的引导,社会方方面面都有责任担当。通篇无论是换位思考还是行为教育,都让我深深为作者敬业精神所感动、所敬佩!从朴实流畅的故事中,给人以启迪。欣赏拜读,问好作者,推荐共赏!【编辑:随心飞翔】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随心飞翔        2013-05-09 08:58:42
  文章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将哲理寓于故事中,很有感染力!
公务员,至今从事业余创作20余年,发表诗歌、小说近200篇,原省级散文诗协会会员
2 楼        文友:荷叶漂水        2013-05-09 14:20:06
  多谢编辑鼓励性评价,编辑辛苦了,感谢你们无私地为大家服务。
真诚
3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3-05-09 18:22:14
  很耐读的文章,让我想起了我的教书生涯,想起了对孩子的教育。佳作,问好荷叶。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3 楼        文友:荷叶漂水        2013-05-09 19:58:37
  多谢鼓励,向你学习。
4 楼        文友:梅东瑞        2013-05-10 16:29:36
  孩子的教育是头等大事,像你这样的老师越多越好。
回复4 楼        文友:荷叶漂水        2013-05-11 20:38:20
  过奖了,反思过去,我也有做的不当之处。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