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药家鑫事件中,谁捅了张妙第九刀?(杂文)

编辑推荐 【天涯】药家鑫事件中,谁捅了张妙第九刀?(杂文)


作者:张惠雯 布衣,497.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84发表时间:2013-05-10 14:29:56


   看了有关药家鑫事件的报导,半晌无语。不仅仅是难受、也不仅仅是愤怒、恶心,应该说是心寒。
   我不喜欢评论时事,因为我是小说作者,评论非我所长;此外,样子似人而非人的东西也通常不在我的思考、谈论范围内。但我觉得这次应该破例说几句。我当这是替沉默了的死者说的,我当这是替她那没有巧舌更没有弹琴巧手的家人说的,我当这是替张妙那个不能说的小孩儿说的。
   为什么我要远隔着太平洋替他们低低地说几句?因为某些媒体不愿把话筒传给他们,因为即使传给他们他们也不能忏悔、下跪,不符合电视节目低劣的煽情标准,他们只会说“这都是垃圾”,在媒体和专家看来,这是多么粗鲁不文,多么缺乏效果;他们只能愤怒,这是我们社会不喜欢的情绪;他们的悲剧太明白了,没什么可让专家做高深的剖析,可能在专家看来,这些农民就没有心路历程、没有成长经历,所以专家不和他们谈人性。最主要的,因为他们是受害者,而不是施暴者,而我们知道,在某些不正常的地方,话语权属于施暴者而非受害者。
   药家鑫的犯罪逻辑是什么?就是他先伤害了别人,却害怕被他伤害了的人再伤害他,所以他要除掉她。注意到了吗?这个逻辑在我们的社会其实相当普遍,那就是伤害别人的人反而害怕被害者,并把这种恐惧当作再度伤害被害者的理由!只是钢琴青年把它演绎得更“激情”、更血腥。药家鑫说:“农民难缠。”这是一个多么轻易的解释,解释那八刀的动机。言下之意,如果你觉得一个人烦、难缠,可能会妨碍你、威胁你,你就可以捅她八刀。这是个令人发指的、无法接受的简单解释,它足以说明罪行的残暴冷血。可某些发言者却要无比热心地找出其他的解释和奥秘,他们从社会、从家庭、从钢琴上找。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挣脱这种一概而论的荒唐逻辑,即认为每个犯罪者之所以犯罪都是因为他人和社会,到最后这不再是犯罪者的事儿,而是他人和社会的事儿。我知道不少人是因为社会而犯罪,例如上访无门的人,譬如被某部门冤屈而后复仇的人、一再遭受欺辱铤而走险的人……但我不相信每个罪犯都是社会和他人的受害者。李某的儿子不是,药家鑫也不是。
   我们很少有机会“窥见”法院门后如何操作,而此次法庭突然破例允许几百学生旁听,简直是司法史上的创举。可为什么这几百人大都是罪犯的同学呢?如果你从街上现拉500人进场,可以接受;如果你拉了250个罪犯同学和250个受害人乡亲,勉强接受;可你为什么要偏得这么离谱、这么赤裸裸呢?
   报道称:辩护律师向法官呈上“三种证据”:媒体对药的报道、学校给药的奖状、同学请愿书。这是“证据”吗?即便在美国肥皂剧里,我也没有见过如此缺乏关联和说服力的证据。如果媒体报道是有利证据,那名人都有很多“证据”,无名小卒则没有任何证据;如果签了名的请愿书是证据,如果此种严重偏执的意愿可干扰判决,那是不是也应该做点平衡的姿态,把网民的意愿也当作证据?
   如果奖状是“没有污点”的证据,那脑子不灵光、不听老师话的学生是不是都罪该万死?看到奖状,让我们联想到高材生。而那位用刀子专门挖小猫眼睛的不是某大学的高材生吗?那位拿硫酸泼熊的不也是某名校的高材生吗?为什么这些被老师宠幸的人竟如此阴狠歹毒呢?过后,老师们都以他们平常是好学生为由替他们辩护,竟不觉得这是个讽刺。在我们的学校里,被惩罚的是不听话的、谈恋爱的、学习不好的学生,老师痛恨他们叛逆、不检点、懒惰,可契诃夫不是早就说过:千百只淫荡的金丝雀或家兔也比一只虔诚的狼好得多。
   他们拿出奖状要说明什么呢?我惊诧于他们的厚颜,他们难道不该赶快把奖状藏起来或销毁吗?这是他们失败的证据呀:他们不仅培养了一种比野兽还不如的怪物,还给予他无数奖励。
   还有那些请愿的同学,你们为什么表情悲愤呢?或者说,悲愤、痛苦的怎么该是你们呢?你们因为校友情、因为可能中断的一首钢琴曲而悲愤,可你们不为死者、不为那孩子、不为正义悲愤。这不只是你们的羞耻,因为你们是被教育成这样的,在你们相信的价值中不包括诚实和公正,你们看到了“人情”而看不到道德和人性。
   还有那个备受质疑的“激情犯罪”。如果药慌乱恐惧中捅了一刀、两刀,也许吧,可是是八刀,他是数着数犯罪的,他是认定了张妙死得“透”才停手的。而神经病专家说:这是激情,他的手捅刀子的时候是在按着琴键呢。你们不如直接说,杀人就是激情,暴力就是艺术。你们是一群意淫得上了瘾的人,你们沉溺于挑拨自己的兴奋点,以至于忘乎所以,无意或是刻意地混乱着是非和逻辑。
   有人这个时候在激动地讨论死刑之不合理。这个观点本身没什么不好,谁也不喜欢非要置人于死地。可这问题应该在另一个语境中讨论,应在国法的整体框架中讨论而非针对一个案件来讨论。你们不能说死刑对这个人不适用,却对其他人适用;不能认为死刑其他时候都合理,唯独此时此刻不合理。在一个存在死刑的国家,针对这个案件,问题很简单:依照现成的法律,药该不该判死刑?其他说太多都是噪音和烟雾。
   作为非法官和非专家,谁也无权回答这问题。有网友说:他必须死。那是激于义愤。但我觉得即便这些人也不是非要药家鑫死,人们很可能和我一样只想问法官和专家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药家鑫罪不至死,那什么样的罪行应该判死刑?是趁着银行系统出错一时贪财吞了公款的人吗?是由于索血汗钱不得而杀了雇主的民工么?是暴力抗法的农民和小市民吗?或者,是我那位90年代因偷了一辆本田摩托车而在严打期间被枪毙的邻居吗?奇怪的是,这些人多半不会被置于媒体的聚光灯下,更没有话筒。为什么他们不能给电视机前的人上一场人性和社会的课?为什么法庭不为他们特别开恩允许几百亲友旁听?所以,那些愤怒的声音不是要一个罪犯死,而是要求死亡和法律面前的平等和公正。而且,考虑到国情,即便是“看上去”平等和公正,我们也认了。可就连这个他妈的“看上去”看起来也很远。
   我要说,这些出于人情而去充当悲剧演员的学生,这些总在我们无法理解的情况下格外开恩或格外严苛的审判者,这些用奖状当证据的法盲和教育者,这些偏执一端、误导人民的媒体,这些混淆视听、害虫一样四处飞的专家,你们集体向死者张妙捅了第九刀。由此,你们也向她的家人、向法律、向良知尚存的人们捅了一刀。张妙的丈夫是个农民,他不会玩弄法律和心理学术语,但他对你们给他看的东西评价得太对了:都是垃圾!
   但暗地捅刀子的人,你们可以玩弄规则和术语,你们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你们骗不了人,因为你们的演技太拙劣,制作太粗糙,你们低估普通人的智力。而且,你们说网上的声音偏激,就像药家鑫说“农民难缠”一样轻易,但不正是你们逼迫得人们偏激吗?因为你们的伪善、拙劣、荒谬足以让人出离愤怒,也出离理智。
   这些年,国人总是迷惑:为什么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了?答案很明显:毒得、气得、恶心得!
  

共 28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该篇能够站在受害者的立场说话,这首先是一种高尚无私富于责任感有良知的品德彰显,远涉重洋的作家没有把自己放置在高于民众之上的位置,这首先就是一种感动!另外,作家对药家鑫犯罪逻辑的分析也是非常睿智和理性的:“就是他先伤害了别人,却害怕被他伤害了的人再伤害他,所以他要除掉她。注意到了吗?这个逻辑在我们的社会其实相当普遍,那就是伤害别人的人反而害怕被害者,并把这种恐惧当作再度伤害被害者的理由!”而作为国人与此案有关系的办案人员,又是否思考过这一点呢?感谢作家于该篇中人性、道德与良知的表现。欣赏学习,推荐阅读!【编辑:笺上蓝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笺上蓝蝶        2013-05-10 14:32:17
  远涉重洋的作家没有把自己放置在高于民众之上的位置,这首先就是一种感动!感谢作家于该篇中人性、道德与良知的表现。欣赏学习了!
2 楼        文友:潮仙        2013-05-11 16:16:38
  你们说网上的声音偏激,就像药家鑫说“农民难缠”一样轻易,但不正是你们逼迫得人们偏激吗?因为你们的伪善、拙劣、荒谬足以让人出离愤怒,也出离理智。精辟,欣赏老师佳作,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