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陕北庄稼录(散文)

精品 【流年】陕北庄稼录(散文)


作者:高宝军 秀才,1601.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30发表时间:2013-05-10 16:36:47

庄稼分五谷,黍稷麦菽麻。陕北是轩辕黄帝最早教民耕种的地方,因此庄稼的种类最全,源头最长,品质最古,底蕴最深,可说之处最多。
   五谷中的黍,陕北人叫糜子。糜子外形高古,禾若“披头士”,实如琉璃珠。茎能派生,一轰而起,分不清主次;叶有微毛,百般牵连,说不尽的依恋。生长期不长,“糜黄了种麦,麦黄了种糜”;耐贫瘠,不择地,“圪里圪崂种得好糜子”。质分两类:软糜子和硬糜子;色多变异,赤橙黄绿青蓝紫齐全。硬糜子能蒸黄米馍馍,能蒸干饭,吃了耐饱,营养较高,为陕北过去之主粮。软糜子能做糕、能酿酒,糕是“热腾腾的油糕”,酒是“滚烫烫的米酒”,都曾是革命的美食,百姓的年货。此物色不骄人,只能动人,糜粘画是陕北之一绝,民间艺术中的奇葩。软糜子中还有一种异品,俗称笤帚糜。此物长得英俊:个子高,脖子长,一招一式,只是个潇洒;此物浑身是宝:果实做炒面,穗子扎笤帚,秸杆还是最好的饲料。糜子也有可怜处:种在立夏,收在秋分,前不见春,后不见冬,一生虽温暖,可怜只有半年!
   稷就是粟,粟就是谷子。这是最古老的庄稼,发现它的人叫后稷,因此留名青史;颂扬它的人无数,比如“春种一粒粟”。粟有壳,未脱壳时为谷,脱过壳为米。这就是那大名鼎鼎的小米,凭借它和步枪,共产党人“打败了日本强盗,推翻了蒋家王朝”。谷子也分两种,一种单茎独立,一种多茎丛生。单茎的穗子长,“沉甸甸好像个狼尾巴”;多茎的穗子小,“格撺撺活像些猫奶头”。单茎的好收获:抓稍子割,拦脖子铡,谷是谷,秆是秆,一清二楚;多茎的费折腾,穗子和秆子搅成一团,混成一片,需要一穗一穗用指甲往下掐。有道是“一分辛苦一分甜,投机取巧受可怜”。单茎的好收获、产量高,但品质差,碾出来的小米梆梆儿硬,只能做干饭;多茎的难收获、产量低,但品质好,碾出来的小米喷鼻儿香,适宜熬米汤。谷壳名为糠,本来是为猪服务的,猪吃糠,人吃猪,可谓化废物为宝;可惜一遇灾年就乱了套,饿急了人们赶走猪,直接吃糠,图的是捷足先登。旧社会陕北十年九灾,种谷子一为米二为糠。为什么?糠菜也是半年粮!谷秆是上好的饲草,牲口的细粮。牛吃不上,驴很少能吃上,只有骡马才能享用。谷子见识广,种在春分,收在寒露,一年四季都经过;山川塬台、坡坡洼洼,圪里圪崂处处家。
   麦子最大气,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虽然在五谷中排名靠后,却始终是人们心中的最爱。“白面馍馍就粉汤,看着顺眼吃着香”;“白面片子羊腥汤,给个皇上也不当”。词虽拙,情意长。麦分大小洋土,但大麦不大,小麦不小,洋麦不洋,土麦不土;青裸跨祁连,燕麦越太行,动不了小麦的千年大荣光。为何如此?质优气便长。麦是五谷中的贵胄,地要向阳地,茬要豆类茬,耕需三两遍,湿须饱和墒,肥必猪羊产,种必正当时。一处不到,满盘皆输。春麦当年产,皮厚面粉少;冬麦来年收,皮薄面粉多。正应了:艰难远非无情物,一寸辛酸一寸金。冬麦跨年生,从秋到冬,从冬到春,从春到夏,一年半一个轮回。
   豆类古称菽,品种最多。色分黑红黄绿青蓝紫,形分大小圆长扁瘪棱。黑豆黑,黄豆黄,绿豆绿,小豆小,都是名符其实;豇豆不僵,曼豆不蛮,碗豆不剜,蚕豆不馋,尽为上古谐音。黄豆、黑豆角儿短,用连枷也很能打开,是人和牲口都能吃的食物,人吃了长精神,牲口吃了有力气;绿豆、曼豆角儿长,吹一口气就会开裂,是熬稀饭的最好原料,只是城里人很难买到;碗豆、小豆是做杂面的好原料,也是喂牲口的好饲料;菜豆用途广,嫩时为菜,老了为粮,菜是上上菜,粮是一流粮。绝大部分豆类都是棵生,苗时如小碗,盛时如大盆,老时繁叶删尽只留角,充满着奉献精神;只有菜豆是蔓生,小时尚自立,一大就依人,见杆攀杆,见崖攀崖,总爱攀高结贵,绝不眼睛向下,根死了枝蔓还附着“别人”,一副奴才嘴脸。豆类生命不长,但余泽绵绵。豆根生有根瘤菌,一种地就肥,为庄稼中最好的茬口。
   陕北有麻,分三种:一为蓖麻,二为小麻,三为芝麻,都是庄稼里的异数。蓖麻耐冷,种在初春刚解冻,收在隆冬风雪时,种得最早,收得最迟,和庄稼人的劳作同进退。蓖麻丑陋,苗子像毒草,长大像怪树,开花像抹布,果壳像刺猬,果实像苍蝇。蓖麻是旧时陕北庄稼人的必种之物,因为要它熬油点灯,家家户户离不了,一辉煌就是几千年;现在它被电灯赶出了历史舞台,很少有人再种它了,命若游丝,岌岌可危,是需要抢救的物质遗产。小麻又叫胡麻,雄雌异株,阴阳两分。雄的精瘦、挺拔,闻上去有一种怪怪的清香,像爱跳交谊舞的男人;雌的臃肿、笨拙,闻上去有一种淡淡的异味,像怀胎十月的邋遢婆娘。雄的负责扬花授粉,任务一完就寿终正寝;雌的负责传种结籽,未受粉前萎靡不振,像落了水的老鼠,一受粉就长得茂茂腾腾,像傻女子做了新娘。雄的用处在皮,入秋时泡进水里,一沤半年,捞出来后浑身是麻,是做麻线、麻绳、麻布、麻袋的最好原料;雌的也能剥麻,但主要用途是用籽榨油,榨出来油,闻起来香,吃起来香,想起来也香,旧时,陕北的油炸食品用的都是它。芝麻是最俊美的庄稼,一生都在开花,生命不息,花开不止。花形如长筒喇叭,花色似暮春玉兰,花香类新出锅的豆浆。花期一过,果实就开始成熟。果如小房,四瓣,贴茎直立如箭状,一围数果,叠层而上,直达稍头,形如紧身宝塔,带甲武士。将成熟时,果呈浓绿,顶尖紧闭,像小儿撮口吹箫;已成熟时,果为明黄,顶上开口,像黄嘴雏鸭张嘴号食。收获芝麻最为精细,如敬神一般。砍时如道士点高香:轻轻地砍下,款款的束紧,端端地簇起,不能让倒了,一倒就前功尽弃;收时如洛神祭仙酒:就地整一块平台,上面铺一块净布,双手捧紧,以腰转体,让芝麻束子突然向下一倾,“哗”一声散响,芝麻就全全环环的倒在白布上了。芝麻油是最好的食油,用筷子头蘸一滴就满席生香;芝麻末是最香的调料,只给贵客、老人与娃娃享用。芝麻杆是特等柴禾,通体都是杆,没有一点零碎;上下两头齐,不见半丝杂乱;易燃又持久,火硬又少烟,浓香而不俗,好用又好看,是迎新娘时炸油糕的首选柴禾。
   五谷之外的庄稼进入陕北较晚,大多在宋末元初,主要有高粱、玉米、荞麦和棉花。旧时的高粱多为“披头式”,穗子像长发青年迎风歌唱,老百姓称它为“稻秫”;现在的高粱全是“拳头式”,穗子像无敌勇士举拳宣誓。旧时陕北人以粮食品种定疏密,高粱是种的最疏的,当地农谚曰:“谷子之间能卧下鸡,还嫌稀;高粱之间能卧下牛,还嫌稠”。高粱个子高,成熟时最低的也在两米以上,越是旧品种,个子越高得离谱,陕北人把瘦高个人称为“高粱秆身材”,原因就在这里。高粱去壳后为高梁米,陕北人称它为稻秫米,能熬稀饭;高粱磨成的面叫红面,结构松散,最宜吃“搅团”。无论高粱米还是高粱面,都不是好饭。吃进去时不容易,拉出来时更难;谈不上香甜,聊作充饥物罢了。高粱的这个不足人们早就认识,之所以种它,还有原因。高粱秆用途很广,好处很多,是庄户人家离不开的东西。主秆不但是好柴禾,还能搭棚、织席;稍杆更是了不得,旧时农家的锅盖、瓮盖、放食物的蓖子,都用它做成。高粱是义气物,和陕北一块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光。别的庄稼种不成时,它曾经是人们充饥的主粮,陕北民歌中唱:“五谷里禾苗子,数上咱高粱高”;战争岁月里,它曾是胜利的信使,《黄河大合唱》中有:“河东河西,高粱熟了”。现在革命成功了,陕北光景过好了,高粱没用了,没人种了!
   在很长时间内,玉米是陕北人主粮。因为他产量高,成熟早;更因为他适宜在坝地里种。大集体时,陕北人修了许多土坝,种的都是玉米。玉米棵子形象好,两米左右个头,敦敦实实身材,单个看像个“足劲后生”,成片看像大军云集,整装待发,真可谓气势如虹。玉米扶穷人,刚成形时能生吃,刚灌浆时能碾碎蒸成窝头吃,成而未老时能煮了啃着吃,成熟后能蒸成“团子”吃,熬成糊糊吃,做“抿节”吃,搅成“搅团”吃,还能加些白面装扮成馒头吃。玉米产量高,一亩玉米打八斗,一亩能顶好几亩;农业学大寨时,陕北人天天嚷着要粮食“过黄河”“过长江”,说的都是玉米的亩产,没有玉米,饿得他们连说这大话的气力也不会有。成熟的玉米颜色好,院子里成囤存,窑面上成串挂,场院上整堆放,墙头上连辫搭,哪里有它,那里就金光闪闪,喜气洋洋,一片丰收的好景象。玉米秆子也是宝,年头好了当柴烧,年头不好就是牛饲料,年头适中时,它给庄户人家作广告,有一首陕北过路秧歌唱得好:“只顾走来没顾看,这旮旯里住一家庄稼汉;为什么说他是个庄稼汉?窑垴畔有一垛玉米秆!”
   荞麦是陕北日月最小的庄稼,从种到收一般只有七十到九十天,早熟品种五十多天就能收获。它是庄稼里的好汉,粮食里边的侠客,有难它就到,有穷它就帮,哪里最困难,那里就有它。陕北北部天气冷,无霜期短,一般庄稼长不成,荞麦就是那里的顶梁柱;即便是能种别的庄稼的地方,遇上秋灾,麦不熟、豆不成,别的庄稼都误了,荞麦又成了救命田。荞麦不但有英雄胆,还有女儿娇,是最美丽的庄稼。苗如“指甲草”,下部羞羞绿,上端潮潮红;花似落地霞,红成娇媚“憨”,粉得“心疼”人;籽如黑钻石,外壳三道棱,里边三道棱;质似美女侠,外有棱角刚,内有玉脂腻;性如济世仙,是健康人的美味,糖尿病人的良药。
   棉花在陕北不多,大面积的种在绥德以南,小面积的散在黄河东岸。种在晚春,时间一律,“椿芽炸,种棉花”;收在秋天,时间不定,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收。棉籽须浸泡,点下去如团团败絮;棉株要打掐,整好了像棵棵盆花。棉大开花,花有浅黄、淡紫;花谢生桃,桃似罂粟、八角。桃熟绽裂,裂成四半,从中涌出棉花;蓬松可爱,像小孩的蛋蛋屁股。收获棉花须十分及时,早一刻太湿,少了蓬松;晚一刻就迟,多被玷污。刚收回的叫籽棉,需要去籽;去籽后叫皮棉,还须弹松;弹松后才是熟棉,方能使用。棉纺成线,线织成布,布做成衣,是当年陕北人的唯一穿戴;棉籽能榨油,油能炸糕、炒菜,但品质一般,比芝麻油差九分,比小麻油差八分,比花生油差五分,比花椒籽油差三分,当然,比没油又强出无数分!棉花虽然是庄稼,棉株不大但质地坚硬,近于木本。用它烧火,有点浪费,用它作木料,又嫌太细,用它造纸,恰当合适。可惜陕北种棉太少,没有成规模,当柴烧了。
   陕北的庄稼大致就是这些,更细的品种就无法说了:地分南北,下种的时间有迟有早;界有四邻,传统的品种渗出透入;科技发展,新生的品种层出不穷。因此,只能粗略说大致,不敢深入作妄谈。我爱陕北,因为她是我的家乡;我爱陕北的庄稼,因为她哺养我长大!

共 42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作者的散文,思绪又一次被文字带入了那一片广袤美丽的土地。这是一篇散发着浓郁纯正的原乡风味的散文佳作。作者将目光凝聚在陕北的庄稼上,用洗练灵动的文字,描述着陕北的庄稼,“黍稷麦菽麻”分段描写,融入自己对故土的情,表达心中对故乡庄稼的爱,通篇文字苍劲挺拔,写得如此连神带气,确实让人叹服。作者的散文,其文风是质朴的,语言有着丰富的地域特色,读来不见浮语虚辞;不见浮文巧语,却见情景交融。这篇散文,便是他原乡散文的一道丰美的景观。佳作,倾情推荐。【编辑:纷飞的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11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3-05-10 18:48:16
  问候宝军老师,感谢赐稿流年,顺祝安好!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5-11 07:27:3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3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3-05-11 16:18:10
  文字朴质,情景交融。文笔精练,值得学习。
   拜读问好。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