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春秋】八十岁种下一棵许愿树(小说)

精品 【春秋】八十岁种下一棵许愿树(小说)


作者:三微花 举人,4285.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98发表时间:2013-05-12 17:47:21

位于东北的一个小镇上,每周六都是农贸市场大集的日子。名为农贸大集,实际上是百花齐放,蔬菜、水果、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农资家具等等,应有尽有。人们也就有事没事的,都习惯性地到集上转一转,看看热闹,选点心仪的东西带回家。只因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手里的钱也总是有的,想买什么也不用太算计,临时起意的盲目消费也是常有的。有时,就为商家的一句极具诱惑的广告之语,就把口袋掏空的事已不是新闻,甚至连晚间新闻都算不上了。
   立夏刚过,又逢小镇农贸大集,因为天气一下子转暖,集市上的人也比以往多出很多,本来就拥挤的人流并没有因为人们身上的衣服锐减而变得疏散一些。但在集市的西北角,却很开阔、冷清,也许是因为位置太偏,无论是商家还是买家,都不愿光顾。林业局果树苗的销售人员却对这块地情有独钟。几辆装满各种果树苗的大车一字排开,销售人员站在车厢上,拉起大红条幅,响起高音喇叭。这种鹤立鸡群式的阵容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很快就围拢了一些人,而大多数的人只是看个新鲜,图个热闹,真正买果树苗的人寥寥无几。
   果树苗车前聚着的人群中,有位老者显得与众不同。
   只见这位老者高高的个子,腰板挺得很直,满头的白发,脸上的皱纹很深,眼睛里闪着坚定而自信的光芒,与那外表的苍老反差很大。老者穿着一身古式的制服,脚上是一双很舒适的休闲鞋。老者在果树苗车前来悠闲地走着,看看这棵,瞅瞅那棵,偶尔停下来听听站在车上的销售人员的介绍,或者看看人们品评树苗的表情。也许是看够了,老者在一辆杏树苗的车前停了下来,用手指着其中的一棵树苗问销售人员:“小伙子,打扰一下,这棵杏树怎么跟别的不太一样呢?”年轻的销售人员职业性的微笑着回答:“这是新品种,是两年了,明天就能结一些果,后年就能大丰收,最适合在咱这儿生长了,结出来的杏个大、保甜……”老者认真地听完年轻人地宣传介绍,微笑着点点头,投出赞许的目光,似自言自语,又似说给大家听的:“这杏树是‘长寿树’,一般都能活四十年到100年,行,小伙子,这棵杏树我要了,麻烦你帮我拿下来。”听老者这么说,小伙子动作麻利地把树苗从车上取下来,顺着立在车边上,笑着问老者:“大爷,你家里是儿子爱吃杏还是孙子爱吃杏啊?”“孩子们都不吃,就我爱吃,原来我种了一棵,不太好,去年让我拔了。”“哦!”机灵的小伙子犹豫了一下,接着问道:“大爷今年多大岁数了?还种这杏树?”老者笑了:“我今年整整八十岁了!怎么?怕我活不到吃杏的时候啊!”这话一出口,小伙子反而觉得不好意思了,周围看热闹的人们也发出一声“哦”的惊呼。老者看看小伙子,又看看大家:“我不但要吃这杏,还要争取吃上二十年呢!”人群里又是一声惊呼,接着,有人带头鼓起了掌。老者笑着摆摆手,扛起树苗向人少的方向走去。
   八十岁的老者在集上买了棵杏树苗,还说要吃这树结的杏,却很快就成了小镇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而这新闻的内容被编出了好几个版本。
   这老者本名叫李裕富,认识的人都叫他李富,是五十年代的本科大学生,农业机械专业毕业。正因为专业对口,李富大学一毕业,就被组织上优先分配到最大的国营农场,经过两年的基层锻炼,就成为了农场举足轻重的业务核心力量。套用一句时尚的说法,这李富是空降到这天下第一大农场的。虽然,他并不象世俗想象的那样有什么背景,而是凭着认真求实的态度为心中的理想而奋斗着精神,脚踏实地地做着自己能做的工作。
   改革开放以后,李富成为农场首批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学历的领导干部,当选为农场的第一副场长,全面主抓各项生产任务。
   别看李富是五十年代的本科大学生,在他的身上,不仅有严谨治学的态度,还具有新时代的勇于改革、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进取精神。
   当上副场长的李富,比以前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对家人,别说搞点特殊照顾之类的事,就是按政策能得到的照顾,李富都不允许,一再对家人说,不要给他的工作增加阻力。就拿他的小女儿来说吧,由于身体不好,丈夫又因意外去世,孩子还在读书,按理说,应该能得到农场的照顾,安排个相对轻松一些的工作。但,李富就是不让女儿“给组织添麻烦”。无奈之下,女儿只好提前办理了病退,因病退的工资很低,难以维持母子俩的生活开支,李富就从自己的工资里按月接济女儿。诸如这样的事有很多,所以家人在心里虽然理解李富,但也存在很多怨气:“咱不象别人那样假公济私是对的,但最起码的权益也是要争取的吧?可你为什么总是挡着不让我们自己去争取呢?”无论儿女们如何怨,李富都默默的接受,但绝不允许儿女们去有所“行动”。
   李富本来就是位有思想,有干劲的人,总是闲不住,今天搞个创新,明天弄个实验田,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却又非常有条理。自当上副场长后,李富觉得大干一番事业的时机终于到了,可谓是占了天时、地得、人和。经过苦干加实干,真心为职工谋福利的一番作为后,李富的声誉大增,上至领导,下自百姓,都对李富伸着大拇指。
   但,就在李富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接连发生的两件事彻底改变了李富命运。
   第一件事是,李富经多方考查,认定在农场开设圆葱生产基地的方案是可行的:一方面,农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适合圆葱优良品种地生长;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地提高,市场上对圆葱地需求量巨增。如果基地真能建成,可为农场和职工创造可观的经济收入。于是,李富亲力亲为,从选址,到动员农户,再到各项审批材料的备案,最后到银行贷款等环节,一路跑下来,腿累细了,嘴磨破了,心操碎了,总算弄出点眉目来了。正当李富准备长长地舒口气时,有人告诉他:圆葱已经开始种植了,但不是在他的选址上种的,而是另外建了块种植基地。除了他选址的土地没被利用外,他所有工作的成果都被照单全收了,只是,换成了别人的名字。李富一直在用的那句宣传词:“这种圆葱啊,就跟在地里捡钱一样。”也就成了别人故事里的精彩了。李富一时转不过这个弯,直到一位挚友给他“指点了迷津”:“知道那个跟你抢着种圆葱的是谁吗?是农管局的一位副局长要出政绩,看上了你跑的这个项目,还争取到总局的一笔资助补贴呢……”不久,那位副局长就升迁为正局长了。
   第二件事是,李富在哈洽会上结识了一位南方来东北搞玫瑰花投资的客商,两人一见如故。经过多次接洽,客商口头承诺,如果李富能建起种植基地,他将来农场投资建厂,做农产品的深加工,并包销所有产品。于是,李富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全面了解了玫瑰花的营养价值与种植技术,也觉得如果真能建起这玫瑰花种植基地,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大好事。但,有了上次圆葱事件的教训,这次李富先与场长、农行行长沟通,得到各方的认可与口头承诺后,李富又干劲十足的开始了四处奔走。在初步选定种植基地的范围内,挨家挨户的做说服动员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农户们展示着那幅种植玫瑰的美好前景:美丽的大花园,馨香四溢的空气,营养价值颇高的深加工食品……渐渐的,那句曾经用熟了的宣传词又挂在了李富的嘴边:“这种玫瑰花啊,就跟在地里捡钱一样。”有的农户本来已经播下了别的作物,有的都已经长出很高的秧苗了,就是出于对李富的信任,毁苗种玫瑰花。这玫瑰园的种植还得到了邻县的一位农机副场长的大力支持和响应,毁了一片已经播种了的土地改种了玫瑰。就在玫瑰园刚刚有了雏形之际,那位客商改变了说法:“为了风险共担,要与农场合作投资。”李富一想,事先已经跟银行打过招呼,这应该不是问题。可,问题并不象李富想的那么简单。无论是农场还是银行方面,一夜之间都变了卦,都不承认当初有承诺。当李富拍桌子质问:“当初你们是怎么答应的?怎么现在都不承认了呢?”得到的答复是:“你这个李富啊,我当时不是说让你好好考查一下嘛,等形成规模,有了条件再大批量生产。但现在条件还不成熟,资金上还存在很大困难,农场方面也已经尽力了。”李富丢下一句话:“你们这不是合着伙的耍人吗?”摔门而去。之后,在农户们的怨声中,一片片玫瑰又被毁掉,而那位邻县的副场长本来身体就不好,为这玫瑰园下马的事急火攻心,一病不起,很快就驾鹤西去了。李富痛心的说:“我有罪啊,我这不是间接的杀人犯吗?”于是,李富写了辞呈,意想不到地顺利退居二线,从此“不理政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
   每每想起这些往事,特别是一想起那玫瑰种植园,李富老人就想骂人:“都是些什么东西?真坑人啊!我李富一向行得正,走得直,却落得个招人骂的下场。唉,人家不骂我又能骂谁呢?人家是相信我的为人才……”老人气得说不下去了。无论亲朋好友怎么劝,那荒了的玫瑰园都成了老人心底永远的痛,还有那位英年早逝的副场长的影子,总在老人面前晃动着。老人常说:“到死,我都闭不上这眼睛啊!太坑人了!我良心不安啊!”
   带着悔恨,带着愤懑,李富过起了“归隐田园”的生活,每天在家里看书学习,收听一下广播节目,看看电视上的新闻,累了,就侍弄一下房前屋后的菜园子,或是到小镇的外缘走走,散散步,也换换脑筋,却很少到人多的地方走动。生活很有规律,也算充实。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早已忘记了曾经的玫瑰园,李富也一点一点的把那份愧疚深深地收藏在心里。
   这李富,也真是令人佩服,有股子不服老的劲头。加之从年轻时起,就在基地深入到田间地头工作,练就了一副好身板。这不,都八十岁的人了,扛着棵两米多高的杏树苗快步如飞的往家的方向走去。就是两手空空的年轻人,也难赶上他那行走的速度。
   老人可不管人们如何编排他的新闻内容是怎样的,只是在心里一会儿想象着杏花开放的美好,一会儿又想象着那青涩的杏挂满枝头时的酸味,一会儿又想起刚才买树苗里的情景……脸上的表情也随着想象的内容不同而变化着,一会儿是微微地一笑,一会儿是酸得直皱眉头的样子,一会儿又是遭人质疑的我行我素和坦然……
   “老爷子!赶集去了?”武岳的声音打断了老人的思绪。老人停下了脚步,看看已经走到眼前的“忘年交”:“哦,小武子啊!这不,笔架山来卖果树苗的,说是新品种,我就买了一棵,正好栽我房后那块空地上。”“来,给我,我帮你扛回去!”说着,武岳伸手就去接老人肩上的树苗。老人笑着摇摇头:“不用,别说一棵,再有两棵我也能扛到家了。忙你自己的去吧。”说完,老人把肩上的树苗掂得直颤,表示这树苗没什么份量,就头也不回地走了。武岳目送着老人的背影,也摇摇头:“这老爷子!”
   武岳回到家,见到妻子穆蓉就问:“你猜我在集上看见谁了?”穆蓉白了武岳一眼:“有事没事的都去赶集,你这个‘谁’还真难猜。”武岳笑了笑,表示认可,接着说:“我看见老李头了。他还买了棵果树苗。”一听这话,穆蓉放下手中的活:“老李头?这老爷子有日子没来了。不是说要抓紧时间学俄语嘛,怎么有时间去赶集了?”武岳答非所问的回了一句:“老爷子身上那股不服老的劲,很难得,一般人都达不到他那境界。”“唉,这老爷子,也真是的,放着清福不会享,一天一出儿的,又是学俄语,又是买树苗的,折腾个啥?”武岳笑了:“这你就不懂了,有这样积极的心态,挺好的。”穆蓉还想说什么,一转念,却把嘴闭上,忙自己的活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富风风火火的来到武岳家。一进门,披头就问:“我一想这个时候你准能在家,我问你个事啊,我今年八十了,买了棵果树苗,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穆蓉笑着让老人坐下慢慢说,武岳略一沉思,回答老人道:“您种下这棵树,一来说明您心态好,有这个自信,相信自己能活到一百岁,甚至是一百二十岁,科学已经证明,人类的正常生命应该为一百三十岁的;二来,也是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象很多百年老屋,都是历经几代人的建造才最终完成的。”
   老人看了一眼穆蓉,知道她不会说什么的,就说:“我跟你俩说啊,也不怕你们笑话。昨天我扛着树苗一进院,我姑娘正好要出门,见我扛着树苗就问:‘爸,你这是……’我告诉她:‘买棵杏树,已经是两年的树了,隔年就能吃杏了!’当时我姑娘那表情啊,很复杂,只是‘哦’了一声。那意思是:‘你都八十岁的人了,还能活几天,种这果树干嘛,这果子还能吃到嘴吗?’当时啊,我这心里很难受,自己的姑娘都这样看我,那别人又该怎样看我呢?我知道,很多人都这么想,甚至还会编出个新闻绯闻什么的呢!”
   说到这里,老人有些激动,嘴唇不自觉地抖动着。为了缓和老人的情绪,穆蓉问:“这杏是三年结果吧?”老人有意地平和了一下情绪,从凳子上站起来,笑着对穆蓉说:“四年!桃三杏四梨五年,这是有数的。我买的这树苗已经长两年了,今年再缓一年,明年就能‘小结’,那杏不一定能吃,后年就好了,就能‘大结’了。听卖树苗的说,这杏是新品种,个大,保甜。”老人家停了会儿,又问:“知道我为什么买这杏树吗?我爱吃杏是一方面,因为杏的营养价值很高,再有一点啊,就是因为有‘杏林’这个说法,我很欣赏。”
   于是,两个忘年交就高谈阔论起了杏林、杏坛、杏林之家、董奉……最终,又归结到杏本身上来了,老人不再是刚进门时那激动的神情,变得信心十足了,说:“我现在栽下这棵杏树,两年后,我就能吃到‘大结’的杏。我要好好活着,每年都吃这棵树结的杏,我争取吃二十年。如果老天爷照顾我,我就再多吃二十年,争取吃到一百二十岁!当然,能不能吃到,就顺其自然吧,我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就是了。”说到这里,老人向门口走了两步,转回身说道:“耽误你们这么多时间,你们忙吧,我也得回去学俄语了,我得完成任务啊,这是责任。我越来越有紧迫感了!如果老天成全我,我一定能再吃二十年的杏!”老人又重复了一遍这二十年,还加重了“二十”的语气。
   送老人到门外,两人望着老人家远去的背影,穆蓉感慨道:“昨天你一说老人家买了棵杏树苗,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老人这是在跟自己较劲、在跟时间赛跑啊!老人家这种的是棵许愿树啊!”武岳应了声:“这老爷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看到玫瑰园在这里建成啊!”
   望着老人的身影消失在远处,穆蓉的耳边又响起了老人的话语:“我要用一年半的时间学完大学四本的俄语课程,然后,我也去黑瞎子岛看看,能跟俄罗斯做简单的会话交流就行……我要再吃二十年的杏……”

共 566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说从一个农贸市场的大集日展开,集贸市场上人头攒动、商品繁多,相对于市场的西北角却显得开阔、冷清。一声声的高音喇叭,吸引着众多人的眼球,原来,农林局正在吆喝着叫卖果树苗。一位精神矍铄名为李富的老人精心挑选一棵新品种的“长寿树”杏树苗,声称自己喜欢吃杏,种下它,来年就能吃到杏。而且,还要吃它二十年。曾经,本科学历年又富力强的李富当选为农场副场长。他心系职工勇于创新,多方考察看好圆葱和玫瑰种植园的发展前景,就在决定大干一场时圆葱项目被一副局长“截和”;玫瑰园也因银行的违约而流产,导致了邻县支持他的农机副场长因急火攻心而英年早逝。无奈的他只好辞职,过上了“归隐田园”的悠闲生活。耋耄之年的李富老人在经历权势与诚信丢失的双重打击下,怀有一颗不服老的心,“要用一年半的时间学完大学四本的俄语课程,走出国门与之会话交流。相信李富老人的心愿一定能实现。小说构思新颖,语言朴实,人物丰满,描写生动。好小说,倾情推荐。【编辑:田一丁】【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13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一丁        2013-05-12 17:48:58
  花社的这篇小说,很精彩。很值得一读!
回复1 楼        文友:三微花        2013-05-13 09:48:13
  感谢一丁姐的精心编审!写小说我还是初学,只是写些身边真实的故事。从那八十岁的老者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
2 楼        文友:田浩然        2013-05-12 22:31:12
  在我们的国企体制里,李富遭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和不幸的遭遇都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有雄心壮志,有业务能力,有一颗红心也还是干不成“正经事”,这种国企病早就被大家所诟病了。而李富老当益壮,雄心不减当年,这就是非常可爱的地方,也是能够打动读者的亮点。对于一个有自己理想的人来说,生活中的打击和不幸并不能真正打倒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这就是最大的分量。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2 楼        文友:三微花        2013-05-13 09:49:40
  谢谢浩然!小说也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手段。
3 楼        文友:泪花集        2013-05-13 01:53:07
  人物刻画生动,非常朴实的文笔,画面感强烈,非常生动,欣赏
回复3 楼        文友:三微花        2013-05-13 09:50:55
  感谢泪花集副社长的光临!非常荣幸,社团间的友好互动,从一点一滴做起。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