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蓬蒿】也谈文学创作的思想基础(杂谈)

精品 【蓬蒿】也谈文学创作的思想基础(杂谈)


作者:蓬蒿老翁 秀才,2509.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25发表时间:2013-05-13 15:42:37


   近段时间,笔者在好心情原创文学网站阅读了知足者的《浅谈文学创作的思想基础———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前夕》和中学语文老师《浅谈文学创作的思想基础2》,对知足者、中学语文教师二位作者的观点不敢苟同,写下此文,就“文学创作的思想基础”的议题跟二位交流,表明笔者的观点,也想与各位读者探讨交流。
   文学创作是一种脑力劳动,它是作者因为现实生活中对某一事情或事物而感动,根据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审美体验,通过头脑对语言文字的组织加工,运用一定的修饰手法,并借助相应的文学体裁,以语言文字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这样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意识创造活动称为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者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
   从这一论断,我们不难判定文学创作属于意识形态的产物,文学作品是作者通过大脑意识所创造的东西,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反映,其内容必然受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而作者精神意识体系的形成又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阅历、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作者的个人信仰、思维方式息息相关。
   思想是人们在脑海中所产生的对某事、某物的判断、思考的某种记载,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意识活动,所发射出来的信息通过文字、语言表达出来。文学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还是戏剧作品都无一例外记录着作者的思考过程,同时,也通过文字将作者的立场、观点表露出来。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肯定哪些,否定哪些;爱谁,恨谁;所有这些都是由作者的思想意识决定的,因此可以说文学创作的思想基础对作品的诞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纵观世界文学的发展史和中国文学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文学的发展是以人类思想的发展为基础的,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也是随着人类对事物、规律的认识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发展的,因此,文学创作的思想基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以中国的文学创作为例,中国文学从春秋的《诗经》到先秦的诸子百家散文,再到两汉的赋,西晋南北朝的骈文,再到隋唐的诗歌、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以及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所出现的自由诗、白话文小说,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建国初期的小说、散文、戏曲,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革”小说、样板戏曲,直到今日改革开放后的网络文学的兴起,中国文学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的文学史上,文学创作的思想基础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
   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这是文学创作的大忌。正是因为作者的文学创作思想分歧,创作观点不同,才创造了文学创作题材、体裁、表现手法、描述修饰手法、文学作品的多样性。我们应该尊重作者各自的创作主张、创作观点,没有必要党同伐异,强求一致。作者写什么,怎么写,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不应横加干涉;作者追求哪一种艺术风格,使用哪一种创作手法,提出什么样的主张,表明怎样的观点,更应充分尊重,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文学创作才会真正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学创作才会欣欣向荣,光辉灿烂的。
   为此,笔者将从中国古代思想的形成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所形成的社会变革思潮对文学创作的推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文学创作的推进和影响等四个方面来和诸位探讨文学创作的思想基础这个话题,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指出。
   一、中国古代思想的形成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类似文字的符号就开始出现,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夏朝,但是真正建立起一个完形的种族奴隶制王国是殷商,而这种种族就是殷氏族,为了确保氏族统治的持续,统治者产生了他们的一系列的统治思想,倡导“德治”和“礼治”,如“天”的思想、“礼”的思想和“孝”的思想等,并且他们将这种思想教育他们的后代,借以维持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所谓古者“政教合一”就是这种行为的解释,为政即所以施教,施教也即所以为政。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至西周末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急进变革,种族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统治者种族开始土崩瓦解,其学术思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官府的讲学开始下移,在这个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多诸侯国,思想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第一次思想解放的“百家争鸣”的现象,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孙子、荀子等均是这一时期产生的大思想家,以墨子的“兼爱思想”、老子的“道德思想”和孔孟的“仁义、仁政思想”尤为突出,而这一时期,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散文,历史上统称为先秦散文,先秦散文的繁荣尤其说明了这种开放性思想的影响。
   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又称《诗三百》,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东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被尊为儒家经典。《诗经》中的诗歌既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诗经》中所表达诗人的赞美和讽刺,也不过是为了劝善惩恶而已,是一种非常朴素的纯真思想,因此由“思无邪”三个字,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了。
   《离骚》也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它是由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并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瑰宝。《离骚》中屈原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丑恶,抨击了他们的奸邪、纵欲、贪婪、淫荡和强暴,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同时,他也塑造了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不避艰难、不怕迫害、热爱乡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也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当封建社会取代种族奴隶制后,社会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到了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儒道,对孔孟儒家学说进行发展,形成新儒学体系,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提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兴办太学,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尽管在公元67年佛教由官方(汉明帝)传入中国,但并未引起重视,直到唐朝李世民,佛教在中国才发展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挑战,这一时期出现了对仗工整、讲究格律的骈文;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进入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的地位受到挑战。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对中国文学的创作也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诗歌的鼎盛发展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
   但是,毕竟中国是一个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封建社会,佛教对儒家思想的冲击是有限的,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后又经理学家朱熹发扬光大,儒家思想新体系——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所提出的“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更是严重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和生活。在北宋,散文获得了发展,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达到了鼎盛。以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散文大家更是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在元朝,戏曲获得了较大发展,以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为代表的元曲四大家为社会创作了不朽的作品。
   明清时期,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得到了极大发展,《红楼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明清这一段时间内涌现了无数的经典之作流传于世。如明代四大奇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三言二拍”(《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清代的《红楼梦》《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聊斋志异》等。
   在古代,由于人们的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有限,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唯心主义的思想和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对中国的文学创作也起到了影响作用。如古代神话小说、汉晋六朝的志人志怪小说、隋唐的传奇小说、宋元的话本小说、明清的章回小说都有很多作品涉猎稀奇古怪的神妖魔鬼,这些充满想象力的文学作品无不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以及自然现象的思想认识。
   中国古代思想是中华民族在劳动中创造的智慧结晶,是对宇宙、人类自身以及自然界事物认识的宝贵财富,直到今天,依然对作者的文学创作起着指导作用。
   二、生产力的发展所形成的社会变革思潮对文学创作的推进。
   马克思认为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生产力。文学创作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与生产力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作者一方面从生机勃勃的物质生产中获得文学创作的活力与动力,另一方面又通过文学创作的作品忠实地记录了物质文明的每一个前进的步伐,刻画出经济发展的每一条轨迹,同时又以文学创作独有的线条和笔触描绘出生产力发展的未来蓝图,兆示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在艰难地与自然界作斗争,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连生存都存在问题,因此,文学创作几无可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石器、木棒等生产工具的使用,食品物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用简单的符号在岩壁、甲骨上记录,并在劳动中开始喊着有节奏的口号,唱着有韵律的歌谣,文学的雏形开始产生。
   当青铜器的出现,生产力显著提高,社会开始出现贫富分化,社会进入了种族奴隶制社会,从殷商废墟中,就发现了刻有文字的甲骨,那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应该说还是刚刚起步,直到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第一次思想解放,官学下移,出现了私人讲学,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开办私塾,广收门徒,传授学说,《论语》、《孙子兵法》、《诗经》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著作。
   当铁器的大量出现,土地私有制的实行,种族奴隶制瓦解,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铁工具远比铜工具锋利,它在铭刻文字中的运用,如同毛笔在书写文字中的运用一样,必然引发一场技术革命和艺术革命,这在石刻文字和古玺文字上尤其突出。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加上书写工具——毛笔的发明,中国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高峰,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著作都在这一时期出现。
   当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时,中国的封建社会王朝开始走入衰退,尽管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思想在中国有所萌芽,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为代表,开始了反击封建专制和儒家学说,王夫之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启发了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些为中国文学创作开拓了思路,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名著就产生在明末清初和清朝前期。
   随着1840年的鸦片战争的发生,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开始了近代历史的进程,伴随帝国列强的侵略和对中国势力的瓜分,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的程度逐渐加深,这一时期,代表现代生产力的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文学的政治性、战斗性愈来愈加强和显著了。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为代表的开明派首开文学新风气,张际亮、汤鹏、姚燮、贝青乔等人敏锐地看到清王朝内外严重的危机,积极建议改革内政,坚决主张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写出许多富于时代色彩和历史意义的诗文作品。张维屏、陆嵩、朱琦等,则从不同角度写了某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在戊戌变法前后,梁启超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明确主张,为改良运动服务。以严复、林纾为代表的翻译家,他们以各自熟练的古文翻译西方社会科学和文学作品,对传播新思想、新文化,起了积极的作用和广泛的影响。翻译文学的兴起,其实也是改良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道光年间诞生的京剧,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繁荣。但是,改良运动对封建文化的冲击力量是不足的,传统的诗文得以继续发展。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已走向高潮,1909年文学团体“南社”成立,其中17名成员中有14名是同盟会成员,文学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更加明确,各种文学形式一时都成为革命斗争的工具,进步的文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南社诗人柳亚子、高旭、陈去病、马君武、周实等为代表,慷慨高歌民族民主革命,涌现了大量的诗歌。同一时期,《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讽刺性强的小说也产生了。

共 889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学创作究竟该是什么?个人之见,应该承担起它应有的社会责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文学创作的基本理念和宗旨。文学不是一种定律,也容不得有人给文学划定一个圈子指定某种模式和基调,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文学创作的基础就是爱与痛的关系。不同的文学作品也都来源于此而已。创作者对现实生活有欢乐,忧愁,把自己的痛与乐写进字里行间。文学记录的就是人的感受,人的故事,人的思想。也就是说,尽管是什么样的好文章,好作品,它应该是脱离不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的。文学作品写下的就是我们的爱和痛,和任何政党都没有太大的关系。社会的改革与经济的繁荣,对于文学创作基础以及人生观造成了新的观点和格局,这是必然现象。理想与现实,都是相对矛盾的两个方面,而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众所周知,文学是人学。为人为文皆为一体,道德和品行都是必须修炼的,对于文学必须虔诚,必须谦虚,视野开阔,掌握信息,必要的知识和想象空间才是成全文学创作的重要基石。“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如果人学不能理解透彻,那么,文学也就无法拥有一定的厚度和广度。文学创作,在必要时需要接受别人的批评也需要进行自我批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进步,才能使自己不断的焕发出写作热情和写作生机。其实不止是文学,在生活中很多方面,批评与自我批评都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本文列举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学发展事例证明了一些理性的观点,论述具体充分,相信能丰富和开拓读者的文学视野和对文学爱好者有一个较好的指引。美文拜读,推荐欣赏!【编辑:简单爱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14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单爱好        2013-05-13 15:44:21
  简单爱好向老翁问好,祝老翁创作愉快,感谢您赐稿江南,谢谢!
2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3-05-13 19:39:55
  辛苦了,这么多的字让简单爱好看得头昏脑胀,实在抱歉哦。谢谢。这篇文章写于前年,针对某人的“文学创作的思想基础”的错误观点进行批驳,文学就是人文的学说,其思想基础跟这个人所处的时代、个人的生活经历、阅历、信仰、思维模式有关,绝非政治、政党所能左右的。解读很到位。谢谢。
蓬蒿老翁
3 楼        文友:纸墨飞花        2013-05-13 19:55:56
  问候小翁O(∩_∩)O~好文拜读了O(∩_∩)O~
回复3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3-05-13 20:24:08
  谢谢飞花的鼓励。问好。
4 楼        文友:鬼无影        2013-05-13 20:10:03
  老翁的文很厚重,学习了。这个专栏很有特色,敬仰!
回复4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3-05-13 20:25:00
  谢谢社长的肯定和鼓励,问好。
5 楼        文友:嫣然盼晨曦        2013-05-13 21:05:14
  很喜欢这种文章,学习了,问好前辈!
嫣然盼晨曦
回复5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3-05-13 22:05:50
  谢谢鼓励。问好。
6 楼        文友:陈戈        2013-05-13 23:20:15
  老兄的这篇杂谈着实让人受益匪浅,欣赏、学习了。诚祝创作愉快,一切安好!
回复6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3-05-14 13:32:02
  过誉了,谢谢兄弟厚爱。问好。
7 楼        文友:芈蜜        2013-05-14 15:45:54
  写的很好,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和前辈交流,共同学习,为江南烟雨做出更多的贡献
回复7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3-05-15 21:10:15
  谢谢。相信能够交流的,互相进步。问好。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